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HG T 2577-1994 橡胶提升带.pdf

    • 资源ID:32234       资源大小:226.0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HG T 2577-1994 橡胶提升带.pdf

    1、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2577一94橡胶提升带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织物芯和钢丝绳网芯提升带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胶带斗式提升机用提升带(以下简称带)。2引用标准GB/T 526织物芯输送带外观质量规定GB/T 528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GB/T 1689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机)GB/T 3512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GB/T 3690平型胶带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4490运输带尺寸GB 5752输送带标志GB/T 5753钢丝绳芯输送带覆盖层厚度的测定GB/T 5754钢丝绳芯输

    2、送带纵向拉伸强度的测定GB/T 5755钢丝绳芯输送带钢丝绳枯合强度的测定GB/T 6757输送带贮存和搬运通则GB/T 6759输送带的层间粘合强度试验方法GB/T 9770钢丝绳芯输送带HG/T 2194帆布芯箱送带布层接头规定HG/T 2297耐热输送带HG/T 2410输送带取样3产品分类3.1结构型式带的芯体结构分为织物芯和钢丝绳网芯两种。3.1.1织物芯带带的整条带芯可由一层或多层织物按同一结构方式粘合而成,带芯外一般应有搜盖层。在覆盖层和带芯之间可设置由网眼布或帘布构成的补强层。3.1.2钢丝绳网芯带带由芯胶层内纵向排列的一层钢丝绳(以下简称纵向绳)和在扭盖层与芯胶层间横向排列的

    3、上、下各一层的纤维绳或钢丝绳构成(以下简称横向绳)。3.2产品规格带的规格按全厚度拉伸强度、宽度和覆盖层物理性能区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94一02一09批准,995一01一01实施HG/T 2577一943.2.1织物芯带的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见表4。以N/mm为单位的强度按R10优先数系排列。12.2钢丝绳网芯带的强度规格用字母“ST”和纵向拉伸强度(以N/mm为单位)的标称值表示,其系列见表2。3.2.3宽度规格织物芯带宽度规格按表1规定。钢丝绳网芯带宽度规格见表2,3.2.4覆盖层物理性能和级别按被输送物料的磨损性和载荷分为强烈磨损(D型)、中度磨损(L型)及轴送高温物料的耐热型

    4、(T型),性能见表3,3.3标记3.3.13.3.2织物芯带的型号标记示例:1000 B 9308 4.5 TX3.0 1000 NN5骨架材质和层数带宽(mm)一下筱盖层厚度(mm)上覆盖层具有补强层上崔盖层厚度(mm)一生产年月斗式提升带一强度规格(N/mm)钢丝绳网芯带的型号标记示例:ST 1000 B 9308 5 T X 5 T 1200 03.5纵向钢丝绳直径(mm)带宽(mm)一下扭盖层具有补强层下砚盖层厚度(mm)上搜盖层具有补强层上筱盖层厚度(mm)生产年月一斗式提升带一强度规格(N /mm )4技术要求4.1织物芯带的长度、宽度、厚度和极限偏差4.1.1有端带长度极限偏差应

    5、为带长的士2.4.1.2带的宽度及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表1带宽度,mm极限偏差每条带的宽度最大差值士6. 5mm不大于6.5m.150一200一300一400一500HG/T 2577一94续表1带宽度,mm极限偏差每条带的宽度最大差值600公称宽度的士1%不大于公称宽度的1%6507008001 0001 2001 4001 6004.1.3带的搜盖层厚度及极限偏差和带的总厚度及最大差值应符合GB/T 4490的规定。4.2钢丝绳网芯带的结构与尺寸如图1和表2,图1b一带的宽度,b,一两端纵向绳之间的中心距离,b,一边胶宽度,d-纵向绳直径,纵向绳在厚度方向的偏心值,广.偏心侧定用的羞准

    6、线“一带的厚度内一上砚盖层厚度山一下砚盖层厚度.:一横向绳与带边距离;t,一横向绳与纵向绳距离;P-纵向绳间距表2卜广OR A ft 4ST 630ST 800ST 1000ST 1250ST 1600ST 2000ST 2500纵向拉伸强度,N/mm6308001 0001 2501 6002 0002 500带的上覆盖层厚度,mm.二56带的下扭盖层厚度,mm5单根纵向绳最小破断拉力,N/根7 49011 18011 18017 94017 94031 36041 740纵向绳最大公称直径,mm3.03.53.54.54.55.67.2纵向绳间距.mm10.010.010.012.010.

    7、012.015. 0355HG/T 2577一94续表2手* a巡ST 630ST 800ST 1000ST 1250ST 1600ST 2000ST 2500带的宽度规格及纵向绳根数200171616141814250212121192319300262527222722350313032263226400353536303630254504141413541352855050505143514234600555556465646376806363645364524380075757663766151850797980678066541 000959596799679641 05098989

    8、7849783671 2001131131169411694761 300123123125105125104831 40013313313611113611189注带的班益层厚度包括橄向补强层.4.2.1纵向绳配置与接头按GB/T 977。规定.4.2.2钢丝绳网芯带的长度和宽度偏差应符合GB/T 4490的规定。4.2.3极盖层厚度的极限偏差为一0. 5mm,4.2.4带的厚度最大差值(即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差)不得大于平均厚度的10%.4.2.5带的边胶宽度应不小于l Omm,4.2.6纵向绳平均绳距的极限偏差为士1. 5mm,单个绳距偏差大于1. 5mm但不大于3. Omm的纵向绳根数

    9、不超过纵向绳总数的5%e4.2.7纵向绳在厚度方向的偏心值不得大子1. 5mm,偏心值大于1. Omm但不大于1. 5mm的纵向绳根数不得超过纵向绳总根数的5%.4.3横向绳的配置与尺寸4.3.1横向绳最大公称直径。92mm,其中心距与直径之比应为2-6,4.3.2横向绳到带边的距离应为10-30inm,4.3.3横向绳与纵向绳应垂直排列,其距离为0. 5-2mm,4.4织物芯带布层接头带芯布层的纵向和横向接头的数目和位置应符合HG/T 2194的要求.45物理性能4.5.1筱盖胶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3几6HG/T 2577一94表3项目指标D型L型拉伸强度,MPa不小干18.015.0拉

    10、断伸长率,X不小于400350热空气老化性能(70C X 7d)拉伸强度变化率,纬一25-25拉断伸长率变化率,%.磨耗量,cm3不大于0.70.8注:要求特殊用途或箱送尖利磨损性物料时,扭盖胶物性由供需双方商定.耐热型(T型)带的覆盖胶性能应符合HG/T 2297的规定。4.5.2织物芯带全厚度拉伸性能:4.5.2.1带的纵向拉伸强度应不低于其标称值。拉伸强度规格系列在SOON/mm以下的横向拉伸强度规定值见表4,50ON/mm及其以上的横向拉伸强度不作规定。表4 N/mm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规格系列横向全厚度拉伸强度。不小于1004012550160632008025010031512540

    11、0160500注:横向拉伸强度的规定不适用于棉帆布芯枪送带。表中纵向拉伸强度规格系列中的数值可按R 10优先数系向低值扩展.超出表中规定时,可由供满双方商定.4.5.2.2带的全厚度纵向拉断伸长率应不小于io%,全厚度纵向参考力伸长率应不大于4%,注:参考力等于带的标称全厚度纵向拉伸强度的10写乘以试样中部宽度荃本值所得的力。4.5.3钢丝绳网芯带的纵向拉伸强度和钢丝绳破断拉力应符合表2规定。4.5.4织物芯带层间粘合强度应符合表5规定。表5 N/mm织物类别与项目布层间砚盖层与布层间砚益层厚度(1. smm彼盖层厚度 1. 5mm100聚院胺织物纵向试样平均值不小于5.253.154. 50

    12、全部纵向试样最低峰值不小于3.852.402.85币月J,n八口/2日全山觉J日全J心,目J匕纵向试样平均值不小于4.503.153. 50,氏ms iuv7o石月拓三T巴征0R切全部纵向试样最低峰值不小于3.852.402.85357HG/T 2577一94续表5N/mm织物类别与项目布层间反盖层与布层间班盏层厚度1. 5mm棉纤维帆布纵向试样平均值不小于3.002.202.60全部纵向试样最低峰值不小于1.951.601.95其他含天然纤维的织物纵向试样平均值不小于3.152.352.80全部纵向试样最低峰值不小于2.701.602.204.5-4.1耐热型织物芯带层间粘合强度应符合HG/

    13、T 2297的规定。4.5.5钢丝绳网芯带粗盖层与横向绳间及横向绳与相邻层间粘合强度均应不低于12N/mm,4.5.6钢丝绳网芯带纵向绳枯合强度应符合表6规定。老化后粘合强度应不小于表中规定值的85%,表6绳径d.mm枯合强度,N/cm枯合强度.N/cm2.62.8509.9735.52.9-3.0539.4784.53.1-3.2559.0833.63.33.4 一882.63.53.6598.26.6-7.0931. 63,7-3.8617.8980.73.9-4.0637.4!029.74. 1-4.5686.58. 1-8.51 078. 74.6外观质量4.6.1织物芯带外观质量应符

    14、合GB/T 526的规定。4.6.2俐丝绳网芯带外观质量应符合GB/T 9770的规定.5试验方法5.1提升带的宽度、长度和织物芯带的扭盖层厚度、带的总厚度侧2,按GB/T 449。进行。5.2钢丝绳网芯带的厚度最大差值和妞盖层厚度侧童,按GB/T 5753执行.5.3钢丝绳网芯带边胶宽度的测定、纵向绳距测定和钥丝绳在厚度方向的偏心值测定,按GB/T 9770进行。5.4提升带的硬盖层拉伸性能试验,按GB/T 528进行。5.5筱盖层耐磨性能试验,按GB/T 1689进行。5.6筱盖层的热老化性能试验,按GB/T 3512执行。5.7织物芯带的全厚度拉伸性能试验,按GB/T 369。执行。5.

    15、8钢丝绳网芯带的纵向全厚度拉伸性能试验,按GB/T 5754进行.5.9钢丝绳网芯带的崔盖层与横向绳间及横向绳与相邻层间枯合强度试验,按附录A执行。5.10织物芯带层间粘合强度试验,按GB/T 6759中的A法进行。5.11钢丝绳网芯带的钢丝绳粘合强度试脸,按GB/T 5755执行.老化后钥丝绳粘合强度试验,按GB/T 5755中“热空气加热法”进行。HG/r 2577一946检验规则6.1提升带出厂前应逐条检验外观质量、长度、宽度、理盖层厚度和边胶宽度。6.2在一个生产批量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提升带的出厂检验,取样数量和要求按HG/T 2410执行。6.3出厂检验时,可不进行筱盖层的热老

    16、化试验和钢丝绳粘合强度的老化试验。64型式检验每年不小于一次,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项检验。6.5检验中如某项性能不符合标准,应在同批带中另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试。复试后如仍有一个结果不符合标准,则该批或该时期产品为不合格品。了标志、包装、运物、贮存7.1提升带的标志按GB 5752执行。7.2提升带应缠卷在芯轴上,用极盖物捆扎牢固。包装物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带长、型号、生产厂名(或注册商标)。7.3提升带的运输和贮存按GB/T 6757执行。HG/T 2577一94附录A钧丝绳网芯带的层间粘合强度测定方法(补充件)Al仪器符合下列要求的拉力试验机:a.带有自动记录剥离力的绘图装置

    17、;b.夹具运行速度可调为100士10mm/min;c.测量误差不大于量程的1%,A2试样A2.1在带制成至少5天后,离带边不少于50mm的部位,与带的轴线平行各切取2个试样。A2.2试样各面均呈矩形,宽度为25士。. 5mm,长度为200mm,厚度为带的全厚度。A2.3从试样两面用刀紧贴钢丝绳切开一段。其长度应保证试样在夹具中夹持良好二A3试验程序A3.1试验应在温度23士2的条件下进行。A3.2试验剥离长度至少为l00mm,A3.3将覆盖胶夹在一个夹具中,将含有钢丝绳的带芯夹在另一个夹具中。A3.4开机试验,动夹具运行速度为100士l Omm/min,记录剥离力的曲线。A4结果表示A4.1根据剥离力曲线,确定中值力,与试样宽度之比称为粘合强度,其单位是N/mm,A4.2层间粘合强度取2个试样的粘合强度平均值,数值修约到0.1N/mm,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沈阳胶带总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庄众、刘兴久。本标准参照采用英国标准BS 490 Part 2:1975织物芯橡胶和塑料提升带。


    注意事项

    本文(HG T 2577-1994 橡胶提升带.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