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0年重庆一中高三下期第三次月考.doc

    • 资源ID:333204       资源大小:123.2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0年重庆一中高三下期第三次月考.doc

    1、2010年重庆一中高三下期第三次月考 选择题 化学与能源、生态、生活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与发展电动、混合动力汽车 B把世博会期间产生的垃圾焚烧或深埋处理 C钢铁雕塑局部镀铜防止生锈 D用福尔马林浸泡食品防止其变质 答案: A X、 Y、 Z、 W都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 3 倍; X、 Z 同族, Y、 Z 同周期, W 与 X、 Y 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 X、Y、 Z三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YO3 B X、 Y、 Z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

    2、小为: Y Z X C元素 X、 Z分别与元素 W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为: WmX WmZ D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浓度 HnY溶液的酸性比 HmZ溶液的酸性强 答案: D 化学教育报道了数起因食用有 “瘦肉精 ”的猪肉和内脏,而发生急性中毒的恶性事件。这足以说明,目前由于奸商的违法经营,已使 “瘦肉精 ”变成了“害人精 ”。 “瘦肉精 ”的结构表示如下图,下列关于 “瘦肉精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 C12H19Cl3N2O B属于芳香烃 C其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D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 在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 NaHCO3鉴别低级醇和低级羧酸 B用石墨做电极

    3、电解 Mg(NO3)2、 Cu(NO3)2的混合溶液,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少量浓盐酸中,然后稀释得到氯化铁溶液 D淀粉作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碘水滴定未知浓度的 FeCl2溶液测定其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D 某黄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 Ag 、 NH4 、 Fe3 、 SO3 、 HCO3 、Br 、 SCN ,为检验其成分,先对溶液进行初步分析。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不存在大量 HCO3 和 SCN B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 Fe3 C溶液可能含有 Ag D溶液中可能存在 NH4 答案: C 在浓盐酸中 H3AsO3与 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4、Sn2+ + 18Cl + aH3AsO3 + bH aAs + 3SnCl6 + c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氧化剂是 H3AsO3; 还原性: Cl As; 每生成 0.1 mol As,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 0.3mol; M为 OH ; a 2, b 6 A只有 B C D 答案: B 关于下列各比较对象,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将 pH均为 11的 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分别稀释成 pH 10的溶液,所加水的量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Na2CO3溶液与 (NH4)2CO3溶液中 CO3 的物质的量浓度 C. 常温下 pH 5的 NaHA溶液中 c(H2A)与 c(A )

    5、D. 等浓度的氯化钠和苯酚钠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答案: B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说明纤维素是还原性糖 B纯碱、氯仿 (CHCl3)、蔗糖、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 C工业上通过电解 AlCl3饱和溶液制备金属铝 D SiO2既能溶于 NaOH溶液又能溶于 HF 溶液,说明 SiO2是两性氧化物 答案: B 填空题 ( 15分)最近科学家提出 “绿色自由 ”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 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 “绿色自由 ”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 1)上述流程中碳酸钾溶液所起的作用是: ; ( 2)分解池

    6、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在合成塔中,若有 4.4 kg CO2与足量 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的水和甲醇气体,可放出 4947 kJ 的热量,试写出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4)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低温有利于原料气的转化,实际生产中采用 300的高温,原因之一是考虑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原因之二是 ; ( 5)右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 (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 + 3O2 2CO2 + 4H2O 则: a处通进的物质是 (写名称);电极 d的名称是 极;电极 c处发生的

    7、电极反应方程为: 。 答案:( 1)富集空气中的 CO2,为合成甲醇提供 CO2(其余合理答案:均给分)( 2分) ( 2) 2KHCO3 K2CO3 + CO2+ H2O( 3分) ( 3) CO2(g) + 3H2(g) = CH3OH(g) + H2O(g); H 49.47kJ/mol( 3分) ( 4)保证有较快的反应速率 (能答出与速率相关的正确答案:即可给分)( 2分) ( 5)甲醇( 1分);正( 1分); CH3OH + H2O 6e = CO2 + 6H+( 3分) (14 分 )已知 A 为蓝色溶液, B、 C、 I、 K 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 B、 L、K 常温下为

    8、无色无味气体, I为有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G为黑色固体, F的焰色反应显紫色 (透过钴玻璃观察 )。反应 中,产物 F、 P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 P的电子式是 _; I所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 ( 2)写出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 _; ( 3) M的水溶液呈 _(填 “酸性 ”“碱性 ”“中性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 ( 4)用惰性电极电解 400.00mL 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 pH 1,此时需要向溶液中加入 _,其质量为 _g,才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答案: (14分)( 1) (

    9、 2分);第三周期 A族;( 2分) ( 2) 3Cu + 8H+ + 2NO3- = 3Cu2+ 2NO + 4H2O ( 3)酸性( 1分); Cu2+ + 2 H2O Cu(OH)2 + 2 H+ ( 4) CuO(或氧化铜)( 2分); 1.60 g( 2分);(或 CuCO3; 2.48 g) ( 11分)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 CH3CH2CH2CH2OH)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有关问题。 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的制备(图见右上) 在三孔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 18.5 mL正丁醇和 15.4 mL冰醋酸,再加 3 4滴浓硫酸。然后安装分水器 (作用:实验过程中

    10、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冷凝管(起回流作用),加热使之反应。反应时加热有利于提高酯的产率,但温度过高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的精制 (1) 将圆底烧瓶中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中,并用饱和 Na2CO3 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 用分液法可分离上述有机层和水层,取出有机层的操作是 (2)将酯层进行蒸馏。蒸馏收集乙酸正丁酯产品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左右 计算产率 称量制得的乙酸正丁酯的质量为 12.76 g,则乙酸正丁酯的产率为 答 案: I温度过高,丁醇与乙酸易挥发,副反应增加( 2分) (1) 除去产品中含有的乙酸等杂质( 2分) 将有

    11、机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入一个干燥的蒸馏烧瓶中( 2分) ( 2) 126.1 ( 2分) III 55%( 3分) (20分 )早在 2004年,国家食品监督局就发出 “警惕食品中丙烯酰胺( CH2=CHCONH2) ”的公告,丙烯酰胺会在长期炸制食物过程中产生,具有中等毒性,它对人体可造成神经毒性和遗传毒性。已知:有机物 H是丙烯酰胺的相邻同系物; A为气态烃,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2.5g / L,其分子中有 2个甲基;F为六元环 状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G的结构简式 _ K 的结构简式_ ( 2)指明下列反应类型: AB: _EG:_ (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CD_ EF_ ( 4)下列关于丙烯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_(填选项序号) 丙烯酰胺所有碳、氮原子不可能在一个平面内 人们应改善膳食习惯,少食油炸食品 丙烯酰胺可发生加成和水解反应 酰胺类物质其实就是蛋白质 ( 5)写出有机物 H所有同种类别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 答案: (每个 2分) ( 2)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每个 2分) (每个 3分) ( 4) ( 2分) (每个 2分)


    注意事项

    本文(2010年重庆一中高三下期第三次月考.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