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简谐运动可以是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的运动 B所有做机械振动的物体,振动过程中机械能都保持不变 C要产生机械波,必须要有波源和介质 D产生声音多普勒效应的原因一定是声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答案: C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 a、 b两点相距 4 42m图中实、虚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 a、 b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从图示可知 ( ) A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 0 1 Hz B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 0 1 m C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34 m s D a点一定比 b点距波
2、源近 答案: C 如图所示,用三块完全相同的两面平行的玻璃板组成一等边三角形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一细光束平行底面 BC从 AB面射入,由 AC面射出,则从 AC面射出的光 ( ) A分成两束,上边为蓝光,下边为红光 B分成两束,上边为红光,下边为蓝光 C仍为一束,并与底面 BC平行 D仍为一束,并向底面 BC偏折 答案: C 如图 (甲 )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10: 1, Rl=20, R2=30,C为电容器已知通过 R1的正弦交流电如图 (乙 )所示,则 ( ) A交流电的频率为 O 02 Hz 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V C电阻 R2的电功率约为 6 67 W D通过 R
3、3的电流始终为零 答案: B 很多公园的水池底都装有彩灯,当一细束由红、蓝两色组成的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关于光在水面可能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 答案: C 设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 E1某激发态的能量为 E,则当氢原子从这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子在真空中的波长为 ( ) A h/(E-E1) B c/(E-E1) C hc/(E-E1) D hc/(E1-E) 答案: C 在女子冰壶世锦赛上中国队以 8:6战胜瑞典队,收获了第一个世锦赛冠军,队长王冰玉在最后一投中,将质量为 19千克冰壶抛出,运动一段时间后以0.4m s的速度正碰静止的瑞典队冰壶,然后中国队
4、冰壶以 0.1m s继续向前滑向大本营中心,若两冰壶质量相等,求瑞典队冰壶获得的速度( ) A 0.1m s B 0.2m s C 0.3m s D 0.4m s 答案: C 试题分析: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故有 ,解得 故选 C 考点: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点评:关键是根据动量守恒列式求解,比较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 B 射线比 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 D目前核电站反应堆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 答案: A 一个氡核 86222Rn衰变成钋核 84218Po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 3 8天 1 g氡经过 7 6天
5、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 86222Rn衰变成 84218Po 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 ( ) 答案: B 在下列 4个核反应方程中, x表示质子的 ( )答案: C 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 A 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答案: B 图 (甲 )为一列横波在 t=0时波的图象,图 (乙 )为该波中 x=4 m处质点 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速为 5 m s B波速为 6 m s C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 D波沿 x轴负方向传播 答案: D 图所示是交流电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所用交流电的是 ( ) 答案: C 关
6、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恒定的电场能够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改变 D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也传递了能量 答案: D 实验题 (6分 )某同学用如图 (甲 )所示的实验装置做 “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的实验,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用带有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头 (如图 (乙 )所示 )测出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 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为 0 070 mm,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 6条亮纹中心对齐,如图 126( 乙 )所示,此时手轮上的示数为 mm已知双缝的距离为d=O 400
7、mm,测得双缝到毛玻璃屏的距离为 L=O 600 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为 x,写出计算被测量波长的表达式 = ,并算出其波长 = m 答案: 945 xd/L 6 510-7 填空题 (6分 )光纤通信中,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的物理原理是利用光的 现象,要发生这种现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 ,且入射角等于或大于 答案:全反射 光疏介质 临界角 计算题 ( 10分)截面积为 0 2m2的 100匝圆形线圈 A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正按 0 02 的规律均匀减小,开始时 S未闭合。 R1 4, R2=6, C=30F,线圈内阻不计。求: ( 1
8、) S闭合后,通过 R2的电流大小; ( 2) S闭合后一段时间又断开,则 S切断后通过 R2的电量是多少? 答案:( 1) 0 04A ( 2) 7 210-6C ( 10分)质谱仪原理如图, a为粒子加速器电压为 u1, b为速度选择器,磁场与电场正交,磁感强度为 B1,板间距离为 d, c为偏转分离器,磁感强度为B2,今有一质量为 m,电量为 +e的电子(不计重力),经加速后,该离子恰能通过速度选择器,粒子进入分离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求: ( 1)粒子的速率 v ( 2)速度选择器的电压 u2 ( 3)粒子在 B2的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 R 答案:( 1) ( 2) u2=dB1
9、( 3) R= ( 11分)水平面上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为 L,一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 R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放一质量为 m的金属杆(见图),金属杆与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均匀磁场竖直向下。用与导轨平行的恒定拉力 F作用在金属杆上,杆最终将做匀速运动。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相对应的匀速运动速度 v也会变化, v与 F的关系如右下图。(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 1)金属杆在匀速运动之前做什么运动? ( 2)若 m=0 5kg, L=0 5m, R=0 5;磁感应强度 B为多大? ( 3)由 vF 图线的截距可求得什么物理量?其值为多少?答案:( 1)变速运动 ( 2) (
10、T) ( 3) ( 1)变速运动(或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运动)。 2分 ( 2)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流 安培力 由图线可知金属杆受拉 力、安培力和阻力作用,匀速时合力为零。 由图线可以得到直线的斜率 k=2, ( T) ( 3)由直线的截距可以求得金属杆受到的阻力 f, f=2( N) 若金属杆受到的阻力仅为动摩擦力,由截距可求得动摩擦因数 1分 1分 1分 2分 1分 1分 1分 1分 ( 12分)如图所示,在纸平面内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xoy,在第一象限的区域存在沿 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 m、电量为 e的电子从第一象限的某点 P( )以初速度 v0沿 x轴的负方向开始运动,经过轴上的点 Q( )进入第四象限,先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进入垂直纸面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其左边界和上边界分别与 y轴、 x轴重合,电子经磁场偏转后恰好经过坐标原点 O并沿 y轴的正方向运动,不计电子的重力。求 ( 1)电子经过 Q点的速度 ; ( 2)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 ( 3)该匀强磁场的最小面积 S。 答案:( 1) ( 2)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