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0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 资源ID:332162       资源大小:58.8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0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1、2010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答案: D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没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 察看改革开放 30年来各个阶段的流行语,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语录几乎贯穿始终。下列 “小平语录 ”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三个有利于 ” A B C D 答案: C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在于 ( ) A第一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D确定了判断姓 “社 ”还是姓 “资 ”的标准 答案: C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 ”开始,进而 “中体西用 ”,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

    3、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 ) 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 B康有为抨击坚持 “天不变,道亦不变 ”的封建顽固势力 C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 存其一必废其一 D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答案: D “两弹一星 ,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 26个部、委, 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 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 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开发 “两弹一星 ”,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B “两弹一星 ”的开发成功

    4、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 C “两弹一星 ”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D “两弹一星 ”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 答案: A “文革 ”期间,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的科研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东方红 1号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南优 2号 ” A B C D 答案: C 毛泽东同志在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jb1000上作总结发言。他说: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

    5、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这一发言应该是在 ( ) A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 B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 C发出 “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 ”的口号中提到的 D是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逐步建立时提到的 答案: D 新中国建立初期,刘少奇从中国实际出发,倡导的两种 “教育制度 ”是指 ( ) 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 半工半读学校教 育制度 职业教育制度 学前教育制度 A B C D 答案: A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答案: B 俄国作家列

    6、夫 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 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B 以 “不关心主题思想 ”为宗旨,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 “瞬间印象 ”,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下列能体现这一特征的作品是 ( )答案: D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 ”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美国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 ) A电影成为美国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B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 C

    7、电影对青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D电影提升了美国青少年的审 美情趣 答案: C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 “新的革命策略 ”是指 ( )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农村包围城市 答案: D 近代中国思想界的 “西学东渐 ”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新文

    8、化运动 D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答案: D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 )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B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C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答案: D 在争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与 “大一统 ”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答案: C 哈佛大学的

    9、校训是: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重视传统,尤其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人文理性传统 B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 C保证了哈佛能够继往开来传承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 D帕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直接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 答案: D 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 “这两个人毁了法国。 ”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 )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答案: C 张岱年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中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

    10、想,欧洲 17、 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同为启蒙思想,而后者却被看成是 “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主要是因为 ( ) A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B促 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改革 C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理论武器 D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答案: C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答案: C 下列作品中,绘画风格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的是 ( ) A B C D

    11、 答案: B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 ) “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 “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 “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 “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 A 达尔文 爱因斯坦 普朗克 牛顿 B 达尔文 伽利略 普朗克 牛顿 C 拉马克 牛顿 爱因斯坦 伽利略 D 拉马克 牛顿 普朗克 爱因斯坦 答案: B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 子曰诗云 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 ”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12、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答案: B 由 19世纪 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 /魏源等人 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技术 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 问题 A B C D 答案: A 某报报道: “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铲除殆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人或事) 当然接踵而生,毫不足怪。 ”这则报道应出自下列哪一份报刊? (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新青年 D民报 答

    13、案: C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孙中山在 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 “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 ”民族主义就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1924 年 1 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认为,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 ”同年 4月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里讲, “其三为民族,对于国内弱小之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治自决,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

    14、,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之地位。 ” 材料二只是在 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而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美国学者卡尔顿 海斯指出:( 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 ( 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 试论西方 “民族 ”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 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 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 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 ( 2

    15、分)从 1905年到 1924年,孙中山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的思想是什么 ( 2分)(不得摘抄原材料) ( 2)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运用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分析孙中山 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3分) ( 3)材料三中,卡尔顿 海斯提出了民族主义的两个定义,试用一句话综述其核心内容,并以 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例典型史实论证其观点。( 6分) ( 4)有西方学者认为,随 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 ”。你对这一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 请结合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作用加以说明。( 2分) 答案:(

    16、1)新内容: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扶持弱小民族,实行民自治)( 2分)。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由和独立(中华民族获得国际平等地位)( 2分)。 ( 2)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分) ( 3)民族主义是建设民族国家进程中的政治行动( 2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2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分) ( 4)反对(不同意)这一观点。( 1分)民族主义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基础。( 1分,任答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但是必须是正面的积

    17、极作用,是与代有关的。)(赞同这一看法,是中学生错误的价值观,不能得分。) ( 14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思想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贯穿中国近代史始终,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 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提出: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窃其所长,夺其所恃 ”。他又强调 “势变道不变 ”, “乾尊坤卑,天地定位 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 ” 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18、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 “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 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 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

    19、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王韬评论他 “实倡先声 ”的含义是什么?( 3分) ( 2)据材料二 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5 分) ( 3)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运用这一观点,他在 20世纪 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 4分) (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 2分) 答案:( 1)观点:提出学习西方,但认为封建制度和文化不能改变。( 2分)含义:对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1分) ( 2)观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2分)

    20、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对西方文化认识肤浅;中国落后。( 3分) ( 3)观点:批判吸收。( 2分)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2分) ( 4)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主张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 2分) 阅读材料 : 14到 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 “文字狱 ”。 请回答: ( 1)就如何 “做人 ”,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4分) ( 2) 1903 年,蔡

    21、元培在绍 兴教育会之关系一文中,尊黄宗羲为 “东方卢梭 ”,你如何评论?( 6分) ( 3)欧洲启蒙思想和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各自的前途命运有何不同?( 4分) ( 4)请结合有关史实,分别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这种不同的原因。( 6分) 答案: 提倡人性追求现世幸福,倡导个性解放,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2分)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 ”理论,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 2分) 黄宗羲同卢梭一样,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对后来的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分)。 但二者本质的不同,卢梭是资产阶级利益代表,黄宗羲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卢梭除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外,提出 “天赋人权 ” “

    22、主权在民 ”等资本主义的蓝图,而黄宗羲则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 4分) 启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作用。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虽然对君主专制统治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对后来的民主革命也起了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形成反对封建专制的社会思潮,也没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分) 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 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3分) 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

    23、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3分)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 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

    24、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 1)材 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2分) (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 2分)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 2分) ( 3)理学又被称为 “新儒学 ”,据材料三说明其 “新 ”在何处?( 2分) (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2分) (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2分) 答案:( 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 2分) ( 2) “大一统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巩固国

    25、家政治统一,加 强中央集权。( 4分) ( 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 2分) ( 4)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 2分) ( 5)春秋战国 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 儒学成为正统;宋明 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 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任答三点 2分) ( 14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对外来文化大胆吸收,外来民族的音乐、歌舞、技艺、服饰皆为唐人普遍喜好,刻意仿效。 清朝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别的都是蛮夷小邦,不与外国往来。满清严禁

    26、中国人学外语,严禁华人与外人接触。 李云泉主编中西文化关系史 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三 当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超越了民族与各族的界线,传承着和平与发展的福音;世界博览会将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环球小姐大赛、环球嘉年华、迪斯尼主 题公园等活动将鲜花、欢笑和美丽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 ( 1)与唐初相比,清朝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产生了什么影响 ( 4分) (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27、概述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 6 分) ( 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4分) 答案:( 1)变化:由积极吸收到极力排斥。( 2分)影响:阻断了中外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2分) ( 2)条件: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2分)愿望与 实践:主张民主共和,进行辛亥革命;提倡民主科学,发动新文化运动。( 4分) ( 3)现象:人类文明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2分)原因:科技革命的发展;全球化的加速;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发展);两极格局的结束。(任答 2项即可得 2分)


    注意事项

    本文(2010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