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右图是某组织的标志,对该组织表述正确的是 该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它是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许多大国都想争夺对该组织的控制权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该组织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A B C D 答案: D 美国学者形象地说: “美国诞生于农村,后来搬入城市,这个过程是十九世纪后期完成的。 ”19世纪后期美国迅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 19世纪中期初步完成工业化 B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C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 D存在大量种植园经济 答案: A 下列科技成就给宗教神学以致命打击的有 哥白尼的日心说 牛顿的经典力学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爱迪
2、生发明电灯泡 A B C D 答案: B 中国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在全球 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 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 1220亿元,同比增长 8%,其中海外营业额同比增长 9 8%。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海尔公司经营有方 B交通便利运输快捷 C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D海尔产品质优价廉 答案: C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 19531958 、 19591964 、 19701975 、19791984 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 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 19591964年
3、相对应的是 A B C D 答案: C 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记者讲述到,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答案: B 右边是 1957 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 “大跃进 ”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 “大跃进 ”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答案: D 与 1952
4、年相比, 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 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 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35.5提高到 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答案: A 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答案: C 诗联网 2009年 7月 14日发布的一首中写道: “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
5、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 挽国邦。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处应该填写 A中共成立 B国共合作 C抗战胜利 D遵义会议 答案: D 在 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 “没收一切土地 ”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 1929年在兴国土地法中把 “没收一切土地 ”改为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随后规定 “田地归耕种的农民所有 ”,毛泽东屡次修改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 A探索适应当时形势的土地政策 B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C纠正土地革命中的 “左 ”“右 ”倾错误 D调动农民对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答案: D 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有学者认为,从古至今的人类
6、历史,先后出现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 20世纪 40年代开始)。据此可将世界历史划分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依据上述结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即开端)应定在 A新航路的开辟 B 19世纪 70年代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18世纪 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 答案: D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 18世纪 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年 52家, 1809年 64家, 1830年 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答案: B 资本主义世界
7、市场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括 A民族主义的兴起 B国际贸易的扩展 C殖民活动的开展 D交通运输的发展 答案: A 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答案: A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
8、 B C D 答案: C 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 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 B C D 答案: A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答案: D 20 世纪 80 年代,
9、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 “安全网 ”的出现 保证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 反映了分配的社会化趋势 抑制了民众生产积极性 A B C D 答案: D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答案: D 有学者在
10、研究政治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 20年代,苏俄国曾实行“新经济政策 ”,中国曾开创 “农村包围城市 ”的革命道路; 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 “新政 ”; 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 ”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答案: D 新年伊始,郎咸平教授对 2010年的中国经济做出预测 经济停滞化、通货膨胀化、资产泡沫化。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国家也面临了相似的困境,为此它们采取的重要
11、举措不包括 A出售国有企业给私人 B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D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答案: B 有人说, “对于苏俄农民而言, 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 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 “阳光灿烂 ”是因为 A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 B国家无代价征收余粮 C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D农民可以自行处置余粮 答案: D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答案: C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
12、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 B C D 答案: D 二十世纪初期,当时刚成立的中国政府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这个政府 “揖美追欧 ”的表现有 实行三权分立 实行内阁责任制 实行 “耕者有其田 ” 鼓励发展工商业 A B C D 答案: C 顾炎武说: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
13、革命思想的形成 答案: B 明清时期 (1840年前 ),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些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答案: B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 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为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 “市 ”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突破了 B经商积累财富
14、主要用于买田置地和子女入仕并非明清时期人们 “营商致富 ”的动机之一 C “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指商人的财富大量消耗于非生产用途,而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 D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的干预和影响力较弱 答案: C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细微地描写了贾府的洋货使用。第 40、 59回,凤姐用以包裹银箸、黛玉用以包裹匙箸的洋巾,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第 105回,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材料反映了清朝中期 A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 B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商品 C进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 D外国商品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生活 答案: B 沈括梦
15、溪笔谈载: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答案: C 下列是从古诗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答案: B 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右图中扶犁的最有可能的是 A齐桓公 B汉景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答案: D 中国古代的帝王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神(社)和五谷神(稷), “社稷 ”从字来看是说土谷
16、之神,但它反映了 “社 ”和 “稷 ”两者是农业社会的根基 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 我国古代君主对自然界和农民的尊重 社稷作为一个特指名词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 “社稷 ”来代表国家 A B C D 答案: B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这首诗揭露的是哪一制度的弊端 A井田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代田法 答案: C 史记载, “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 _,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大禹之后于杞。 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句中横线部分文
17、字可能是 A “武王微九牧之君 ” B “封商纣于禄父殷之馀民 C “武王追思先圣王 ” D “于是封功臣谋士 答案: C 古人 “始生三月而加名 ”, “男子二十冠而字 ”。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 “卑己尊人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 A备、操 B备、孟德 C玄德、操 D玄德、孟德 答案: B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 ,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答案: B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
18、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答案: D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 A 孙中山赞赏太平天国反清的 “民族主义 ”,却指责太平天国 “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得出上述认识,主要采用的思想方法是 A自我中心观点 B阶级分析观点 C辩证评价观点 D时代潮流观点 答案: C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19、中提出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方向。 ”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 “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答案: C 19世纪 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 “秘密 ”不被发掘出来,那么, “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这里所说的 “秘密 ”可以理解为 A
20、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对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 B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近代中国出现了多元化经济结构,如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同时并存,这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复杂化 使中国社会性质特殊化 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 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多元化 A B C D 答案: D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39年
21、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1882年 1906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8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8年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沿海早于内地 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 中国民族资本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 A B C D 答案: A “ 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阙惟三端: “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透过这段材料,你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应取决于 A民族独立 B积极发展农村经济 C坚持实业救国 D彻底结束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
22、 A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 http: /www m1905 com/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答案: B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答案: C “上海 吴淞 ”铁路在 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 1877年被中国政府
23、购得后捣毁。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B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C清政府推行 “铁路国有 ”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D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答案: D 17001830 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 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 答案: C 综合题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
24、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19111937 )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 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图 12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 8分) (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 19271937 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9分) ( 3) 19451949 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
25、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9分) 答案: ( 1)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8分) ( 2)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 民族工业在 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 9分) ( 3)处于困境。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
26、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9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 5月 1日,在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个真正的世界性博览会(简称世博会)。由维多利亚女王通过外交途径邀请 10个国家参加,为期 161天、630万观众参与的伦敦世博会,开创了自由贸易的先河,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它的所有展品代表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无限想象 力。它的成功举办,为后来的历届世博会与奥运会几乎具有同等重要和全球规模盛会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 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大清国的展品 “物件翻近华式,专为手
27、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 ”。经评判。中国赛品 “以丝、茶、瓷器、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 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 材料三 1905年,清政府奏准出洋赛会章程 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商部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商部在博览会会场设立事务所、经理华商与会有关事务,向华 商提供各种帮助。 1910 年 6月,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正式开幕 共设农业、医药、教育、工艺、武备、机械、美术等 9个展览馆和一个劝工所。另设盛南馆 1所,陈列南洋各埠华侨之出口;参考馆 3所,主要展出外国产品。 2,4,6 (4)根据材料二、三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政策与鸦片战争前有什么不同?(4分)从以上材料反映的东西方发展的差距中你得出什么启示?(5分) 答案:(1)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轮船等交通事业的进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8分)(2)信息: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手工业发达、传统手工艺品仍驰名中外。(4分)(3)电气类;交通类;通讯类;化工类;动力类。举例略。(8分)(4)不同:改变了闭关自守的政策,逐步对外开放。(4分)要积极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积极参与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对外交往等。(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