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09—10年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doc

    • 资源ID:331796       资源大小:100.2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09—10年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doc

    1、0910 年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正确的是 A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C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D次氯酸的结构式: HOCl 答案: D 在体积为 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2和 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 3H2(g) CH3OH(g) H2O(g) H -49.0kJ/mol,测得 CO2和 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225mol/(L min) B图中交点表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升高温度, n(CH

    2、3OH) n(CO2)减小 D 10分钟后向容器再充入 1mol CO2和 3mol H2,重新达平衡后, CO2体积分数将增大 答案: AC Cu2O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 Cu2O 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 2Cu+H2O Cu2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解过程中电子从电源正极流出经导线流向铜极 D当有 0.1mol电子转移时,有 0.1molCu2O 生成 答案: A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氨水溶解氯化银沉淀: Ag+ 2 NH3 H2O Ag(NH3)2+ 2 H2O B用醋酸除去水垢中的碳

    3、酸盐: 2CH3COOH+CO32- 2CH3COO-+H2O+CO2 C工业上电解食盐水制备 Cl2: 2Cl-+2H2O 2OH-+H2+Cl2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 2H2O + O 2 4e- 4OH- 答案: CD 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在中性溶液中: Al3+、 K+、 SO42-、 HCO3- B由水电离出的 (H ) 110 -12mol L -1的溶液中: K+、 Cl-、 NO3-、 Na+ C在强碱性溶液中: K+、 Na+、 Cl-、 AlO2- D在强酸性溶液中: NO3-、 K+、 I-、 Na+ 答案: BC 下列实验操作合理或能

    4、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 1:实验目的是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B图 2:用标准 NaOH溶液滴定待测 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图 3:将 0.1mol/L 55mL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 0.1mol/L50mL盐酸溶液中测中和热 D图 4:模拟铁的腐蚀实验 答案: D 同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 Ar 、 N2、 Si B金刚石、 O2、F2 C Ba(OH)2、K2O 、 CaCl2 D NH3、 CO2、CH4 答案: D 对 Na、 Mg、 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性: NaOH Mg Al D还原性: Na Mg Al 答案: D KOH溶液和等

    5、体积、等浓度的 HA弱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A c(K )c(OH-)c(A-)c(H ) B c(K )c(A-)c(OH-)c(H ) C c(K )c(A-)c(H )c(OH-) D c(K )c(H )c(A-)c(OH-) 答案: B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含共价键 B CsCl晶体中 Cs 的配位数为 6 C SiO2晶体中每个 Si原子与 4个 O 原子以单键结合 D金属晶体的熔点一定比原子晶体低,一定比分子晶体高 答案: C 关于 2SO2( g) +O2( g) 2SO3( 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

    6、应速率 B在平衡体系中增大 SO2的浓度,重新达到平衡后,SO3的含量一定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 t1、 t2时刻,SO3( g)的浓度分别是 c1, c2,则时间间隔 t1 t2内,SO3( 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答案: D 对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 NH3 H2O NH4+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后,溶液中 n( OH )增大 B加入少量浓盐酸,溶液中 n( OH )增大 C加入少量浓 NaOH溶液,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加入少量 NH4Cl固体,溶液中 c( NH4+)减少 答案: A 实验题 ( 12分)某草酸亚铁样品中含有少

    7、量硫酸亚铁。现用滴定法测定该样品中FeC2O4的含量。滴定反应是: 5 Fe2+ +5C2O42 +3MnO4 +24H+=5 Fe3+ +10CO2+3Mn2+12H2O。 实验方案设计为: 将准确称量的 a g草酸亚铁样品置于 250 mL 锥形瓶内,加入适量 2 mol/L的H2SO4溶液,使样品溶解,加热至 70 左右,立即用浓度为 0.02000 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 b ml。 向上述滴定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 Zn粉和过量的 2 mol/L的 H2SO4溶液,煮沸58min ,经检验溶液合格后(不含 Fe3 ),继续用 0.02000 mol

    8、/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 c ml。 。 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实验方案中的步骤 是 。 洁净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加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赶走尖嘴部位的气泡; 、 。 步骤 中检验溶液是否合格的操作是:取 1滴煮沸后的溶液滴入装有 溶液的试管中,如 ,则说明溶液合格。 某实验探究小组的一次测定数据记录如下: a/g 起始读数 /mL b/mL c/mL 0.1582 0.00 29.90 40.90 0.1582 0.00 30.10 41.10 0.1582 0.00 32.10 43.10

    9、 根据数据计算 0.1582g样品中: n( Fe2+) = ; n( C2O42 ) = ; FeC2O4( FeC2O4的摩尔质量为 144g/mol)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 0.1%) 答案:( 12分) ( 1)重复以上实验 12次( 2分) ( 2) 、检验活塞是否漏液( 1分) 、调节液面至 “0”刻度以下( 1分) ( 3) KSCN,( 1分)溶液中没有出现血红色(或红色)( 1分) ( 4) n( Fe2+) =0.001100mol( 2分) n( C2O42) =0.001000mol( 2分) FeC2O4的质量分数为 91.0%( 2分) 填空题 ( 8分)在含有弱

    10、电解质的溶液中,往往有多个化学平衡共存。 现将 0.04mol L-1的 HA溶液与 0.02mol L-1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如HA是 HCN,溶液中 c(Na+)c(CN-),则该混合溶液 c(H+) c(OH-)(请填 “”“”、 “”或 “=”)。 常温下在 20mL0.1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 0.1mol/L HCl溶液 40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 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在同一溶液中, H2CO3、 HCO3-、 CO32- (填: “能 ”或 “不能 ”)大量共存。 当 pH=

    11、7时,溶液中各种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 已知在 25 时, CO32-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 Kh=210-4,当溶 c(HCO3-)c(CO32-)=201时,溶液的 pH=_。答案:( 8分 ) ( 1) ( 1分) 0.02 ( 1分) ( 1分) ( 2) 不能( 1分) c(Na )+c(H )=c(Cl-)+c(HCO3-)+c(OH-)( 2分) 9( 2分) ( 8分)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最主要的能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2C2H2(g) 5O2(g) 4CO2(g) 2H2O(l) H -2599kJ mol-1, 则乙炔

    12、的燃烧热为 。 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此时可利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已知 CO(g)+1/2O2(g)= CO2(g) H1=-283.0kJ mol-1 C(s)+O2(g)=CO2(g) H2=-393.5kJ mol-1 则 C(s) 1/2O2(g)=CO(g) H = 。 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已知键能数据如下表 。 化学键 键能( kJ/mol) 化学键 键能( kJ/mol) NN 942 H-O 460 N

    13、-H 391 O O 499 H-H 437 反应 N2 3H2 2NH3 H a kJ 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 a的数值 。 最近美国 Simons等科学家发明了不必使氨先裂化为氢就可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该方法既有液氢燃料电池的优点,又克服了液氢不易保存的不足。其装置为用铂黑作为电极,插入强碱溶液中,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氨气。其电池总反应为 4NH3 3O22N2 6H2O。试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 。 答案:( 8分) 1299.5 kJ mol-1(2分 ) -110.5 kJ mol-1 (2分 ) a -93(2分 ) 2NH3 6OH-6e-=N2 6H2

    14、O (2分 ) ( 12分)通过火法冶金炼出的铜是粗铜,含杂质金、银、铁、锌,不适于电器及其他许多工业使用,必须进行电解精炼。 在精炼铜时,阳极减小的质量与阴极增加的质量是否相等 (填 “是 ”或“否 ”);阳极下面沉积金属的成分主要是 。 在精炼铜的过程中, Cu2+浓度逐渐下降, c(Fe2+)、 c(Zn2+)会逐渐 ,所以需要定时除去其中的 Fe2+、 Zn2+。甲同学设计了下列除杂方案 I(见下图)。 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物 质 Fe(OH)2 Cu(OH)2 Fe(OH)3 Zn(OH)2 开始沉淀时的 pH 7.6 5.2 2.7 8.0 完全沉淀时的 pH 9

    15、.6 6.7 3.7 11.0 试剂 a是 ,其目的是 。 操作 调节 pH至 b, b的取值范围是 。 调节溶液 A的 PH时可选择下列哪些试剂 。 A NaOH B CuO C Cu(OH)2 D NH3 H2O E Cu2(OH)2CO3 操作 是 ,方案 I中不能够除去的杂质金属阳离子是 。 乙同学在查阅课本时发现, “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 pH至 7-8,可使 Fe3+生成 Fe(OH)3沉淀而除去。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 I中也应该将溶液 pH调至 7-8。 你认为乙同学的建议是否正确? (填 “是 ”或 “否 ”)理由是 。 答案:( 1

    16、2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 1)否 金、银 ( 2)增大 H2O2 把 Fe2 氧化成 Fe3 3.7-5.2 BCE( 2分) 过滤 Zn2+ (3)否 PH 7 8时 Cu2 会转化为 Cu(OH)2 ( 10分)高温下,炼铁高炉中存在下列平衡: FeO(s) CO(g) Fe(s)CO2(g) H 0 试回答下列问题: 铁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 族。 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值将 (填 “增大 ”、 “减小 ”或 “不变 ”,下同),平衡体系中固体的质量将 。 为减少高炉冶铁时,含有 CO的尾气排放,下列研究方向不可取的是 。 A其它条件不

    17、变,增加高炉的高度 B调节还原时的炉温 C增加原料中焦炭与赤铁矿的比例 D将生成的铁水 及时移出 1100 时, FeO(s) CO(g) Fe(s) CO2(g),平衡常数 K=0.4。今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 7.2g的 FeO,同时通入 4.48L的 CO气体 (已折合为标准状况 ),将其升温到 1100 ,并维持温度不变,达平衡时, FeO 的转化率为 。(精确到 0.1%) 答案:( 10分)( 1)四、 ( 2分) ( 2) K c( CO2) /c( CO) ( 2分)增大( 1分)减小( 1分) ( 3) ACD( 2分) ( 4) 57.1% ( 2分) ( 14分) A、 B

    18、、 C、 D、 E、 F均为前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 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倍, A和 C、 B和 E同主族, B、 C、 D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的离子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 F原子中共有 6个未成对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A 、 C 、 E 、 F 。 元素 A和元素 B可以形成 A2B物质甲,写出甲的分子式 ,甲为 (填“极性 ”或 “非极性 ”)分子。 元素 A和元素 E形成化合物乙,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乙 ;常温下甲为液态,乙为气态,试解释原因 。 元素 A与元素 C形成化合物丙,丙的水溶液

    19、显碱性,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元素 C、元素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写出元素 F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 答案:( 14分) ( 1) H Na S Cr (每空 1分,共 4分) ( 2) H2O ( 1分) 极性( 1分) ( 3) ( 1分) 甲分子间存在氢键,乙分子间无氢键( 1分) ( 4) NaH H2O=NaOH H2( 2分) ( 5) Al(OH)3 OH-=AlO2- 2H2O( 2分) ( 6) 3d54s1 ( 2分) ( 14分)铜是第四周期重要的过渡元素之一,其单质及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铜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

    20、式是 。比较第一电离能 Cu Zn(填 “ ”、 “ ”、“ ”),说明理由 。 氮和铜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每个球均表示 1个原子) 铜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 NH3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 NH3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杂化,与 NH3互为等电子体的粒子有 。(只写其中一种)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 在绿色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中,将植物材料洗净后浸入 5%的硫酸铜溶液中,叶绿素(如图 1)中心离子 Mg2 被置换成 Cu2 (如图 2),叶片则永保绿色,请在图 2中用箭头表示出配位键。答案:( 14分) ( 1) 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 Ar 3d104s1( 2分) ( 1分) Cu失去 1个 电子后内层电子达到全充满的稳定状态( 1分) ( 2) Cu3N( 2分) ( 3) SP3 H3O (各 1分) Cu2 2NH3 H2O Cu(OH)2 2NH4 ( 2分) Cu(OH)2 4NH3=Cu(NH3)42 +2OH-( 2分) ( 3)( 2分)


    注意事项

    本文(09—10年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doc)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