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练习:古代农业的发展(带解析).doc

    • 资源ID:340086       资源大小:11.0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练习:古代农业的发展(带解析).doc

    1、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练习:古代农业的发展(带解析) 选择题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 开,门外春波荡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这首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商品经济发达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农业的落后性 答案: A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主要地位。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 A古籍文献中关于 “铁 ”的记载 B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流传的故事 C战国时期的历史遗迹中出土的铁农具远远多于其他材质农具 D当代学者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的验证 答案: C 宋史 食货志记载宋朝采取 “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 ”的土地政策。材料反映了宋朝 A土地归国

    2、家所有 B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 C土地禁止买卖 D国家干预土地的买卖 答案: B “联绵十车辐,咿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 ”这首诗反映的 “大法轮 ”的功能是 A航行 B灌溉 C军事 D排涝 答案: B “全国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官僚、地主、百姓等臣民依照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平均占有土地。 ”此制度是 A井田制 B屯田制 C均田制 D更名田 答案: C 周颂 载芟云: “载芟 (割除杂草 )载柞 (砍除树木 ),其耕泽泽 (松土 )。千耦 (二人并耕 )其耘 (除草 ),徂 (往 )隰 (洼地 )徂畛 (高坡田 )。 ”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

    3、器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答案: C 据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 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 “秋七月 初税田 ”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 A B C D 答案: C 谚语是对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 B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 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 D “小满芝麻芒种谷 ” 答案: B 假如你

    4、在唐朝的贞观年间进行自主择业,你做的工作可能是 A在 “坊 ”里做买卖 B在越窑生产白瓷 C在家乡购田置产,安居乐业 D去江西平遥,和朋友合伙兴办票号 答案: C 图 l和图 2是中国古代牛耕示意图,从图 I到图 2反映了 图 l 图 2 A铁农具的推广 B犁耕技术的改进 C畜牧业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形成 答案: B 汉书 食货志载: “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材料反映了 A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B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C小农生活的艰辛 D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答案: C 自居易效陶潜体诗: “东邻有富翁,藏货遍五都。东京收粟帛,西市鬻金珠。朝营暮计算,昼夜不安居。西舍有贫者,匹妇配匹夫。布裙行赁舂,短褐坐佣书。以此求口食,一饱欣有余。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达观自娱的人生态度 B反映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C反映唐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D体现当时小农经济的富足 答案: D


    注意事项

    本文(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练习:古代农业的发展(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