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 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就是物体增加的速度 B对于体积巨大的地球,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它视为质点 C马拉车,无论有没有拉动车,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都大小相等 D在运动的物体上施加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可消除运动物体的惯性 答案: C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 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 m的小球 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 30角且绷紧,小球 A处于静止状态,则对小球施加的力最小为: A mg B mg C mg D mg 答案: C 质量为 M的斜面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一质量为 m的物块,物块
2、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 F作用下匀速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Mg D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大于 Mg 答案: AD 物体在 t=0时刻以初速度 V0向右做直线运动,合外力 F始终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合外力 F随时间 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在 O - t 2这段时间内: 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也是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A 如图所示,有一轻
3、质弹簧竖直放置,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 m的物块,现用一个竖直方向的压力 F使物块保持静止状态。当突然撤去 F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 g B 0 CD 答案: D 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2 m,那么阳台高度为( g=10m/s2): A 12 m B 18 m C 6 m D 10 m 答案: B 如图所示, A、 B两物体在同一点开始运动,从 A、 B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 A 、 B两物体自同一位
4、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比 A晚出发 2s C A、 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 10 m/s D A、 B两物体在 A出发后 4s 在距原点 20 m 处相遇 答案: BD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 A、 B两物体均与桌面相对静止不动,则 B物体受力个数为: A 3个 B 4个 C 5个 D 2个 答案: C 单选题 如图是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示意图。图甲表示在两个拉力 、 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 O 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力 F 拉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大小应相等 B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方向应互相垂直 C乙实验时,只须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甲实验相等
5、 D乙实验时,仍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 O 点 答案: D 多选题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与时间 的关系为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前 内的位移是 B前 内的平均速度是 C任意相邻 内的位移差都是 4m D任意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答案: BC 如右图所示,圆柱形的仓库内有三块长度不同的滑板 aO、 bO、 cO,其下端都固定于底部圆心 O,而上端则搁在仓库侧壁上,三块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是 30、 45、 60。若有三个小孩同时从 a、 b、 c 处开始下滑 (忽略阻力 ),则: A a处小孩最先到 O 点 B b处小孩最先到 O 点 C c处小孩最先到 O 点 D a
6、、 c处小孩同时到 O 点 答案: BD 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电梯的地板上,并将一物体放在体重计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计的示数 (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 ) 若已知 t0时刻电梯静止,则: 时间 t0 t1 t2 t3 体重计示数( kg) 45.0 50.0 40.0 45.0 A t1和 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B t1和 t2时刻物体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了变化 C t1和 t2时刻电梯运动的方向一定相反 D 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 答案: AD 实验题 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
7、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物块。小物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 小物块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N) 1 静止 1.50 2 静止 2.50 3 加速直线运动 2.55 4 匀速直线运动 2.45 5 加速直线运动 3.00 A通过实验数据只能确定小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通过实验数据只能确定小物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C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小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D通过实验数据既不能确定小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不能确定小物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 A .在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中,采用下图所示
8、的装置。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 a与质量 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 的关系,应作出a- 图象。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 2)某同学在实验中。取得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 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 0、 1、 2、 3、 4、 5 如下图 A所示,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请根据下图做答。 在 B、 C、
9、 D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 A的是 _; 打 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_m/s2,计数点 1速度的大小是 _m/s。(本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 1) CD (2)C 0.60m/s2 0.33m/s 计算题 .如图,一质量 m=5kg的球被一光滑挡板夹在光滑墙上,保持静止。挡板与墙面接触且夹角为 ,满足 =53 。求:挡板对球的支持力及球对墙面的压力? 答案: 解:由题意可知,正交分解得: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解得: 方向垂直杆向上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球对墙的压力大小为 37.5N,方向水平向左。 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kg,在水平方向 5N 向东的拉力作
10、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跟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2N。求: ( 1)求物体在 4秒末的速度; ( 2)若在秒末撤去拉力,求物体继续滑行时间。 答案: 如图所示,一物块 P质量 m=2kg,由平面上 A点开始以速度 =4m/s向 A点右侧运动,物块与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运动 S1=3m后滑上传送带BC。已知传送带足够长且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1,传送带以恒定速率 =1m/s逆时针转动。( g=10m/s2) 求:( 1)物块向右运动距 A点的最大位移 Smax=? (2)物块最后停下来时距 A点的位移 =? 答案: ( 1)由题意得: AB 解得 向左 得: 滑上传送带后继续减速 : 向左 得: 所以向右最大位移 Smax= ( 2)在 传送带上反向加速,加速度 向左 由于 所以物块离开传送带时速度为 向左 滑上平面后位移 物块最后停下来时距 A点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