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其他 简答题 (10分 ) (1)有人曾经这样用 “清醒的痛苦者 ”评价觉新。请简述这样评价觉新的原因。 (4分 ) (2)吕布被俘后想投靠曹操,曹操向刘备征求意见,刘备以 “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作答。刘备为什么这样说?这反映了刘备怎样的特点? (6分 ) 答案: (1) 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使觉新怯懦忍让、逆来顺受,奉行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 2分)由于受到过五四新思想的熏陶,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增加了行动时的痛苦。( 2分) (2) 刘备认为吕布反复无常,先前投靠的丁建阳和董卓都为其所杀,不可信任,( 2分)提醒曹操
2、不要重蹈覆辙,促使曹操痛下决心杀掉吕布。( 2分)反映刘备识人之准之深。( 2分)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郭沫若女神中,无论是个性张扬狂放的天狗,极富革命激情的群鸟,还是富有叛逆精神的 “匪徒 ”,都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精神。 B边城寄寓着沈从文 “美 ”与 “爱 ”的文学理想。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了湘西纯朴的人们在自然和人事的变故中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隐约的悲哀。 C雷雨中的周朴园一再让繁 漪喝药,开始可能还有关心成分,后来完全变成了他维护自己说一不二权威的标志,给繁漪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D薛宝钗善解人意,点戏时挑贾母喜欢的热闹戏文,结社时帮经济困窘的湘云巧
3、设螃蟹宴,又向王熙凤建议给大观园的看门人一些小惠,深受贾府上下人等赞许。 E哈姆雷特打破了戏剧 “三一律 ”的限制,不仅写了王子哈姆雷特复仇这条主线,还穿插了雷欧提斯以及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的复仇这两条副线。 答案: AD (6分 ) 人有满腔书卷,无处张皇,当为考据之学,自成一家;其次,则骈体文,尽可铺排。何必借诗为卖弄?自三百篇至 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惟李义山诗, 稍多典故然皆用才情驱使不专砌填也近见作诗者全仗糟粕琐碎零星如剃僧发 ,如拆袜线,句句加注,是将诗当考据作矣。吾有所感,故续元遗山论诗,末一首云: “天涯有客号 痴,误把抄书当作诗。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
4、 ”(节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 【小题 1】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 6处 ) 【小题 2】三百篇指 _,李义山指 _。 (2分 ) 【小题 3】在袁枚看来,诗歌创作应该提倡 _,反对 _和_。(用文中词语作答) (2分 ) 答案: 【小题 1】稍多典故 /然皆用才情驱使 /不专砌填也 /近见作诗者 /全仗糟粕 /琐碎零星 /如剃僧发 【小题 2】诗经 李商隐 【小题 3】性灵 考据 堆砌(或铺排)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若夫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嘈嘈切切错杂弹, 。(白居易琵琶行) 风霜高洁, ,
5、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其为人也 , ,乐以忘忧 , 。(论语 述而) 答案: 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挟飞仙以遨游 大珠小珠落玉盘 水落而石出者 长风破浪会有时 发愤忘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选择题 为了送别地震中夭折的孩子,有人创作了妈妈,那些花朵就是我这首歌,请用整齐的句式点评这首歌,不少于 30个字。( 5分) 妈妈 /我走了 /请记得想我 /想我的时候 /看看大地上的花 /那些花朵就是我 妈妈 /我走了 /我会想你的 /想你的时候化作云朵 /你抬头看 /那就是我 我们彼此想念 /那一刻 /天空下起蒙蒙细雨 /雨滴滑过你的脸庞 /就像我在亲吻
6、你 我们并未分开 /我不在的时候 / 世间一切都是我 / 那些孩子就是我 答案:示例:视角独特,用身在天堂孩子的口吻 ,道出对母亲和原有世界的无限留恋;情感真挚,用富有诗歌灵性的语言,营造出风雨过后彩虹重现的安详意境。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其中最主要的信息(不超过 18个字)。( 4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疗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 3300名老年人进行了长达 9年的研究,期间被研究者共出现了 238次中风。研究发现,经常参加相对剧烈运动如慢跑、游泳和打网球等的男性,与从不进行体育锻炼的 人相比,患中风的风险要低 63%;但这一效果在女性身上并未体现。在美国,中风是致残的首要原因,也是造成
7、死亡的第三大因素。 最主要的信息是 : 答案:相对剧烈运动可助男性预防中风。 W#W$W%.K*S*&5U或者:相对剧烈运动可降低男性患中风的风险。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要把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的成功经验运用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去,切实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 B这场自上世纪煤炭 “有水快流 ”政策以来最大的煤炭整合政策,自从去年公布以来就充斥着政府、矿主、大集团、村民等各种力量的较量。 C在上海世博会上,世界各国不仅展示各自的城市文明成果,也将相互学习城市发展经验,探索新世纪城市发展的崭新模式。 D美国以商业医保为主,但政府早就为那些无力购买医保的老
8、年人、贫困者和儿童等弱势群体,建立了公立医疗保险制度。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行伍 /道行处方 /设身处地数落 /数见不鲜 B熨斗 /熨帖湖泊 /淡泊宁静脉搏 /含情脉脉 C募捐 /描摹抨击 /怦然心动悭吝 /铿锵有力 D干涸 /禁锢阡陌 /纤毫毕现毗连 /蚍蜉撼树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母亲的来信 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 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9、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 “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 ,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 “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
10、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 沃 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 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 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 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 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 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
11、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 W#W$W%.K*S*&5U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 “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 你是知道的。 ”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 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 “支出 ”,右栏写上 “数目 ”。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 12
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 4,得出总数为 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 10 ,买裤子 30 ,储蓄 20 ,电影、跳舞等 4 天, 1天 2卢布 8 ,剩余 10 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 10 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象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 “剩余 ”二字,改为 “零用 ”,叨咕着: “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 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 3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小题 1】小说详细叙述母亲来信千篇一律的开头与没有什么区别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13、?( 6分) 【小题 2】这篇小说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小说中运用了哪些对比?请简要概括。( 5分) 【小题 3】小说结尾 “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 3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 十分精彩,请作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人物的语言、动作往往折射出人物的心理,试探究画线部分文卡的内心活动。( 6分) 答案: 【小题 1】表明 母亲对儿子一贯的关心、爱护与对儿子回信的期盼( 2分),也表现儿子对母亲来信由渴盼到厌烦的情感变化( 2分),与下文母亲再次来信恳求文卡回信呼应( 1分),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1分) 【小题 2】文卡在刚进城时和进城半年后对母亲来信的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乡村
14、生活的单调贫困和城市生活的丰富优裕之间的对比;母亲对儿子回信的渴望与文卡无动于衷的对比;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与文卡对母亲的冷漠形成对比;文卡对自己的慷慨与对母亲的吝啬形成对比。 (5分,每点 1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3】意味深长,既突出母爱的伟大,也揭示了爱的失衡 (2 分 );情节突转,使小说波澜骤起,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 (2分 );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引人深思。 (2分 )。(意思对即可) 【小题 4】形象地刻画了文卡对于剩余 10卢布是寄给母亲还是留下零用的矛盾心理;表现出文卡心中虽存有一丝对母亲的挂念,却终为虚荣击溃;为自己的决定寻找借口,以求得心理安慰。 (每点 2分,也可作
15、其它探究,言之成理即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17题。 从 “花瓶 ”到 “宠物 ” 宋志坚 傅国涌先生将知识分子分为 “本质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和 “职业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并认为 “本质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这 个概念, W#W$W%.K*S*&5U“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与人类的道义责任紧密相连 ”。然而,在他列举的教师、医生、作家、科学研究者等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中,哪些属于 “职业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哪些属于 “本质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恐怕不大说得清楚。在我看来,知识分子因为受到较好的教育,不论学的是什么专业,从事的是什么工作,都应该 “与人类的道义责任紧密相
16、连 ”。 民间曾有过一个流传很广且略带贬意的称谓,叫做 “花瓶 ”。谁都知道,花瓶是用来插花的,摆在那边很好看,但花瓶没有自己的耳目,更没有自己的大脑,只能任人 摆布。富有幽默感的黎民百姓称某些被明确赋予参政议政和权力监督责任的知识界人士为 “花瓶 ”,其寓意是很明白的。 “宠物 ”与 “花瓶 ”是有联系的。换言之, “宠物 ”由 “花瓶 ”发展而来。 “花瓶 ”之为“花瓶 ”,至少有一条是为 “宠物 ”所继承了的,就是对于那些有权有势一言九鼎的人,不会碍手碍脚,倒是赏心悦目,所以能在那种场合摆下去。 “宠物 ”与 “花瓶 ”又大为不同,最主要的一条,是 “宠物 ”富有主观能动性,这恰恰是 “
17、花瓶 ”所没有的 “ 宠物 ”能向主人摇尾巴,能朝着主人 “汪汪 ”(或 “咪咪 ”)地叫,会扑在主人的怀里撒娇, “花瓶 ”则不 会。如此这般, “宠物 ”较之于 “花瓶 ”,也就平添了诸多功利性, “宠物 ”所图的不仅是明哲保身,它们以获取权势人物的宠幸为最大的荣耀。邀宠唯恐不及,谈何谏诤与监督? “人类的道义责任 ”早被抛至九天云外去了。 包括被称为 “高级动物 ”的人在内,任何动物,首先都有物质的需要,首先都 “属于蔬菜、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 ”。这是无可厚非的。 “宠物 ”之不同,在于它们不是以自力而是以 “邀宠 ”来满足这种物质的需要。它们的吃穿住行以及游乐、医疗等等,也就为别的动物
18、望尘莫及。 “以做 宠物 为荣,处处炫耀、显摆自己的宠物 身份 ”的某些知识分 子,同样也有这样的特点。他们 “炫耀 ”和 “显摆 ”的却不只是房子、车子等 “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 ”,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那与 “谏诤与监督 ”无关的级别与头衔上。 在普遍以政治文明与政治民主作为理想与追求的 21世纪,如果 “花瓶 ”进位为“宠物 ”,便不是什么好兆头。 (杂文选刊 2010年第 5期,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由辨析傅国涌的观点引入自己的看法,表明知识分子的责任所在。 B作者借 “花瓶 ”喻指被明确赋予 W#W$W%.K*S*&5U参政议政和权力监督
19、责任的知识界人士 ,形象生动。 C对于人们的物质需求,作者认为 “无可厚非 ”,但指出应该通过 “自力 ”的方式来满足。 D虽然对于 “花瓶 ”和 “宠物 ”都持批判的态度,但作者对于 “宠物 ”的否定更为强烈。 【小题 2】文章第一段中,作者对于傅国涌的观点持何种态度?作者的观点又是怎样的?( 6分) 【小题 3】文中 “宠物 ”与 “花瓶 ”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请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作者对于傅国涌的观点不完全同意,作者不赞成将知识分子分为 “本质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和 “职业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 2分)但不否认本质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从
20、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与人类的道义责任紧密相连。( 2分)作者认为,知识分子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 “与人类的道义责任紧密相连 ”。( 2分) 【小题 3】联系在于: “宠物 ”由 “花瓶 ”发展而来,都充当摆设,且 “赏心悦目 ”,( 2 分)区别在于 “宠物 ”富有主观能动性,会主动 “邀宠 ”, “花瓶 ”只是明哲保身;( 2分) “宠物 ”不愿自食其力,而以做 “宠物 ”满足物质需要,且 “以做 宠物 为荣 ”, “花瓶 ”则未必。( 2分)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王守仁, 字伯安,余姚人。 W#W$W%.K*S*&5U弱冠举乡试
21、,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其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还至赣州,议讨 送吩簦 乐偃菸聪隆:崴 疲 偃菔记驳苤侔怖垂椋 衔 绞乇浮厝仕晔状笳诺评郑 偃菪徘乙伞厝蚀鸵越谖铮 杖胄弧偃萋示攀 擞 坛。 砸允 巳脍恕 厝屎侵 唬骸 u若皆吾民,屯于外,疑我乎? ”悉引入祥符宫,厚饮食之。贼大喜过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观灯乐。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余
22、贼奔九连山。山横亘数百里,陡绝不可攻。 乃简壮士七百人衣贼衣,奔崖下,贼招之上。 官军进攻,内外合击,擒斩无遗。 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 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而大学士杨廷和与王琼不相能。守仁前后平贼,率归功琼,廷和不喜,大臣亦多忌其功,因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已,论功封特进光禄大夫,岁禄一千石。时已丁父忧 ,屡疏辞爵,乞录诸臣功,咸报寝。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 ,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
23、求诸事物,喟然曰: “道在是矣。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 “阳明学 ”云。 (节选自明史 王守仁传) 【小题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内外合击,擒斩无遗遗:遗漏。 B屡疏辞爵,乞录诸臣功,咸报寝寝:止息 C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俟:获得。 D与论朱子格物大指指:意思,意图。 【小题 2】下列全都能表现守仁 “善于用兵 ”的一组是( 3分) 顾益好言兵,且善射 守仁至, W#W$W%.K*S*&5U亲率锐卒屯上杭 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 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 守仁赐以节物,诱入谢 守仁前后平贼,率归功琼 A B C D 【小题 3】下列说法不
24、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王守仁被兵部尚书王琼赏识擢拔,镇抚南、赣一带;进兵大庾、大破贼兵之后,上疏要求增加兵权,以方便进一步的行动。 B王守仁在赣州征讨 送返猎舻氖焙颍 挥姓 娼 怯眉朴盏腥氤牵 灰磺苈荆蛔钪涨芑裼嘣簦 餐 巧杓瞥晒 /td C守仁回到朝廷以后,因为归功于王琼而为杨廷和所不喜,同时又因为功高而遭到其他大臣的嫉妒。 D守仁十七岁那年即与娄谅讨论朱子的格物致知之学;贬谪龙场之后,悟到格物致知之学应从内心而非外物而来。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 1)若 皆吾民,屯于外,疑我乎?( 3分) ( 2)乃简壮士七百人衣贼衣,奔崖下,贼
25、招之上。( 3分) ( 3)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1)你们都是我(管辖)的百姓,在外面聚集,难道是怀疑我吗?( 3分, “若 ”、 “屯 ”、语气各 1分) ( 2)守仁就挑选了七百个壮士穿上强盗的衣服,跑到山崖下,强盗招呼他们上山。( 3分, “简 ”、 “衣 ”、 “上 ”各 1分。) ( 3)当时,谗佞奸邪的人在朝中构陷忠良、煽风点火,灾祸变化难以预料,没有守仁的话,东 南平贼之事就很危险了。( 4分, “谗邪 ”、 “构 ”、 “微 ”、 “殆 ”各一分。) 【小题 1】
26、俟:等候。 【小题 2】 是少年时候的学习, 是陈述驻军事实, 是平贼以后回京。 【小题 3】进兵大庾是在要求增加兵权之后。 【小题 4】略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二十岁考中乡试,学业大进。只是更喜欢谈论兵法,而且擅长射箭。兵部尚书王琼一直认为守仁的才华不同寻常。十一年八月擢拔他做右佥都御史,到南州、赣州一带做巡抚。当时,南州盗贼蜂拥而起。守仁到了以后,亲自率领精锐的士兵驻扎在上杭。假装退兵,出其不意,直捣敌巢,连续 攻下四十多座敌营,俘虏、斩获七千多敌人。守仁上疏说手中权轻,不能用来命令将士,请求赐予军旗牌令,提调监督军中事务,以便能方便做事。第二年七月进兵大庾。一共攻破敌巢八
27、十四座,俘获、斩首六千多人。回到赣州,商议征讨 送返猎簦 挥兄偃菝槐还隆:崴 还埔院笾偃莶排傻艿苤侔怖垂榻担 矗低档兀 裘鼙刚健厝试谀瓿豕惴旱卣诺谱嗬郑 偃萁 沤 伞厝蚀透 墙谌绽裎铮 账 侨氤前菪弧偃萋柿炀攀 嗽诮坛 “灿 约捍 旒父鋈巳氤前葳恕厝屎浅馑 撬担骸澳忝嵌际俏夜芟降陌傩眨 奂 谕饷妫 训朗腔骋晌衣穑俊卑阉 且黄鹨 胂榉 煤玫赜镁剖痴写 恰猎粝渤鐾 猓臃判摹厝是胫偃萘粝鹿凵偷评帧 氯 站傩泻响胂韧醯募览瘢 厝试诔敲趴诼穹 伺 资勘 猎羧朊牛 鸵灰磺芑癫 绷怂 恰渌 牡猎籼优艿骄帕健胶嶝 赴倮铮 盖途 薹 恕谑蔷吞粞 似甙俑鲎呈看 锨康恋囊路 艿缴窖孪拢 康琳泻羲 巧先倬 镉 夂瞎鳎
28、 侥谜妒酌挥幸怕 笔保 樾暗幕等嗽诔 泄瓜葜伊肌 糠绲慊穑 只霰浠 岩栽希 挥惺厝实幕埃 掀皆糁 戮秃芪樟恕雷谏钪 耸隆崭占次唬 土 陶偈厝嗜氤 芊狻笱 垦钔 屯跚聿缓停 厝什 降 猎簦 及压 凸橛谕跚恚 筒桓咝耍 蟪家灿泻芏嗉刀仕 墓 汀虼司腿檬厝首瞿暇 可惺椤厝什蝗沃埃肭蠡丶姨角住痪茫 酃 猩停 馓亟 饴淮蠓颍 曷灰磺 笔彼 丫 庥龈干 糯紊鲜璐侨粑唬 肭蠹锹计渌 钗淮蟪嫉墓 停 庑 肭蠖济挥谢馗础厝什煤苤兀 鲜杵砬蟾胬匣瓜纾 坏然拭 麓铮 站抗槿叩侥习菜廊 迨 咚辍 br守仁天资聪明。十七岁拜谒上饶娄谅,和他谈论朱熹格物致知之学的大意。游览九华山回来,在阳明洞中筑室,几年都没有什么收获。
29、贬谪到龙场的时候,穷荒之地无书可读,每天复习以前所学,忽然悟 到格物致知之学,应该从内心而非外物去寻求,叹息说,道就在这里。学者一致听从他,世间于是有 “阳明学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枕上述梦 陆游 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生马驹驰铁蹄腕,古铙歌奏锦衣 。 玉关雪急传烽火,青海云开见戍楼。 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嘤床箦 死堪羞。 注解: ( gu):直袖单衣。 床箦( z):床席。 ( 1)请概述本诗首联中 “渔舟 ”意象的意蕴。 ( 2)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本诗颈联 “急 ”、 “开 ”两字的表达效果。 ( 3)请具体说明尾联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 ( 1)
30、“渔舟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含有退隐江湖的意思( 1分),在本诗中表达了作者闲居在家、郁不得志的情怀( 2分)。 ( 2) “急 ”既写出了边塞大雪纷飞的情景( 1分),也点明烽火连传的危急战事( 1分); “开 ”则有云开日出之意( 1分),写出经过奋战后边关安定之景( 1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驰骋战场、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愿望。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是人们孜孜以求的对象。在当今这样一个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时代,我们应该意识到,美不仅存在于精彩夺目的秀丽风景中,更存在于许许多多平凡的角落。对我们发现、认识美的本 质来说,后者也许更有价值。 请以 “平凡之美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