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 学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2年某企业生产 M商品 20万件,价值总量 300万元。 2013年生产 M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三分之一,货币贬值 20 % ,该企业生产的 M商品的价值总量比 2012 年增加 100万元。若其他条件不变,该企业 2013年的劳动生产率比 2012年提高了 A约 75 % B 50 % C 60 D约 80 % 答案: C 试题分析:首先算出来 2012年的商品价值量为 30020=15元;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由于 2013年生产 M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缩短三分之一,所以此时商品的价值量为 15(1-1/3)=10元;同时货币贬值 20 %,所以此时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 10( 1-20 %) =12.5元;企业生产的 M商品的价值总量比 2012 年增加 100万元,即 400万,则 2013年该企业生产的数量为 40012.5=32;所以该企业 2013年的劳动生产率比 2012年提高了( 32-20) /20=60,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和对货币贬值率的 计算 有人认为, “乡愁 ”其实是从乡间走到城里的那个群体在 “愁乡 ”,他们不光“愁乡 ”,还因找不到融入感而 “愁城 ”; “乡愁 ”因 “城愁 ”而生, “
3、愁城 ”因 “愁乡 ”而起。这表明 A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决定了烦恼的产生 B特点鲜明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非实践的 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必然变化 D社会意识无非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答案: D 试题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材料中乡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因找不到融入感而 “愁城 ”,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 错误,烦恼的产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错误,否认了社会历史的物质性; C错误,否认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
4、系 科学家研究发现,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胆碱 维生素 B复合物,能够帮助提高记忆力。一个鸡蛋中大概含有 113毫克胆碱,是合成大脑神经递质 乙酸胆碱的必要物质,也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于大脑记忆力的维持有着重要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佐证了 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实现 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科研的重大发现取决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认识是在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对客观对象的一种反映,所以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实现,材料中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对鸡蛋中维生素 B复合物的认识,体现了 ,科学家的发现也论证了
5、联系的客观性, 正确,选 D。 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错误,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实践水平的提高。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为了经受南极内陆气候的考验,泰山站建设中使用了很多最好的材料。钢材方面,一般耐低温钢材只能耐受 -40 的低温,而泰山站的俐材圾低可耐受 -70 至 -100 。外墙涂层方面,秦山站的彩涂板上涂有一层氟碳层,能有效抵挡紫外线的照射,被称为南极建筑材料中最好的 “防晒霜 ”,泰山站的建设表明 尊重客观规律是造福人类的前提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其有指导作用 科技创新可以改变规律的客观性 人造物的产生改变了世界的物质性 A B C D 答案
6、: A 试题分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材料中泰山站的建设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的结果,也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性,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选 A。 错误,规律的客观性是不能改变的; 错误,人造物的产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并没有改变世界的物质性。 考点: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波兰雅盖隆大学教授卡皮舍夫斯基身患骨癌,只剩 3个月时间。医生给他两个选择:休息,或者做一件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创办波兰第一所孔子学院 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卡皮舍夫斯基虽已离去多年,但他把 “最后的
7、生命 ”献给孔子学院的故事,仍在孔子学院口耳相传。他的事迹启示我们 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正确的价值判断以价值选择为基础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 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材料中卡皮舍夫斯基在病种之中创建孔子学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选 D。 错误,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与题意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 孔子学院被誉为 “中闰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 ”,妙就妙在中方不唱 “
8、独角戏 ”,而与外方共唱 “二人转 ”: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中外高校、中小学 “结对 ”办学,中方院长、外方院长携力推进, “融入外国主流 ”。可见,孔子学院的成功是基于 中华文化的 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 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随之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材料中中融入外国主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
9、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 ”体现了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选 B。其余两项不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所谓 “主场外交 ”,指一国以本国境内为外交舞台、利用主场优势开展的外交活动。 2014年,我国有两次重要的 “主场外交 ”,即 “亚信峰会 ”和 “APEC峰会 ”,这将成为我国外交全力开拓之年的新亮点。下列对我国开展 “主场外交 ”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向世界展示自身建设成就,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可靠保证 彭显实力,进一步巩固我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 借助主场优势,向各国表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A B
10、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了主场外交,即在本国境内为外交舞台开展外交活动,这有利于展示我国的经济发展成果,向世界展示自身建设成就,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有利于借助主场优势,向各国表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选 C。 夸大了主场外交的作用; 错误,我国在亚太地区不是主导地位。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 习近平强调,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习近平的讲话旨在告诫我们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特
11、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在改革开放中创新和完善 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存在着很大缺陷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道路, 正确;材料中 “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在改革开放中创新和完善,选 C。其余两项不是强调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相关知识 长短镜头的关注,微博微信的直播,让 “两会 ”日益成为一个 “没有墙的会场 ”。从参与网络讨论到关注 “三公 ”经费,公众也成长为更加成熟的政治主体。恰如
12、托克维尔所说,如果一个人能参与讨论决定修一条通向他家的路,无需解释他就能发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这表明 赋予公民决策权可激发其政治参与热情 社会民主素养与政治公开程度密切相关 享有知情权是公民民主决策的前提 公民的政治素养及其参与能力需要培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主人,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材料中让人民参与民主决策,政府公开政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公民政治素养, 正确; 错误,我国人民可以参与决策,但是没有决策权; 和题意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013年, H省扶贫办积极开展工作,扶
13、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全省共有 1072 家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投资 3.3 亿元;扶贫互助社向贫困户发放贷款 6635 万元,促进贫困户户均增收 1238元。此外,该省还通过开展招商引资 促进脱贫,推进金融资本放大脱贫效应,成效明显。这启示我们 “向贫困宣战 ” A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 B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加就业量 C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扩大民生支出 D贫困地区要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 “1072 家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投资 3.3亿元 ”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是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 “H省扶贫办积极开展工作,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 ”体现了政府的引导作用,
14、选 A。该题中企业扶贫并不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依然以营利为目的; C和 D不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指出,消费需求受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一般来说,居民的收入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收入越低则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该观点对我们今天所提倡的 “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 ”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提醒我们 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 应进一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应增加低收人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错误,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的
15、国情,不能根本上加以改变; 表述正确,和题意无关;材料中强调了我们要扩大内需,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要应进一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应增加低收人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 2014 年 2 月,央行上海总部在上海自贸区启动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试点。银联支付、快钱、通联等 5家支付机构与合作银行对接签约。这意味着,以后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消费者就能直接用人民币 “海淘 ”,国内企业也能直接用人民币开展跨境业务。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 是 能够规避因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减少汇兑环节,为消费者提供方便 削弱了美
16、元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消费者就能直接用人民币 “海淘 ”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和结果,有利于减少汇兑环节,为消费者提供方便;有利于规避因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选 B。走出去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错误,不选; 错误,该措施和美元在国际中的地位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汇率的相关知识 综合题 (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创度改革关系广大农民利益,也关系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正在部署新一轮农村改革,简称 “新土改 ”。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强调要 “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
17、 2012年 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于理法修正案(草案),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作了修改,并提请全国人大审议。 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从更大范围、更宽领城和更深层次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2014年 2月,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地 方座谈会,问计基层和一线,广泛听取基层意见,认真总结基层开创的鲜活经脸,加快研制总体思路框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某县土地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具体情况如下。 实行农村承包地流转模式 具备条件的种养大户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和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
18、和支持农户将所承包的耕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社经营 工商资本入驻土地流转 与全省大型粮食公司合作,粮食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用于农村土地经营,有效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颁布了对土地流转各项支持政策,其中在加大金融信允许以土地经营权作抵押货款 贷支持这一块,规定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农业生产设备、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受转土地经营权和地上设施等可作为抵押开展抵押贷款业务 (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政机关应如何推进新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 12 分) (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县土地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的重大经济意义。( 14 分) 答案: ( 1)
19、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对土地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4分)全 国人大要加强对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切实履行立法权和决定权;( 4分)国务院及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和依法决策,实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4分) ( 2)有利于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分)有利于增加农民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分)有利于提高对农村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规范农村土地使用秩序,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4分)有利于筹措农业生产和发展资金,解决农业生
20、产和发展中资金不足难题。( 3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范围明确,要求回答政党机关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重要性。回答本题关键是要弄清党政机关的范围。党即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政 ”则不仅仅是指政府,还有人大等其他国家机关,所以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知识范围。结合材料,材料中强调了党的领导地位、全国人大的职权和作用、政府的职能等,从这几个方面一一回答即可。 ( 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回答土地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的重大经济意义。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仔细审题,找出材料中关 键词然后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入
21、股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工商资本入住有利于提高对农村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规范农村土地使用秩序,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允许以土地经营权作抵押货款有利于解决农村经济中的资金不足问题。本题难度不大。 考点:本题考查党的地位、人大的职权、政府的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等知识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韩剧、美剧风靡,外来文化对 “80后 ”、 “90后 ”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本土文化是否会受到冲击?这一话题在 2014年全国 “两会 ”上持续 发酵,不少代表、委员就此展开热议。有人担忧,有人乐观。 担忧者认为: “文化自尊与文化自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自
22、尊何来文化的自信,没有文化的自信又何来文化的自尊。国产电视剧引不起国人的关注,韩剧被引进国内,却受到了热烈追捧。 ”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 20年急剧地流失,几百种传统戏剧,几乎是以每几天消失一种的速度在走向死亡。一旦传统文化流失,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也就缺失了,空出来的位置就留给了外来文化。 ” “改革开放以后日剧、韩剧、欧剧、美剧都进来了,这个领城的教化,是潜移默化完成的,如果现在国产电视剧和电 影还是只想着收视率、赚钱,可能到时候就来不及了,因为一代年轻人都接受了外来文化。 ” 乐观者认为: “国外的文化在国内流行是一种自然现象。韩国的鸟叔引来美国士兵的模仿,风靡一时之后, style风
23、也就过去了。披头士乐队当时也是到美国之后才逐渐流行起来的。这说明,开放的世界是流通的,这并不可怕。 ” “韩剧在国内有众多粉丝是很正常的事,虽然有冲击,但没有必要恐慌,国内的电视剧、电影行业也发展得很好。这种冲击是很有意思的,能刺激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发展。 ” “这个非常好,让我们做影视的有压力,不好糊弄。老是片面 看票房在升高,那个没有意义,不提高内在的质量,没有持续发展空间。 ” ( 1)就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你是乐观还是担优?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闸明理由。( 8 分) (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的。 ( 14 分) (
24、 3)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请就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两条建议。 ( 4 分) 答案: ( 1)乐观。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 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 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分)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3分) 担忧。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年轻一代对外来优秀文化的热烈追捧会挤压中国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间;( 3分)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
25、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 分)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之一,外来文化的风靡在一定程度上削 弱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 3 分) ( 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4分)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使外来文化朝着有利于本土文化发展的方向转化。( 3分)复杂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同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
26、论的统一。( 4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对待外来 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分) (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 分)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 “封闭主义 ”和 “民族虚无主义 ”等错误倾向。( 2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回答考生对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态度。不论是赞成还是反对,要求学生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给出理由。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赞成,则回答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积极影响即可, 考生可以从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27、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博采众长,等方面回答。如果是反对,则回答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消极影响,如文化对人的影响、民族文化的作用、文化的自信与自觉等知识。 ( 2)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要求回答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首先调动知识,矛盾分析法包括对立统一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知识。对于外来文化和中华文化,首先要看到二者的对立统一的关系,然后要注意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同时对于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具体分析其影响,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3)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我们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可以回答我们要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克服 “封闭主义 ”和 “民族虚无主义 ”等错误倾向等知识。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传统文化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