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河南省普通高中高三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假定 2013年某商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 1920元,人民币外汇牌价为 800元/100欧元。如果 2014年 2月生产该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20%,且人民币对欧元贬值 2。若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以欧元标价应为 A 196欧元 B 188.16欧元 C 204欧元 D 195.84欧元 答案: A 试题分析: 2014年 2月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为 1920( 1+20%) =1600元;人民币对欧元贬值 2,此时, 1欧元可兑换人民币 800( 1-2%) =800/98元。 2014年
2、中国 W商品出口到美国的价格为1600800/98=196欧元。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外汇和汇率。 2013 年 3 月,中国科学家团队在美国物理学家霍尔 1880年发现反常霍尔效应 133年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项研究成果将推动新一代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器件的发展,未来电脑或将不再需要散热,这无疑会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进程。这表明 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 科技是推动社 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科技手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必要条件 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社会
3、生产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实践水平也会不断进步,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们的认识也会不断地深化。所以,社会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材料中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论证了该观点,所以选 A。 表述错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不是科学技术; 与题意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的这首大林寺桃花从哲学上说明了 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 客观规律的作用具有多变性 事物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多样的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认识规律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体现了在不同的条件
4、下事物的发展状态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事物所处的联系不同,条件不同,所以 正确;山寺的桃花和人间的桃花开的时令不同是因为受规律的支配, 正确,选 C。 不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的条件性和规律的客观性 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之一。这一关系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下列与 “顶层设计 ”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标本兼治 牵牛要牵牛鼻子 高屋建瓴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顶层设计强调了社会制度的重要性,强调了要从整体着眼,坚持系统优化的观点看问题,所以 符合题意,均体现了从整体着眼
5、,系统优化的思想方法,选 D。 强调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不选; 强调了要抓住主要矛盾,善于抓重点,不选。 考点:本题考查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2013年 11月 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说明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一定社会的政治决定该社会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即我国社会制度的重要性, 正确;我国
6、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要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政治体制,说明一定社会的政治决定该社会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选 B。 与题意无关; 错误,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网络谣言是一种特殊的谎言。在网络这个特殊环境中,通过编造、修饰和拼接碎片信息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参与各方话语权的严重失衡,是网络谣言不断放大的关健所在。回答 1819 题。 【小题 1】网络时代,一切 人都是在场者,一切人都是参与者与行动者。均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离不开公共空间的健康发育。为此 公民必须遵循网络社会的行为准则,用理性的心态表达自己的声音 专业网络技术公司要利
7、用自己在技术或资源上的优势,助推信息传播 国家要完善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法律法规,限制部分网民的言论自由 政府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发布机制,以公信力改善话语权失衡的状况 A B C D 【小题 2】 “谣言止于智者 ”。在大量的网络信息面前,网民要成为让谣言止步的 “智者 ”,从哲学上看,必须 对网络谣言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网络信息要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 对待网络信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标准 对网络信息要具有辩证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1】试题分析: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但是在参与政治时要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
8、、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要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我们必须遵循网络社会的行为准则,用理性的心态表达自己的声音, 正确;作为政府,必须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能,要建立健全信 息公开发布机制,以公信力改善话语权失衡的状况,选 A。 错误,不选。 【小题 2】试题分析:要让网民成为让谣言止步的 “智者 ”,需要广大网民明辨是非,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标准,坚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之上,要对网络信息要具有辩证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唯有此,才能理性上网, 成为网络谣言的智者。选 D。 与材料无关,不选。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政府的职能、价值判断的标准 2013年 12月
9、 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习近平任组长,负责改革总体设计、整体推进、督 促落实。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有利于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 能够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选 B。 和题意无关。
10、考点:本题考查党的地位和性质 全国假日办就 2014 年放假安排公布了 3 个调休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表明 A政府增强决策透明度以便接受公众监督 B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决策 C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决策 D公民通过民主参与制度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材料中 2014年放假安排公布了 3个调休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是尊重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表现,是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决策的表现,选 C。其余三项不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
11、对外投资国。 2013年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交易金额达 619亿美元,同比增长 8.8%,形成了多领域、多主体、多地域投资的“三多 ”格局。对外直接投资 是 “走出去 ”的重要方式 是消除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 有助于规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风险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的策略。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表现,是走出去的重要表现方式,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选 C。 说法错误,贸易保护主义是不可能消除的; 错误,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是客观的,我们走出去并不能规避全球
12、化的风险。 考点:本题考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013 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小微企业贷款较上年同期提高了 9.9% ,前 9个月全国民间投资在总投资额中占 63.6%。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促进我国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各展其长,这是因为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这可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增强其活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我国,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地位是相同的,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我们促进我国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展其长是因为我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 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可以促进就业,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选 B。 错误,社会主义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夸大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下图为 M、 N两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其中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一条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M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 “薄利多销 ”的营销策略 N商品需求弹性小,更适合 “薄利多销 ”的营销策略 M商品是汽车,若汽油价格上涨,曲线 M可能会向左平移 N商品为汽车,若购置税减半,曲线 N可能会向右平移 A B
14、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通过图表可知, M商品的需求弹性要比 N的需求弹性大,所以 M为汽车需求曲线, N为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所以 正确; 错误,生活必需品不适合薄利多销; 正确,汽车和汽油味互补商品,汽油价格上涨,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减少; 错误。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简答题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年 12月 15日,随着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进行两器分离和互拍成像,我 国探月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全面实现,挤身世界深空探测先进行列。探月工程成为我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15、又一典范。嫦娥三号探测器 80是新技术、新产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探月工程带动高新技术多方面的发展,比如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技术、通信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等,将对我国科技进步、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提高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航天技术在生活中也广泛应用,从 “时尚潮人 ”鼻梁上的太阳镜,到爱美女性的 “离子烫 ”,乃至吃的方便面、穿的气垫鞋、枕的记忆海绵、用于拍照的手机高清摄像头等。 材料二 在举国欢庆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的同时 ,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对探月工程的质疑之声,有网民认为该工程是 “面子工程 ”, “花很多钱却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 (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科技创新是如何
16、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 14 分) (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材料二中的质疑进行合理回应。( 12 分) 答案: (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2分) 科技创新有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3分) 科技创新促进和催生民用产品的开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3分) 科技创新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分) 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更好地维护我国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 3分) ( 2) 中国实施探月工程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
17、高国际地位;( 3 分) 有利于提高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能力;( 3 分)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自信心;( 3分) 符合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 3分) 试题分析:( 1) 本题考查经 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要求考生回答科技创新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结合材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考生可以从科技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我国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方面回答 ( 2)本题考查政
18、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回答对材料中观点的质疑。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探月工程是面子工程,该观点是错误的。该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看到该工程的政治意义。实施探月工程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有利于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等等,所以该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科技创新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综合题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领域的奢靡之风表现比较突出,中国人仅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 800 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额已经突破了 700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19、如果任由上述风气蔓延,不仅会浪费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也会侵蚀掉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2013年 11月 25日,中共中央、国 务院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党员千部带头厉行节约、弘扬艰苦奋斗作风,以良好的党风带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 1)运用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上述举措的合理性。( 8分) (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弘扬艰苦奋斗作风的意义。 (12分) ( 3)用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的知识为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 答案: ( 1) 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果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将会败
20、坏社会风气,侵蚀掉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4分) 主要矛盾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以抓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好转的做法,把握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4分) ( 2)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塑造人,提升人的素质。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节约社会资源,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6分) 有利于弘扬勤劳勇敢、艰苦朴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分)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分) ( 3) 要发挥正确社会意识的积极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 会思潮
21、。( 2 分) 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尊重群众,尊重群众的劳动成果。( 2分) 要在正确价值判断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对社会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2分) 试题分析: ( 1)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要求回答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关知识。材料中主要强调了中央严禁奢侈浪费之风,所以 “如果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将会败坏社会风气,侵蚀掉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以抓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好转 ”的做法体现了抓主要矛盾,坚持 了重点论。 ( 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回答弘扬艰苦奋斗作风的
22、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有利于发挥优秀的,先进文化的反作用, 促进社会的发展;另外,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有利于弘扬勤劳勇敢、艰苦朴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本题难度不大。 ( 3)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要求回答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的知识,为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提建议。该题其实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要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需要在全社会中形成勤俭节约的风气,要发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要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在正确价值判断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本题难度稍大。 考点:本题考查重点论和两点论、文化的作用、民族精神、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