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钱穆说: “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 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 封建 思想之复活。 ” “封建 思想之复活 ”是指汉朝 A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分封制 C推行郡县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封建 ”指的是封邦建国的意思;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故选 B。 A项是汉武帝为解决封国问题,而采取的削弱地方割据的措施; C项与题目要求不符; D项是汉武帝为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维护专制统治而采取的措施。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 艺术
2、家没有必要一定要如实反映所看到的东西,但一定要反映所感觉到的东西,所以可以让物体变形,取消透视法,在同一画面上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风格和材料来表现物体。这种艺术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可以让物体变形,取消透视法,在同一画面上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风格和材料来表现物体 ”,结合所学知识,这是现代主义的描写手法。故选 D。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现代主义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说: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主义制度的存在。 ”为 “唤起合
3、理经济的再生 ”美国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倡议签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推行马歇尔计划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947年,马歇尔说的 “合理经济的再生 ”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推行的为援助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以对抗共产主义的措施;故选 D。 A项是 1944年建立的; B项为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故与材料不符。 C项属于军事政治集体。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 “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材料中的 “独特实验 ”是
4、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9291933 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此同时,苏联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故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的特点 “他几乎神一般的思维能力,最先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彗星的轨道和大海的潮汐。 ”这里的 “他 ”是 A牛顿 B哥白尼 C伽利略 D达尔文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彗星的轨道、解释了大海的潮汐现象的是
5、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故选 A。哥白尼提出了 “日心说 ”;伽利略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万有引力定律 公元前 399年,陪审团以多数票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一千多年后,某学者写道: “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 ” 苏格拉底案表明 A陪审团投票表决,雅典司法公正 B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雅典民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D雅典民主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陪审团以多数票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被评论为是 “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 ”,这表明雅典民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故选 C。A项与材料观点不符;
6、B项与材料无关; D项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 一边倒 ,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做出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亚非会议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 关系正常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这一外交政策不再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不同,开始较多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走向务实;结合所学知识, 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成为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故选
7、 A。 B项是在 1955年,故排除。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 立的军队和政府。 ”这里的 “异端邪说 ”是指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枪杆子出政权理论 D城市武装起义理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 “异端邪说 ”指的是毛泽东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依据所学知识,毛泽东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8、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故选 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 这说明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B民主共和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可以看出主张改造国民的思想文化;
9、依据所学知识,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内 容。故选 D。 A项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 B、 D两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目的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这主要是因为 A古代中国交通落后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落后 C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 D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枷锁、脚镣 ”指的是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A、 B两项说法不合适; C项的海禁政策是明清时期推行的,故排除;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统治者推行的一项基本政策,
10、长期阻碍古代商业的发展。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该诗作者主张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是王阳明的一首诗,其意思是 “修行当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世人不懂得这种不用功的用功、不修之修的奥妙,一味地向身外觅功夫,终属徒劳 ”,其认为“理 ”就在心中,主张加强自己内心的修养。故选 B。 A项是朱熹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
11、新发展 陆王心学 读 “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 ”,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 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图示可知, A项说法错误;依据所学知识,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推行的加强皇权的措施,故 B项说法错误;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故 D说法错误。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创立内阁、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综合题 ( 24分)交通工具的变化,是国人对历史变迁
12、的一种记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末民国时期的整个中国,就是 这样一个交通工具的博览会,在新式交通工具奔驰于大地、航行于江河、飞行于天空的同时,有更多古老的交通工具仍在城乡水陆交通线上通行。 材料二: “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 ”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当第一辆凤凰轿车驶进中南海时,周恩来总理坐上去绕着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 “还是水平问题啊! ” 材料三:城市公共交通遇到了一种尴尬, 改革开放初期,非机动车(除了自行车和残疾人用车外)曾一度从城市的马路上消失。曾几何时, 下岗人员的增加,农村 劳动力也涌到城市找工作, 慢慢地发展为机动三轮车满大街跑,人力 三轮
13、车也卷土重来。 据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8分) ( 2)以材料二汽车制造业为例,指出 20世纪 50年代中国工业的生产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8分) ( 3)材料三中的 “尴尬 ”指什么?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8分) 答案: ( 1)外因:工业革命的影响;外国侵略者通过特权和不平等条约迫使新式交通建设的兴起和发展(列强的入侵);( 4分,答对 2点即可) 内因:洋务运动的带动;民国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 地区交通不便,阻碍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思想观念守
14、旧。( 4分,答对 2点即可) ( 2)状况:基础差,底子薄,技术落后。( 2分,答对 2点即可) 措施: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向苏联学习;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 “大跃进 ”。( 6分,答对 3点即可) ( 3)尴尬:非机动车(人力三轮车)从消失到重现或人力三轮车卷土重来( 2分) 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了剩余劳动力,涌到城市寻找工作;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下岗职工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 6分 ,答对 3点即可。如果考生只写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国企改革 ”,没有阐释,则各给 1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中反映的现象
15、是清末民国时期,新式的交通工具和传统的交通工具并行于世的现象;结合近代中国的国情,及所学近代中国交通工具更新的原因,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原因;外因方面,受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同时外国列强的入侵客观上促进新式交通建设的兴起。内因方面,清末洋务运动的推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民国的成立等。 (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 “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 ”、 “还是水平问题啊 ”等关键词可以看出 20世纪 50年代的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技术差。第二小问结合所学 20世纪 50年代中国为发展工业而采取的措施有: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向苏联学习,实行一五计划,优先
16、发展重工业;发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 “大跃进 ”。 ( 3)依据材料中的 “改革开放初期,非机动车(除了自行车和残疾人用车外)曾一度从城市的马路上消失。 ”、 “慢慢地发展为机动三轮车满大街跑,人力三轮车也卷土重来 ”可以得出 “尴尬 ”指的是非机动车(人力三轮车)从消失到重现。第二小问可依据材料中的 “下岗人员的增加,农村 劳动力也涌 到城市找工作, ”,结合所学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知识,城市国企改革,使下岗工人的增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产生了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工作;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大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 28分)自由主义是欧洲影响世界的一种伟大思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由主义是 把个人从阶级、社团或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 材料二:随着 19世纪的逝去,自由主义同其他历史运动一样,在性质上起了明显的变化。 早期的古典的自由主义转为一种更加民主的自由主义。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 据全球通史 材料三:(二战结束后)这种政治经济组织形式如今通常被称为 “镶嵌型自由主义 ”, 以表明市场进程和企业活动处于社会和政
18、治约束的网络之中,处于监管的环境之中 新自由主义计划要使资本从这些约束中 “脱嵌 ”出来。 据新自由主义简史 ( 1)结合材料一,从 19世纪以前西欧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指出自由主义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分) ( 2)据材料二,归纳 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呈现的趋势,并分析促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结合英国的相关史实说明 “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 ”。( 12分) ( 3)材料三中 “镶嵌型自由主义 ”指什么?从政府施政的角度,结合史实说明二战后自由主义发展演变的过程。( 10分) ( 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思想的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分) 答案: ( 1)英国:资产
19、阶级革命,推翻专制统治;光荣革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 制的形成。( 2分,答对 2个史实即可) 法国:法国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人权宣言。( 2分,答对 2个史实即可) ( 2)趋势:民主化(更加民主的自由主义)。( 2分,答 “选举权范围不断扩大 ”给 1分) 原因:经济: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政治:代议制在欧洲的普遍建立并不断完善;没有选举资格的人不断为争取选举而斗争;思想: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的影响;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6分,要求从 3个方面作答) 说明:英国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8
20、67年城 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1884年,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或答英国通过三次议会改革,扩大选举权; 19 世纪英国基本实现了成年男性户主的选举权;1918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给予妇女选举权; 1928年妇女的选举权年龄资格降到与男性相同。)( 4分,答对 2点即可,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 3)镶嵌型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2分) 过程:二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2分)例如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等财政调节社会生产;建立社会福利国家。( 2分,举 2个 史实) 20世纪 70年代,发达国家为走出经济 “滞胀
21、 ”困境,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2分)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2分) ( 4)时代环境、社会变革(政治改革)、经济水平、阶级立场等。( 2分,答对 2点即可。答案:脱离要求则不给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考生答案:跟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中的 “把个人从阶级、社团或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 ”,结合 19世纪以前的西欧政治文明的发展,可知当时的自由主义即是反对封建阶级的压迫,反 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自由、平的的资产阶级革命。依据所学知识, 19世纪以前自由主义所取得的成果有:英国:资产阶级
22、革命,推翻专制统治;光荣革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法国:法国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人权宣言。 ( 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的 “ 早期的古典的自由主义转为一种更加民主的自由主义。 ”,可以看出其趋势是更加的民主化。第二小问考查的是 19 世纪以来,西方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回答即可;第三小问实 际考察的是 19世纪以来,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议会改革、英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扩大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答题即可。 ( 3)依据材料中的 “二战结束后 市场进程和企业活动
23、处于社会和政治约束的网络之中,处于监管的环境之中 ”,可以看出 “镶嵌型自由主义 ”指的是政府对经济进行了一定的干预和束缚,结合所学知识,这指的是主张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第二小问依据二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进行总结答题,从二战后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如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等等,到 20世 纪 70年代末,各国为走出 “滞涨 ”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4)首先明确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的变化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故结合材料中自由主义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含义的原因进行总结回答即可。如时代环境、社会变革(政治改革)、经济水平、阶级立场等。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