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 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马基雅维利提出: “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 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 ”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 ) 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 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的政权 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 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 ”、 “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 ”、“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
2、力 ”、 “才有可能控制 ”等叙述,均符合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建立君主制度的必然性的主张。故选 A。 B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材料说的是无序状态; CD项才材料未体现。 考点: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的理解材料和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教改革后欧洲民族国家的出现等也需要掌握。 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 “国会山 ”上 ,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 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 )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
3、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答案: C 试题分析: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了最高立法机构 国会、最高行政机构 总统府及联邦行政部门、最高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的相互关系,即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其中,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 “国会山 ”上,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而两侧的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则体现了其相互制约关系。A、 B两项不能反映材料的本质, D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 1787年宪法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美国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与此相关的
4、知识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 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这两大文献产生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 ) 资本主义的发展 反对专制王朝的统治 启蒙思想的传播 英勇抗击外国殖民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两个文件的共同点,而美国当时是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是反对本国 “波旁王朝 ”的专制统治,故 仅符合法国,是其不同点,这样首先排除含 的 A、 C 两项,剩余两项的区别在 上,从上面的分析看, 也仅符合美国,故应 被排除,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B 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的比较 点评:美国独立宣言发表于 1776年,被马克思
5、成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宣传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指导了美国的革命和政权的建设;法国的人权宣言是在 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颁布的,是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性文件。二者其性质也是一样的。 “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资本家构成的,而是 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浸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式从悖论中开始的。 ”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 D国王召开了三级议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题时抓
6、住关键语句 “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 ”,这说明法国大革命是从特权阶级自身内部开始崩溃而爆发的。说明启蒙思想 对特权阶级已经构成了冲击,导致了他们的自我崩溃。故选 B。 A项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项与材料无关; D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点评:材料主要是从封建制度自身的角度论证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自身的腐败和专制导致了革命思想在自身的传播,最终崩溃,使革命取得成功。与此相关的法国大革命的曲折过程和最终确立的民主政体都需要掌握。 中外历史上,国民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都被称为 “大革命 ”。其主要的依据是 A领导阶级的革命性 B革命具
7、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C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D革命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国民大革命是指 1924-1927年间的革命。 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目标是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工农积极参加,群众基础广泛,故国民革命被称为 “大革命 ”。 1789年 7月 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是法国大革命的顶峰时期,正是在人民的不断起义之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才一步一步走向它的高潮。因此正确答案:为 C。 ABD三项都体现不出过国民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大 ”的特点来。 考点:国民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 比较 点评:国民大革命是
8、在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情况之下进行的,结成了统一的革命阵线,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法国大革命更是巴黎民众一次一次的武装起义,民众的推动使法国最终确立了民主制。 有人说: “英国革命前后,在传承中创新是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之一。 ”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通过革命处死了国王 B议会制度逐步完善 C共和制度建立起来 D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英国是人类历史上代议制创立的先河,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就已经有限制王权的传统,经过革命,议会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故选 B。 A项明显不属于创新; C项不是英国的政体; D项不属于创新。 考点:渐进的制度创新 点
9、评:英国最先进行了近代的制度创新。 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在君主立宪制下,代议制是其核心,责任内阁制是其重要的特征,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美国、法国等国的政体也需要掌握。 2010年 6月 23日,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抱怨自己与白宫的不 和,称总统 “令人不安、胆小懦弱 ”,结果被奥巴马解职 你认为总统的做法 ( ) 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B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 C违背宪法,奥巴马反对无效 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两大能力,考查美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总统的权限和职责。总统是军队总司令,有权任
10、命与辞退军方高级将领。故选 D。 A项不符合美国的政体的特点; BC 项明显错误,总统的做法并未违反宪法精神。 考点: 1787年宪法 点评: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 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行政权内部,总统有任命内阁官员的权力。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 英国独立报在 2010年 5月发表文章指出,马克思 150年前就预言到了这轮金融危机,马克思成了人们重新热议的人物。 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突然一夜之间又变身大明星,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 ( ) A发表共产党宣言 16
11、0周年 B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 C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 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 答案: C 试题分析:马克思最大的贡献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主流的社会里人们去参观马克思博物馆,主要是因为此。故选 C。 A项与无法体现材料涉及到的金融危机等信息; B项显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瞻仰马克思的原因; D项说法明显错误,十月革命是在列宁一国革命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 点评:马克思在 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除此之外。资本论等著作的发表,都深刻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深刻的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12、,对人们 正确的认识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到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 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其内容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A都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都反对压迫,要求平等、自由、民主 C都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D都要求建立起资产阶级的 “法治 ”社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美国不存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问题,故 A错误;英国、法国不存在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的问题,故 C错误;美国独立宣言主要反对殖民统治,体现不出 D;三个文件的相同点是反对剥削、压迫,要求平等、民主和自由,故 B正确。 考点: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
13、言和美国独立宣言的比较 点评: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献。它们都指导了各自国家的革命活动和实践。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如英国的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但是美国和法国的文献主要是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因此三者的内容不同。此外三者的背景也不一样。 有学者指出: “那些为 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 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 B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 17世纪就开始孕育 C
14、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D欧洲在 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意思: 17世纪自由与平等 “已在新英格兰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 )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 ”B项符合题干的要求。 A项错误, 17世纪美国尚未独立; C项错误, 17世纪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的革命; D项显然错误, 16世纪文艺复兴已经传播到整个欧洲。 考点:美国的民主意识 点评: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北美殖民地的民主意识也开始增长,民族意识产生。美利坚民族产生。民族意识的产生使得美国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革命运动,最终取得了北美的独立,建立了邦
15、联制的政府。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 (17631790) 中写道: “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 国联邦政府( )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阐明了两种对自由观点的不同理解,一是独立战争前,为争取自由反对政府暴政;一是战后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了自由反对群众暴政,并没有说明孰对孰错,只是阐明了两个对自由不同理解的观点
16、。故选 B。 AC 项明显错误, 1787年宪法巩固了革命的成果; D项错误,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非仅仅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考点:美国 1787年宪法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 ,这就好像一条纽
17、带,纽带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 ,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布拉德肖法官认为国王和人民之间存在着 “契约协定 ”,协定的双方 国民和君主都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一旦国王违背了契约(“纽带被切断 ”),人民有权推翻君主统治,这一观点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观点是一致的。故选 C。 ABD三项都无法体现出材料中的社会契约思想。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启蒙运
18、动是 1718 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拿破仑在近代欧洲历史上具有极大的影响,以下对拿破仑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重建君主制度导致大革命成果付诸东流 B对于近代法律制度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C发动侵略战争阻碍了各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 D宣扬 “民族主义 ”造成欧洲国家分裂 答案: B 试题分析:。拿破仑 统治时期采取的许多措施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A 项错误。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有利于欧洲人民的反封建斗争,故
19、 C项错误。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奴役了各 国人民,违反了民族主义,故 D 项错误。拿破仑时期颁布了民法典,对于近代法律制度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故选 B。 考点:拿破仑及民法典 点评:民法典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制定的法典,有效地规范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调节了社会关系。他的出现,推动了法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法典为后世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造成了政局动荡 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 C传播了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里,法国的 “激进的斗争方式 ”是指雅
20、各宾派专政时期的一系列措施,造成了政局的的动荡,但是也加快了反封建的进程,传播了启蒙思想。因此 ABC 均是雅各宾派措施的影响。 D项是君主立宪派时期带有一定妥协性的产物。 考点:法国大革命 点评: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很快建立了共和制。处死了国王。但是法国大革命遭到了欧洲其他君主国家的发对,反法联盟一次一次的建立,向法国发起了进攻,妄图把法国的革命扼杀在摇篮里。在危急时刻雅各宾派执政,建立了专制的政府,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 “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
21、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这两段话体现了(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君权神授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题干第一句话中 “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体现君权神授思想。第二句话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 ”体现出主权在民思想。因此正确的答案:是 D。 B、 C能反映出一定的含义, A对题干的理解完全不准确。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点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英国从此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法治取代了人治
22、,民主取代了专制。国王失去了国家统治的权力,成 为虚君。从此人民掌握了国家主权。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不仅反映了他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 )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近代代议制的建立。 A、 B两项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D项说法错误,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度,故 ABD都不正确。当时 整个世界的要求 是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由专制走向民主,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本国向新的资本主义制度
23、的过渡。故选 C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点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英国从此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法治取代了人治,民主取代了专制。国王失去了国家统治的权力,成为虚君。从此人民掌握了国家主权。 “法国大革命掀翻暴君御座,一个令他们翘首盼望的民主共和国已经来临。但刀光剑影、鲜血喷洒、社会动荡、草菅人命的现状使他们深感惊悚 ”,上述材料反映了法国共和制长期不能确立的原因是( ) A共和国期间,政局 难以稳定 B共和制造成了自由和民主的沦丧 C君主制更能维护政局的稳定 D法国的共和制缺乏经济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法国共和国政治斗争你死我活政局难以稳定。君主制可以稳
24、定政局但是又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这是法国政权更迭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材料体现的是共和制造成的政局动荡故答案:为 A项。 B项说法错误且材料未体现; C项说法错误,民主制并非不能稳定政局; D项说法错误,共和制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经济,当时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 考点: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点评:法国走向共和曲折艰难。从 1789年大革命 开始算起,到 1875年宪法的确立,法国政局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各种政体类型轮番在政治舞台上演,体现了法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实力的此消彼长。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 “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 联
25、合派 (属于君主派 )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 ”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 ”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 C. 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 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 B项也排除。 考点: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点评:法国走向共和曲折艰难。从 1789年大革命开始算起,到 1875年宪法的确立,法国政局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各种政体类型轮番在政治舞台上演,
26、体现了法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实力的此消彼长。 1848年 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 ) A表明欧洲无产阶级已经觉醒 B指出要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 C以工场手工业为经济基础 D指导了英国宪章运动的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共产党宣言内容和影响的理解能力。 A项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早期工人运动中的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故 C 项错误; D 项与时间不符; B 项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故选 B。 考点:共产党宣言 点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的指导,工人运动在一个更加深的层次发展起来。与此相关的知
27、识点如巴黎公社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需要掌握。 1871年 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 “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 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 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答案: D 试题分析:巴黎公社革命已经在 1871年 3月爆发, A项在时间上错误; “工农联盟 ”没有有效巩固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排除 B;分地给农民、分工具给工人,这是承认私有制,排除 C; D项符
28、合题中材料强调的让 “乡下劳动者 ”等得利,希望得到其支持的意图。故选 D。 考点:巴黎公社 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基本史实。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追求公正与公平。虽然失败了,但是却为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此外,巴黎公社的背景、措施、失败的原因也需要掌握。 19世纪 6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呈现出的特点是 ( ) 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出现了两大对立阶级间第一次伟大战斗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欧洲工 人运动实现了国际联合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 19世纪 6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特点的理解分析能力。1864年第一国际成
29、立,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欧洲工人运动实现了国际联合,因此 正确,故选 B。 是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 是指 1848年革命中的六月起义。 考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点评: 19世纪 6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的发展,工人运动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一个是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逐渐变成自觉地运动;另一个方面共产国际的成立,各国共产主 义者实现了联合,逐渐发展到一体化的阶段。 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B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C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 D启蒙思想家的动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0、“西方民主思想 ”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由当时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即当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与之相适应的西方民主思想。故选 A。 BCD三项均不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思想 点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产生和发展,与之相关的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和运动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他们有力的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1641年,英国大主教劳德指出: “每当下院有什么议案将要提出,并且认为上院会坚决拒绝或国王不会同意的时候,渐渐地,暴民们就会来到国会,高声喊出他们所要提出的这个或那个要求 ” 这表明 ( ) A资产阶级和新贵
31、族的斗争得到了城乡群众的支持 B城乡群众对下院的声援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革命初期人民群众受封建贵族的迷惑而反对革 命 D新议会的下院同英国广大人民群众处于对立状态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时间 “1641年 ”,也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刚开始时。这一时期英国的下院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机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所谓的 “暴民 ”实际上是人民,当下院的意见不被采纳时,人民支持下院的斗争。故答案:为 A项。 B项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CD项明显错误,人民对下院是支持的。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点评:英国在革命前就已经有了议会审议决定重大事务的传统,当
32、英国国王专制权力加强时,遭到了议会的抵制,下院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推翻了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进入了法治的阶段。 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提出年满 21岁的男子享有普选权等要求。其政治愿望是 ( ) A实现社会主义理想 B扩大资产阶级民主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注意英国宪章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当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可排除 A、 D两项。运 动中提出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要求,没有涉及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显然其目的是扩大资产阶级民主。因此 B正确 C错误。 考点:英国宪章运动 点评: 19
33、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这是英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性事件,这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提供了阶级的条件。马克思等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为以后工人阶级专政的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下列是英国、法国、美国民主制度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点的是 ( ) 通过革命战争初步奠定了走向民主政治的基石 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各国的民主制度是不断发展和 完善的 三国的民主制度都在空间上不断扩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法、美民主制度形成、发展过程中共同点的分析能力。据教材知识可知,英、法、美都是通过革命战争初步走上民主制轨道的,最终也都由资产阶级掌
34、握了政权,各国民主制不断发展、完善,最终确立民主制,所以 正确, 中三国民主制度只有美国在空间上不断发展,因此 不是共同点。故选 D。 考点:近代民主制的形成与发展 点评:近代西方纷纷确立了民主制度,但是各国的民主制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相同点是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体,都是实行的分权体制,都是实行的政党政治等。但是它们的不同也需要把握。英德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美法确立的是共和制。他们都是根据本国的国情确立的政体。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 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
35、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 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 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 洛克政府论 (下 )1689年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而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仍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 得受到剥夺。 摘自人权宣
36、言 1789年 材料三: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 “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失业的保障 ”, “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 ”, “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 “人人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 ”,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 “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 ”; “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个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 摘自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 过的世界人权宣言 回答: ( 1)概括材料一的基本主张。( 6分)与材料一的思想主张相比
37、较,材料二有哪些新的发展? ( 4分) (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人权宣言与世界人权宣言的异同,并阐述原因。( 8分) 答案:答案: (1)基本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保护私有制;个人的自由要受到一定制约。发展:进一步阐述自由与法律 (责任 )、个人利益与公共需要的关系。 (从这两方面阐述,符合题意要求即可 )( 2)答案:相同:二者都肯定人的平等自由的基本权利。 (2分 ) 不同:二者应用范围不同。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 命反封建的纲领性文件,世界人权宣言是世界人民和各国努力实现的目标; 二者内容不同,人权宣言主要局限在政治权利,世界人权宣言把人权扩大到经济、杜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 (
38、4分 ) 主要原因:实现人权是人类的普遍理想和追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权进 步得到重视,人们对人权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2分 ) 试题分析:( 1)第 1问回答材料一中的基本主张,分析材料一,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主张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 ”“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 ”“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 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 ”,概括可知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保护私有制;个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这些思想的历史作用根据相关所学回答。第 2问分析材料二的新发展,分析材料二,更加加强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公共需求的关系。( 2)在解答时要首先找出其比
39、较项,一般从内容、范围、影响等角度去找,然后再去分析原因。 考点:启蒙思想 点评: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以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为代表的思想家们,宣传理性,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主张,反对等级秩序、贵族特权,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 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0 1918年欧洲部分国家社会主义政党基本数据:( 14分) 国家 创建年份 确立男性普选权年份 工业领域工人比例 (%) 选举最好年份得票比率 (%) 丹麦 1876 1878 1901 24.0 29.6 德国 1875 1871 39.1 34.8 英国 1900 1906 191
40、8 44.6 7.0 荷兰 1894 1917 32.8 11.2 材料二: 1895年恩格斯祝贺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称赞了其明智做法。这种做法就是利用 (男子的 )普选权,使社会民主党赢得了胜利的选票。 “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以致使他们自己得到了千百倍的好处,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 ”马克思的这位老朋友还说, “ 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唐纳德 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欧洲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在选举中得票率的主要因素。(4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
41、功的原因。( 8 分)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 “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获得的成就要多 得多 ”。(2分 ) 答案: (1)男子普选权确立时间的早晚;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创建时间的长短。( 4分) (2)原因: 19 世纪末德国工业发展迅速,无产阶级队伍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二国际的推动;德国工人取得了普选权。( 8分) 理解:社会主义运动不只暴力革命一条道路 (或和平方式更适合当时西欧工人运动的实际 )。(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及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1)问据材料1中的 “创建年份 ”和 “确立男性普选权年份 ”来回答,注意政党创立、男性普选权与工业领域工人比例、
42、得票率的关系。第 (2)问结合时代 背景,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恩格斯这一句话的理解,注意话语中充分肯定了合法手段的斗争成果 。 考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点评:在 19世纪以后,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了新的特点。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各国的独立的进行发展到各国的联合,另一个方面各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政党,纷纷走向了合法的斗争的舞台。并且在合法的斗争中收获到了更多的东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在人类政治史上,共和作为一种政体, “是与君主制相对而言的 ”。政体作为公共 生活展开之制度框架,作为人类秩序之前提,其
43、最为核心的一条标准就是政治共同体的持久性。西方思想史最早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便以此来考察各种政体,他们承认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各有其好处,然而问题在于它们自身皆不能持久,由此便会进入一个政体衰败的过程。他们认为,好的政体应当是同时兼具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好处的混合均衡政体,即古典共和政体。以后经罗马共和国、英国、美国不断传承创制,共和主义政治理念得到进一步发展。罗马共和政体包含了执政官、元老院、平民大会三者的混合,近代英国包含了君主、上院和下院三者,而 美国则是总统、参议院、众议院三者的混合,其根本精神在于把大众民主、精英统治、领导决断三者进行混合,从而兼顾国家各阶层的利益,做到
44、尽可能的公正。古代罗马以及近代的英国、美国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们的共和政体。 古典共和政体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是由公民美德维系的政体,也就是一种基于道德力量的政体。现代共和主义突出强调依靠制度的同时,并不放弃美德。但与古典共和强调公民的美德与公益心以及公民的义务相比,现代共和主义则强调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强调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这已与传统意义上的 “共和 ”、 “共和主义 ”有些不 同,从总体上来说,现代共和主义与混合政体、分权制衡、法治、代议制等宪政原则结合在一起,它是对纯粹民主原则的一种节制或限制。 整理自百度百科 ( 1)结合材料回答现代共和政体相比古典共和政体有了哪些重大发展?(
45、 6 分) 材料二:英国 1215 年制定了大宪章,开始建立起宪政制度;然后,从 16、17、 18世纪到 19世纪,实现了现代的民主制、代议制、现代的宪政、现代的城市化、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后果,英国成为了西方近代最强的国家。 19 世纪中期,当欧洲大陆 1848年革命轰轰烈烈的时候,英国人静悄悄地完成了政治制 度变革的最后一步,在英国完善了内阁制度、建立起文官制度,引入比较完善的民主选举制度,到 1878年议会改革完成之后,英国就只差妇女没有选举权了。妇女在 1914年获得选举权后,英国就静悄悄地完成了整个政治的变革。 这就是说,英国从国体上来讲,是君主制;但是从政体上来讲,它是共和制。当
46、然,这里的 “共和 ”不是没有君主的意思,而是 英国比较好地发扬、发挥了罗马时期的共和理念,体现了罗马宪法里面所包含的多种政治成分混合、平衡的理想,从而建立起一种稳定的君主、上院的贵族和下院的民主混合的政治制度。 李强超越大众 民主与权威主义 共和主义对中国政治转型的启迪 ( 2)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的过程和特点( 8分),并分析英国成为近代最强国家的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 4分) 答案:( 1)提示:现代共和政体相对于古典共和政体的重大发展:一是摒弃直接民主,普遍采用代议制民主形式和程序;二是从基于道德力量的共和到基于宪政法治的共和、从美德共和到制度共和的转变过程;三是从混合
47、均衡政体思想到混合均衡基础上的分权制衡政体思想。(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2)过程:大宪章开始建立宪政制度;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9世纪中期,完善内阁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民主选举制度。( 6分) 特点:从国体上属于君主制;但从政体上是共和制,是一种体现多种政治成分混合的政体。( 2分) 政治原因:建立起稳定的政治制度,实现了民主制、代议制、现代的宪政; 经济原因:完成城市化和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大帝国。( 4分) 试题分析:( 1)此文材料比较长,从材料 “其根本精神在于把大众民主、精英统治、领导决断三者进行混合 ”、 “ 古典共和政体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是由公民美德维系的政体,也就是一种基于道德力量的政体。 ”、 “现代共和主义与混合政体、分权制衡、法治、代议制等宪政原则结合在一起,它是对纯粹民主原则的一种节制或限制 ”等内容可以分析得出答案:。( 2)君主立宪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经历了三个发展的阶段: 17 世纪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世纪,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19世纪的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获得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