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38102       资源大小:99.0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汉朝政府曾经专门规定,商人穿鞋必须一只黑一只白。汉朝实行该规定的目的是 A经济困难,倡导物尽其用 B尊儒学为正统,强调社会礼仪 C羞辱商人,推行重农抑商 D重视法家学说,宣扬政府权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汉代对商人的经商行为实行严格管制,商人社会地位低下,为了使商人和别的社会阶层区分开来故在服饰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材料中的穿鞋规定以及在衣服的用料方面只许穿麻衣而不能穿丝绸锦袍等,所以 C项说法最符合题意, 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B项表述不够准确,服饰能体现出社会

    2、等级, D项说法与题意无关。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 贝多芬一生中写的九部交响曲是其最辉煌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下列作品中属于其创作道路上第一部明确反映重 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是 A第三(英雄)交响曲 B第五(命运)交响曲 C第六(田园)交响曲 D第九(合唱)交响曲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贝多芬在得出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将第三交响曲改为英雄交响曲以表达对拿破仑称帝的不满,该曲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突出代表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严肃的革命史实,这也是贝多芬第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所以答案:选 A,

    3、B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考点: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近代音乐 2013年 3月 5日朝鲜宣布 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 “完全无效 ”,并全面停止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的活动。下列有关朝鲜停战协定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 双方以北纬 38度附近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 协定生效后 60天内遣返战俘 双方以北纬 38度为界分别成立朝鲜和韩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中规定南北双方以北纬 38度附近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结 束敌对行为发生,而直至今天朝鲜战争也

    4、并未宣告结束,这条军事分界线也不是朝韩两国的国家领土分界线,所以 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选 B。 考点: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有四位同学找到一张残缺的海报(下图),他们根据图中残留的信息对这一海报的历史进行推断,其中推理最合理的是 A甲:一战时期协约国发行的海报 B乙:西班牙内战中人民阵线发行的海报 C丙: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发行的海报 D丁:冷战时期联邦德国发行的海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结合史实可知万字符号代表法西斯主义势力,五角星代表社会主义力量,而图片中的箭头直接刺向这两者说明该国既反对法西斯主义同时

    5、又反对社会主义,由此不难判断这符合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社会现实,所以答案:选 D, A B两项没有出现反对社会主义的现象, C项时间与上述史实不符。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实现了共产主义后,黄金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苏俄(联)在以下哪一时期对黄金的认识 与之相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工业化建设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实行经济严格管控,取消了商品自由贸易,因此黄金就不能发挥其商品经济中的购

    6、买功能,这与材料中 “人类实现了共产主义后,黄金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 ”的含义相符合,所以答案:选 A, B C D三项时间商品交换依旧存在,黄金作用不能取代。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和他的奴隶遗留给任何他喜爱的人。假如一个人死后没有遗嘱,也没继承人,就该在父系亲族中找一位最亲近的亲属作为继承人。如果没有任何亲属,遗产应交给他那一族的人。 ”该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十二铜表法 B权利法案 C 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一家之主可以任意处置其

    7、财产和奴隶,财产继承情形有严格的规定,这符合古代罗马法律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的特征,所以答案:选 A, B C D三项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律 ,与罗马法不符,其中并无随意处置奴隶的规定。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 “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 3040张,其中同意票 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 3张。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 ”据此可以了解到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该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A B

    8、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 “1982年 ”可知题中所述宪法是指改革开放后对原有 1954年宪法进行了修订工作,这是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大表现,从材料中的选票制度和结合史实可知此时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 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 两项说法错误,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956年中共八大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故答案:选 B。 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新时期的法治 建设 新中国在某一时期采取以下措施: “明确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

    9、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 不得侵犯社员个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资料和小农具等生产资料;恢复社员的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开放农村集市贸易。 ”上述措施实施的背景是 A中共八大召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面对农村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实施 “八字方针 ”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恢复社员的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开放农村集市贸易 ”说明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曾经出现过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商品经济的现象,这是由于 20世纪5

    10、0年代末期中国陷入严重经济困难局面,为了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从 1960年开始中央政府开始推行 “八字方针 ”, 1962年经济发展形势既已好转, 1965年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所以答案:选 C, A项出现在 1956年与题意无关, B项是造成经济困难局面的重要原因, D项发生在 20世纪 80年代前后。 考点: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下图是一幅美国人在 20世纪 30年代创作的漫画,标题为一块一块。它反映了 A美国操纵日本控制中国的意图 B日本占领中国的意图 C美日联合共同侵略中国的意图 D中国被列强共同瓜分的局势 答案: B 试题

    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日本军官正在切分中国,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 “20世纪 30年代 ”可知此时正值日军采取全面侵华军事行动,所以答案:选 B, A C两项说法错误,日军侵华由日本对立进行不受美国控制和干涉, D项出现在甲午战争之后。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鲁迅认为孙中山 “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哪一件,全都是革命。 ”以下与孙中山相关的革命活动,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创建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 A B C D 答案:

    12、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两项发生在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才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它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24年,孙中山在广东创建黄埔军校,所以以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 ,答案:选 D。 考点: “亚洲觉醒 ”的先驱 孙中山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 “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 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 ”对

    13、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 ”说明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由多股力量推动而发展壮 大起来而并非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从 “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 ”说明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具有两面性,即非理性和落后性同时

    14、又具有爱国的正义性,这反映出作者对义和团运动作出了客观全面和辩证的分析,所以 两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两项说法错误,从史观的角度看作者是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义和团运动得出的科学结论,答案:选 D。 考点: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 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 ”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 A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 B大多在中央官员中选置产

    15、生 C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 D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王嘉在地方任职,同时还兼任散骑郎,这使其具有了中正官的资格,再结合从材料中 “各使诸郡选置中正 ”可知中正官主要从地方官员中选拔兼任,所以答案:选C, A属于科举范畴, B项与材料含义相违, D项材料并无直接体现。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综合题 图 1唐、五代至明代全国书院数量曲线图 图 2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 材料二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

    16、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三 浙江新式实学书院最早出现在宁波。光绪五年( 1879 年),知府宗源瀚在月湖竹洲创建辨志书院, 分设汉学、宋学、史学、舆地、算学、词章六垒,各设垒长,创甬上开设舆地、算学等新学科先导。 唐晓明晚清浙江书院教育的变革与传承 ( 1)根据材料一图 1,我国古代书院数量增幅较大的是哪两个朝代?简要分析在这两个时代有利于书院发展的经济、思想、科技条件。( 10分) ( 2)根据材料一图 2,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8分) (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古代书院与近代书院在学习内容上的差异。据材

    17、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宁波能在浙江率先创办新式书院的文化因素。( 8 分) 答案:( 1)宋代和明代。( 4分)思想条件 理学的发展(宋代程朱理学、明代心学形成;( 2分)经济条件 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明代资本主义萌芽;( 2 分)科技因素 活字印刷的发明(宋代泥活字、明代铜活字)。( 2分) ( 2)变化:从宋代到清代,官 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 2分)到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 2分)主要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强化;思想控制加强。( 4分) ( 3)差异:古代书院 -儒家道德规范。( 2分,写到儒家学说、宋明理学等也可给分

    18、)近代书院 -传统儒家思想与近代新式学科相结合。( 2分)原因:宁波在明清时期受到经世致用的浙东文化的影响较深。( 2分)宁波在近代是第一批通商口岸,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2分) 试题分析:( 1)从图一曲线的走势上能明显看出宋代和明代两时期书院数量显著增加;结合所学史实 可直接归纳出宋代文化教育能够取得较大成就的原因,按经济、思想、科技条件进行分类概括即可。( 2)从图 2数据中能明显看出官办书院数量和比例在从宋代到清代发展中显著增加,而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结合所学史实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皇权的需要,政府加强了对社会思想文化的控制。

    19、( 3)从材料二,三的文字内容中不难发现古代书院主要侧重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而近代书院则坚持传统儒家思想与近代新式学科相结合;宁波能成为近代书院教育的典型代表是因为一方面宁波在近代是第一批通商口岸, 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宁波在明清时期受到经世致用的浙东文化的影响较深。 考点: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26分)近代以来,为适应日益深化的现代化浪潮和全球化浪潮,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外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种事业者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亦就愈有利于社会。 【英

    20、】亚当 斯密国富论( 1776年首次出版) 材料二 ( 1933年) 4月 19日,罗斯福废止了金本位制,当美元贬 值 11.5%之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就又能同欧洲那些早已走上通货膨胀道路的国家竞争了。 罗斯福把赞同和反对的两派代表请到白宫开会,就条文(引者按:指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措辞取得了协议。企业家们和他们在国会里的代言人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些人认为,一切自由竞争都应该停止。正如琼斯 拉姆森机械公司当时的经理拉尔夫 弗兰德斯所说,他们 “完全相信,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 ”。 【美】威廉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1932 -1972美国社会实录 材料三 早在战事(引者按:指二战

    21、)结束之前,美国就开 始在英国的支持下发起一项大胆的计划,力求恢复 1914年前的贸易自由流动和通货稳定。 1914年前的金本位制提供了一套固定的汇率,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可以兑换成黄金或者当时黄金的等价物英镑。 为建立一个正式的世界性贸易组织以对国际商业进行监管的努力并不顺利,但是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后来却被证明是成功的。 改编自【美】 R R 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当 斯密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采纳该观点的历史背景。( 4分) (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差异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中 “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 ”在罗斯福新政在保

    22、护劳工权利的立法中有何体现?( 12分) ( 3)材料三中美国的 “大胆的计划 ”及 “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 ” 在二战后初期的实施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根据材料二、三,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制定这一 “大胆的计划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为什么支持美国的计划?( 10分) 答案:( 1)观点:提倡自由竞争。( 2分)历史背景: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增强,英国政府采取措施打造 “世界工厂 ”。( 2分) ( 2)差异:材料一鼓励自由竞争,材料二主张限制自由竞争。( 2分)原因: 垄断组织的形 成,减少了自由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分) 无序的竞争导致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23、,成为美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全面危机。( 2分)体现:先后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 6 分)(或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保护工人集体谈判权利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等)。 ( 3) “大胆的计划 ”指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或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2分) “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 ”指建立关贸总协定。( 2分)美国制定的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及 30 年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世 界市场的稳定性。( 2 分)英国支持的原因: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丧失了对世界经济的主导权。( 2分) 英国面临着战后经济重建的任务,迫切希望得到美国的资金援助。( 2分) 试题分析:

    24、( 1)从材料一文字内容中可以看出亚当 斯密积极主张自由竞争;英国采纳这一主张的原因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的实力增强,英国政府采取措施打造 “世界工厂 ”。(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主张限制自由竞争,这一之前资本主义社会普遍推行的自由主义明显不同;导致自由主义走向国家直接干预经济发展的原因有 垄断组织的形成,减少了自由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无序的竞争导致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美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全面危机;罗斯福新政中直接限制竞争的措施在法律中有明确体现,即先后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或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

    25、、保护工人集体谈判权利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等。( 3)从材料三的语义关系中能够判断出 “大胆的计划 ”指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或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 ”指建立关贸总协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找出美国积极推动建立关贸总协定的 原因即:两次世界大战及 30年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市场的稳定性;英国支持美国也是为了国家利益和整个资本主义利益的需要,其具体表现在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丧失了对世界经济的主导权; 英国面临着战后经济重建的任务,迫切希望得到美国的资金援助。 考点: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2933 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影响;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