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卷.doc

    • 资源ID:334081       资源大小:122.3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卷.doc

    1、2011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 ”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处是 A西晋都城是洛阳 B造纸术已经发明 C雕版印刷术已经发明 D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 答案: C “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自最早 ( :男方到女方落户)。 ”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 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 A B C D 答案: D 图是二战后某一国际组织召开的一次

    2、重要会议的场景,该组织产生的影响有 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 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冲击了两极格局 A B C D 答案: B 梁启超说: “我支那四万万余人大梦唤醒,是自甲午战败,割中国台湾,偿200兆之后始也。 ”“大梦唤醒 ”的含义主要是指 A“师夷长技 ”,自强求富 B推行 “新政 ”, “预备立宪 ” C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D民共主和,三 权分立 答案: C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否定基

    3、督教 废除天主教会的等级制度 反对专制王权 A B C D 答案: D 根据表格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19761989 年苏联经济增长率( %)简表 A赫鲁晓夫的改革效果较为明显 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成效不大 C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不断滑坡,生活水平下降 D经济停滞不 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答案: A 针对韩国向两国有争议的海域进行的军事演习,朝鲜于 2010年 11月向延坪岛猛烈炮击。韩国国防部于 12月 7日表示:如果遇到敌人的打击,各级部长指挥官可行行使自卫权。造成上述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的历史原因是 A美苏间的军备竞赛 B冷战的阴影 C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 D朝鲜核试题 答案: B

    4、2010年 6月 23日,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抱怨自己与白宫的不和,称总统 “胆小懦弱 ”,最终被奥巴马解职。由此表明美国 A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总统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极力维护区域和平 答案: B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A东北地区军民的抗战 B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C敌后战场的军民抗战 D正面战场的全面抗战 答案: C 综合题 ( 28分) 2010年 11月 1日零时开始,我国正在进行着第六次人口普查。这是一项重要的国情

    5、调查,对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血缘宗法制度下,人们非常信奉 “不 孝有三,无后为大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的传统观念。 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 风俗流变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传统生育观念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城乡居民普遍接受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和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的号召。 2001年对农村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今天,家庭中男女地位的平等,合理生育或少生孩子的观念正在农民当中逐渐形成, “女儿也是传后人 ”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材料三:公元 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 5万, 1600年人口增至 20万

    6、。 1700年增至 70万。 1800年英国本土人口加上移民为 2000万,英国人口快速增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英国由于人口增长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 大国崛起与现代化 材料四:毛泽东说: “ 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 ”。到 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增,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 材料五: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 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现今世界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因为不断增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

    7、能够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而医学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先进又降低了死亡率。因此,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 1830年达到第一个 10亿人口,只需 15年使能达到第四个10亿人口。 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中国人生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观念的主要原因。( 14分) (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英中两国人口 政策的相同点,并分析其对两国造成的不同影响。( 6分) ( 3)根据材料五,提炼作者的核心观点。( 4分) ( 4)上述材料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4分

    8、) 答案: ( 28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冲突碰撞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光启( 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公元 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 “科学院 ”。 根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 材料二:早 期的耶稣会传教士,特别是利玛窦神父,敏锐地看到中国人的数学知识虽然并不落后,却未能将其应用在诸如天文学这样的领域。不过,耶稣会传教士确实希望唤起中国人对欧洲科学的兴趣,并借此发展传教活动。 瑞尔寻找文化的契合点 论早期天主教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方式 材料

    9、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 “中国热 ”,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 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顾立雅孔子中国之 道 材料四: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兢兢业业,谨模拟美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采行焉如下: 一、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 一、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 一、不得侵人自由,如言论、思想、出版等事。 一、各人权利必要保护。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而各假以权,专掌保护人民

    10、权利之事。 一、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迨其既得安全康乐之后,经承公认,整顿权利 ,更立新政府,亦为人民应有之权利。 邹容革命军 材料五: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 “如果人类要在 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 205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2004年 11月 21日,全球第一所 “孔子学院 ”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止 2009年 11月,全球已建立 282所孔子学院和 272个孔子课堂,共计 554所,分布在 88个国家地区。 2011年 1月 11日,一座总高 9.5米的孔子雕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成为天安门地区的又一个标志。 上述材料均摘自互联网 (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5分) (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莱布尼茨盛赞中国儒学的原因,并指出伏尔泰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理由。( 6分) ( 3)材料四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7分) ( 4)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8分) ( 5)综合上述材料,不同文明的交融对我们有何启示?( 2分) 答案: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卷.doc)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