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10年宜昌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三月联考化学卷 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 NaOH B H2S04 C蔗糖 D NaCl 答案: C 38.4g 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 22.4L(标况)(不考虑 N2O4的生成),则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 1.0 mol B 1.6 mol C 2.2 mol D 2.4 mol 答案: C 已知氢有三种常见的同位素: 1H、 2H、 3H氧也有三种同位素: 16O、 17O、18O,由这六种核素构成的水分子中,其式量最多有 A 18种 B 12种 C 7种 D 6种 答案: C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
2、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沸点 : HI HBr HCl HF B原子半径大小 : Na Mg O C酸性: HClO4 H2SO4 H2SiO3 D还原性强弱 : F- Cl- I- 答案: A X和 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 Z和 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 Y元素的原子半径, X、 Y、 Z 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教育博客 A X Y Z B Y X Z C Z X Y D Z Y X 答案: D 砷为第四周期 VA族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砷可以有 -3、
3、+3、 +5等多种化合价 B砷原子的第 3电子层含有 18个电子 C H3AsO4的酸性比 H3PO4弱 D砷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磷化氢的强 答案: D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 Na+ 浓度变大,有 O2放出 B溶液中 OH-浓度不变,有 H2放出 C溶液中 Na+数目减少,有 O2放出 D溶液中 OH-数目不变,有 O2放出 答案: C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Cl、 MgCl2、 AlCl3种溶液,当它们的体积比为 3: 2:1时, 3种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 1: 1: 1 B
4、1: 2: 3 C 3: 2: 1 D 3: 4: 3 答案: B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溶液混合加热 NH4+ + OH- = NH4OH B用 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 Fe3 Cu Fe2 Cu2 C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SO2 + OH- = HSO3-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NH3 H2O = Al( OH) 3+3NH4+ 答案: D 配制 100mL1.0mol L-1的 NaOH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使用前经蒸馏水清洗后没有干燥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
5、相切 D将 NaOH放在滤纸上称量 答案: C 下列物质不是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白磷、水玻璃 C干冰、铁、盐酸 D CO、氮气、胆矾 答案: D 设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伏加德罗常数 NA的数值是 0.012kg12 C 中所含的原子数 B标准状况下, 22 4LCl2与过量 Fe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 2NA C标况下, 22.4L SO2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 NA D标准状况下, 5.6 L NO和 5.6 L O2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 0.5 NA 答案: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 A
6、 NO B NO2 C SO2 D O2 答案: A 在下列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a2+、 K+、 HCO3 、 OH B Na+、 ClO 、 H+、 MnO4 C Fe3+、 Mg2+、 Cl 、 SCN D K+、 NH4+、 SO42 、 Cl 答案: D 在下列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 C+ H2O CO+ H2 B 3NO2+H2O 2HNO3+NO C 2Na2O2+2H2O 4NaOH+O2 D 2F2+2H2O 4HF+O2 答案: A 在下列物质中,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NaOH B Na2O2 C H2 D H2S 答案: B 下列说法中不
7、正确的是( )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答案: D 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A 16 B 26 C 36 D 46 答案: D 实验题 (12分 )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 1)操作 可选择 _ 仪器。 A烧瓶 B烧杯 C锥形瓶 D坩埚 E、蒸发皿 ( 2)操作 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为什么? (填能或不能)理由 ( 3)进行操作 后,如何判断
8、SO 已除尽,方法是 _ ( 4)操作 的目的是 _ 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 _。 ( 5)操作 的目的是 _ _。 答案: (12分 ) ( 1) D ( 2分) ( 2不能会引入 NO3 杂质( 2分) ( 3)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 BaCl2,若无沉淀产生,说明 SO 除尽( 2分) ( 4)除去过量的 Ba2+ ( 2分) 避免 重复过滤,使操作简化,节省时间 ( 2分) ( 5)除去 CO2和多余的 HCl ( 2分) 填空题 ( 10分)已知 A、 B、 C、 D、 E五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若解题时需要,可作合理假设),且五种
9、物质中均含有 A元素。 (1)若 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 D的化学式为 CD的化学方程式 ( 2)若 A为气态非金属单质 D物质的颜色是 AB的化学方程式 EC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 1) SO3 ( 2分) (无条件扣 1分) ( 2分) ( 2) 红棕色 ( 2分 (无条件扣 1分)( 2分) 3Cu+8H+2NO3- 3Cu2+2NO+4H2O ( 2分) ( 13分) A、 B、 C、 D、 E、 F都是短周期主族元素,教育博客原子系数依次增大。其中 B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倍;教育博客 A能和C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 1和 2: 1的物质; D也能和 C形成原子个
10、数比为 1: 1和 2: 1的物质; D、 E、 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反应,都生成盐和水; F单质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试回答: ( 1)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 C_,E_, F_, B在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 ( 2) B、 C、 F三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_。(填分子式) ( 3) A与 C形成的含有 18个电子的分子的电子式是 _。 ( 4) C、 D单质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 1的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 ( 5) E单质与 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答案:( 13分)( 1)氧 铝 氯 (写符号无分 (每个 1分 ) 第二周期
11、 IVA 族 ( 2分) ( 2) H2O ( 2分) ( 3) ( 2分) ( 4) 2Na+O2 2Na2O2 (无条件扣 1分)( 2分) ( 5)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 2分) ( 10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Na+,K+,Br ,SO42-,CO32-等离子中的全部或其中的几种 ,现分别取三份溶液 ,进行如下操作: 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 b.溶液中通入氯气 ,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 c.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后 ,无气体放出 ,再加入 Ba(NO3)2溶液后 ,产生白色沉淀 . (1)原混合液中一定存在的
12、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为确定 离子是否存在 ,只需将 c操作中如何改进? _ (3)为确定 离子是否存在 ,应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 答案:( 10分) (1) Na+, Br - ( 2分) CO32-( 2分) (2) SO42- ( 1分)将稀硫酸改为加稀盐酸或稀硝酸( 2分) (3) K+ ( 1分)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a中的焰色( 2分) 计算题 (11分 ) 将标准状况下的 11.2L氨气溶于 100mL水中,得到密度为 0.868 gcm-3的氨水。(不考虑氨气与水的反应) (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 mol;溶液的体积 = L; 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 mol L-1。 ( 2)若取上述氨水 30.0mL与 70.0mL2.00mol L-1的 AlCl3溶液相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g。 ( 3)若取某浓度的 NaOH溶液 50.0mL与 50.0mL2.00mol L-1的 AlCl3溶液相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测得溶液中铝元素与沉淀中铝元素质量相等,则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1 答案: (11 分 )( 1) 0.5mol;( 1 分) 0.125L;( 2 分) 4mol L-1。( 2 分) ( 2) 3.12g。( 3分)( 3) 7mol L-1 (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