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4届湖南省耒阳二中高三一次摸底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39620       资源大小:294.5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4届湖南省耒阳二中高三一次摸底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湖南省耒阳二中高三一次摸底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 “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B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而落到他人之手就 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说明政治制度的选择和设计有其特殊性,需要根植于特定的国情。 考点:欧美代议

    2、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列宁在论述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道路时说: “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俄国二月革命后取得了不流血的革命胜利 B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完全错误地分析了革命形势 C俄国二月革命后走上了与列宁此时设想相反的道路 D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完全按照此时列宁的设想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列宁此时认为二月革命以后会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根据史实,二月革命以后爆发了 “七月流血事件 ”即可说明俄国二月革命后走上了与列宁此时设想相反的道路 。 考点:俄国十月革

    3、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历程 1792年,英国人马格尔尼出使中国,希望中英贸易的门户开的更大一些。清朝以其不磕头为由予以拒绝。后来,美国总统小亚当斯( 1767-1848)指出, “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不是鸦片而是叩头。 ”其观点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指出了鸦片战争背后的文明冲突 抹杀了鸦 片战争的实质 说明鸦片战争具有偶然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不是鸦片而是叩头。 ”指出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表面现象,不是其根本原因,同时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工业革命进行的必然结果,所以 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

    4、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抗战时期,八路军领导下的地方抗日武装,有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等,在当时被称为 “土八路 ”。这突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中的 A人民战争路线的 思想 B武装斗争的思想 C土地革命的思想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 “人民战争路线 ”的图解即可判断出答案:。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人民战争路线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生前著有领导人一书,记载了与他交往的各国政要的情况。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他希望复兴中国的传统。他不容许旧秩序败坏这一传统。他反对普遍存在的吸鸦片嗜好和当时仍很流行的妇女裹足的习俗。尽管他采用了立

    5、宪政体,但他并不是民主主义者。 ”据此判断引文中的 “他 ”是指 A康有为 B袁世凯 C孙中山 D蒋介石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他希望复兴中国的传统。他不容许旧 秩序败坏这一传统。他反对普遍存在的吸鸦片嗜好和当时仍很流行的妇女裹足的习俗。尽管他采用了立宪政体 ”,整体概括起来最符合的是蒋介石。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国近代的政治家 蒋介石(课标外) 2010年 1月 20日上午,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同首都各界群众一道,深情送别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朱晓平等 8名中国维和警察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扩大同发展中国家

    6、的经济技术合作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推行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其他说法与材料无关。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辽宁省铁岭市在 1988年第一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有 876个村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实行了民主选举。该事件 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的结果 B完善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施 D 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

    7、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于 1998年 11月 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完全是直接选举。D说明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76个村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说明了此时应该实施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 “1997年有 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 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十年当中陆续回港。 ”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央政府的支持 B “一国两制 ”的保障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投资环境

    8、的好转 答案: B 试题分析: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指 1997年 7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国对港澳实施 “一国两制 ”,这促进了大陆和香港的交流,其他的说法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港澳问题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 “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 江以北的问题 ”“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淮海战役,是解放

    9、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与材料的 “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 ”涉及的地理特征相符合。 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三大战役 “我们期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 家都集中到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力军事两个观念 以树立国民革命真正领袖地位。 ”上述中共三大宣言内容反映出 A认为国民党是一个革命政党 B希望改组国民党 C承认国民党在革命中的领袖地位 D放弃了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答

    10、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我们期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力军事两个观念 以树立国民革命真正领袖地位 ”说明此时中国共产党积极促成与国民党 的合作,以期推动国民革命。其他的说法无法从材料找到依据。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 中共三大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答案: D 试题分析:党的 “一大

    11、 ”通过的党纲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 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结合上述史实即可判断。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一大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 ) A 1921年 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 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 1921年 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 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

    12、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年月日至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号(后称望志路号,现改兴业路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人,当时,对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李大钊、陈独秀因没有出席大会。共产国际派马林(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出席了会议。结合上述史实即可作出判断。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的成立 有学者指出: “五四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依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 ”下列对这 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B五四运动的成功是工商学

    13、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 D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五四运动有社会阶层的广泛参与,但新文化运动主要是知识分子的参与,所以 C说法错误。材料的核心观点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相互促进和补充,所以 ABD说法正确。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他 ”把自己为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所 作的探索,描绘为 “创榛辟莽,前驱先路 ”。他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是前人没有做过的。 “他 ”是 A魏源 B郑观应 C康有为 D孙中山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结合题目要求是

    14、“所做的研究工作是前人没有做过的 ”, BCD均在其之后,魏源积极介绍西方文明,著作有海国图志有利于国人了解世界。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后 “开眼看世界 ” 有人认为: “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 ”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获取 B 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 ”说明了辛亥革命以后国家与社会没有真正得融为一体,存在脱节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考点:近代中国

    15、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的框架内理性表 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法治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行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 “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 ”说明作者认为爱国热情固然值得称赞,但需要在法制的框架内维护民主政治。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16、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色标语: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欢迎一切抗日 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红军万岁! ”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前后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前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的:西北小山村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红军万岁! ”即可判断出其大概的时间是红军会师后,抗日战争统一战线之前。 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背景 某本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林彪在一次遛马时

    17、,被国民党一士兵误伤,阎锡山命令将林彪送到山西最好的医院去 治疗,把这件事向延安作了解释。该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故事 “阎锡山命令将林彪送到山西最好的医院去治疗,把这件事向延安作了解释 ”,我们可以判断出此时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时期。 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国共合作 有学生研究学习小组确立了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欲 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

    18、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题目的五部分分别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含义实际上是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下图是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上善若水 ”的理念。下列与 “上善若水 ”观点最一致的是 A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 B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C国家昏乱,则语之 “尚贤 ”“尚同 ”;国家贫,则语

    19、之 “节用 ”“节葬 ” D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上善若水 ”是道家的思想主张,只有 D说法体现了 “无为 ”的思想,与道家思想相符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 “理性 ”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D罗马法体现了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答案: D 试题分析: “基于习俗 ”的含义是保留传统的习惯法或成文法,结合罗马法的发展历程,罗马法最终为适应统治的需

    20、要完善为 “万民法 ”。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历史贡献 下图是公元前 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有 古希腊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 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使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古希腊 的奴隶制经济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非常丰富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掉。思想文化的发展可以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说明。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的人文精神 下列言论一语道破美国两党制实质的是 A杰弗逊说: “如果

    21、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 B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党派精神是 “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 ” C一个政客说: “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 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 ” D菲迪南德 伦德伯格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中指出: “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在正反两面 ”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美国两党制实质上是通过协调两党的利益冲突从而从根本上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但同时两党制有利于加强对统治集团内部的监督,所以 ABC说法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的两党制度 “玛丽安 ”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

    22、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法国大革命时期, “战斗的玛丽安 ”形象影响法国各地 ;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 20世纪 40年代,玛丽安被诬蔑为 “厚颜无耻的妓女 ”。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是 A法国女性的代表 B法国民族的象征 C法国贵族的代表 D法国自由民主的象征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题目里 “玛丽安 ”地位变化的时期,然后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法国大革命时期宣传 “自由、平等 ”,第二帝国时期恢复了封建统治,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说明 “玛丽安 ”此时是符合资产阶级诉求的,即可判断出资产阶级宣传自由民主的主 张。

    23、 考点: 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法国大革命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2009年 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到: “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 “历经磨难 ”与 “自强不息 ”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民族工业产生、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鸦片战争激发了民众 的爱国热情,爆发了三元里人民抗英。同时促进了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无因果关系,甲

    24、午战争与民族工业产生无因果关系,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亥革命无因果关系。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后的自强与探索 综合题 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14分)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1843年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 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 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 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

    25、之教。 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议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 1852年 材料三 1862年, “借师助剿 ”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 “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 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 人民的血腥的 十字军 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 材料四 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 “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

    26、性 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 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 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 2006年出版 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 2分) 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 6分) 在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是 “(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 观点二是 “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

    27、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 ” 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 ( 4分) 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分) 答案: 原始的平等平均观念(天下大同理想)。( 2分) 否定:烧杀掳掠;抛弃儒家传统文化。( 4分) 理由:站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2分) 支持观点一的材料:材料二、材料三。支持观点二的材料:材料一、材料四。( 4分) 阶级立场、研究方法、史料占有、时代局限。( 2)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

    28、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即可 概括出洪秀全要表达的思想观念。 根据材料二 “.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 .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 .举中国数千年礼、议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即可说明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及其原因。 首先对观点一和观点二进行必要的概括,然后对上述材料进行观点的提取,观点符合的对应来即可。 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出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的原因一般可以从阶级立场、研究方法、史料占有等方面说明。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 运动 社会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 2

    29、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的结构图 材料二 第 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 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 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要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偿付 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三 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之间的权力的分立。 政府结构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

    30、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华盛顿说: “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相互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和现代的试验中显示出来。 ” 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 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 “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 4卷 ( 1)材料一所示的是中国古代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其确立并完善于哪一历史时期?对这一制度你有何评价?( 6分) (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的规定?透过材料所示内容并结合你所学过的相关知识

    31、,谈谈你对这部法律的看法。( 4分) (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 4分) ( 4)材料四中孙中山的学说体现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孙中山是中国 “共和制的重要催生 人 ”?( 5分) ( 5)以上材料对于今天中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启示?( 2分) 答案: ( 1)、三省六部制、隋唐。 2分 相互牵制与制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4分 ( 2)十二铜表法 1分 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罗马的基本法。限制贵族的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平民不能真正享有与贵族平等的权利。 3分 ( 3)原则:分权

    32、制衡 1分 作用:分权制衡原则,既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又避免权力的高度集中,体现了民主精神,防止专制的出现。 3分 ( 4)特点:将西方三权分立学说 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1分 理解: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4分 ( 5)吸取古今之精华,兼收中西之优长,结合国情与时俱进地加以创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材料一 “中书省、政事堂、尚书省、门下省 ”即可判断出是 “三省六部制 ”,结合教材的原文即可知其确立并完善

    33、于的时期及其评价。 ( 2)根据材料二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 庭判决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的内容,再结合所学即可判断出其出处和相关的认识。 ( 3)根据材料三 “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之间的权力的分立 .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 .”即可判断出所体现得原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其积极作用。 ( 4)根据材料四 “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即可说明孙中山的学说体 现的特

    34、点。孙中山是中国 “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的本质含义是孙中山为建立共和政体所做出的贡献,结合相关的史实回答即可。 ( 5)该类题需要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结合上述的共性说明对今天中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影响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 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 、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

    35、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 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 300

    36、英镑以上。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 2000人的56个 “衰败地区 ”议席,另外 31个人口在 2000至 4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 143个席位中, 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 1867年改革法案再次对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 46个 “衰败选区 ”,空出的 52个议席分给了大城市和较大的郡。 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 资格,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房主 (不论其价值多少 )和每年缴纳房租 10镑以上的房客,只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交纳地租 12镑以上租佃者和每年收入 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 3

    37、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 21岁,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等资料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民主的形式、范围、性质三个方面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所体现的两种民主的主要不同 之处。 (5分 ) ( 2)根据材料三,概述英国选举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5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3分) (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分) 答案: ( 1)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议制民主,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具有广泛性,公民大会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

    38、主;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民主专政,公民大会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专政。( 5分) ( 2)变化:选举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实现普选;选举的资格不断降低 或答:财产限制逐渐降低直至取消、妇女取得选举权、年龄限制降 低 ;新兴工业城市拥有越来越多的选举权( 5分) 原因: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口向工业城市集中、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断增强;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人民群众要求普选权的斗争日益高涨。 (3分 )。 ( 3)启示:民主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主化是一个渐进和曲折的历程。 (2分 ) 试题分析: ( 1)结合材料 “.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

    39、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然后结合所学从民主的形式、范围、性质三个方面即可比较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的主要不同点。 ( 2)根据材料三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 2000人的 56个 “衰败地区 ”议席 .空出的 143个席位中, 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 .空出的 52个议席分给了大城市和较大的郡 .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 .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 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 ”,即可概述英国选举制度发生的些变化。结 合改革所处的历史时期,即可分析出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 3)根据材料的主题和发展脉络,然后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分析出启示。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2014届湖南省耒阳二中高三一次摸底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