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2013学年浙江乐清第二中学高一第二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30297       资源大小:43.9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2013学年浙江乐清第二中学高一第二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 学年浙江乐清第二中学高一第二次( 12 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对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B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C 18K 金常用来制作饰品,其熔点比纯金高 D钢是纯铁的俗称 答案: B 试题分析: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熔点低于它的纯金属成分。钢是合金,主要成分为铁和碳。因此, B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合金的概念和特性,以及常见合金。 点评: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合金的基础知识,注意知识细节和特殊性,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 等质量的钠、镁、铝分别

    2、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 H2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 A Al、 Mg、 Na B Mg、 Al、 Na C Na、 Mg、 Al D Na、 Al、 Mg 答案: A 试题分析: 2Na + 2HCl = 2NaCl + H2;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6 HCl = 2AlCl 3+ 3H2。等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Al、 Mg、 Na。 考点:金属与酸的反应,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这道题目是常规考题,做了一道之后,要总结出此类题目的规律,以后再遇到就容易解答了。本题的计算是常规计算,难度不大。 某溶液中

    3、有 Mg2+、 Fe2+、 Fe3+和 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过滤,再在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所得溶液中大量增加的阳离子是 A Mg2+ B Al3+ C Fe2+ D Fe3+ 答案: D 试题分析: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溶液, Mg2+全部被沉淀, Fe2+和 Fe3+分别与碱反应生成 Fe(OH)2 和 Fe(OH)3 沉淀,微热, Fe(OH)2 沉淀变成 Fe(OH)3 沉淀,Al3+与过量碱反应,生成 NaAlO2。过滤,滤渣中只剩下 Mg(OH)2和 Fe(OH)3沉淀,加入过量盐酸,沉淀溶解,得到 Mg2+和 Fe3+。故符合条件

    4、的选项只有 D。 考点:镁、铝、铁的性质 点评:需要根据反应的过程来依次判断沉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镁、铝、铁与碱反应的性质,其中抓住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特殊性。 向 HCl酸化的 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 NaOH溶液,图中能正确表示这个反应的是 (纵坐标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横坐标表 示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答案: D 试题分析:开始时, NaOH与 HCl发生反应,没有沉淀生成; NaOH溶液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时,全部生成沉淀与沉淀全部溶解所需 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3 1。故正确选项为 D。 考点: NaOH与 AlCl3的反应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化学图像信息,抓

    5、住图像中的起点,拐点和变化趋势。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Fe2 、 Fe3 、 Na 、 NO3- B Fe3 、 NH4 、 SCN 、 Cl C H 、 I 、 Na 、 SiO32- D NH4 、 OH-、 Cl-、 SO32- 答案: A 试题分析: Fe3 与 SCN 会生成红色络合物; NH4 和 OH-不能大量共存; H 与SiO32- 会产生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正确选项为 A。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点评:共存问题中,有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生成的都不能共存,抓住这一点,就可以解题。 在下列反应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1 2的是 A 2SO2 + O 2

    6、2SO3 B Cu + 2H2SO4(浓 ) = CuSO4 + SO2+ 2H2O C SiO2 +3C SiC + 2CO D Si + 2Cl2 SiCl4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氧化剂 O 2与还原剂 SO2的质量比为 1 4; B选项,氧化剂H2SO4与还原剂 Cu 的质量比为 49 32; C选项,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 2; D选项,氧化剂 Cl2与还原剂 Si的质量比为 71 28。故选项 C为正确选项。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简单的化学反应。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关键在于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理解什么是还原剂和什么是氧化剂之后难题就迎

    7、刃而解。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两者相互滴加现象不同的是 A FeCl3和 NaOH B NaHCO3和 HCl C NaAlO2和 HCl D AlCl3和 NH3 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选项,两者互滴,现象均为出现红褐色沉淀; B 选项,两者互滴,现象均为有无色气泡产生; C 选项,将 NaAlO2滴入 HCl中时,有白色沉淀产生,随后沉淀消失,而将 HCl滴入 NaAlO2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不消失,直到 HCl过量,沉淀才消失。 D选项,两者互滴,均为出现白色沉淀。故正确选项为 C。 考点:基本反应式及反应物添加先后顺序的影响。 点评:互滴现象的本质在于过量问题,后滴加

    8、的物质少量,所以出现的现象不同。 实验室中,要使 AlCl3溶液中的 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 NaOH溶液 B Ba(OH)2溶液 C盐酸 D氨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 AlCl3溶液与碱反应能生成 Al(OH)3沉淀,但 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与强碱反应生成 NaAlO2溶液,但不溶于弱碱氨水。 AlCl3溶液与盐酸不反应。因此,符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D。 考点: Al(OH)3的两性。 点评:本题关键在于理解氢氧化铝溶于强碱,而不溶于弱碱。 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

    9、子是 A Fe2+ B Fe3+ C Cu2+ D H+ 答案: A 试题分析:反应结束,所剩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说明仍有铁粉剩余。而铁粉会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因此,反应结束之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只有 Fe2+ 。故正确选项为 A。 考点:铁的还原性。 点评:抓住题眼是剩余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的是铁,根据元素守恒可以解答。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 NaOH溶液中: 2Al+2OH- 2AlO2-+H2 B铁片投入到稀硫酸中: Fe + 2H+ Fe2+ + H2 C碳酸钙加入过量盐酸中: CO32-+

    10、 2H+ CO2 + H2O D一小块钠投入到水中: Na + 2H2O = Na+ + 2OH-+ H2 答案: B 试题分析:铝粉投入到 NaOH溶液中: 2Al+2OH-+2H2O 2AlO2-+3H2;碳酸钙加入过量盐酸中: CaCO3+ 2H+ CO2 + H2O+Ca2+;钠投入到水中: 2Na + 2H2O = 2Na+ + 2OH-+ H2.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B。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判断中,抓住易错点,如电荷守恒易错,元素守恒易错,有些物质的拆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小苏打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

    11、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 Mg、 Al、 Fe可以分别用电解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冶炼得到 D Al2O3、 Al(OH)3和 NaHCO3都是既能与稀 HCl、又能与 NaOH溶液反应的两性化合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纯碱属于盐; Mg、 Al分别用电解法得到, Fe可用热分解法得到;两性化合物指能表现出酸性,又能表现出碱性的化合物, NaHCO3虽然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但是它是酸式盐,显碱性。 考点:酸碱盐的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金属冶炼、两性化合物。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对酸碱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进行区分,并考察了常见金属冶炼方法及两性化合物的概念,关键在于抓住每个分

    12、类的化学概念中的关键,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要是化合物。 当钠着火时,应选用灭火的是 A煤油 B水 C沙土 D泡沫灭火器 答案: C 试题分析:煤油是易燃物,钠与水会发生放热反应,过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因此用沙土可以灭火, C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纳的性质。 点评:本题抓住钠与水会发生反应的性质,所以不能用惯性思维来解答,需要针对钠的特殊性来分析。 下列物质: 水泥 玻璃 陶瓷 水晶,其中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全部 答案: C 试题分析:陶瓷、水泥、玻璃属于硅酸盐产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 SiO2。 考点:二氧化硅及硅酸盐。 点评:需要了解生产生活中常用材

    13、料的主要化学成分,这是做这类题目的关键。 下列关于 Na2O 和 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白色固体 B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C都是碱性氧化物 D都是强氧化剂 答案: B 试题分析: Na2O 是白色固体, Na2O2是淡黄色固体。二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强碱溶液。 Na2O 是碱性氧化物, Na2O2虽然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碱,但它除了生成碱之外还有氧气,所以它不是碱性氧化物。 Na2O 不是强氧化剂。因此,正确选项为 B。 考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点评:需要学生熟练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在对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时,有相同的性质也有不同点。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

    14、确的是 A金属原子只有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C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D含金属元素的离子都是阳离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处于中间价态的金属阳离子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金属单质 Hg在常温下为液态。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可能得到低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也可能得到金属单质。含金属元素的配合物离子如 FeO42-离子就是阴离子。因此,正 确选项是 C。 考点:金属的性质。 点评:需要对原子、元素、离子、单质这四个概念进行辨析,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现象中正确的描述是 金属钠熔成小球 在空气中立即燃烧 燃烧后得到白

    15、色固体 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金属钠的熔点较低,加热过程融化成小球,点燃,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因此正确选项为 C。 考点: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属于常规考查钠化学性质的题目,学生在做完实验后,需要对这个实验进行讨论并分析,注意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的现象。 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浓 NaOH( aq),第二份加入足量的 HCl( aq),如果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则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A 2 3 B 1 1 C 1 2 D 1 3 答案: B 试题分析:铝是两性,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 2A

    16、l + 2NaOH + 2H2O= 2NaAlO2 + 3H2; 2Al + 6HCl = 2Al + 3H2,因此同温 同压下放出等体积气体时,两份铝粉的质量一样。故符合题意的选项是 B。 考点:铝的性质及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抓住放出等量体积的气体,这个等量可以转化为电子守恒,元素守恒等来解题是关键。 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 H2、 Cl2等非金属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常温下

    17、,除氟化氢以外,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考点:硅的性质 点评:需要学生对硅的性质有熟练的掌握,此类知识需要记忆。 填空题 ( 10分)化学与资源利用、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根据下列要求填写 : 工业上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填化学式) 下列物质中,可用来制造耐火材料的是 。(填字母) A金刚石 B氧化镁 C三氧化二铝 D过氧化钠 在生铁和钢这 2种金属材料中,含碳量较高的是 。 在炼铁、水泥和玻璃的化学工业中,都需要的原料是 。(填俗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其主要化学成分为 Ca2Mg5Si8O22(OH)2 ,把它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 。 答案: SiO2 BC 生

    18、铁 石灰石 2CaO 5MgO 8SiO2 H2O 试题分析: SiO2 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纯净的 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氧化镁和三氧化二铝可用来制耐火材料;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较高;在炼铁、水泥和玻璃的化学工业中,都需要的原料是石灰石;将玉的化学式拆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 2CaO 5MgO 8SiO2 H2O。 考点:基本的化工材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化工材料的认识,难度较小。 ( 10分)硫酸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所表现的性质(用字母填在横线上)。 A难挥发性 B强酸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E强氧化性 F催化作用 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 ; 往

    19、晶体硫酸铜中加浓硫酸,晶体变白 ; 浓硫酸与铜反应 ; 运用铁制槽车和铝制槽车运输浓硫酸 ; 浓硫酸使润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又变黑 。 答案: C C BE E BD 试题分析:浓硫酸用做气体干燥剂,以及使晶体硫酸铜失水变成无水硫酸铜,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与铜反应,本质上涉及两个步骤,先将铜氧化为氧化铜,再与其反应生成硫酸铜,故表现了强氧化性和强酸性这两个性质。冷的浓硫酸会使铁制槽车和铝制槽车发生钝化,故能用它们运输浓硫酸,表现的是它的强氧化性。浓硫酸使润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体现了其强酸性,后又变黑,则是浓硫酸使其脱水碳化,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 点评:本题集

    20、中考查了浓硫酸的性质,都是一些常识性知识,需要学生对浓硫酸的各种特殊性质有对比的记 忆,并结合生产实际,题目难度较小。 (10分 ) 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会污染环境的物质,为了保护环境,这些废液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 Fe3+、 Cu2+,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1)废液经操作 得到的沉淀 A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 ; ( 2)写出操作 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 。 ( 3)在操作 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 4)操作 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 Fe 、 Cu ( 2) 2Fe

    21、3+ + Fe = 3Fe2+ ; Cu2+ + Fe = Cu + Fe2+ ( 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 4) Fe3+ + 3OH- = Fe(OH)3 试题分析:含有 Fe3+、 Cu2+的废液中,加入过量铁屑,发生反应 : 2Fe3+ + Fe = 3Fe2+ ; Cu2+ + Fe = Cu + Fe2+,过滤后,得到沉淀 A,其中含有铜和铁的单质,并得到滤液溶液 A,其中含有 Fe2+,加入 H2O2溶液, Fe2+被氧化成 Fe3+,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向该溶液中加碱,发生反应: Fe3+ + 3OH- = Fe(OH)3 ,得到 Fe(OH)3沉淀。 考点:废液回收

    22、处理, Fe的还原性和 Fe3+的氧化性。 点评:本题通过废液回收处理过程考查学生对 Fe的还原性和 Fe3+的氧化性的掌握,解题时需要对每一步的化工流程用化学反应或化学原理来推断这样设计的原因,推断下一步设计的意图。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而这一题需要牢记双氧水这一种绿色的氧化剂。 ( 6分)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 NH4 、 K 、 Na 、 Mg2 、 Al3 、Fe3 、 SO42、 CO32、 Cl和 I。你取该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 ( 1)用 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 2)取部分溶液,加入 CCl4及数滴氯水,经振荡后 CCl4层呈紫红色; ( 3)

    23、另取部分溶液,加入稀 NaOH 溶液使其变为碱性,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 4)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通入过量 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 5)将( 3)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你可知道该溶液中: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答案: NH4 、 Al3 、 I Mg2 、 Fe3 、 CO32 K 、 Na 、 SO42、 Cl 试题分析:溶液澄清,故肯定没有 Fe3 存在;由( 1)知,肯定没有 CO32存在,因为该离子水溶液显碱性;由( 2)知,肯定有 I存在;由( 3)知,肯定

    24、没有Mg2 的存在;由( 4)知,肯定有 Al3 的存在,通入过量 CO2气体时才会双水解产生 Al(OH)3白色沉淀;由( 5)知,放出的气体为氨气,故溶液一定含有 NH4 。由于溶液中有 Al3 ,故溶液中肯定不能存在 CO32,否则会发生双水解。而K 、 Na 、 SO42、 Cl这些离子则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点评:本题涉及到了离子共存问题,需要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反应以及离子能共存的原理,在解题中注意有些物质的特殊性以及特殊的实验,例如萃取实验。 ( 6分) 21.6g氧化铁和铁粉的混合物恰好溶于 100mL某浓度的稀硫酸中。并无气体放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硫氰化

    25、钾溶液,不显红色。求: ( 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 ( 2)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1) 5.6g ( 2) 3mol/L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氧化铁与铁粉恰好完全反应,都没有剩余,而 Fe2O3 + Fe = 3FeO,故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 ,设各有 Xmol,则有160X+56X=21.6,解得 X=0.1mol,铁粉的质量 m=56g/mol 0.1mol =5.6g。反应生成 0.3molFeO,恰好溶于 100mL某浓度的稀硫酸中, FeO + H2SO4 = FeSO4 + H2O ,故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n= 0.3mol / 100mL = 0.3mo

    26、l / 0.1L = 3mol/L。 考点:铁的还原性,铁的氧化物与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铁的还原性及铁的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明确所发生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然后可利用反应方程式来计算铁粉的质量以及稀硫酸的浓度。 ( 4分)现代生活离不开铝,工业上以铝土矿为原料生产铝。现将一定量某铝土矿样品(主要成分 Al2O3)溶于过量稀盐酸并制成 500 mL溶液。取 100 mL该溶液,测得其中含 有 H+、 Cl、 Mg2 、 Al3 、 Fe3 五种离子(不考虑其它离子)。已知部分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H ) = 0.02 mol L1 c( Mg2 ) = 0.01

    27、 mol L1 c( Fe3 ) = 0.02 mol L1 c( Cl) = 0.52 mol L1 ( 1)溶液中 Al3 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1 ( 2)则该铝土矿样品中 Al2O3的质量为 g。(精确至 0.01 g) 答案:( 1) 0.14mol L1 ( 2) 3.57g 试题分析:溶液中,离子的正负电荷守恒,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即0.52 mol L1 0.1L = ( 0.02 mol L1 + 0.01 mol L12 + 0.02 mol L1 3 + 3X) 0.1L ,解得 Al3 物质的量浓度 X=0.14mol L1 。铝土矿样品溶于稀 盐酸,主要反应为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故 Al2O3的质量为 m = 102 g/mol(0.14mol L10.5L )/2 = 3.57g 考点:溶液的电荷守恒,物质的量守恒,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两个守恒的理解,即溶液的电荷守恒和物质的量守恒,找到了这两个守恒,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显得很简单。


    注意事项

    本文(2012-2013学年浙江乐清第二中学高一第二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