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些物理量是不变的( ) A线速度 B加速度 C周期 D动能 答案: CD 如图所示 ,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 ,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 ,上端处于 a位置 ,当一重球放在弹簧上端静止时 ,弹簧上端被压缩到 b位置 .现将重球 (视为质点 )从高于a位置的 c位置 沿弹簧中轴线自由下落 ,弹簧被重球压缩到最低位置 d. 以下关于重球运动过程的正确说法应是 ( ) A重球下落压缩弹簧由 a至 d的过程中 ,重球作减速运动 B重球下落至 b处获得最大速度 C由 a至 d过程中重球克服弹簧弹力做
2、的功等于小球 由 c下落至 d处时重力势能减少量 D重球在 b位置处具有的动能 等于小球由 c下落到 b处减少的重力势能 答案: BC 上抛一个物体,它又落回原处,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 ) 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对它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对它做的功 B上升过程中克服阻力对它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克服阻力对它做的功 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D上升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克服空气阻力的平均功率 答案: BCD 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 A一直增大 B不变 C一直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
3、渐增大 答案: AD 若人造卫 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地面越近的卫星( ) A速度越大 B角速度越大 C向心加速度越大 D周期越大 答案: ABC 如图是一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的速度 -时间图像, t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 由图像可知( ) A 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功率不变 B 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功率增大 C t1t2时间 内,汽车的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 D t1t2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 不变,加速度不变 答案: BC 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重力做的功量度的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 B弹簧弹力做的功量度的是弹簧弹
4、性势能的变化 C合外力做的功量度的是物体动能的变化 D摩擦力做的功量度的是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答案: D 下面各个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B物体从高处以 0.9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 C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 D拉着一个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 答案: C 质量为 m的小球,从离桌面 H高处由静止落下,桌面离地面的高度为 h,如图所示,若以地面作为重力势能 0 势能面,那么当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 A mgH B mgh C mg(H+h) D mg(H-h) 答案: C 关于同步卫星 (它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一定在赤道上空 B同步卫星
5、的高度和速率是确定的值 C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答案: AB 实验题 在 “验证机械能 守恒定律 ”的实验中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 1.00.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 ,把第一个点记作 0,另选连续的 4个点 A、 B、 C、D作为测量的点 .经测量知道 A、 B、 C、 D各点到 O 点的距离分别为 62.99cm、70.18cm、 77.76cm、 85.73cm.根据以上数据 ,可知重物由 O 点运 动到 C点 ,重力
6、 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_J(取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62,7.56 计算题 ( 12分)飞机做特技时常做俯冲拉起运动 .如图所示。此运动在最低点附近可看作是半径为 500m的圆周运动 .若飞行员 的质量为 65kg,飞机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 360km/h,则这时飞行员对坐椅的压力为多大?答案: ( 12分)将质量为 2kg的一块石头从离地 面 H=2m高处由静止释放,落在泥潭中并陷 入泥中 h=5cm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答案: ( 16分)如右图所示,光滑 水平面 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 B点相接,导轨 半径为 R.一个质量为 m的物 体将弹簧压缩至 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速度后脱离弹簧,当它经过 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 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个圆周运动到达 C点不计空气阻力 . 试求: (1)当 m在 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 (2)物块 m从 B点运动到 C点克服阻力做的功的大小; ( 3)如果半圆形轨道也是光滑的,其他条件不变,当物体由 A 经 B 运动到 C,然后落到水平面,落点为 D(题中未标出,且水平面足够长),求 D点与 B点间距离。 答案: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