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0年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高二11月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doc

    • 资源ID:333107       资源大小:168.6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0年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高二11月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doc

    1、2010年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高二 11月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 选择题 下图是一块考古发现的文物,小篆体砖文为: “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此文物的的朝代是 A周朝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答案: B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曾说: “绝大多数的印度人民对这一战争毫无兴趣,人民不愿支持一个为帝国主义而战的战争。老实说,印度人民更反对纳粹得胜,不过他们不以参战的方式表示反对。 ”这说明当时甘地( ) A放弃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谴责法西斯侵略,却反对战争 C主张参战,争取民族独立 D对世界大战漠不关心 答案: B 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

    2、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 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的伟大号召 答案: D 仔细观察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1920年俄国工农业生产及产业工人 与一战前水平比较表 A 20世纪 20年代,苏俄的社会经济百业凋敝,产业工人大量减少 B战时共产主义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 C连年 的战争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 D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斯大林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3、答案: D 邓小平幽默地说: “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 ”面对邓小平政治生活中的三度沉浮,我们最应该学习他 A不怕打击,愈挫愈勇的精神 B一切以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重的崇高品德和博大胸怀 C敢于斗争,坚持真理的精神 D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精神 答案: B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遵义会议、中共十四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六大 答案: C 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如下政治词汇,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一化三改造

    4、 两个凡是 大跃进 改革开放 A B C D 答案: B 在周恩来诞辰 11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 亚非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的外交方针 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参加重庆谈判,同学们自上而上填写表格 “主要事迹 ”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B 下图所示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图中人物正在苹果树下思考的问题是万有引力定律。后来,这位人物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写成了科学巨著 A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B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 C论物体的电动力学 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答案: A 爱因斯坦

    5、相对论的提出被称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这主要是因为它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现象 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A B C D 答案: D 爱因斯坦曾致信罗斯福,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以便尽快战胜法西斯。 1945年 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但也伤害了不少无辜平民。爱因斯坦为此非常懊悔,痛心地说:“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这表明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 A伟大的进步作家 B卓越的军事战略家 C良知的政治领袖 D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答案: D “滚

    6、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历史长河中,多少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如浪花般逝去。下列历史人物如果按其历史功绩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 “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 ”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被印度人民尊称为 “圣雄 ”、 “国父 ” 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 B C D 答案: B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自今日始,吾

    7、等之非清朝人矣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 国造二十万里 铁道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 B C D 答案: C 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包括 重用人才 善于纳谏 完善科举制 不夺农时,轻徭薄赋 减轻刑罚 A B C D 答案: D (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 “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 ”从这段材料能够看出 A唐太宗时期百姓安居乐业 B唐太宗时期徭役比较繁重 C唐太宗重视科举,人才很多 D唐太宗善于纳谏 答案: B 有 “

    8、冲冠一怒为红颜 ”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 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并存。此人是 A郑成功 B葛尔丹 C吴三桂 D鳌拜 答案: C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 答案: D 美国文化部长说:孔子的人 格与他的业绩,值得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 孔子 这位中国和全世界

    9、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下列关于孔子思想的世界性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儒家学说成了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亚洲的日本、朝鲜、越南受儒学影响最深 隋唐时期,儒家思想传到了西欧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 尔泰十分推崇孔子的学说 A B C D 答案: A 下图是孔子周游列国图,其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结果不断碰壁,主要原因是 A “仁 ”的主张太柔弱,不适应当时的战争需要 B维护周礼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新兴阶级的需要 C当时社会紧张,没有处理好与各国国君的关系 D兴办私学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答案: B 某中学历史探究 课上,学生从 “穿衣 ”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10、,甲生说: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 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 儒,乙 墨,丙 法,丁 道 B甲 道,乙 儒,丙 墨,丁 法 C甲 儒,乙 法,丙 墨,丁 道 D甲 道,乙 墨,丙 法,丁 -儒 答案: B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 “哲学家 ”“中庸之道 ”“逻辑学 ”等,该人

    11、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D 有人说 :“这位先生(指华盛顿)作为军官以他的技能和经验,他的足以自食其力的财富,出类拔萃的才能和众口交誉的极好声望,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 ”以上材料反映出华盛顿出任大陆军总司令源于他 有作战经验和领导艺术 有较多的财富 有杰出的才能 作战勇敢 A B C D 答案: B 有位高二的学生为了便于记忆,将拿破仑改造法国的措施列表整理,请指出他哪项整理错了 措施 意义 A政治 改革政府;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B经济 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 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军事 废除雇佣兵制,代之

    12、以征兵制 当时较为先进的兵役制度 D宗教 废除天主教的国教地位 实现了法国国教与拿破仑信奉宗教的统一 答案: D 某中学历史研究型学习小组选题新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奠基者,请问以下哪位人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A. B C D 答案: C 综合题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 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 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 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 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

    13、之藩 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 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 分兵驻守, 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 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4分) (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5 分) 答案:( 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 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4分) (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

    14、驻军;免除税役。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5分) 乔治 华盛顿、甘地、孙中山都被本国人民尊为 “国父 ”,三人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3分) 材料一 乔治 华盛顿 圣雄甘地 孙中山 ( 1) 华盛顿、孙中山、甘地三人享有 “国父 ”称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6分) 材料二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 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 甘地:论不合

    15、作( 1919年 11月) 材料三 甘地的手摇纺车 甘地的食盐进军 ( 2) 概述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的目标及其主要事迹。( 3分) 材料四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 “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 材料五 1893 年以后到 22 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 “甘地主义 ”的思想。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3)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 2分)?依据上述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 2

    16、分) 答案:( 1)理由: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分)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追求印度的独立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且为消除种姓制度、宗教纷争以稳定社会秩序而斗争;( 2分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为捍卫共和进行不懈斗争。( 2分) ( 2)目标:争取印度的民族自治。( 1分)主要事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手纺车运动(土布运动)、食盐运动、绝食祈祷(写出二点即可,任答一点即得1分,共 2分)。 ( 3)道路(思想):孙中山:暴力革命( 1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 1分)。成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 1分);甘地

    17、受到 “仁爱 ”、宗教思想的影响较深( 1分)。 关注民生,追求公正公平,建设民主法制,实现和谐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以下 问题:( 16分) 材料一 “子曰:仁者,爱人; ”“克已复礼为仁 ”;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 爱人,使民以时 ” 论语 (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何借鉴意义?( 4分) 材料二 只要对人性略知一二,我们就会相信 几乎没有什么人会为了公益而一再牺牲一切看得见的私益或实惠。 任何体制,若不是建立在根据这些准则所推定的真理之上,就不可能成功。 华盛顿 (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华

    18、盛顿政治思想的主要闪光点。( 2分)简要指出该思想遗产对我国的社会发展 的积极意义。( 2分) 材料三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中国毛泽东 ”(下图) ( 3)怀着建设美好社会的坚定信念,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革命道路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该道路的理论思想是什么?请简述其主要内容。( 4分) 材料四:下图所示是美国时代杂志 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时代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上的哪一决

    19、定。( 2分)该期杂志封面上的 “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 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2分) 答案:( 1)仁的思想。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 4分) ( 2)强调建立民主体制维护公益,限制人性中的自私。( 2 分)重要借鉴作用:如依靠人民群众建设和谐完美的社会;要重视民主法制和完善制度建设等。( 2分) ( 3)理论:工农武装割据。内容:将武装斗争 的重心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革命战争,以农村包围城市

    20、,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 4分) ( 4)果断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分) 不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改革开放,发展了生产力,解放了生产力,这不是远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分) ( 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7年李四光终于完成了冰期之庐山的初稿,明确地指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是 “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 ”。 白寿彝主编中国

    21、通史 材料二: 牛顿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因为他在诸多不同领域中做出了如此十分重要的贡献。如数学、天文、光学、力学等 牛顿对物理学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思维方式,通过种种方式,他按照实验和批判观察所揭示的情况用数学对外在的世界进行了描述。 (美)科恩著科学中的革命 材料三: 爱因斯坦将伽利略和牛顿的力学以及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结合在一个自 洽的体系中。他将时间和空间、物质和能量组合在一起,作为单一连续中的相互依存的变量。 (美)杰拉德 皮尔著科学家的探索与成就 请回答: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庐山是 “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 ”这句话的含义?( 2分) ( 2)结合

    22、所学知识回答,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什么重大成就?( 2分)试分析牛顿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客观原因。( 2分) ( 3)牛顿经典力学有什么局限性?( 2分)爱因斯坦如何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2分) ( 4)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科学家所具有的共同素质。( 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答案:( 1)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2分) ( 2)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潮汐现象及地球的圆扁形状;发明反射望远镜等( 2分,只要两例即可) 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即提供基础又对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吸收了开普勒、伽利略(特别是伽利略的实验方法)等前人研究成果。( 2分) ( 3)局限性:牛顿经典力学适合于宏观物体低达运动状态。( 2分)爰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牛顿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与能量的相当性。( 2 分) ( 4)关注民 族国家及人类的共同事业的人生态度;具有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突破陈见,勇于创新的精神;掌握科学的研究 方法,注重实践; ( 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注意事项

    本文(2010年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高二11月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