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1.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31397       资源大小:24.3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1.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 1.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钠的密度比水小 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Na2O D实验时用剩的钠块应该放回原试剂瓶 答案: C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再经过一步转化可得碳酸氢钠 B分别向 Na2CO3和 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产生 CO2较快的为NaHCO3 C等物质的量的 Na2O2、 NaHCO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为纯净物 D钠与 O2反应时,由于 O2的量不同,可分别生成 Na2O 或 Na2O2 答案: B

    2、 将 0.05 mol Na分别投入到盛有 100 mL水、 100 mL盐酸、 100 mL硫酸铜溶液的 X、 Y、 Z三个烧杯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三个烧杯中一定均会发生的离子反应有: 2Na 2H2O=2Na 2OH- H2 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相比而言, X烧杯中的反应平缓些 C Z烧杯中一定会有沉淀生成,但沉淀不是单质铜 D三个烧杯中置换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答案: A 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 Na2O2或 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 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N

    3、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1 1 B Na2O2分别与水及 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时,需要水和 CO2的质量相等 C Na2O2分别与水及 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 Na2O2的漂白原理与 SO2的漂白原理相同 答案: C 下列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滴有酚酞的 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 NaHCO3分解生成了 Na2CO3 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 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 CO2、 H2O与 Na2O2的反

    4、应是放热反应 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 Na2CO3,原因是钠与氧气生成的 Na2O 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答案: A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足量的 Na2O2和 Na2O 分别加入酚酞试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B用钠与空气反应制纯净的 Na2O2,空气必须经过碱石灰处理后,才能与钠反应 C钠与钠离子都具有强还原性 D在 Na2O2与 CO2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Na2O2,还原剂是 CO2 答案: B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 Na2CO3 C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D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

    5、沙覆盖灭火 答案: B 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信息: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 CO2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 CO2气体中燃烧后得到的白色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装满 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有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 假设 1:白色物质是 Na2O。 假设 2:白色物质是 Na2CO3。 假设 3:白色物质是 Na2O 和 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该小组对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 1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

    6、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为 Na2O 方案 2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 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物质为Na2CO3 中加入过量的 CaCl2溶液。 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甲同学认为方案 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 (3)乙同学认为方案 2得到的结论正确,白色物质为 。 (4)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5)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 答案: (1)2Mg CO2

    7、 2MgO C (2)Na2CO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试液变红,且也有可能是 Na2O 和 Na2CO3的混合物 (3)Na2CO3 (4)4Na 3CO2 2Na2CO3 C (5)不同意,因为反应物中无氢元素 (或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其他合理答案:也对 ) 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缓慢通入一定量的 N2后,将装置 D连接好 (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 ),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剧烈反应,有气体产生。 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 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

    8、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 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B中湿润的红色纸条退色,证明 A中反应有 (填化学式 )生成。若 B中改放湿润的淀粉 KI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 (2)装置 C的作用是 。 (3)甲同学认为 O2是 Na2O2被盐酸中的 HCl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 ; 。 (4)实验证明, Na2O2与干燥的 HCl能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Na2O2 HCl= Cl2 NaCl 该反应 (填 “能 ”或 “不能 ”)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

    9、净的 Cl2,理由是 (要求答出两点 )。 答案: (1)Cl2 4H 4I- O2=2I2 2H2O(或 2H2O 4I- O2=2I2 4OH (2)吸收 HCl和过量的 Cl2,防止污染空气,使 D中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 (3) Na2O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可能得到 O2 O2有可能是Na2O2与盐酸中的 H2O 反应所得 (4)1 4 1 2 2H2O 不能 Na2O2与生成的 H2O 反应有 O2生成; HCl混在Cl2中; H2O 混在 Cl2中;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 HCl气体;固体与气体反应较慢 (答出任何两点即可 ) 填空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 Na2

    10、O2的有关性质探究如下:向滴有酚酞的水中 投入一定量的 Na2O2,观察到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过一会儿溶液又变为无色。 对上述实验中溶液变红,过一会儿又退色的原因,甲、乙两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解释: 甲同学认为是 Na2O2与水反应放出氧气,氧气有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使溶液退色; 乙同学则认为是 Na2O2与水反应时产生了 H2O2, H2O2的强氧化性使酚酞退色。 (1)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3%的 H2O2溶液并振荡。 若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甲同学针对乙同学的上述验证实验提出还应增做实验才能更直接证明 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 H2O2,甲同学提出要增加的实验是什么? (2)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甲同学的解释是否正确 (画出简易装置图,说明简要步骤 )。 答案: (1) 溶液的红色退去 在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足量过氧化钠,待反应完成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有气体放出,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有 H2O2生成。 (2)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氧气,若红色退去,证明甲同学的推测正确,反之,则不正确。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 (可用广口瓶等其他仪器代替烧杯,合理即可 )


    注意事项

    本文(2014年高考化学鲁科版1.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