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河南省扶沟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首条 “生态马路 ”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 “光触媒 ”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 45%的 NO和 CO 转化成 N2和 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 NO的转化率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答案: C T 时在 2L密闭容器中使 X(g)与 Y(g)发生反应生成 Z(g)。反应过程中 X、Y、 Z的浓度变化如图 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1和 T2时,Y的体
2、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 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B反应进行的前 3 min内,用 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 0.3mol (L min)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减小 D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3X(g) Y(g) 2Z(g) 答案: D 按右图装置实验, A、 B两烧杯分别盛放 200g10 NaOH 和足量 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 c极上有 Cu析出;又测得 A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 4.5 g (不考虑水的蒸发 )。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源 P极为正极
3、B标准状况下, b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5.6 L C c极上析出固体的质量为 16 g D a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40H-4e-= 2H2O+O2 答案: C 已知 3 6 g碳在 6 4 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共放出 x 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 y kJ mol-1,则 1 mol C 与 O2反应生成 CO的反应焓变 H为 ( ) A -y kJ mol-1 B -(5x-0 5y)kJ mol-1 C -(10x-y)kJ mol-1 D (10x-y)kJ mol-1 答案: B 已知: 2SO2(g) O2(g) 2SO3(g); H=-Q kJ mol-1( Q 0
4、),向密闭恒容容器甲中通入 l mol SO2和 0 5 mol O2,向另一密闭恒容容器乙中通入 2 mol SO2和 1 mol O2,起始时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和压强相同,反应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和压强仍相同,此时甲中放出的热量为 Ql kJ,乙中放出的热量为 Q2 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 2Q1=Q2Q B 2QlQ2Q C 2Q1=Q2=Q D Q1Q2 Q 答案: A 肼( N2H4) 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环保型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 30%的 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 N2H4 O2 N2 2H2O。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5、 A溶液中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B溶液中阴离子物质的量减少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N2H4 4OH-4e- 4H2O N2 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O2 4H 4e- 2H2O 答案: C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 3Y(g) 2Z(g) H 0 如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v)随时间 (t)变化的关系, t2、 t3、 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 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t2时加入了催化剂 B t3时降低了温度 C t5时增大了压强 D t4 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 答案: A 工业上合成氨时一般采用 500 左右的温度,其原因( ) 适当提高氨的
6、合成速率 提高 H2的转化率 提高氨的产率 催化剂在 500 时活性最大 A只有 B C D 答案: B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 ,保持温度不变 ,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 C的浓度为原来 1.9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m+n p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A的转化率降低 D C的体积分数增加 答案: C 反应 N2O4(g) 2NO2(g) H 57 kJ mol-1,在温度为 T1、 T2时,平衡体系中 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C两点的反应速率: A C B
7、B、 C两点的反应速率: B C C A、 C两点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C D由状态 B到状态 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答案: D 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 mA(g) nB(g) pC(g) qD(g)的平衡常数为 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增加 A的量,平衡正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 K 值增大 B升高温度, K 值增大 C K 越大,说明该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转化率越高 D该反应的 K 答案: 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 N2(g)和 O2(g)反应生成 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8、 ( ) A 1mol N2(g)和 1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 180kJ B 1mol N2(g)和 1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 2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C通常情况下, N2(g)和 O2(g)混合能直接生成 NO D 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 B 下列关于金属腐蚀正确的是 ( ) A金属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的实质是; M+nH2O=M(OH)n+ H2 B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 M-ne-=Mn ,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 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D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 B 灰锡 (
9、以粉末状存在 )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Sn(s、白 ) 2HCl(aq) SnCl2(aq) H2(g) H1 Sn(s、灰 ) 2HCl(aq) SnCl2(aq) H2(g) H2 Sn(s、灰 ) Sn(s、白 ) H3 2.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1 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 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答案: D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 890.3 kJ 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 2O2(g) = CO2(g) 2H2
10、O(g) H -890.3 kJ mol-1 B 500 、 30 MPa下,将 0.5 mol N2和 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 -38.6 kJ mol-1 C相同条件下, 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 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D常温下,反应 C(s) CO2(g) =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 0 答案: D 下列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 ) A B C D 答案: A 氯原子对 O3分解有催化作用: O3 Cl = ClO O2 H1 ; ClO O = Cl O2 H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
11、应是: O3 O=2O2 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 O3 O = 2O2的 H E1-E3 B O3 O = 2O2是吸热反应 C H H1 H2 D大气层中的臭氧无法再生 答案: C 已知 4NH3 5O2 4NO+6H2O,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是用 v(NH3)、 v(O2)、v(NO)、 v(H2O)单位: mol (L s)-1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 A 4/5 V(NH3) = V(O2) B 5/6 V(O2) = V(H2O) C 2/3 V(NH3) = V(H2O) D 4/5 V(O2) = V(NO) 答案: D 填空题 ( 1
12、0分)红磷 P( S)和 Cl2发生反应生成 PCl3和 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 H表示生成 1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P和 Cl2反应生成 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 ; ( 2) PCl5分解生成 PCl3和 Cl2的热化学方程式 ;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 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0.8mol 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还剩余 0.6mol PCl5,其分解率 1等于 ; 若反应温度由 T1升高到 T2,平衡时 PCl5分解率 2, 2 1 (填 “大于 ”, “小于 ”或“等于 ”); ( 3)工业上制备 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
13、先将 P和 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 PCl3,然后降温,再和 Cl2反应生成 PCl5。原因是 ; ( 4) P和 Cl2分两步反应生成 1mol PCl5的 H3= ; P和 Cl2一步反应生成 1mol PCl5的 H4 H3(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 答案: (10分 )( 1) 2P(s)+3Cl2(g)=2PCl3(g) H=-612kJ/mol (2)PCl5(g)=PCl3(g)+Cl2(g) H= 93kJ/mol 25% 大于 (3)因为 PCl5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太高,不利于 PCl5的生成。 ( 4) -399kJ/mol 等于 ( 5) PC
14、l5+4H2O=H3PO4+5HCl ( 12分)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 CO和 H2化合制备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 CH3OH(g) H 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CC CH HH CO CO HO 键能 /kJ mol-1 348 413 436 358 1072 463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已知 CO中的 C与 O 之间为叁键连接,该反应的 H = ; (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在容积固定为 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 1molCO 和 2molH2,加入合适催化剂(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后在25
15、0C开始反应,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 反应时间 /min 0 5 10 15 20 25 压强 /MPa 12.6 10.8 9.5 8.7 8.4 8.4 则从反应开始到 20min时,以 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若升高温度则 K 值 (填 “增大 ”、 “减小 ”或 “不变 ”); (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 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B、 2v(H2)正 =v(CH3OH)逆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 nmolCO 的同时生成 2nmolH2 ( 4)甲醇 -空气燃料电池( DMFC)是
16、一种高效能、轻污染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右,该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CH3OH(g)+3O2(g)=2CO2(g)+4H2O(l),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 (12分 ) (1) -116 kJ mol-1 (2) 0.0125 mol L-1 min-1 , 4 , 减小 ( 3) AC (4) 2 CH3OH-12e-+2H2O=2CO2+12H+ (12分 )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E为一张用淀粉、碘化钾和酚酞混合溶液润湿的滤纸, C, D为夹在滤纸两端的铂夹, X, Y分别为直流电源的两极。在A, B 中充满 KOH 溶液后倒立于盛有 KOH 溶液的水槽中,再
17、分别插入铂电极。切断电源开关 S1,闭合开关 S2,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X为 _极, Y为 _极。 (2)在滤纸的 C端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_ _,在滤纸的 D端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_ _。 (3)写出电极反应式: A中 _ _; B中 _ _; C中 _ _; D中 _ _。 (4)若电解一段时间后, A、 B中均有气体包围电极。此时切断开关 S2,闭合开关 S1,则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填 “偏转 ”或 “不偏转 ”) _ _。 来源 :学科网 ZXXK (5)若电流计指针偏转,写出有关的电极反 应式(若指针 “不偏转 ”,此题不必回答
18、): A中 _ _ _ _; B中 _ _ _。 若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请说明理由(若指针 “偏转 ”,此题不必回答)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1)正极;为负极 ( 2)试纸变蓝;试纸变红 ( 3) 4H +4e- 2H2; 4OH-4e- 2H2O O2; 4I-4e- 2I2; 4H +4e- 2H2。 ( 4)偏转 ( 5) 2H2+4OH-4e- 4H2O ; 2H2O+O2+4e- 4OH- 计算题 (12分 )一定温度下,将 3molA气体和 1molB气体通过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 (g) xC(g)。请填写下列空白
19、: ( 1)若容器体积固定为 2L,反应 1min时测得剩余 1.8molA, C的浓度为0.4mol/L。 1min内, 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 x_; 若反应经 2min达到平衡,平衡时 C的浓度 _0.8mol/L(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 平衡混合物中, C的体积分数为 22%,则 A的转化率是 _; 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 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 n(A)、 n(B)、 n(C)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_。 ( 2)若维持容器压强不变 达到平衡时 C的体积分数 _22%, (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 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 C 的物质的量是原平衡的 2 倍,则应加入 _molA气体和 _molB气体 答案:( 12分)( 1) 0.2 mol/(L min), x=2。 小于 36% n(A)+3n(C)/2=3 n(B)+ n(C)/2=1。 ( 2) 大于 6molA气体和 2molB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