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29.240 29.240457-2011CEC457-2011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661 2011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交接试验规程SpecificationsforHand-overTestofSeries CapacitorInstallation2011 -10-18 发布 2011 -10-18 实施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Q/GDW0 Q/ GDW 661 2011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45 现场交接试验 55.1 电容器 55.2 金属氧化物限压器 55.3 阻尼装置 55.4 触发型间隙 65.5 电流互感器 7
2、5.6 旁路断路器 95.7 隔离开关 105.8 绝缘子 105.9 晶闸管阀及阀室(仅适用可控串补) 105.10 阀冷却系统(仅适用可控串补) 105.11 晶闸管阀控电抗器(仅适用可控串补) 115.12 控制保护系统 115.13 站级试验 125.14 系统调试试验 13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阻尼装置的类型 14附录 B(资料性附录) 串补装置的典型接线图例 15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16编制说明 17Q / GDW 661 2011 0II前 言根据 关于下达 2009 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家电网科 2009 217 号)文件安排,国家电网
3、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展了 电力系统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标准体系研究及技术标准编制 工作。 本标准是此系列标准的一部分。本标准参考的标准有 GB/T 6115 2002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 GB 50150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 GB 11032 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GB/T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 GB/T16927.2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 、 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 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 DL/T 1010.4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第 4 部分
4、:现场试验 和 DL/T474.1 5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 通过对国内串补电容器补偿装置的设计、 制造、 安装、 调试、 运行和维护经验的总结,编制本标准。本标准给出了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现场交接试验的总体原则、 串补装置主要元件的交接试验项目及方法及技术要求。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 B 和附录 C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部提出并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东北电网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慧文、 赵波、 章利刚、 李
5、庆光、 李志兵、 刘之方、 燕翚、 詹雄、 时丽君、 武守远、 沈宇、 赵东旭、 万新梁。0 Q/ GDW 661 20111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交接试验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简称串补装置)现场交接试验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试验项目、质量标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 220kV 500kV 电压等级串补装置,其它电压等级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311.1 199
6、7 IEC 600711: 1993, NEQ)GB/T6115.1 2008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第 1 部分:总则( GB/T6115.1 2008 IEC 601431:2004, MOD)GB/T6115.2 2002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第 2部分:串联电容器组用保护设备( GB/T6115.2 2002IEC 601432: 1994, IDT)GB/T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GB/T16927.1 1997 IEC 600601:1989, IDT)GB/T16927.2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二部分:测量系统( GB/T16927.2 1997
7、 IEC600602: 1994,IDT)GB 50150 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71 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 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DL/T365 2010 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控制保护系统现场检验规程DL/T366 2010 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474.1 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第 1 部分 绝缘电阻、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DL/T474.2 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第 2 部份:直流高电压试验DL/T474.3 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第 3 部分:介质损耗因数 tan 试验DLT4
8、74.4 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第 4 部分 交流耐压试验DL/T474.5 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第 5 部分:避雷器试验DL/T995 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1010.4 2006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第 4 部分:现场试验3 术语和定义3.1固定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 FSC) fixedseriescapacitorinstallation将电容器串接于输电线路中,并配有旁路断路器、 隔离开关、 串补平台、 支撑绝缘子、 控制保护系统等辅助设备组成的装置,简称固定串补。 DL/T366 2010, 3.6Q / GDW 661 201
9、1 023.2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 TCSC) thyristorcontrolledseriescapacitorinstallation将并联有晶闸管阀及其电抗器的电容器串接于输电线路中,并配有旁路断路器、 隔离开关、 串补平台、 支撑绝缘子、 控制保护系统等辅助设备组成的装置,简称可控串补。 DL/T366 2010, 3.73.3电容器 capacitor电容器一词用于不必强调电容器单元和与段结合在一起的电容器单元组的不同含义的场合。 GB/T6115.1 2008, 3.33.4电容器单元 capacitorunit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同一外壳中并有引出端子的组装
10、体。 GB/T6115.1 2008, 3.43.5( 电容器的 ) 额定电容 ratedcapacitance( ofa capacitor), CN设计电容器时所采用的电容值。 GB/T6115.1 2008, 3.223.6( 电容器组的 ) 额定电容 ratedcapacitance( ofthebank)设计电容器组时所采用的电容值。3.7金属氧化物限压器 ( MOV) metal-oxidevaristor由电阻值与电压呈非线性关系的电阻组成的电容器过电压保护设备。 DL/T366 2010, 3.83.8金属氧化物限压器元件 metal-oxidevaristorelement具
11、有金属平行端面的密集陶瓷圆柱体,它是用于构成较大金属氧化物限压器组件的最小有效部件。 GB/T6115.2 2002, 1.3.303.9金属氧化物限压器柱 metal-oxidevaristorcolumn由 n 片金属氧化物限压器元件串联组成的柱。 GB/T6115.2 2002, 1.3.313.10金属氧化物限压器单元 metal-oxidevaristorunit是金属氧化物限压器元件的组装体,它由装于密封容器中的一个或几个金属氧化物限压器柱组成的。 GB/T6115.2 2002, 1.3.333.11参考电流 ( 金属氧化物限压器的 ) referencecurrent( ofa
12、 metal-oxidevaristor)用于确定金属氧化物限压器参考电压的工频电流的电阻性分量的峰值。 它在泄露电流和传导电流之间的过渡范围内选择,对单个金属氧化物限压器柱的典型范围为 1mA 到 20mA。 GB/T6115.2 2002, 1.3.430 Q/ GDW 661 201133.12参考电压 ( 金属氧化物限压器的 ) referencevoltage( ofa metal-oxide varistor)在金属氧化物限压器参考电流下测得的工频电压的峰值除以 2。 GB/T6115.2 2002, 1.3.443.13泄露电流 leakage current( ofametal
13、-oxidevaristor)在施加规定工频电压时流过金属氧化物限压器的连续电流。 GB/T6115.2 2002, 1.3.243.14触发型间隙 triggeredgap在规定时间内承载被保护部分的电流,以防止电容器过电压或 MOV 过负荷的受控触发间隙。 DL/T366 2010, 3.93.15阻尼装置 damping device用来限制电容器相组保护设备旁路操作时产生的电容器放电电流的幅值和频率,并使之快速衰减的设备。 DL/T366 2010, 3.103.16旁路断路器 bypass circuitbreaker一种专用的断路器,要求其具有快速合闸能力,用来旁路串联补偿设备,是
14、串联补偿装置投入和退出运行的主要操作设备。 DL/T366 2010, 3.123.17晶闸管阀 thyristorvalve晶闸管级的电气和机械联合体,配有连接、 辅助部件和机械结构,它可与 TCSC 电抗器相串联。 DL/T366 2010, 3.163.18旁路隔离开关 by-passdisconnector在串联电容器被旁路设备旁路后将电容器短路的设备。 GB/T6115.2 2002, 1.3.53.19串联隔离开关 seriesdisconnector为了维护等,使被旁路电容器与线路隔离的设备。 GB/T6115.2 2002, 1.3.523.20设备最高电压 highestvo
15、ltage forequiment, Um相间最高电压的方均根值,设备在其绝缘以及在相关设备标准中涉及此电压的其他性能方面均按此电压进行设计。注:此电压是设备可以使用的系统最高电压的最大值 GB/T6115.1 2008, 3.133.21串补平台 SCplatform对地保证足够绝缘水平的结构平台,用来支撑串补装置相关设备。Q / GDW 661 2011 04 DL/T365 2010, 3.33.22绝缘水平 insulationlevel, Ui非同时发生的试验电压的组合工频( Uipf)或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它表征了电容器端子与地、相间、 端子与非地电位的金属构件(如台架)之间耐受电
16、气强度能力的绝缘特性。 GB/T6115.1 2008, 3.143.23控制电源掉电保护 loss-of-control-powerprotection在失去正常控制电源的情况下,能使旁路设备合闸的一项措施。 GB/T6115.2 2002, 1.3.264 总则4.1 电气设备应按本标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但对 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当本标准没有规定时,可不进行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时加至试验标准电压后的持续时间,无特殊说明时,应为 1min;对地绝缘与相间绝缘为非标准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其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当本标准没有规定时,可根据 GB 311.1 中规定的相邻电压
17、等级按比例采用插入法计算;注:对地的绝缘水平不仅适用于平台绝缘子,也适用于在相与地间的其他串补装置设备,如旁路断路器、 光纤柱、旁路隔离开关和串联隔离开关等。对于平台上绝缘子和其他设备,其交流耐压试验应按串补装置电容器组额定电压值和过电压保护水平来确定,现场试验电压应按出厂试验电压参考进行;进行绝缘试验时,除已装配的成套设备外,宜将连接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试验。 同一试验标准的设备可连在一起试验。 为了便与现场试验工作,已有出厂试验记录的同一电压等级不同试验标准的电气设备,在单独试验困难时,也可连在一起进行试验。 试验标准应采用连接的各种设备中的最低标准。4.2 进行电气绝缘的测量和试
18、验时,当只有个别项目达不到本标准试验时,则应根据全面的试验记录进行综合判断,经综合判断认为可投入运行者 ,可投入运行。4.3 当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电压不同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试验电压的标准:a) 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电气设备在于加强绝缘时,应按设备额定电压的试验标准进行;b) 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电气设备在于满足产品通用性及机械性能的要求,额定电压与实际的工作额定电压不同时,可按设备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试验标准进行;c) 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电气设备在于满足高海拔地区的要求时,应在安装地点按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的试验标准进行。4.4 在进行与温度及湿度有关的各种试验时,应同时测量
19、被试物周围的温度和湿度,绝缘试验应在良好天气且被试物及仪器周围温度不宜低于 5 ,空气相对湿度不宜高于 80的条件下进行。 对不满足上述温度、 湿度条件情况下测得的试验数据,应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电气设备是否可投入运行。本标准规定的常温范围为 10 40 。4.5 本标准中所列的绝缘电阻测量,应使用 60s 的绝缘电阻值。4.6 未作特殊规定时,采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应按下列规定执行:a) 100V 以下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 250V50M 及以上兆欧表;b) 500V 以下至 100V 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 500V100M 及以上兆欧表;c) 3000V 以下至 500V 的电气设备或
20、回路,采用 1000V2000M 及以上兆欧表;d) 10000V 以下至 3000V 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 2500V10000M 及以上兆欧表;e) 10000V 及以上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 2500V 或 5000V10000M 及以上兆欧表。0 Q/ GDW 661 201154.7 多绕组设备进行绝缘试验时,非被试绕组应予短路并接地。4.8 本标准的高压试验方法,应按国家现行标准 GB/T16927.1、 GB/T16927.2、 DL/T474.1 5 及相关设备标准的规定进行。4.9 设备的交接试验,可按产品技术条件规定中的标准执行,但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5 现场交接试验5
21、.1 电容器5.1.1 电容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a) 外观检查;b) 测量电容器极对壳绝缘电阻;c) 电容器极对壳交流耐压试验;d) 测量电容值。5.1.2 电容器表面应无可见油渍现象。 对于电容器电极出线端子采用锡焊密封的,要检查其焊接工艺,焊接处应平整,光滑,无沙眼;5.1.3 测量绝缘电阻应在电极对外壳之间进行,应采用 1000V 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2000M ;注:当电容器单元有一个端子永久的与箱壳连接,不进行此项试验,但不包含其中一个端子拟与箱壳连接的电容器单元。5.1.4 交流耐压试验应在电极对外壳之间进行,交接试验电压可按出厂试验电压值的 75进行;注:当电
22、容器单元有一个端子永久的与箱壳连接,不进行此项试验,但不包含其中一个端子拟与箱壳连接的电容器单元。5.1.5 在参考温度下实测电容与额定电容之偏差不超过下列限制:a) 对电容器单元: 3;b) 对额定容量小于 30Mvar 的电容器组: 5;c) 对额定容量 30Mvar 及以上的电容器组: 3。此外电容偏差应不大于:a) 对额定容量小于 30Mvar 的电容器组,任何两个相间或同一级中的任何两段之间的电容偏差:2;b) 对额定容量 30Mvar 及以上的电容器组,任何两个相间或同一级中的任何两段之间的电容偏差:1。注:参考温度一般为 20 ,但产品技术条件另有规定的除外。5.2 金属氧化物限
23、压器5.2.1 金属氧化物限压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a) 测量绝缘电阻;b) 测量直流参考电压;c) 测量 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5.2.2 金属氧化物限压器的绝缘电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 直流 1mA/柱下参考电压为 75kV 或交流 1mA/柱下参考电压为 75/ 2 以上电压:用 5000V 兆欧表,绝缘电阻不小于 2500M ;b) 直流 1mA/柱下参考电压为 75kV 或交流 1mA/柱下参考电压为 75/ 2 及以下电压:用 2500V 兆欧表,绝缘电阻不小于 1000M ;5.2.3 金属氧化物限压器直流参考电压应整支或分节进行测试,试验电流值宜取
24、1mA/柱,该电流应在温度为( 20 15 )下进行测量 ,实测值与设备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应不大于 5;5.2.4 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宜不大于 50 A/柱或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5.3 阻尼装置Q / GDW 661 2011 065.3.1 阻尼装置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a) 测量阻尼电阻器绝缘电阻;b) 测量阻尼电阻器直流参考电压;c) 测量阻尼电阻器 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d) 测量阻尼电阻器直流电阻;e) 测量阻尼电抗器工频电抗;f) 测量阻尼电抗器直流电阻。注 1:电抗型按照项目 e)、 f)进行;注 2:电抗 +电阻型按项目 a)、
25、d)、 e)、 f)进行;注 3:电抗 +间隙串电阻型按项目 a)、 d)、 e)、 f)进行;注 4:电抗 +MOV 串电阻型按项目 a)、 b)、 c)、 e)、 f)进行,适用时,应进行项目 d)。5.3.2 测量阻尼电阻器绝缘电阻时宜用 2500V 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500M ;5.3.3 阻尼电阻器的直流参考电压参照本标准第 5.2.3 条;5.3.4 阻尼电阻器 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宜不大于 50 A/柱或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5.3.5 阻尼电阻器实测直流电阻值与额定直流电阻值之偏差应不超过 5,同时可满足产品技术条件规定。5.3.6 现场测量阻尼电
26、抗器直流电阻时宜选用双臂直流电桥,测量时应远离强磁场源,电抗器绕组温度应与环境温度基本平衡,电阻测量值应换算到 75 ,换算公式为:R75=225 75225tRt;t:测量时的环境温度; Rt:测量的直流电阻值实测直流电阻值与额定值之偏差应不超过 10;5.3.7 因阻尼电抗器的直流电阻与工频电抗相比很小,现场测量工频电抗可采用阻抗法,实测工频电抗值与额定值之偏差宜不超过 5,同时可满足产品技术条件规定。5.4 触发型间隙5.4.1 触发型间隙的试验项目,可参照下列项目进行:a) 测量限流电阻器直流电阻;b) 测量套管的绝缘电阻;c) 套管交流耐压试验;d) 测量 20kV 及以上非纯瓷套管
27、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和电容值;e) 触发型间隙触发功能试验。注:为满足各设备制造厂的产品差异,触发型隙设备试验项目只列出部分主设备的试验项目,其它常规设备按照相应标准和产品技术条件规定进行试验,特殊设备由用户和制造商另行商议。5.4.2 测量限流电阻器直流电阻,应符合产品铭牌数值或与出厂测量值,其差值应在 5范围内;5.4.3 测量套管主绝缘的绝缘电阻,用 2500V 兆欧表,绝缘电阻不小于 10000M ;5.4.4 套管交流耐压试验值按照 GB 311.1 要求进行;5.4.5 测量 20kV 及以上非纯瓷套管的主绝缘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和电容值应符合表 1 规定:a) 在室
28、温不低于 10 条件下,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应不大于表 1 的规定;b) 电容型套管的实测电容量值与产品铭牌数值或出厂试验值相比,其差值应在 5范围内。0 Q/ GDW 661 20117表 1 套管主绝缘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的标准套管主绝缘类型 tan ()最大值油浸纸 0.7( 500kV 套管 0.5)胶浸纸 0.7胶粘纸 1.0( 66kV 及以下电压等级套管 1.5)浇铸树脂 1.5气体 1.5电容式有机复合绝缘0.7浇铸树脂 2.0非电容式复合绝缘 由买方和设备制造厂商定其他套管 由买方和设备制造厂方商定注 1:所列的电压为系统标称电压;注 2:对 20kV
29、及以上电容式充胶或胶纸套管的老产品,其 tan ()值可为 2 或 2.5;注 3:有机复合绝缘套管的介损试验,宜在干燥环境下进行。5.4.6 间隙触发监控系统正常工作且与串补控制保护系统通讯正常时,串补控制保护系统系统发间隙触发信号,间隙触发监控系统应正确工作,间隙的回检信号应正确反映其工作状态。5.5 电流互感器5.5.1 电流互感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a) 测量绕组绝缘电阻;b) 测量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电流互感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c) 局部放电试验;d) 交流耐压试验;e) 绝缘介质性能试验;f)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g) 检查接线组别和极性;h) 测量变比;
30、i) 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曲线;j) 密封性能检测。注 1:穿心式电力互感器按照项目 a)、 f)、 g)、 h)、 i),适用时,进行项目 e)、 j);注 2:本项目不适用于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带光电转换装置的电流互感器。5.5.2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a) 测量一次绕组间、 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 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子电阻;绝缘电阻不宜低于 1000M ;注:由于结构原因无法测量一次绕组间、 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绝缘子电阻时可不进行。b) 绝缘电阻测量应使用 2500V 的兆欧表。注:对于有末屏引出的电流互感器,还应测量末屏对外壳(地)的绝缘电阻,
31、绝缘电阻不宜小于 1000 M 。 若末屏对地绝缘子电阻小于 1000 M 时,应测量其 tan 。5.5.3 电压等级 35kV 及以上电流互感器的介质损耗正切值 tan 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 电流互感器的绕组 tan 测量电压应在 10kV 测量, tan 不应大于表 2 中的数据。 当对绝缘性能有怀疑时,可采用高压法进行试验,在( 0.5 1) Um3 范围内进行, tan 变化量不应大于0.2,电容变化量不应大于 0.5;Q / GDW 661 2011 08b) 末屏 tan 测量电压为 2kV。注:本条主要适用于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SF6绝缘和环氧树脂绝缘结构的电流互感器不适
32、用,注硅脂等干式电流互感器可参照执行。表 2 tan() 限值额定电压( kV)种类20 35 66 110 220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2.5 0.8 0.6充硅脂及其他干式电流互感器 0.5 0.5 0.5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末屏 25.5.4 电流互感器的局部放电测量,符合下列规定:a) 局部放电测量宜与交流耐压试验同时进行;b) 电压等级为 35 110kV 电流互感器的局部放电测量可按 10进行抽测,如局部放电量达不到规定要求应增大抽测比例;c) 电压等级 220kV 及以上互感器的绝缘性能有怀疑时宜进行局部放电测量;d) 局部放电测量时,应在高压侧监测施加的一次电压;e) 局部放电测量的测
33、量电压及视在放电量应满足表 3 中的规定。表 3 允许的放电量水平允许的视在放电量水平( pC)测量电压( kV)环氧树脂及其他干式 油浸式和气体式1.2Um/ 350 201.2Um/(必要时) 100 505.5.5 电流互感器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 应按出厂试验电压的 80进行;b) 二次绕组之间及其对外壳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为 2kV;c) 电压等级 110kV 及以上的电流互感器末屏对地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为 3kV。注:由于结构原因无法测量一次绕组间、 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绝缘子电阻时可不进行。5.5.6 绝缘介质性能试验,对绝缘性能有怀疑的电流互感器,应
34、检测绝缘介质性能,并符合下列规定:a) 绝缘介质的性能应符合 GB 50150 2006 表 20.0.1 与表 20.0.2 的要求;b) SF6气体的性能应在 SF6气体充入设备 24h 后取样, SF6气体水分含量不得大于 250 L/L( 20 体积分数);c) 电压等级在 66kV 以上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应进行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 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 L/L)不宜超过下列任意一值,总烃: 10, H2: 50, C2H2: 0。5.5.7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同型号,同规格,同批电流互感器一、 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和平均值的差异宜不大于 10。 当有怀疑时,应提
35、供测量电流,测量电流(直流值)宜不超过额定电流(方均根值)的 50;5.5.8 检查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组别和极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铭牌和标志相符;5.5.9 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铭牌和标志相符;5.5.10 当继电保护对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有要求时,应进行励磁特性曲线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试验方法按照 GB 50150 2006 中附录 E 进行;0 Q/ GDW 661 201195.5.11 密封性能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外表应无可见油渍现象;b) SF6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定性检测无泄漏点,有怀疑时进行定量检测,年泄漏率应小
36、于 1。5.6 旁路断路器5.6.1 旁路断路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a) 测量主回路的电阻;b) 交流耐压试验;c) 测量断路器的分、 合闸时间;d) 测量断路器的分、 合闸速度;e) 测量断路器主、 辅触头分、 合闸的同期性及配合时间;f) 测量断路器分、 合闸线圈绝缘电阻及直流电阻;g) 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试验;h) 测量断路器内 SF6气体的含水量;i) SF6气体成分分析;j) 密封性试验;k) 气体密度继电器、 压力表和压力动作阀的检测。注:本条款只适用于 SF6气体断路器。5.6.2 主回路的电阻值测量,宜采用电流不小于 100A 的直流压降法。 测试结果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37、;5.6.3 交流耐压试验应进行合闸对地和断口间耐压试验,在 SF6气体为额定值时,试验电压按出厂试验电压的 80。 当现场条件不满足时,可只进行断口间耐压试验;5.6.4 测量断路器的分、 合闸时间,应在断路器额定操作电压、 气压下进行。 实测量数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5.6.5 测量断路器的分、 合闸速度,应在断路器的额定操作电压,气压下进行,实测数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现场无条件安装采样装置的断路器,可不进行本试验;5.6.6 测量断路器主、 辅触头三相及同相各断口分、 合闸的同期性及配合时间,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5.6.7 测量断路器分、 合闸线圈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38、10M ;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试验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5.6.8 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 合闸操作;当操作电压、 气压在表 4 范围内时,操作机构应可靠动作表 4 断路器操作机构合闸操作试验电压、 气压范围电 压直流 交流气 压( 65 110) Un( 85 110) Un按产品规定的最低及最高值b) 分闸操作;当操作电压、 气压在表 5 范围内时,操作机构应可靠动作表 5 断路器操作机构分闸操作试验电压、 气压范围电 压直流 交流气 压( 80 110) Un( 85 110) Un按产品规定的最低及最高值Q / GDW 661 2011 010c) 操动实验。当具有可调电源时,可在不同电压、 气压条件下,对断路器进行就地或远控操作,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