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河北省蔚县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选择题 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恒定不变的物理量是 A线速度 B周期 C向心加速度 D向心力 答案: B 某河流河水的流速与离河岸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河宽为 300m,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 75s 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 5m/s 答案: BD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假如卫星的线速度减小到原来的 1/2,卫星仍做圆周运动,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减小
2、到原来的1/16 B卫星的角速度减小到原来的 1/2 C卫星的周期增大到原来的 8倍 D卫星的周期增大到原来的 2倍 答案: AC “神舟 ”六号载人飞船 2005年 10月 12日升空,在太空环绕地球飞行 77圈后于 10月 17日顺利返回,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假定正常运行的 “神舟 ”六号飞船和通信卫星(同步卫星)做的都是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 ”六号飞船的线速度比通信卫星的线速度小 B “神舟 ”六号飞船的角速度比通信卫星的角速度大 C “神舟 ”六号飞船的运行周期比通信卫星的运行周期小 D “神舟 ”六号飞船的向心加速度比通信卫星的向心加速
3、度小 答案: BC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作直线运动 B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D物体在始终与速度垂直的力的作用下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 ABC 由于地球自转,比较位于赤道上的物体与位于北纬 60的物体,则( ) A它们的角速度之比 1 2=2 1 B它们的线速度之比 v1 v2=2 1 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a1 a2=2 1 D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a1 a2=4 1 答案: BD 地球上的人口迅猛增长,使得地球不堪重负,科学家们提出建立较大的人造地球卫星,把一部分人运载到人造地球卫星上去。设计的人造地球卫星像
4、一个大圆筒,圆筒内壁铺有泥土,圆筒半径 R越大,圆筒内居住的人越多,且感觉越平,如图所示,为了让人与在地球表面的感受一样,须让卫星自转起来,产生一个 “人造重力 ”,就是由于卫星自转而使人离心产生的力。忽略其公转,已知圆筒直径 d=500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10m/s2,则人造地球卫星自转的角速度为( ) A rad/s B rad/s C rad/s D rad/s 答案: 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B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对行星运动的观测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D海王星是 “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 答案
5、: D 如图,蹲在树枝上的一只松鼠看到一个猎人正在用枪水平瞄准它,就在子弹出枪口时,开始逃跑,松鼠可能的逃跑方式有 自由落下; 竖直上跳; 迎着枪口,沿 AB 方向水平跳离树枝; 背着枪口,沿 AC 方向水平跳离树枝。在这四种逃跑方式中,松鼠不能逃脱厄运而被击中的是(设树枝足够高)( ) A B C D 答案: C 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国际空间站里,一宇航员 A静止(相对空间舱) “站 ”于舱内朝向地球一侧的 “地面 ”B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 A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宇航员 A所受地球引力与 “地面 ”B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宇航员 A与 “地面 ”B之间无弹力作用
6、D若宇航员 A将手中一小球无初速(相对于空间舱)释放,该小球将落到 “地面 ”B 答案: C 在水平冰面上,狗拉着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 O 点为圆心。能正确表示雪橇受到的牵引力 F及摩擦力 Ff的图是( )答案: C 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 ) A它可以是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 B它可以是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 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答案: D 实验题 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电动机转动角速度的实验装置,半径不大的圆形卡纸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在电
7、动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在圆形卡纸的旁边垂直安装一个改装了的电火花计时器。 (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按先后排序: _ A使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 B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使它工作起来 C启动电动机,使圆形卡纸转动起来 D关闭电动机,拆除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卡纸上留下的一段痕迹(如图乙所示),写出角速度 的表达式,代入数据,得出 的测量值。 ( 2)要得到 的测量值,还缺少一种必要的测量工具,它是 _。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圆规 D量角器 ( 3)写出角速度 的表达式,并指出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_。 答案:( 1) ACBD;( 2) D;( 3) , 为 n个点对应的圆心角
8、, T为时间间隔。 在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的实验中: ( 1)为使小球水平抛出,必须调整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线成水平方向,这样做的目的是 _。 ( 2)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必须及时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从这一点画水平线和竖直线作为 x轴和 y轴,竖直线是用 _来确定的。 ( 3)验证实验得到的轨迹是否准确的一般方法是:在水平方向从起点处取两段连续相等的位移与曲线交于两点,作水平 线交于 y轴,两段 y轴位移之比为_。 ( 4)某同学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他在安装实验装置和其余操作时准确无误,只有一处失误,即是_。 答案:( 1)保证小球能水平抛出; ( 2)重垂线; ( 3) 1: 3; (
9、 4)坐标原点应建在水平槽口正上方球心处,而该同学却错误地将坐标原点取在槽口。 填空题 将一测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如图所示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得的小滑块在半球形碗内沿竖直平面内来回滑动时,对碗的压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这条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滑块约每隔_秒经过碗底一次,随着时间的变化滑块对碗底的压力 _(填 “增大 ”、 “减小 ”、 “不变 ”或 “无法确定 ”)。 答案: .0,减小 一弹簧秤,在地面上称某铁块重 900N,则此弹簧秤在离地高度为 2R( R为地球半径)的卫星中称这块铁,读数为 ,此时铁块受的地球引力为 。 答案:, 100 A、 B两质点分别
10、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在相等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 SA:SB 2: 3,而通过的圆心角之比 A: B 3: 2,则它们的周期之比 TA: TB_,向心加速度之比 aA: aB _。 答案: :3 , 1:1 计算题 某同学在某砖墙前的高处水平抛出一石子,石子在空中的运动轨迹照片如图所示。从照片可看出石子恰好垂直打在一倾角为 300的斜坡上的 A点。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 6cm,抛出点到 A点竖直方向刚好相距 30块砖,求: ( 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t; ( 2)石子水平抛出的速度 v0。 答案:( 1) t=0.6s ( 2) v0= m/s 中国首个月球探测计划 “嫦娥工程 ”将分三
11、个阶段实施:首先在 2007年发射环绕月球的卫星 “嫦娥一号 ”,深入了解月球;到 2012年发射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进行实地探测;到 2017年送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站,实地实验采样并返回地球,为载人登月及月球基地选址做准备。设想 “嫦娥一号 ”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1/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1/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7.9km/s,求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 答案: v=1.8km/s 国 际空间站是迄今最大的太空合作计划,其离地高度为 H,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 T1。通过查找资料又知万有引力常量 G,地球半径 R,同步卫星距地面
12、的高度 h,地球的自转周期 T2以及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 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 M的方法: 同步卫星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由 得 ( 1)请判断上面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解法和结果。 ( 2)请根据题给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答案:( 1)上面的结果是错误的,地球的半径 R再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 ( 2) 在竖直面内有一光滑水平直轨道和一光滑半圆形轨道,二者在半圆的一个端点 B相切,如图所示,半圆形轨道的另一端点为 C,半径为 R。在直轨道上距离 B为 x的 A点,有一可看作质点的质量为 m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恒力将小球推到 B处后撤去恒力,小球沿半圆轨道运动到 C处后又落到水平面上。求: ( 1)若小球正好落到出发点 A处,在这种情况下: 用 x和给出的已知量来表达推力对小球所做的功; x取何值时,水平恒力做功最小?最小值为多少? ( 2)在任意情况下, x取任意值,求小球在 B处和 C处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之差? 答案:( 1) x=2R时, ( 2) 6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