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甘肃省金川第一、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假设某国去年有 10亿件商品,商品价格总额为 120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30亿元,今年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 10%,该国货币贬值15%,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的货币量约为: A 40.3亿元 B 38.8亿元 C 33亿元 D 39.6亿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今年从事该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了 10%,意味着该商品的价格总额会增加 10%,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需要增加 10%,此时,该国需要货币量为 30( 1+10%) =33亿元;该国货币贬值约 15%,意味着实际发
2、行的货币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设该国几年发行的货币量为 X,则( X-33) X=15%, X=38.8亿元。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关系。 图 1、图 2蕴涵的哲理有 图 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图 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图 1、图 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图 1、图 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 1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把握价值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说法正确;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不
3、同性质的变化,二者不能等同,事物根本性质发生变化才是质变, 说法错误; 与图示不符;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不同,环境污染程度和人均收入的关系在不同条件下也不同,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正确。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和利用规律、联系是有条件的。 仔细观察下图,我们既可以看到 “鹏程万里 ”,又可以看到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艺术家完美实现了文字和雄鹰图像的结合。这一创作说明 人类意识对文字和雄鹰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 文字和雄鹰图像的结合实现了各自价值的增值和转变 艺术家的天赋是实现文字和雄鹰图像艺术结合的源泉 文字和雄鹰图像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
4、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意识不仅能够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对客观事物加以想象和创造,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会出现的东西,该图说明人类意 识对文字和雄鹰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 正确;文字和雄鹰图像的结合是由事物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决定的, 正确; 说法错误;客观存在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说法错误。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数字地球 ”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对地球多分辨率、三维描述,也可以说就是虚拟地球。其中,全球定位系统、遥感
5、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地球重要的技术基础。下面对 “数字地球 ”说法错误的是 A “数字地球 ”一经我们的创造就便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以外 B “数字地球 ”的出现说明 “真实地球 ”已经被我们打上深深的烙印 C “数字地球 ”相对于 “真实地球 ”而言,只是我们形象化的想象 D “数字地球 ”的出现凸显了人类的本质能力,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数字地球 ”是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一经形成,变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 A说法正确;数字地球是人们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对真实地球的反映,但不是对真实地球的复制,是人的
6、主动创造性产物, B正确, C说法错误;数字地球的出现说明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通过实践能够把人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转变为现实的存在, D说法正确。该题是选择错误说法,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 ;住在农家的炕头上 ,收获的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 ”这段话强调了 A 价值判断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立场上 B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C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 ,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D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答案: A 试题分析
7、:该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 “你 ”是谁,如何对待 “你 ”。你指代的是人民群众,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正确; B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在 2012中国人信用大调查中 ,军人、 农民、学生、教师和农民工 ,被选为本年度最讲诚信的五个群体。 “信 ”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 “五常 ”之一 ,今天我们仍然提倡 “诚信 ”,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信 ”是儒家
8、思想,在今天我们仍然提倡 “诚信 ”,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时代相传中,基本内涵保持不变,但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该题选 C; AB不是传统文化的特点,错误; 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为督促和支持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推动解决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就业、康复等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12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天津、内蒙古、辽宁、山西、浙江、湖南等 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进行检查。这表明: 最高行政机关必须向全国人大负责 国家机关必须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全国人大具有执法和检查职
9、能 人大常委会是人大最高权力机关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常 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说法错误;全国人大拥有最高决定权,但具体职能的履行由一府两院等机关执行, 说法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政府部门贯彻执行法律进行检查,说明国家机关坚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最高行政机关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要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正确。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13年 3月 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铁道部、新闻出版总署、卫生部等在内的相关部委被撤并,国务院正部级
10、机构将减少 4个。政府职能转变是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这次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着力解决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着力解决职责交叉、推诿扯皮问题,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行政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上述材料表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推进了政治文明建设,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根本保障 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执法和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 有助于简化政府职能,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促进了政府工作作风转变,审慎用权,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处国务院机构改革,政企分开,权责明确,是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
11、型政府,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政府工作作风的转变,坚持权责一致原则,有利于督促政府审慎行使权力,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正确; 政府机构改革为落实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保障,说法错误; “简化政府职能 ”说法错误。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某市在 2012 年实施片区综合整治过程中,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广泛采纳,并以此制定了 6 项整治内容:重新铺设便道,增设街头小绿地 整治工程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公民对市政整治工程提建议 表达了民意,锻炼了参与决策的能力 参与了民主监督,提高了政治素养 有利于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工作,扩大公民
12、合法权益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公民对市政整治工程提建议,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体现,不是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行为,公民通过参与民主决策,表达了民意,锻炼了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增强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正确; 与题意不符; 扩大公民的合法权益,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以实 现。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你脚上的鞋是 Made In China吗?过去 30年里,运动用品制造商耐克公司的运动鞋生产基地就像候鸟一样,顺应各地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不断迁移 -最早设在日本,后来移到了韩国和中国台湾,此后迁至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 1981年
13、,中国成为耐克的第一生产大国。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国际分工区域格局正在调整,国家间的产业关联度进一步提高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资本流动,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我国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以耐克运动鞋的生产全球化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生产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产业链关联度进一步提高,对此,我国应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正确;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但格局并未真正形成, 说法错误; 与题
14、意不符。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012年 8月 2日,财政部国家说务总局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等 8个省(直辖市)。实施这一改革有利于 ( 1)优化税制结构,减轻税费负担 ( 2)调解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 ( 3)深化社会分工,体现公平竞争 ( 4)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A (1)(4) B (1)(3) C (2)(4) D (2)(3) 答案: B 试题分析:营业税该增值税,对有关行业和企业来讲是有利的。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环节重复征税,有利于减轻相关企业的负担,征税增值税,有利于
15、促进社会分工,体现公平竞争, (1)(3)正确;这一改革,对人们的消费行为没有影响, (2)与题意无关; (4)是征税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征税增值税的意义。 智能手机价格 (P)与需求量( Q)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中的 A向 B方向移动时,传统手机需求量增加 B需求量由 Qa向 Qb移动时,智能手机企业的利润增加 C价格由 Pa向 Pb移动时,充电设备需求量上升 D价格由 Pa向 Pb移动时,处于买方市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曲线中的 A向 B方向移动时,意味着对智能手机的需求量增加,那对传统手机的需求量会减少,
16、A说法错误;当需求量由 Qa向 Qb移动时,对智能手机的需求量增加了,但同时智能手机的价格也下降了,智能手机企业的利润不一定增加,故 B说法错误;价格由 Pa向 Pb移动时,智能手机的价格下降,对职能手机的需求会增加,充电设备和手机是互补商品,对充电设备的需求量也会增加, C说法正确; D选项没有阐明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综合题 (26分 )材料一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会议讨论通过的 “十二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
17、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一是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二是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三是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四是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实施示范工程,创建示范城市,培育示范企业和园区。会议要求完善财税、金融、产业、投资、价格和收费政策,健全法规标准,建立统计评价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提 出,到 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lO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 1)结合材料一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 “十二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因。 (1
18、4分 ) (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十八大首提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的原因。( 12分) 答案: ( 1)特点: 构建循环型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循环型产业体系。 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实施示范工程。 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发展循环经济。 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开 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循环经济。 (任何三点得 6分 ) 原因: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发
19、展循环经济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共 8分 ): ( 2)第一:我国国家性质决定人民是主人,享有广泛的权利,人民民主有真实性,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日益充 分实现。第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先锋队,三个代表及为人民服务。第三 :党的地位决定的,是领导者,为今后发展指明方向。第四: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要求。(每点 3分,共 12分) 试题分析: ( 1)该题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概括 “十二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特点,从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具体加以概括和总结。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因,需要学生对所学
20、知识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有关,从这些内容上阐释原因。 ( 2)该题是原因类题 目,运用的是政治生活知识,以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为材料,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熟练掌握并理解,能够和材料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体现,说明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十八大报告和党有关,故需要从党的性质、地位、宗旨、执政理念等角度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6分 )材料一 某校就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问题举办了一次讨论会,
21、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发言。 甲同学说: “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中,校园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和教育目的的实现,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我国必须大力推进先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 乙同学说: “要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必须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 材料二 2013年某省将加强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开展乡镇、社区、街道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 向社会提供多层
22、次、多样化的信息化服务,免费开放全省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和文化站等。 ( 1)有人认为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大力发展校园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知识,结合乙同学的观点加以分析。 (8分 ) ( 2)从方法论角度说明如何处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6分 ) ( 3)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各项措施的依据。( 12分) 答案: ( 1)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 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2分 ) 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与落后、腐朽文化既
23、对立又统一。题中观点只看到了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没看到落后、腐朽文化的阻碍作用。 (3分 )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3分 ) ( 2) 在我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分 )整体统帅部分 ,应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选择最优目标( 2分) 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
24、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以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3分 ) ( 3)第一 .办幼儿园,重视学前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教育的需要( 3分) 第二 .提供多层次服务,是为了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发展大众文化( 3 分) 第三 .建公共文化设施,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途径( 3分) 第四 .各项措施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 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 3分) 试题分析: ( 1)该题是辨析题,需要全面的、辩证的分析题中观点,指出其合理之处与不合理之处,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该题还需要明确唯物辩证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故需要运用矛盾的相关
25、知识回答。文化的性质不同,对人的作用不同,材料只看到了一面忽视了另一面,是片面的;矛盾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正确对待不同文化提升学生素质,有利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 2)该题要求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还要清楚校园建设文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确定了应用的原理后,根据所学知识具体分析。 ( 3)该题原理大致范围固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需要全面掌握和理解。材料中的做法要具体分析,对应做法回答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可抓住关键字眼进行回答, “办幼儿园、重视学期教育 ”“提供多层次服务 ”“建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三馆一站 ”这些措施各自体现了什么道理,最后可概括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