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皇权至上和中央集权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A B C D 答案: A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上述观点表明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 “一国两制 ”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答案: B “尽管我们存在肤色不同 . 但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很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而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 ” 周恩
2、来的这段话是哪一外交活动时提出的 A 1953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 B 1955亚非万隆会议上 C 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 D 1972接见尼克松访华时 答案: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 ”体现此规定精神的 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答案: A 标志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C日内瓦会议,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 D中美关系正常化 答案: B “中国既不打美国牌
3、,也不打苏联牌 ,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这一论述反映新时期外交方针变化表现为 A独立自主 B维护世界和平 C不结盟 D对外开放 答案: C 从 19192009 ,九十年的历史探索与实践进程中,中国人民在 1919, 1949,1979, 2009谱写的历史乐章主题分别是民族 A觉醒,崛起,独立,振兴 B独立,觉醒,振兴,崛起 C觉醒,独立,振兴,崛起 D崛起,觉醒,独立,振兴 答案: C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里斯提尼 “领着人民参与政治 ”,克里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论的是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用 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 4个血缘部落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向公民发放 “观剧津
4、贴 ” A B C D 答案: B 陶片放逐法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创始于( ) 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里克利执政时期 答案: C 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 )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答案: C 西塞罗说: “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 ”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权威 B理性 C法律 D宗教 答案: C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 有利于全体
5、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确保了公民大会的决策公正无私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 B C D 答案: B 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自由民约为 16 8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约 4 5万,妇女 4万人,外邦人约 3万,奴隶约 1万。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有( ) A约 12 5万 B约 4 5万 C约 7 5万 D约 8 5万 答案: B 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 ) 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 古罗马的法律体系 雅典的奥运精神 罗马古城的建筑 A B C D 答案: A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
6、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 )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 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答案: C 画家丰子恺留得残枝叶自生的漫画曾被贴上如下评论 “ 无产阶级专政下 ,丰子恺之流还顽强地保存他们的反革命力量 ,以图东山再起 ” 该评论最可能出自 A “大跃进 ”时期 B “文化大革命 ”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A 以下实现中共工作重心转移的会议有 “七大 ” 七届二中全会 “八大 ” 十一届三中全会 A B C D 答案: D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
7、省制 答案: A 明神宗实录载: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王之威灵。 ”这说明 ( ) 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阁臣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 明朝内阁的设置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地方势力被削弱 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内侍机构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A B C D 答案: D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下列发源于中国,推行于全世界,成为今日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是 ( ) A秦朝军功爵制度 B汉代刺史制度 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 答案:
8、 C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专制是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内容 D.弥合君权与相权是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答案: B “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特别是对西藏、台湾的管辖。 ”“它 ”是指( ) A西汉郡国制 B北宋的通判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 C 清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改土归流 ”政策, “归流 ”是指 A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治 B把西南地区纳入清朝
9、版图 C少数民族归理藩院掌管 D中央派遣流官直接管治 答案: D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井冈山 “历史红 ”是因为在这里 建立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 B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扭转了党的 “左 ”倾错误 答案: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质意义是 A让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C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D否定封建君主专制 答案: D 关于国共的两次合作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次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第二次是反击日本侵略 B两次中共始终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C第一次消灭了两支军阀,收回汉口、九江
10、英租界;第二次赢得彻底胜利 D第一次采取党内合作,第二次采取党外合作 答案: B 如要对学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你认为下列哪一条路线最合适 A虎门销烟历史遗迹 北京故宫 孙中山先生纪念馆 B北伐战争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西柏坡 北京天安门 C山东曲阜孔子庙 圆明园遗迹 革命圣地延安 D虎门销烟历史遗迹 圆明园遗迹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答案: B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是在 A九一八事变之后 B华北事变之后 C西安事变之后 D七七事变之后 答案: B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 国共两党的阶级
11、立场相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 B C D 答案: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 A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B公平公正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C人民代表大会原则、民主集中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民主集中原则 答案: A 综合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 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1)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的观点。 (4分 ) 材料二 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
12、属于国民全体。一经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 -孙中山 (2)想了解孙中山先生关于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这一精神,应查阅他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 2分) 有人说孙中山领导的 辛亥革命是一次胜利的革命也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你是怎么理解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9分) ( 3)结合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发展所反映的历史趋势。 (2分 ) 材料三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
13、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 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6分 )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 1999年 3月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
14、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历史必修 朱汉国 ( 5)从材料二、三又能反映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怎样的趋势?( 3分) 答案:(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4分 ) (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分 ) 失败的理解: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9分) ( 3)从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2分 ) (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分) ( 5)逐步向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发展 (3分 )(答任意一点得 2分) 2011 年我校学生开展了以 “毛泽东 与新中国诞
15、生 ”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14分) 第一小组 围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提出问题: ( 1) 1927年 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2分)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2分) ( 2)经过查找资料,有人认为选择这条道路是取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也有人认为取决于农村中敌人力量薄弱,农民占大多数。你认为哪种观点最准确?( 2分) 第二小组 围绕 “革命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展开调查: ( 3)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分) 第三小组 围绕 “伟人 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进行论证: 有人说,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最大贡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4)根据以上图文材料,概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贡献。 ( 6分) 答案:( 1)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2分。)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分。) ( 2)取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2分) ( 3)中共七大。( 2分) ( 4)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建立新中国;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形成毛泽东思想。( 6分。任答其中三点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