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三模(期末)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复数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除法运算 . 已知 ,并设: , 至少有 3个实根; 当 时,方程 有 9个实根; 当 时,方程 有 5个实根 . 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 A B C仅有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可得 : 命题中,若 时,命题为假命题,则 为真命题; 命题中,若 , ,所以为假命题; 为真命题,所以选项A为真命题 . 考点:函数图象应用,逻辑连接词 “或 ”“且 ”的应用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是 或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若命
2、题 ,则 C线性相关系数 的绝对值越接近 ,表示两变量的相关性越强 . D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平均数,可以用每个小矩形的高乘以底边中点横坐标之和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中举例 ; B选项是全称命题的否定; C中描述正确; D还需要乘上频数才可以 . 考点:命题真假的判定 . 中心为 , 一个焦点为 的椭圆 ,截直线 所得弦中点的横坐标为 ,则该椭圆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设椭圆方程为: ,联立方程得, ,由韦达定理:,所以椭圆方程为 . 考点:椭圆标准方程的表示,韦达定理在中点弦中的应用 . 为了得到函数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 的图象( ) A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由 ,只需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 . 考点:函数图象的平移 . 若直线 始终平分圆 的周长,则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直线平分圆周,则直线过圆心 ,则 ,.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基本不等式 .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均为全等的正方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几何体是有两个全等的正四棱锥组成,故体积为. 考点:三视图下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 . 若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则该程序运行后
4、输出 的值是( ) A 5 B 6 C 7 D 8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为奇数,则 为偶数,则 为偶数,则 为偶数,则 为偶数,则 满足条件,输出 考点:程序框图之循环结构、条件结构的应用 . 已知点 在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上运动,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画出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确定该区域边界的交点坐标分别是,代入目标函数 得范围是 . 考点:线性规划条件下求目标函数最优解问题 . 集合 ,集合 ,则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 考点:集合的交集、补集运算 . 双曲线 的渐近线为( ) A B C D 答案: B 给出下
5、列函数 ,其中是奇函数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函数是减函数,所以满足 即可,代入验证 . ,所以为奇函数; ,所以为奇函数, 为偶函数 为非奇非偶函数 . 考点:给定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 . 填空题 在 中,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满足 ,,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试题分析:由 得 , 得 为钝角,故,由正弦定理可知:, ,所以. 考点:正余弦定理,辅助角公式 .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填上你认为所有正确的选项) 空间中三个平面 ,若 ,则 空间中两个平面 ,若 ,直线 与 所成角等于直线 与 所成角 , 则 . 球 与棱长为 正四面体各面都相切,则该球的表面
6、积为 ; 三棱锥 中, 则 . 答案: 试题分析: ; 同理; 中可得球半径为 ; 中由得到 在底面 的投影为 的垂心,故 . 考点:空间几何体下命题真假的判定 . 今年 “3 5”,某报社做了一次关于 “什么是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的调查,在A、 B、 C、 D四个单位回收的问卷数依次成等差数列,共回收 1000份,因报道需要,再从回收的问卷中按单位分层抽取容量为 150的样本,若在 B单位抽 30份,则在 D单位抽取的问卷是 份 . 答案: . 试题分析:由题可设 A、 B、 C、 D四个单位各抽取 ,则,所以 D单位抽取的问卷为 60份 . 考点:抽样方法;等差数列求某项 . 与 共线,
7、则 . 答案: 试题分析: 所以 . 考点:向量共线的坐标运算 . 解答题 极坐标系中椭圆 C的方程为 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 轴非负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且两坐标系取相同的单位长度 . ( )求该椭圆的直角标方程;若椭圆上任一点坐标为 ,求 的取值范围; ( )若椭圆的两条弦 交于点 ,且直线 与 的倾斜角互补, 求证 : . 答案:( ) ( )详见 试题分析:将椭圆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一般标准方程,再利用换元法求范围,利用参数方程代入,计算得到结果 . 试题: ( )该椭圆的直角标方程为 , 2分 设 , 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4分 ( )设直线 的倾斜角为 ,直线 的倾斜角为 , 则直线
8、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 5分) 代入 得: 即 7分 同理 9分 所以 ( 10分) 考点:极坐标、参数方程,换元法应用 . 如图,设 AB, CD为 O 的两直径,过 B作 PB垂直于 AB,并与 CD延长线相交于点 P,过 P作直线与 O 分别交于 E, F两点,连结 AE, AF 分别与CD交于 G、 H ( )设 EF 中点为 ,求证: O、 、 B、 P四点共圆 ( )求证 :OG =OH. 答案:( )详见 ;( )详见 . 试题分析:利用对角互补得到四点共圆,利用相似得到边长相等 . 试题:证明: ( ) 易知 , 所以 四点共圆 . 3分 ( )由 ( ) 过 作 于
9、 ,交 于 连结 由 , 所以 所以 四点共圆 . 6分 所以 ,由此 , 8分 是 的中点, 是 的中点,所以 ,所以 OG =OH 10分 考点:四点共圆证明;相似证明 . 已知 , , 在 处的切线方程为 ( )求 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 )求 的式; ( III)当 时,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 答案: ( ) 的增区间为 ,减区间为 , . ( ) ,( III) . 试题分析: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函数的式;利用导数判定最值的方法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 试题: ( )令 ,得 , 1分 当 时, ;当 时, . 的增区间为 ,减区间为 , , 3分 (
10、 ) , ,所以 . 又 , 所以 6分 ( III)当 时, ,令 当 时, 矛盾, 8分 首先证明 在 恒成立 令 , ,故 为 上的减函数, ,故 10分 由( )可知 故当 时, 综上 12分 考点:导数的应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最值的应用 . 已知 为抛物线 的焦点,抛物线上点 满足 ( )求抛物线 的方程; ( ) 点的坐标为 ( , ),过点 F作斜率为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 两点, 、 两点的横坐标均不为 ,连结 、 并延长交抛物线于 、两点,设直线 的斜率为 ,问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 答案:( ) ,( ) 试题分析:( )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得到
11、 ,再得到方程;( )利用点的坐标表示直线的斜率,设直线的方程,通过联立方程,利用韦达定理计算 的值 . 试题:( )由题根据抛物线定义 , 所以 ,所以 为所求 2分 ( )设 则 ,同理 4分 设 AC 所在直线方程为 , 联立 得 所以 , 6分 同理 (8分 ) 所以 9分 设 AB所在直线方程为 联立 得 , 10分 所以 所以 12分 考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的应用 . 如图,已知三棱锥 中, , , 为 中点,为 中点,且 为正三角形。 ( )求证: /平面 ; ( )求证:平面 平面 ; ( III)若 , ,求三棱锥 的体积 . 答案:( )、( )详见(
12、III) . 试题分析:( )利用中位线性质得到线线平行,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 )利用正三角形中点得到线线垂直,根据平行推得线线垂直,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面面垂直;( )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体积 . 试题:( ) M为 AB中点, D为 PB中点, MD/AP, 又 MD 平面 ABC DM/平面 APC 3分 ( ) PMB为正三角形,且 D为 PB中点 MD PB 又由( 1) 知 MD/AP, AP PB 又已知 AP PC AP 平面 PBC, AP BC, 又 AC BC 7分 BC 平面 APC, 平面 ABC 平面 PAC, ( ) AB=20 MB=1
13、0 PB=10 又 BC=4, . . 又 MD . VD-BCM = VM-BCD = . 12分 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三棱锥体积计算 . 已知某校在一次考试中, 5名学生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如下表: 学生的编号 i 1 2 3 4 5 数学成绩 x 80 75 70 65 60 物理成绩 y 70 66 68 64 62 ( )若在本次考试中,规定数学成绩在 70以上(包括 70分)且物理成绩在65分以上(包括 65分)的为优秀 . 计算这五名同学的优秀率; ( )根据上表,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 关于 的线性回归方程 , 其中 ( III)利用( )中的线性回归方
14、程,试估计数学 90分的同学的物理成绩 .(四舍五入到整数) 答案:( )所以这五名学生的优秀率为 40% ;( ) ;( III) 分 . 试题分析:( )概率计算;( )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数学、物理成绩的平均分,进而求得线性回归方程 ( III)利用线性回归方程求值 . 试题:( )这五名学生中共有 2名数学成绩在 70以上且物理成绩在 65分以上 所以这五名学生的优秀率为 40% 3分 ( ) 5分 7分 , 9分 所以 , 10分 ( III)试估计数学 90分的同学的物理成绩为 分 12分 考点:概率计算,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 . 设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已知对任意的 ,点
15、,均在函数 的图像上 . ( )求 的值; ( )记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答案:( ) ,( ) . 试题分析:( )利用数列前 n项和求通项得到 ,利用 计算得到; ( )利用对数运算性质得到 ;进而得到 ,再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其前 n项和 . 试题:( )依题 1分 当 时 , , 2分 当 时 , , 4分 又因为 为等比数列 , 5分 所以 . 6分 ( )另解: 1分 当 时 , , 2分 . 当 时 , , 4分 解得 6分 ( )由( 1) 7分 9分 所以 12分 考点:数列利用前 n项和求通项,裂项相消法求和 . 设 ( )求函数 的定义域; ( )若存在实数 满足 ,试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 答案:( ) , ,( ) (-, -2) , ) 试题分析:先将绝对值函数去绝对值,再求定义域,利用图像解不等式 . 试题:( ) f(x) |x-3| |x-4| 2分 作函数 y f(x)的图象,它与直线 y 2交点的横坐标为 和 ,由图象知 不等式 的定义域为 , 5分 ( )函数 y ax-1的图象是过点 (0, -1)的直线 当且仅当函数 y f(x)与直线 y ax-1有公共点时,存在题设的 x 由图象知, a取值范围为 (-, -2) , ) 10分 考点:含绝对值式,求定义域,图像法解不等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