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36026       资源大小:145.1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下列主张与材料思想一致的是 A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C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D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也。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为政以德,强调德治的作用,认为只要实行德治,就像北极星一样,能取得周边国家众星捧月般的效果。 B项的意思是如果严刑峻法民众没有羞耻心,而德治则与此相反。故选 B.A项是道家

    2、思想; C项是墨家思想; D项是法家思想。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点评:儒家思想是百家争鸣的重要的派别,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现代一位学者在 评价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时指出 “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尊理性,而迷信斩焉,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该运动的口号应是 A中体西用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 “尊理性 ”、斩迷信、息 “无知妄作之风 ”可以看出这一运动反对迷信愚昧,

    3、应是与新文化运动中 “民主与科学 ”口号相一致,故 C 项正确。A项主张用西方的科技维护旧制度; B项属于政治制度的学习; D项是说宣传马克思主义。 AB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特点。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里的继续。主要通过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以解放人民的思想。在运动中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反对传统文化。但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激看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等也需要掌握。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

    4、。孙中山主张 A创立民国,国民平等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平均地权,节制 资本 答案: C 试题分析:最能体现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的是指 “联俄 ”,体现 “唤起民众 ”的是 “联共 ”“扶助农工 ”。 而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是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内容,故选 C。 A项主张创立民国; B项主张反满革命; D项主张改善民生。 ABD项并未体现出孙中山的联共唤起民众的内容。 考点: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 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给予民主民主权力,没有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

    5、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 1924年,国民党一大, 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制定了三大政策。 某部历史著作写到: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 ”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论十大关系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 “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 ”可知毛泽东提出中国的革命道路,放弃从城市突破,是从农村中开始。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星星之火,

    6、可以燎原中体现出来的。故选 A。 B、 D 两项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发表的,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C项发表于建国后,是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了中国的 革命和建设实践,是以实事求是作为理论精髓。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以及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这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需要掌握。 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指导中国人不断前进的三大理论成果相继诞生。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具有时代精神 是马克思主

    7、义传播的产物 都在发展中完善 都是共产党人的创造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20世纪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三次巨变: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帝制;毛泽东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了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富起来。从 20世纪中国的实践可以看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是三位伟人的共同特点。故选 A。孙中山三民主义并非共产党的创造,也不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因此 错误。 考点: 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三次巨变 点评: 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巨大的变革,产生了三次理论性的飞跃,诞生了三位伟人。分别是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创立了共和国;在

    8、毛泽东思想的 指导下,领导了中国的革命的胜利;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的进步。 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 “哲学的创造者 ”,主要是因为他 A对自然界的探讨和解释 B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 C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 “人 ”的学问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结合苏格拉底的贡献进行分析。 A和苏格拉底无任何关系,是自然哲学的代表泰勒斯研究的方向; B项是智者学派的贡献;苏格拉底重视对人本身的研究,将对人本身的研究引入哲学领域。故选 C。 D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考点:古希腊哲学 点评:在公元前 7世纪是以研究自然为主,但是到了公元前 5世纪开始

    9、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社会和人。古希腊哲学侧重于对人的研究。其代表性的学派为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后来苏格拉底等把希腊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 14201436 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 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 A理性主义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近代自然科兴起建筑技术进步 C 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人类渴望摆脱宗教奔向自由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

    10、阶级要求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追求民主、自由。而这一建筑让阳光照射进来,反映了人们要求摆脱黑暗,追求阳光、自由的愿望,故正确答案:为 D。 A项是在 17、 18世纪; B项与材料并无直接关联; C项是在 16世纪宗教改革中。 考点:人文主义 点评:人文主义是古希腊时期起源的一种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思潮。这种思潮在中世纪受到埋没,但是在 14世纪开始复兴, 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得到进一发展, 17、 18世纪发展到成熟阶段。人文主义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的发展。 马丁 路德主张一切宗教仪式从简,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他的主张

    11、 A将人们从宗教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B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继承和发展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D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了解到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中这些措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否定了教会和教皇的作用。故选 B。 A项明显错误,宗教改革并未否定宗教的作用; C项错误,宗教改革在启蒙运动之前; D项说的是加尔文的观点。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宗教改革是西欧 16世纪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等。它打击了教皇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2、宗教改革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教改革的背 景等需要掌握。 卢梭说: “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体现他主张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反对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卢梭的启蒙思想。卢梭的核心思想是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从材料中的 “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 ”可判断此为人民主权说,因此 A错误 D正确,选择 D项。 “不是订立契

    13、约的问题 ”说明 A项错误。 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观点。启蒙运动是 1718 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康德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代表著作是 A神曲 B哈姆雷特 C纯粹理性批判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答案: C 试题分析:康德是法国启蒙运 动的代表人物,其代表著作是纯粹理性批判,A项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 B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 D项是科学家牛顿

    14、的著作。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等人,它们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启蒙思想家宣传的思想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这些哲人(指启蒙思想家)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 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答案: C 试题分析:

    15、思想解放促进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思想解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故选 C。 A项说法错误,基督教信仰并未改变; B项错误,自然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天主教会对人的精神控制,但是并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D项明显和材料无关。 考点:自然科学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点评: 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和 16世纪的宗教改革 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提供人们认识世界的新的途径,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思想的解放和科学的发展是相互的促进的。 “迷惘的一代 ”一语源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小说写的是一战后,一群流落法国的美国年轻人,

    16、由于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空虚、苦恼和忧郁,对社会不满,对前途失望,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由此可以看出太阳照常升起属于下列哪一文学流派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从材料中 “对社会不满,对前途失望,只能在沉沦中度日 ”可知反映了人们的精神危机,因此太阳照常升起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选 D。浪漫主义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的期待;现实主义主要是对现实的反映; C 项古典主义深受王权的干预。 考点:近代西方的文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与掌握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二战和战前的经济危机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严

    17、重的创伤,战后人们处在精神上的迷茫状态,现代主义兴起。代表作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此外还有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等 需要掌握。 有学者指出: “19世纪末,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 ”造成这一转变的因素有 洋务运动的失败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危机的加剧 辛亥革命的推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19 世纪中到 20 世纪初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西方军事和近代科学技术,时间:鸦片战争后到洋务运动期间; 第二阶段:学习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时间: 19 世纪末康梁维新变法到 20 世纪初孙中山三民主义;第三阶

    18、段:学 习西方启蒙思想及文化,时间:1915 年后的新文化运动。本题中 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开始向西方学习民主政治制度,原因有:洋务运动的失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加剧等。本题选 A 项,第 项 “文学革命 ”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排除。 考点:西学东渐 点评:在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李鸿章等人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维护封建王朝,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维新改良;陈独秀则主张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 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 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

    19、洲的 17 18世纪、中国的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政治民主化 阶级结构变化 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制度创新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项明显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百家争鸣当中并未出现民主思潮;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 17 18世纪、中国的 19世纪末 20世纪初都是新旧思想激烈的碰撞的时期,阶级关系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新制度逐步的确立。因此 正确,故选 D。 考点:中西思想领域里的变革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是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学派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动了思

    20、想的解放,也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欧洲 17-18世纪是启蒙运动时期,为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中国也是西方思想引进的时期,宣传西方政治文明探求救国之路。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 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 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思想具体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 “民贵君轻 ”,实行 “仁政 ” C “兼爱 ”“非攻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B项是孟子的思想观点,故选 B。 A项是荀子

    21、的观点, C项是墨子的观点,D项是韩非子的观点,均排除。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孟子的思想。孟子主张实行仁 政,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战国各家思想由于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观点也不是一样,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陶渊明不愿 “为五斗米折腰 ”,毅然辞去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呼声,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

    22、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很容易的看出陶渊明等人是持有的道家的出世的思想,采取的是逍遥的人生态度。故选 B。 A项是主张积极地入仕,对社会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C项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D项是主张兼爱、非攻。 考点:道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老庄的思想。老子主张在政治上无为,在哲学上提出辩证法的观点,认为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庄子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 董仲舒新儒学认为 “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 ”,但也主张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 张 “君

    23、权神授 ”,迷信思想没有价值 B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 “为政以德 ” C强化君主专制同时主张人君 “行仁政顺天道 ” D主张 “顺应天命 ”,实行 “无为而治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和特点。 “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 ”强调君权神授,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体现了董仲舒以 “天 ”制约天子,以使天子必须 “行仁政 ”的思想。 故选 C。 A项明显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为了加强皇权作舆论准备的; B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D项是道家思想。 考点:董仲舒新儒学 点评:董仲舒在汉代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把儒家思想吸

    24、收了道家黄老学说、阴阳家思想、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儒学的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与这种说法相符合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 国的主流思想。材料中强调的是 “理 ”是万物的根本,“理 ”构成里社会道德关系,朱熹提出了 “理 ”是三纲五常形成的哲学基础。故选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王阳明提出了

    25、“心学 ”,王夫之思想具有早期民主色彩。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的代表人物,在世界的本源上,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社会上即使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是存天理,灭人欲。这种思想极大地压抑了人的自然欲望,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但是宋明理学中的积极地成分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对后世有重要的影响。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明清进步思想彻底批判儒家文化 B明清进步思想主张实事求是 C明清进步思想批判继承儒家文化 D明清进步思想反映平民需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实用,能

    26、解决国计民生问题。故选 B。 A项错误,明清进步思潮并非反对儒家文化,而是反对宋明理学中的糟粕内容; B符合强调要从实际出发材料并未体现; C项正确,明清进步思潮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强调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D项明显错误,早期思想家们依然是封建士大夫的代表。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点评: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发展、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李贽、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和清代戴震等。解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主张个性的自由等,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 “孰知今日之清谈,

    27、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 不习六 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自由 C认为儒学不能经世致用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 “经世致用 ”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 “今之清谈谈孔孟 ”等可知作者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主张关注现实经世致用, D正确。 B、 C明显错误, A材料 中并未涉及。 考点:明清

    28、进步思潮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 下图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部分摹本 ),它可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 A行书 B隶书 C小篆 D草书 答案: A 试题分析: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是行书的代表。故选 A。其他各项均不正确。 考点:书法 点评:书法艺术是我国艺术殿堂里的瑰宝。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到自觉地艺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我国古代的大的书法家如王羲之、张旭、怀素等他们的成就也

    29、需要掌握。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 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 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 “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形式逐渐被平民所接受,宋朝时期平民阶层发展壮大出现了平民较为容易接受的通俗艺术。故选 C。 AB项时期的文学体裁主要是汉赋和唐诗,主要是局限在文人层面; D项明清小说为主要的体裁,也能体现市民阶层的需要,但是在宋后,并

    30、非开始变为这种形态。 考点:古代的文学 点评:此题属于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的成就和特点的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学当中反映了较多的市民需求的色彩。其他各朝的文学的特点如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此外还有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元曲具有浓郁的市民文化色彩。另外,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的,需要掌握。 京剧是中国的 “国粹 ”,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 “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乾隆年间, “

    31、徽汉合流 ”逐渐形成 B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发展走向成熟 C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D京剧表现手法丰富,为 “百戏之祖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艺术。 D项错误,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 A项正确,乾隆年间, “徽汉合流 ”逐渐形成, B项正确,同治、光绪年间是中国京剧成熟的时期,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高峰。 考点:京剧 点评:乾隆年间徽剧三庆班入京为皇帝祝寿,后融合了其它艺术,发展成了京剧剧种。它的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精细、流行最广泛、观众最普遍,影响也最大,被公认为 “国剧 ”。 京剧成为我国戏曲中最具有全国性、典型性的剧

    32、种之一,是我国的国粹艺术,是我国戏剧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现实的百科 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两部 “百科全书 ”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强烈的人文主义追求 答案: B 试题分析:曹雪芹的红楼梦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衰落的必然历史命运,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故 B正确。现代主义文学出现在 20世纪,故 A不正确;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出现在 1

    33、9世纪 中叶,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故 C项不正确;红楼梦属于中国古代文学代表,不能反映人文主义的内容,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属于近代文学代表,能反映人的解放的内容,故 D不正确。 考点:近代的文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与掌握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产生了对现实的失望情绪,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就是批判现实主义。此外,对浪漫主义、无产阶级文学、现代荒诞派文学也需要掌握。 下图展示了古代中国、西方古代科技发明曲线,由此得出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 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 10

    34、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题干曲线来看,公元前中国不如西方,公元后到 15世纪中国强于西方, 15世纪后中国出现逆转,故 B项符合图片展示。故选 B。从图示很容易看出 A错误; C项错误, 15世纪中国古代科技达到高峰; D项错误,公元前后到 10世纪中国科技并非走向衰落,只是发展缓慢。 考点:古代中西方科技 点评:中国古代的科技在明清以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四大发明为西方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近代以来, 科技领域发展缓慢下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都需要掌握;另外也要回近代科技中西方发展速度差异的原因。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

    35、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后又“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 “延文学儒者数百人 ”,董仲舒奏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 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

    36、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 材料三 “故康氏之尊孔,并不以孔子之真相,乃自以为所震惊于西俗者尊之,特日西俗者所有,孔子也有之而已。 ”所以,在 他的设计中,立孔教也好,托古改制也罢,会给政治变法带来更多的合理性依据,甚至可以赢得保守知识分子的赞同。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材料四 网络论坛中的儒家文化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 2分)他们的文化政策有何相同之处?( 2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 18 世纪初欧洲兴起的中国文化热的主要内容。( 4 分

    37、)结合所学知识,儒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分) (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对孔子的态度及目的。( 4分) ( 4)根据材料四,概括这位网友对孔 子代表的儒家文化的评价。( 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4分)(一个角度得 1分,两个角度得 3分,三个角度得 4分。) 答案:( 1)态度: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 相同之处: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 2分) ( 2)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 “民贵君轻 ”思想。 (4分 ) 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

    38、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 (4分 ) ( 3)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披着儒教外衣宣扬维新变法思想;为维新变法寻找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4分) ( 4)观点 :孔子代表中国文化,具普世价值。( 2分) 理解: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学说自西汉、宋明的两次大变革,在培养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操守、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孔子提倡的核心思想 “仁 ”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具有普世价值。( 4分) 试题分析:( 1)秦始皇焚书坑儒是 “抑儒 ”,而汉武帝是尊儒,他们的目的都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

    39、,只是手段不同而已。( 2)从材料 “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 ”、 “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 ”等可以找出答案:。( 3)考查对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编写孔子改制考的目的在于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目的是为维新变法寻找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4)很容易从材料中看出该网友认为孔子思想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具有普世价值。儒家思想的积极地方面可以结合教材中关于宋明理学的积极地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儒家思想的内容。孟子主张民本、仁政,是对孔子思想的

    40、发展。此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并对日本等东亚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在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儒家思想遭到彻底的批判。此外,儒家思想在每一个阶段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英国是近代世界的先导,近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是从英国开始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 是挥动一直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大国崛起 工业先声 材料二 18世纪末至 19世纪 30年代是近代浪漫主义文学时代。浪漫主义作家渴

    41、望冲破阻碍个性解放的思想藩篱,在揭露丑陋现实的同时,憧憬美好的未来,体现理想主义的追求。 19世纪中后期是现实主义文学占主流的时代,它以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为主旨。 材料三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牛顿创造的 “钥匙 ”具体指什么?( 2分)结合史实说明瓦特如何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2分) ( 2)根据材料二,归纳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例举一位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2分) ( 3)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判断材料三的文学作品的类属。( 2分)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反映出英国社

    42、会的哪些现实问题。( 2分) 答案:( 1)牛顿的热力学理论。( 2分)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蒸汽动力应用在机器上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蒸汽动力应用在交通领域推动新式交通工具的诞生,人类从此进入蒸汽时代。( 4分) ( 2)相同:都有对现实社会的揭露;不同:浪漫主义 文学更加憧憬未来,有理想主义的追求;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社会细节的描写揭露和批判现实。( 4 分)拜伦(雪莱)和狄更斯( 2分) ( 3)现实主义文学。( 2 分)工业革命开始,环境污染严重;资本主义社会下,贫富差距严重。( 4分)(照抄材料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与工业革命相关的牛顿的成就是关于在热力学方

    43、面的成就。瓦特的主要的贡献是改良了蒸汽机,提高了效率,从此人类的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动了工业社会的到来。( 2)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文学主要是对现实的不满转而寄希望于未来,而现实主义文学则是对现实的批判。 浪漫主义文学家和现实主义文学家可以从教材中很容易的找到。( 3)材料三是现实主义文学。一个方面从作品的标题来看,雾都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后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另一个方面看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比较坎坷。 考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点评: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它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逐步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最先在英国产生,英国所取得的成就也最大,

    44、从而使英国确立了世界工业中心的地位。工业革命并未带来社会的公平与财富的共享,而是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出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 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思想解放推动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 )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其言曰: “后之为君者,以天下之利尽归诸己,天下之害尽归诸人。 ”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 “三代之治可复 ”。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

    45、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思想家 主 要 思 想 孟德斯鸠 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 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伏尔泰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材料三 (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4分)根据材料一梁启超对黄宗羲的思想持什么态度?( 2分) (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位思想家各自的主张。( 2分)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

    46、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2分) ( 3)材料三反映的是 20世纪 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出现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4分) 答案:( 1)反对君主专制,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2分)明清时期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 2分)肯定、推崇、借鉴。( 2分) ( 2)主张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平衡、制约;伏尔泰:君主立宪制(或 :开明君主制 )( 2分) 潮流:民主主义潮流 (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 );科学与理性主义潮流。( 2分,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 3)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功;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

    47、基础。 (4分 )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后之为君者,以天下之利尽归诸己,天下之害尽归诸人。 ”可以看出黄宗羲的主张。其出现的背景是专制皇权的不断地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材料 “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可以看出梁启超对此的态度。( 2)根据图表可以看出孟德斯鸠主张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三权分立,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他们的思想体现了由专制到民主的潮流。(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破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为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考点:中外思想解放的潮流 点评:近代以来,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不断的出现,人们的思想也不断的获得解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出现了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思想,反对君主专制统治,同一时期中国也会出现了早期民主进步思潮,是儒家思想在新的背景下的发展。 20世纪 70年代后期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更是使人们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


    注意事项

    本文(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