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09高考真题汇编16-原子、原子核.doc

    • 资源ID:328456       资源大小:49.5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09高考真题汇编16-原子、原子核.doc

    1、2009高考真题汇编 16-原子、原子核 选择题 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 1=0 6328m,2=3 39m。已知波长为 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 E1=1 96e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 E2表示产生波长为 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 E2的近似值为 A 10 50eV B 0 98eV C 0 53eV D 0 36eV 答案: D 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 (氦 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 。关于 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 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

    2、亏损 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 聚变反应发电 答案: B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C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答案: A。 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 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答案: B 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 n 4的能级向 n 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 a,从 n 3的能级向 n 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 b,则( ) A氢原子从高能

    3、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辐射出 射线 B氢原子从 n 4的能级向 n 3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 C在水中传播时, a光较 b光的速度小 D氢原子在 n 2的能级时可吸收任意频率的光而发生电离 答案: C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答案: BD。 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能量在 1.62ev到 3.11ev之间,由此可推知,氢原子 ( ) A从高能级向 n=1能级跃迁时

    4、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短 B从高能级向 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C从高能级向 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高 D从 n=3能级向 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答案: AD 实验题 在 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 “中微子 ”的粒子放出。 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 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 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 1)中微子与水中的 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 )和正电子( ),即 中微子 + + 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_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0和 0 B

    5、0和 1 C 1和 0 D 1和 1 (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 ),即 + 2 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 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_ 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_ 。 (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答案:( 1) A (2) 遵循动量守恒 ( 3)粒子的动量 ,物质波的波长 由 ,知 ,则 在下面括号内列举的科学家中,对发现和完善万有引力定律有贡献的是 。(安培、牛顿、焦耳、第谷、卡文迪许、麦克斯韦、开普勒、法拉第) 答案:第谷、开普勒、牛顿、卡文迪许 填空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k.s.5.u.c.o.m A是 衰变方程 B是核聚变反应方程 C是核裂变反应方程 D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 答案:


    注意事项

    本文(2009高考真题汇编16-原子、原子核.doc)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