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期段考物理试题 选择题 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有正负,因此功是矢量 B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C能量的单位是焦耳,功的单位是瓦特 D 1N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 1m的位移,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 1J 答案: B 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 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 B在直升机 A和伤员 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 A、 B之间的距离以 l=H-t2(式中 H为直升机 A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
2、间内 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 B伤员处于失重状态 C从地面看,伤员做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 D从地面看,伤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答案: D 如图所示 ,一斜面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一个小物体从斜面体顶端无摩擦的自由滑下 ,则在下滑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斜面对小物体的弹力做的功为零 B小物体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小物体的动能 C小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D小物体,斜面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答案: D 如图所示,河水的流速为 4m/s,一条船要从河的南岸 A点沿与河岸成 30角的直线航行到北岸下游某处,则船的开行速度(相对于水的速度)最小为 A 2m/s B 3m/s C 4m/s D
3、5m/s 答案: A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 A,受到水平推力 F的作用, F与时间 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 0 t0时间内力 F的功率逐渐增大 B t1时刻 A的动能最大 C t2时刻 A的速度最大 D t2时刻后物体做反方向运动 答案: C 在水平地面上 M点的正上方某一高度处,将 S1球以初速度 v1水平向右抛出,同时在 M点右方地面上 N点处,将 S2球以初速度 v2斜向左上方抛出,两球恰在 M、 N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过程中 A初速度大小关系为 v1 = v2 B速度变化量相等
4、 C水平位移相同 D都不是匀变速运动 答案: B A、 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ma: mb=2: 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 v0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水平方向仅受到摩擦力作用),直到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 A、 B两物体所受摩擦阻力之比 Fa: Fb与 A、 B两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之比 Wa: Wb分别为 A. 4: 1, 2: 1 B. 2: 1, 4: 1 C. 1: 4, 1: 2 D. 1: 2, 1: 4 答案: A 如图所示, A、 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处于一粗糙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受到一水平拉力 F的作用,两者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A B对 A的支持力对 A做正功 B B对 A的摩擦力对 A做不做功 C B对 A的摩擦力对 A做负功 D A对 B的摩擦力对 B做负功 答案: C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A速度为零 ,加速度也为零 B速度为零 ,加速度不为零 C加速度为零,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速度和加速度方向都向下 答案: B 关于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匀速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运动 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分运动的速度 D合运动的位移大小不可能小于分运动的位移大小 答案: A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 100J,则 A重力做功为 100J B物
6、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100J C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少 100J D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100J 答案: D 实验题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 “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他们在实验室 组装了一套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 ,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 ( 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 3)在( 2)的
7、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 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 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 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 v1与 v2( v1 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 4)如果实验时所用滑块质量为 M,沙及沙桶总质量为 m,让沙桶带动滑块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 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 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 v1与 v2( v1 v2)要探究滑块与沙及沙桶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则最终需验证的数学表
8、达式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 1)天平,刻度尺 ( 2)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平衡摩擦力 ( 3) ( 4) 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固定的楔形木块,其斜面的倾角 =30,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顶上有一定滑轮一柔软的细线跨过定滑轮,两端分别与物块 A和 B连结, A的质量为 4m, B的质量为 m,开始时将 B按在地面上不动,然后放开手,让 A沿斜面下滑而 B上升物块 A与斜面间无摩擦设当 A沿斜面下滑 S 距离后,细线突然断了 .求物块 B上升离地的最大高度 H. 答案: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 45, 从斜面上方 A点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 m的弹性小球,在 B点处和斜面碰撞,碰
9、撞后速度大小不 变,方向变为水平,经过一段时间在 C点再次与斜面碰撞已知 AB两点的高度差为 h,重力加速度为 g,不考虑空气阻力求: ( 1)小球在 AB段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2)小球落到 C点时速度的大小 答案:( 1)小球下降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斜面 B点的速度为v, 满足: 解得: 所以小球在 AB段重力的平均功率: ( 2)小球从 B到 C做平抛运动,设 B到 C的时间为 t, 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解得: 所以 C点的速度为 答案:能 设货物质量为 m空载时, P=Fv0=km0gv0 载货时, P=F/v1=k(m0+m)gv1, 联立求解,得 m=
10、(v0-v1)m0/v1 如图所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 30,质量为 M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 = 木箱在轨道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 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当木箱下滑 L距离时,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此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 (g取 10m/s2) 求:( 1)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木箱下滑的加速度与上滑的加速度 ( 2)此过程中弹簧最大的弹性势能 . ( 3) 比值为多少 . 答案:( 1)设下滑时加速度为 a1,弹起离开弹簧后加速度为 a2,则有 ( M+m) gsin30-
11、(M+m)gcos30=( M+m) a1 解得: a1=2.5m/s2 Mgsin30+ Mgcos30=Ma2 解得: a2=7.5m/s2 ( 2)弹簧最大的弹性 势能为: W弹 =M gLsin30+ MgLcos30 ( 3)在木箱与货物一起向下滑到卸货过程中,设弹力做功大小为 W弹, 则有( M+m) gLsin30- (M+m)gLcos30-W弹 =0 卸下货后,木箱被弹回轨道顶端,有 W弹 -M gLsin30- MgLcos30=0 由以上解得: 如图所示,在一次消防演习中,消防员练习使用挂钩从高空沿滑杆由静止滑下,滑杆由 AO、 OB两段直杆通过光滑转轴连接在 O处,可将
12、消防员和挂钩均理想化为质点,且通过 O点的瞬间没有机械能的损失 AO长为 =5m, OB长 为 =10m两堵竖直墙的间距 =11m滑杆 A端用铰链固定在墙上,可自由转动 B端用铰链固定在另一侧墙上为了安全,消防员到达对面墙的速度大小不能超过 6m/s,挂钩与两段滑杆间动摩擦因数均为 =0.8( =10m/s2,sin37=0.6, cos37=0.8) ( 1)若测得消防员下滑时, OB段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始终为 37,求消防员在两滑杆上运动时加 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 2)若 B端在竖直墙上的位置可以改变,求滑杆端点 A、 B间 的最大竖直距离 答案:( 1)设杆 OA、 OB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 ,由 几何关系: dL1cos+L2cos 得出 AO杆与水平方向夹角 53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f ma f=N N=mgcos 在 AO段运动的加速度: a1 gsin53-gcos53 3 2 m/s2, 方向沿 AO杆向下 在 OB段运动的加速度: a2 gsin37-gcos37 -0 4 m/s2, 方向沿 BO杆向上 ( 2)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h-mgL1cos-mgL2cos -0 其中 d L1cos+L2cos, v 6 m/s 所以: 10 6m 又因为若两杆伸直, AB间的竖直高度为 所以 AB最大竖直距离应为 10 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