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0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

    • 资源ID:329107       资源大小:146.1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0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

    1、2010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以下几个原子核反应中, X代表 粒子的反应式是 A B C D 答案: C 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 r,外圆半径为 R,且 R r。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水平端面 A 射入透明柱体,只经过三次全反射(都发生在外圆面),最后垂直于水平端面 B射出。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 n,光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时间为 t,若真空中的光速为 c,则 A n可能为 1.2 B n可能为 2 C t可能为 D t可能为 答案: BD 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相同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

    2、,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 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 C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 D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 答案: CD 沿 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 2m/s, t=0时刻的波形图如右图所示,P、 M为介质中的两个质点,质点 P刚好位于波峰。关于这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0时刻,质点 P的加速度比质点 M的加速度大 B质点 M比质点 P先回到平衡位置 C t=1.5s时刻,质点 P的速度方向沿 y轴正方向,并且达到最大值 D质点 M开始振动后的任意 2

    3、 5s内,通过的路程一定为 25cm 答案: AC 如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 AC 和 BD是两块挡板, AB是一个孔, O 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关于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 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观察到衍射现象 答案: D 设某放射性同位素 A的半衰期为 T,另一种放射性同位素 B的半衰期为 T 2。在初始时刻, A的原子核数目为 N0, B的原子核数目为

    4、4N0,则 A经过时间 T, A、 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 N0/2 B经过时间 2T, A、 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 N0/4 C经过时间 3T, A、 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 N0/8 D经过时间 4T, A、 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 N0/16 答案: B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 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 2 29eV 的金属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只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 n=3 跃迁到 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 B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 9 80eV 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

    5、能最大值为 11 31eV D这群氢原子只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 n=3跃迁到 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 答案: B 在右图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 A 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 B单色光照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 A A光的频率大于 B光的频率 B B光的频率大于 A光的频率 C用 A光照射光电管时,如增加电源电压,流过电流表 G的电流一定增大 D用 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 G的电流方向是 a流向 b 答案: AD 关于 、 、 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 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

    6、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 射线一般伴随着 或 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 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答案: C 一列连续鸣笛的火车高速从铁道上通过,则在铁道边上的人听到的笛声应为 A某一不变频率的笛声 B车头经过前听到的笛声比声源频率高,车头经过后听到的笛声比声源频率低 C车头经过前听到的笛声比声源频率低,车头经过后听到的笛声比声源频率高 D频率时高时低周期性变化的笛声 答案: B 当某种单色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如果光的强度减弱,频率不变,则 A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最低数值时,就没有光电子逸出 B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 C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7、减少 D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都不变 答案: B 实验题 利用计算机和力传感器可以比较精确地测量作用在挂钩上的力,并能得到挂钩所受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实验过程中挂钩位置可认为不变。某同学利用力传感器和单摆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甲所示,固定力传感器 M,并在挂钩的正下方固定一个小圆环(环中的光滑小孔 O 刚好够一根细线穿过)。 取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 固定一个小铁球,另一端穿过小孔 O 固定在传感器的挂钩上。 让小铁球处于静止状态,从计算机中得到拉力随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让小球以较小的角度在竖直平面内的 A、 B之间摆动,从计算机中得到拉力随

    8、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 1)由图中数据可求得小孔 O 到小铁球球心的距离为 m。(计算时取 g2) ( 2)为了验证小球在最高点 A和最低点 C处的机械能是否相等,则( ) A一定得测出小球的质量 m B一定得测出细线离开竖直方向的最大偏角 C一定得知道当地重力加速度 g的大小 D只要知道图 中的 F0、 F1、 F2的大小 ( 3)若已经用实验测得了第( 2)小题中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则为了验证小球在最高点 A和最低点 C处的机械能是否相等,只需验证等式 是否成立。(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来表示) 答案:( 1) 1.0 ( 2) D ( 3) 3F0=F1+2F2

    9、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 m1和 m2,且 m1m2 如图所示,将斜槽 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 BC连接在斜槽末端 先不放小球 m2,让小球 m1从斜槽顶端 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E 将小球 m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小球 m1从斜槽顶端 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分别记下小球 m1和小球 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D和 F 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 B的距离分别为 LD、 LE、 LF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只要满足关系式 (用测得的

    10、物理量来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 答案: 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E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F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ABE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两直线 aa/ 和 bb/后,不慎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至如图中虚线所示位置,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的折射率将 _(填 “偏大 ”、 “偏小 ”和 “不变 ”) 答

    11、案:不变 填空题 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 1所示。将一块厚为 d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的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 2所示。设每张纸片厚度为 x,平板玻璃左端离纸片距离为 L,现若将频率为 的可见光垂直入射到图 1装置后,相邻两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答案: L /4x 古希腊某地理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 6月 21日正午时刻,在北半球 A城阳光与铅直方向成 7 5 角下射,而在 A城正南方,与 A城地面距离为 L的 B城,阳光恰好沿铅直方向下射,如图 11 所示,射到地球的太阳光可视为平行光,据

    12、此他估算出了地球的半径,试写出估算地球半径的表达式R=_ 答案: L/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设法探寻 “反物质 ”。所谓 “反物质 ”是由 “反粒子 ”构成的。“反粒子 ”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设 粒子质量为 m,所带电荷量为 q,若有反 粒子,它的质量应为_,电荷量应为 _。 答案: m; -q 计算题 一列沿 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 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这列波在 P连续出现两次波峰的时间间隔是 0.4 s,求: ( 1)这列波的波速是多少? ( 2)再经过多少时间质点 R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 ( 3) R第一次到达波峰以前的时间里, P

    13、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答案:( 1) 10 m/s ( 2) 0.7 s ( 3) 6 cm. 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ABC, A=30o,斜边 AB 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n= 。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 45o的入射角从 AC 边的中点 M射入棱镜,求:光线从棱镜射出时,出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返回的情况)。 答案:出射点在 BC 边上离 B点 的位置 。 设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 r,由折射定律得 由已知条件及 式得 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右侧,光路图如图 1所示。设出射点为 F,由几何关系可得 即出射点在 AB边上离 A点 的位置。 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左侧,光路图如图 2所示。设折射光线与 AB的交点为D。 由几何关系可知,在 D点的入射角 设全发射的临界角为 ,则 由 和已知条件得 因此,光在 D点全反射。 设此光线的出射点为 E,由几何关系得 DEB= 联立 式得 即出射点在 BC 边上离 B点 的位置。


    注意事项

    本文(2010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