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0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doc

    • 资源ID:333154       资源大小:24.6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0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doc

    1、2010 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选择题 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时期。据此回答1213 题。 【小题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并将它们分别描述为: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 序指出他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墨、道 D道、法、墨、儒 【小题 2】下列思想最顺应时代潮流的是: A “兼相爱 ”“交相利 ” B “无为 ” C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 ” D “仁者爱人 ”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赋税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济制度,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据此回答 1416 题。 【小题 1】诗人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青苗法 D方田均税法 【小题 2】在我国慢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不少封建统治者深谙治国之道在于养民,采取一些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的赋税制度,以下赋税制度相对减轻农民负担或者有利于保证农时的是: 编户齐民 租庸调制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A B C D 【小题 3】纵观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史,可知其

    3、演变的基本趋势有: 赋税制度随土地制度的变革而演变 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向田亩为主过渡 赋税形式由实物形式逐渐向货币形式演变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A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有识之士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展开了各种抗争和探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据此回答 1720 题。 【小题 1】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都主张 “师夷长技 ”,两者的相同点是: A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 B都得到清朝最高统

    4、治者的支持 C都主张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抵御外国侵略 D都主张维护清朝统治 【小题 2】有人说洋务运动是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 “柳 ”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出现新的积极因素和阶级力量 D引进近代 科学技术 【小题 3】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相同点有: 斗争对象是清政府 在运动中表现出了其阶级局限性 都受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都是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A B C D 【小题 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是: A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B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没有改变中国政体 D都倡导民主和自由精神 答案:

    5、【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C 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这一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身上。据此回答 2123 题。 【小题 1】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后来,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党在哪次会议上对这一目标作出了调整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 会议 【小题 2】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其原 因是: A纠正了博古等人的 “左 ”倾错误 B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处理自身问题 C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指导 D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小题 3

    6、】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 “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渐 渐诞生。 ”她所说的 “统一 ”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 获释并重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 “植果以收利,蓄木以为薪 ”。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 3月 12日(孙中山逝世

    7、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 实业计划中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材料二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以孙中山提出的 “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为政治纲领。孙 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阐述: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原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材料三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 文实遵之。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

    8、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材料四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 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来解放,这是关于对 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要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请回答:( 1)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述三个革命的实质是什么? (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社会革命和关注民生方面的重要活动。 ( 3)结合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先生在誓词中要实现的目标。 ( 4)结合材料二、四及所学知识,说明孙中

    9、山晚年对中国革命对象和任务认识的变化。指出他在思想方针政策上的重大变化及促成这一 重大发展的主客观原因。 ( 5)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孙中山爱国主义思想的主旋律是什么? 答案: ( 1)以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2)号召植树造林,以消除水旱灾害,造福人民; 在三民主义中提出 “平均地权 ”的民生主义; 提出 “土地国有 ”政策; 民国成立后,南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法令措施; 提出修建三邪水利工程改造长江水系的设想。 ( 3)推翻清政府,巩固中华民国的地位;中华民国得到公认,建立平等外交。 ( 4)革命对象:由腐朽的清政府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革命任务:由推翻清政府的反封建斗争到反帝反封建斗争。 思想方针政策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原因:主观: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精神,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救国救民的责任感。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客观:十月革命的影响;苏联、共产国际、中共的支持。 ( 5)主旋律:坚持反帝反封建、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注意事项

    本文(2010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doc)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