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高二下学期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一弹簧振子沿水平方向的 x轴做简谐振动,原点 O 为平衡位置,在振动中某一时刻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位移与速度均为正值,加速度为负值 B位移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 C位移与加速度均为正值,而速度为负值 D位移、速度、加速度均为负值 答案: AB 如图所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 bac 90, abc 60。一平行细光束从 O 点沿垂直于 bc面的方向射入棱镜。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n,若不考虑入射光线在 bc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 ) A从 ab面射出 B从 ac面射出 C从 bc面射出,且与 bc面斜交 D从 b
2、c面射出,且与 bc面垂直 答案: BD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折射率为 1.5的玻璃内射向空气,在界面上的入射角为 45,下面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 A 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 B、 C间做简谐运动, O 为平衡位置, BC 间距离为 10cm, 从 B到 C运动一次的时间为 1s,则 ( ) A从 B到 C振子作了一次全振动 B振动周期为 2s,振幅为 5cm C经过两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 20cm D振子从 B点开始,经 3s位移是 30cm. 答案: B 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 4 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动能减为原来的 1/2,则单摆振动的 ( )
3、 A频率不变,振幅不变 B频率改变,振幅改变 C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答案: C 如图所示,一根绷紧的绳子系 5个单摆,其中 a、 d摆长相等,原来 5个单摆均处于 静止。今先使 a振动,发现其余 4个单摆随之开始振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e的振动周期最大 B d的振幅最大 C b、 c、 d、 e都做受迫振动 D c和 b的振动频率相同 答案: BCD 如图质量为 m的物体 A放置在质量为 M的物体上 ,与弹簧相连 ,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 ,振动过程中 A、 B之间无相对运动 .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 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x时 ,A、
4、B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 ) A.0 B.kx C. D. 答案: D 光导纤维的内部结构由内芯和外套组成,它们的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则 ( ) 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光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C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折射 D内芯和外套的折射率相同,外套的材料韧性较强,起保护作用 答案: A 一质点作简谐运动,其位移 x与时间 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t =3s时,质点的( ) A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B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C速度为零,加速度 为正的最大值 D速度为零,
5、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答案: A 关于光的干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双缝干涉现象里,亮条纹和暗条纹的宽度是不等的 B在双缝干涉现象里,中央形成的是暗条纹 C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光波才能产生干涉现象 D频率不同的两列光波也能产生干涉现象,只是不稳定 答案: C 一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t1时刻和 t2时刻振子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且 (t2-t1) B t2时刻和 t3时刻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 C t2时刻和 t4时刻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 答案: BC 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中 ,已知单摆在
6、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 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 ,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 1,到第 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内为 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 ,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后的摆线长 (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 )为 L,再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的直径为 d(读数如图 ).来 源 :学 科 网 (1)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周期为 . (2)从图可知 ,摆球的直径为 mm. (3)实验结束后 ,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 ,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 . A单摆的悬 点未固定紧 ,振动中出现松动 ,使摆线增长了 B把 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 (n + 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7、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答案: (1)42n2/t2- ( 2) 5.980mm (3)BD 填空题 沿 x轴连续均匀的介质中,选距离为 0.1m的等距离排列的 0、 1、 210等 11个点,这些点分别以自己的位置为中心,从 0点沿 x轴正方向,依次滞后0.02s向 y轴正方向开始做简谐运动,如图甲所示。从 0点开始振动后,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图形历时 _s;该简谐波的传播速度是_m/s。 答案: .32; 5 如图所示, MN 和 PQ中的一条线是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另一条线是分界面的法线; OA、 OB、 OC分别是光线在这个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中的某一条
8、光线。可以分析出 _是界面; _是入射线; _是折射线;玻璃在界面的 _侧。 答案: PQ BO OC 右 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木块放在轻弹簧上,与弹簧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当振幅为 A时,物体对弹簧最大 的压力是 物体重力的 1.5倍,则: (1)物体对弹簧的最小弹力是多大? (2)要使物体在振动中不离开弹簧,振幅不能超过多大。 答案: 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 n 1.5的棱镜,用于某种光学仪器中,现有一束光线沿 MN 方向射到棱镜的 AB面上,入射角的大小满足 sini 0.75, 求: (1)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 (2)画出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要求写出简要的分析过
9、程。 (不考虑返回到AB和 BC 面 上的光线 ) 答案: (1)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 v 2108 m/s (2)由折射定律率 n 得 AB面上的折射角 r 30 由几何关系得, BC 面上的入射角 45 全反射临界角 C arcsin 45,光在 BC 面上发生全反射,光路如图所示。 湖面上一点 O 上下振动,振幅为 0.2 m,以 O 为圆心形成圆形水波,如图所示, A、 B、 O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OA 间距离为 4.0 m, OA间距离为 2.4 m。某时刻 O 点处在波峰位置,观察发现 2 s后此波峰传到 A点,此时 O 点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 OA间还有一个波峰。将水波近似为简谐波。 (1)求此水波的传播速度、周期和波长; (2)以 O 点处在波峰位置为 0时刻,某同学根 据 OB间距离与波长的关系,确定B点在 0时刻的振动情况,画出 B点的振动图象。 答案: (1) 依题意可知 v x/t 2 m/s, t 5/4T,即 T 1.6 s, vT 3.2 m。 (2) 振动图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