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选择题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沿某一直线运动,那么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质点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 C质点的位移为零,说明质点没有运动 D质点通过一段位移后,它通过的路程可能为零 答案: B 在地面上以初速度 竖直上抛一物体 A后,又以初速度 在同一地点竖直上抛另一个物体 B,若要使两物体能在空中相遇,则两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不计空气阻力): A B C D 答案: C 在以加速度 a = g匀加速上升的电梯里站着一质量为 m的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重力为 mg B人的重力仍为 mg C
2、人对电梯的压力为 mg D人对电梯的压力为 mg 答案: BD 如图人用绳通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 m的物体,若人的质量 M,且 Mm,当人拉着绳向左跨出一步后人和物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地面对人的摩擦增加 C绳子对人的拉力不变 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答案: AC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单位被选为基本单位的是米、千克、秒 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和物体所受合外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且方向永远一致 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D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的惯性 答案:
3、 AB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圆形容器的中心 O 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 v1、 v2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 ),最终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 A点和 B点,已知OA与 OB互相垂直,且 OA与竖直方向成 角,则两小球初速度之比为: A tan B cos C D 答案: C 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 B 为测速 仪, A 为汽车,两者相距 335 m,某时刻 B发出超声波,同时 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 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 A、 B相距 355 m,已知声速为 340 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 m/s2 B 10 m/s2 C 5 m/s2
4、 D无法确定 答案: B 如图所示,木块 A质量为 1千克,木块 B的质量为 2千克,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1牛, 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 0.1,今用水平力 F作用于 B,则保持 AB相对静止的条件是 F不超过( g = 10 m/s2): A 3牛 B 6牛 C 5牛 D 4牛 答案: B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的甲、乙两同学,分别静止于水平地面的台秤 P、 Q上,他们用手分别竖直牵拉一只弹簧秤的两端,稳定后弹簧秤的示数为 F,若弹簧秤的质量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台秤的读数之和为 2mg B台秤 P的读数等于 mg-F C台秤 Q 的读数为 mg-2F D甲
5、同学处于超重状态,乙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A 如图,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 一物体以速度 v匀速向左 , 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把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B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C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物体做变减速运动 答案: B 一只质量为 m的蚂蚁,在半径为 R的半球形碗内爬行,爬到距碗底高的 A点停下来,再也爬不上去,设碗内每处的摩擦系数相同,那么碗内的摩擦系数为: A B C D 答案: D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 、 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 0-t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
6、的是( ) A 、 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 B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C 物体的位移 不断增大, 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 、 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v1+v2) /2 答案: 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的速度很大,可能加速度很小 B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可能加速度在减小 C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只改变速度大小而不改变速度方向 D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 t秒内的位移决定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 C 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与拉力是
7、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C 实验题 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 A、 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 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 1)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不必需的是 _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 O 的位置 ( 2)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
8、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 法是_ 答案:( 1) A ( 2)换一个重物再次实验 填空题 下图为接在 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 5个计时间隔所取的记数点,但第 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打第 3个记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 答案: .733 0.47 如图所示,木块 A和 B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块 C上,三者静置于地面,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1: 2: 3。设所有接触面都光滑,当沿水平方向迅速抽出木块 C的瞬时, A和 B的加速度分别是 aA= , aB= 。 答案: 1.5g 某人
9、驾船从河岸 A 处出发横渡,如果他使船头保持跟河岸垂直的方向航行,经 10分钟到达河对岸下游 120米处的 C点如果他使船逆流而行保持船头成一定角度的方向航行,经 12.5分钟恰好到达对岸的 B处,如图 所示,则河宽为_米。 答案: 计算题 如图所示,小球甲从倾角 30的光滑斜面上高 h 5 cm的 A点由静止释放,同时小球乙自 C点以速度 V0沿光滑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 C点与斜面底端B处的距离 L 0.4 m甲滑下后能沿斜面底部的光滑小圆弧平稳地朝乙追去,甲释放 后经过 t 1 s刚好追上乙,求乙的速度 V0. 答案: .4 m/s 如图所示,在距地面高为 H 45 m处,有一小球 A以初
10、速度 V0 10 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 A的正下方有一物块 B也以相同的初速度 V0同方向滑出, 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 A、 B均可看做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 g取 10 m/s2,求: ( 1) A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和这段时间内的水平位移; ( 2) A球落地时, A、 B之间的距离 答案:( 1) X=30m ( 2) S=20m 如图所示,在质量为 1 kg的重物上系着一条长 30 cm的细绳,细绳的另一端连着套在水平棒上可以滑动的轻环,轻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75,另有一条细绳,其一端跨过定滑轮(定滑轮的大小可忽略),定滑轮固定在距离圆环 0.5
11、m的地方当细绳的端点挂上重物 G时,圆环恰好没滑动,试问: ( 1)长为 30 cm的细绳的张力是多少? ( 2)圆环将要开始滑动时,重物 G的质量是多少? ( 3)角 多大? 答案:( 1) 8 N ( 2) 0.6 kg ( 3) 90 如图所示,质量 2.0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放一质量为1.0的物块,物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当物块与小车同时分别受到水平向左 6.0的拉力和水平向右 9.0的拉力,经 0.4同时撤去两力 .(取 10 ) 试求: ( 1)撤去两力时,物块与小车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 2)为使物块不从小车上滑下,求小车最少要多长? 答案:( 1)物体的速度 V1=0.4m/s 小车的速度 V2=0.8m/s ( 2) L=0.33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