1、2010-2011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在对某地麻雀的种群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 50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志环并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 40只,其中有标记环的为 5只。请计算该地约有麻雀( ) A 2000只 B 400只 C 200只 D 500只 答案: B 如图 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 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 传递迅速 B方式 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 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 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 B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
2、,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 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答案: B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 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答案: C 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
3、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答案: S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肺部传染病,结核杆菌可通过空气媒介或痰液传播。儿童接种 BCG疫苗,能有效预防结核病。下列与该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的是( ) A 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并产生与结核杆菌特异结合的抗体 B刺激效应 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并产生与结核杆菌特异结合的淋巴因子 C刺激记忆细胞产生抗结核杆菌的干扰素,使结核杆菌在宿主细胞中不能增殖 D可促进浆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增强效应 T细胞的免疫功能 答案: 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甲
4、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答案: A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 H2PO4 /HPO42 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答案: D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C人在剧烈运动
5、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 缩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答案: C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 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 D 若一个人剧烈运动 ,但是却不感到口渴 ,这时( ) A丢失的水的质量比盐的质量大 B丢失的盐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 C丢失的水的比例比盐的比例大 D丢失的盐的比例比水的比例大 答案: D 现有一长度为 1000碱基对 (by)的 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6、Eco R1酶切后得到的 DNA分子仍是 1000 by,用 Kpn1单独酶切得到 400 by和 600 by两种长度的 DNA分子,用 EcoRI,Kpnl同时酶切后得到 200 by和 600 by两种长度的 DNA分子。该 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答案: D 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丁四只雄性小狗,丁狗不作处理,甲、乙、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 B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生长立即停滞 C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性情变得温顺 D在相同条件下
7、饲养一段时间 后,其个体大小变化为:甲、丁狗个体小,基本处于术前状态,丙、 乙狗不断长大。 答案: D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常自然界 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 “S”型 B达到 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答案: D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 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 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 A 100只 B 200只 C 300只 D 400只 答案: D 水华是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从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于 ( ) A不
8、规则波动 B不均匀分布 C短期内暴长 D季节性消长 答案: C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 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 5米种植 答案: B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答案: C 某学者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 ,他的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生命层次( ) 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9、答案: B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答案: A 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物,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靠近地面一侧的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的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的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上弯曲生长 D远离地面一侧的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答案: A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0、)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 B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可利用适宜浓度的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 2,4-D浓度相同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 A B C D 答案: A 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 ,因缺乏淡水 ,此人( ) A血浆渗透压升高 ,抗
11、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 ,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 ,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 ,抗利尿激素减少 答案: A 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 ,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 ,活动减少 ,以至昏睡 ,该激素是( ) A甲状腺素 B雄性激素 C雌性激素 D胰岛素 答案: D 下列有关人类激素的来源及其生理反应的现象,哪个选项全部正确( ) 选项 激素 来源 生理反应 A 甲状腺素 甲状腺 降低基础代谢率 B 胰岛素 胰腺外分泌部 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 C 胰高血糖素 胰岛 B细胞 饥饿时分泌量增加 D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 素 答案: D 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
12、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 XBXB: XBXb: XbXb: XBY:XbY 44%: 5%: 1%: 43%: 7%,则 Xb的基因频率为( ) A 13.2% B 5% C 14% D 9.3% 答案: D 下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是选择的原始材料 B AB段的变化通过生存斗争实现 C BC 段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D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答案: D 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 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人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
13、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在免疫学原理相同( ) 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 B感染 HIV病毒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 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D红斑狼疮的病理 答案: D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马的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答案: D 与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 A反转录酶 B RNA聚合酶 C DNA连接酶 D解旋酶 答案: C 为了培育节水高产品种,科学家将大麦中与抗旱节水有关的基因导入小麦,得到转基因小
14、麦,其水分利用率提高了 20%。这项技术的遗传学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复制 D基因分离 答案: B 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 B在酵母菌体内获得人的干扰素 C在青霉菌体内提取青霉素 D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得人胰岛素 答案: C 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 ,正确的是( ) A二倍体无子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原理 B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了单倍体育种原理 C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D “多利 ”羊获得是利用了杂交育种原理 答案: C 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
15、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 诱变育种 A B C D 答案: D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和 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要培育出基因型为 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 答案: B 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B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 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D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答案: C 在距今大约 15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之后,有性生殖作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出现了。有性生殖的出现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进化
16、的速度明显加快。有性生殖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 B 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是( ) A遗传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B环境变化 定向变异 去劣留优 C生存斗争 用进废退 突变 D变异 遗传 适者生存 答案: A 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器官是( ) A垂体 B下丘脑 C胰岛 D脑干 答案: B 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答案: A 下图
17、为两个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哪种叙述是正确的( ) A若于 S处给予刺激,则在 A处可测到电位差的变化 B若于 S处给予刺激,则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若兴奋由 A传导到 E,则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递质而传递 D若兴奋由 A传导到 E,则 的传导速度大于 的传导速度 答案: C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较高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会增加 B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C正常人在吃甜食过多引起高血糖时,就会出现糖尿 D降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升血糖的激素有多种 答案: C 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
18、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答案: D 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 胆汁 唾液 血浆 淋巴 尿 液 组织液 细胞质基质 核液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答案: C 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 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胃腺、肝脏 答案: B 人体心肌细胞可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 O2( ) A血浆 B淋巴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答
19、案: 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物进化都是长期适应的结果 进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 A B C D 答案: B 综合题 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 1)乙图 点浓度可表示甲图 处生长素浓度, 点表示 处生长素浓度。 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 ,解决的办法是 ,此后 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 molL-1 ( 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
20、右侧光照下,乙图 点浓度可表示 侧生长素浓度; 点表示 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 生长。 ( 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 侧浓度的是乙图中 点浓度,表示 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 点浓度,因此根将 生长。表示 侧浓度的是 点浓度,表示 侧浓度的是 点浓度,所以 侧生长快,茎将 生长。 ( 4)能够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是 mol L-1,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浓度范围是 mol L-1。 答案:( 1) b或 d f 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 处(侧芽)抑制 生长 去除顶芽 10-6 ( 2) g或 k c 向右(向光)弯曲 ( 3) e a 向重力弯曲
21、g或 k c 向上(背重力)弯曲 ( 4) 10-1010-2 10-1010-8 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 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 1)当体内缺 元素时,将导致激素 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 胞的运输方式是 。 ( 2)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 C 的含量将会 ,这是由于激素 A、B的含量 所致。 ( 3)如果激素 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 A、 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 答案:( 1)碘 主动运输 ( 2)增加 增加 ( 3)减少 反馈 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
22、下: 请回答: ( 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 和 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 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 (下丘脑、垂体、性腺)。 ( 2)上面图解中的 A、 B、 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 是 、 和 。 ( 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 B的生理作用, (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 。 答案:( 1)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下丘脑 (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 ( 3)不能 鸟去除了性腺,则失去了 B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 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 ( 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
23、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 ( 2)某种病原微生物( V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 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 V1)的 _暴露出来,并传递给 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 B淋巴细胞。 B 淋巴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甲)_;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 _;当机体再次受到( 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 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 V1 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 V2 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 _。 答案:( 1)第二次免疫反应 ( 2)吞噬 抗原 T淋巴细胞 浆细胞(或效应 B细 胞) 记忆细胞 两种病原体的抗原不同 棉
24、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因高酚而抗虫的,也有低酚不抗虫的,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彩色棉作为一种具有天然颜色的特殊棉花,它不需要染色就可制成各种原色棉布,低酚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棉花品种,具有棉纤维酚含量低,对人体皮肤无负影响的优点,但低酚棉由于酚含量低,使得低酚棉的抗虫能力普遍下降。 现有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欲培育出紫色低酚抗虫棉品种。某育种机构设计的育种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该方案中的相关问题: ( 1)从理论上讲, F2 群体中的基因型数、表现型数及其中纯种数依次为 _、_、 _ 种。截止 F2的这一阶段在育种工作上经常采用,它
25、依据的遗传原理是 _。 ( 2)要制备出所需要的转基因细胞,作为其中的受体细胞应从表现型为 的棉株 上获得,而作为所用的目的基因,一般应先在细胞外形成 _再导入受体细胞。在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 “剪刀 ”是 ,基因的 “针线 ”是 ,基因的 “运输工具 ”是 。 ( 3)由转基因细胞培育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过程,所采用的生物工程技术为 植物组织 养,用此方案培育的这种品种不一定是纯合体,若要快速获得紫色低酚抗虫棉的纯合体,可通过 _育种,具体操作方法是 。 答案:( 1) 9 4 4 基因重组 ( 2)紫色低酚不抗虫棉(必需要有不抗虫三字,否则不给分) 重组 DNA(或重组质粒) 限制酶 DNA连接酶 运载体 ( 4)单倍体 先用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 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纯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