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年福建省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卷与答案(二)语文卷.doc

    • 资源ID:315752       资源大小:22.9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年福建省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卷与答案(二)语文卷.doc

    1、2011年福建省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卷与答案(二)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 3)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4)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5)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 6)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答案:( 1)唯见江心秋月白 ( 2)濯清涟而不妖 ( 3)气吞万里如虎 ( 4)城阙辅三秦 ( 5)谈笑有鸿儒 ( 6)几处早莺争暖树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5分

    2、 ) 王乃彦: “中国式 ”科学家(节选) 杨虚杰 2008年初,王乃彦等院士一行到天津大学参加有关科学教育的研讨,回京路上与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同行,这一次同行让龚克校长有了意外收获:原来王先生的哥哥从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毕业,尚在读初中的他读了很多哥哥寄来的参加 “反内战、反饥饿 ”的学生运动照片,印象深刻,说起这些往事,龚校长连忙向王先生打听这些照片是否还在,他认为这是珍贵的校史资料。 福建出院士。据了解,目前闽籍和在闽工 作的院士多达 110多位。像福建许多 20 世纪二三十年时代的家庭一样,读书的种子早在家庭的熏陶下就种下了,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 “惟有读书高 ”的信念是家庭生活的根

    3、。大舅和二舅都是学化工的,二舅当时是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助手,从事制碱工艺。受此影响,王乃彦的哥哥姐姐都是学化工的。 “爸爸特别喜欢读书 ”,听王乃彦先生讲自己的父亲和家族,你会感觉中国传统家庭父慈母爱的力量。他的祖父去世很早,父亲能由中国当时最高的测量学堂毕业,全靠姑姑做衣服纳鞋底的收入。父亲在生活上克勤克俭,在子女的读书上却决不吝惜。 王乃彦兄妹 四个,他排行老三。哥哥上大学后,姐姐也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这样一来使本不富裕的家境更加捉襟见肘。一天深夜,父母亲的谈话让还没睡着的王乃彦听到了:父亲说,我手边还有一点钱,用它给孩子当学费吧。这差不多是这个六口之家的家底了。他还记得那时国民党垮台后,

    4、父亲失业,他们家上午和晚上都是稀饭,家里人要分着吃一点点主食。 王乃彦初中三年级的时候,福州解放了。他从福州三中考到了福州一中,这两所学校都是福州最好的。高中时福州一中用的英语课本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原版英语教科书,价格比较贵。买书成为这个家庭做不到的事情。他清晰地 记得,父亲在开课前想办法从别人那里借来了英语课本,将其中要上的课,用笔把单词一个一个抄下来,而王乃彦就拿着这手抄本去上课。父亲对他说,再艰难的日子也得念书。这手抄的课本, 1952年王乃彦上大学时从家带到北大,可惜的是后来失落了。 他学习外语,真是一个有意味又贯穿了从王先生初中时期到现在的故事。 初三毕业的暑假,经济拮据的父亲还是省

    5、出钱来请人为王乃彦补习外语,父亲的办法现在看来依然简单而有效。买了两本原版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老师一本,王乃彦一本,一个假期学完了这本书。高中以后,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以后,学生们 不学 “美帝国主义的语言 ”,王乃彦记得教他们英语的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时尚女老师,可是他们几个班干部却一起交了白卷。直到大学毕业,他的英语依然是初中水平。 20世纪 80年代初,一次到美国参加学术会议,却深深刺激了王先生。邀请者请他们做学术报告,却因为英语不好,只能请美国人代讲。虽然后来的国际学术会议王乃彦可以用英文报告,但是最害怕的是提问和交流。 当时他 63 岁了。每天早晨 5 点起床以后,晚上睡觉之前都是固定

    6、的学英语时间,走到哪学到哪。最多的时候一天学 5个小时。 2002年退下来的时候,他曾经想还要不要继续学英语 ,毕竟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他说,英语对于他,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他现在用自己的经历鼓励那些从小没有学好英语的人。 2000年在汉城。王乃彦成为世界核理事会正理事长的时候,要发表正式的就职演说,王先生脱稿而讲,现场发挥。与会者给与了热烈的掌声。 【小题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王乃彦家境困难,但在家庭的熏陶下,仍然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人才,他的哥哥毕业于北洋大学、姐姐毕业于上海交大,他自己毕业于北京大学。 B王乃彦的父亲不仅在生活上克勤克俭,供养子女

    7、读书,而且身体力行、 言传身教,亲自为儿子手抄英语课本,这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 C由于受 “不学 美帝国主义的语言 ”的影响,以及在当时背景下对时尚女教师的反感,因此, “直到大学毕业,他的英语仍然是中学水平 ”。 D作者选取王乃彦的英语学习作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完全是因为这些材料贯穿了他的一生,体现了王乃彦学习生活的曲折,使得文章波澜迭起。 E文章写王乃彦老年学习英语的经历 “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刺激 高龄坚持学习 汉城会议的热烈掌声 ”,不加评论而运用事实说话,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小题 2】结合本文,简要叙述王乃彦 “有意味又贯穿了从王先生初中时期到现在 ”的学习英语过程。( 4分)

    8、【小题 3】作者在写王乃彦的学习生活时,用了很大篇幅写他的家人的事,是否节外生枝,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CD( C“在当时背景下对时尚女教师的反感 ”有误; D概括不完整,不仅仅 “体现了王乃彦学习生活的曲折 ”,还体现了他的学习精神) 【小题 2】王乃彦初三毕业的暑假,一个假期学完了原版的汤姆索亚历险记。高中时英语课本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原版英语教科书,价格比较贵,他父亲就手抄了课本让他去上课。上大学时,受当时环境的影响,英语故意交了白卷。直到大学毕业,他的英语依然是中学水平。到了 60多岁,又重新学习英语,每天坚持,终于取得了成效。 【小题 3】示例一:没有

    9、节外生枝,写他的家人,体现了王乃彦家庭对他的熏陶和影响,很好地体现了良好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的作用,为后面写王乃彦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示例二:用大量篇幅写他的家族显得不够简洁,因为他的舅舅、 哥哥、姐姐对王乃彦的成长没有什么关系,写他的家境贫寒,父亲抄书给他当课本就可以了,应腾出笔墨集中写他如何刻苦攻关,这样,中心更加明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5分 ) 这鸟,像一个熟人 邓建华 有朋友,美食家一个。多次邀约,去三地四县交界处,一个水乡小镇。吃野鸟,有斑鸠、八哥,还有麻雀。正宗的,点杀,价格绝对温柔。 好吃,人之本能。去吧,不去白不去。 果然,在一幢农舍,有一只大鸟笼,摆在前

    10、坪,笼中,百鸟争鸣。有牛屎八哥,未成年斑鸠,跛脚鹭鸶,还有寻死寻活的麻雀,呆头呆脑的对鸭。问价,老板娘说,随你 点, 78元一份。再问,多少只算一份。再答,那看什么鸟,比如斑鸠, 5只算一份。然后,逐一作答,态度极为友好。 这是家养的吧?我说。老板娘一笑,可能吗? 老板娘就谈起捕鸟经。水乡植被好,食物多,南来北往鸟们,误撞遮天网上,必被生擒,无一走漏。所谓遮天网,即在自家的平顶楼上,或湖洲,或田畴,高高竖两根木杆,其中挂一白色丝网。鸟类欢天喜地而过,怎会留意祸从天降。周边有卖网者。 16元一张,便宜。捕成年鸟一只,赚 10元,有多少,这家店全收。 哦,这么回事。 我蹲在鸟笼边,注意一只黑色的八

    11、哥。它眼珠转转,那神态,曾相识。 或者说,它瞧我,像一个熟人。 我想起前几月,我窗台上的桅子花盆下,一只黑鸟不知何时,垒下一只精致的鸟巢。而我在窗内赶写一本书。就这样,我的作品集未完成,鸟的作品却精巧至极,令人叹服。我观察这位客人,她很勤奋,也很浪漫。不几日,还带着男朋友,来到新巢。又不多日,产下 5枚鸟蛋。她专心孵护,数日,出来几只鸟仔。她天天出去捉虫,一趟一趟送回来,哺喂幼鸟。间或,公鸟会一同而来。鸟仔特别好玩,只要一有动静,就以为母亲归来,马上张嘴,嘎嘎叫唤。 这只黑鸟,在我的窗头,养了两窝,共 10 个孩子。待小鸟飞走,母鸟就离开了。那只 鸟巢,因无鸟维修,逐渐衰落,慢慢腐烂,成了桅子

    12、花的养料。 曾经我想,这母鸟为什么不回?有了新址,恁自和男朋友快活去了?或是老了,飞不动了?现在看来,更大的可能是,站到这个笼中来了。或者,曾经在这笼中,哀成绝唱。那鸟,面临点杀,她会想起什么,她的男朋友?她的 10 个孩子?隔窗相望的,默默做着文章,从不相扰她的文字客?不得而知,也不敢臆想。顿感秋凉 。 我花 10元,买了那只看我像熟人的黑鸟。在我的阳台上,放飞一个艳阳天。开始愁闷,尔后释然。我有什么能力,去保护这些灵性的物类?我不是不吃晕的僧侣,也不是为捕杀鸟类而痛 心疾首的动物家。我想的,仅是修复一个故事,一只黑鸟幸福一家的温馨。我不堪凝视,一个破鸟巢,在秋风中抖动,唤不回那只知冷知热的

    13、鸟 。我也思考,每一个人放飞一个故事,又有多少只鸟重归温馨,这张天网不是更加宏大么? 【小题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中谈到小镇吃野鸟时说 “正宗的,点杀,价格绝对温柔 ”,这里的 “温柔 ”是指价格不高,以此表达朋友的热情。 B文章说到一只黑鸟结巢养雏的故事,表明虽然自己做的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对于鸟类却是大事,认为大家都可以做这种爱护鸟类的 “小事 ” C “在我的阳台上,放飞一个艳阳天 ”,意为让黑鸟回到大自然,回到它们的自由天地,就是黑鸟的美丽的日子,也是我的美丽的日子。 D文章最后一段以 “我有什么能力,去保护这些灵性的物类 ”的设问开头,作者

    14、谴责人类捕杀野生动物的举动的同时,强调自己低微和无奈。 E作者以己及人,委婉地提出,如果人类都能从爱护生灵的善心出发,是可以纺织一个惩治残酷捕杀动物这一举动的宏大的 “天网 ”的 。 【小题 2】文章删去画线的句子 “顿感秋凉 ”,并不影响全文意思的表达,作者为什么要加这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4分) 【小题 3】本文虽短,但写作很有特色,请举例加以赏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AD( A“以此表达对朋友的热情 ”有误。 “温柔 ”从字面上看是指价格不高,实际上与前面 “点杀 ”相联系,作者在此讽刺人类因满足个人私欲捕杀野生动物的残忍。 D作者没有强调自己 “低微和无奈 ”。) 【小

    15、题 2】一语双关,这里既是指时令是秋季,气候给人的感觉凉飕飕的;更是指作者想到这只八哥的遭遇和推想其情感(在作者看来,鸟类也有情 感),感到心凉。 【小题 3】 以小见大,以一只八哥的命运,提示大家所关注的动物保护问题,以及人类的以己推物的心理。 文章前后照应,前文提到鸟巢的 “不知何时垒下 ”,后文又提到的 “从不相扰她 ”相照应;自己的 “修复一个故事 ”与每一个人的“放飞一个故事 ”相照应。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如:从农舍前坪的 “一只大笼 ”与窗台上的栀子花盆下 “一只精致的鸟巢 ”构成对比, “鸟类欢天喜地而过,怎会留意祸从天降 ”中 “欢天喜地 ”“祸从天降 ”构

    16、成对比; “放飞一个艳阳天 ”中的 “艳阳天 ”使用了暗喻; “我有什么能力,去保护这 些灵性的物类? ”运用了设问。(其他说法,能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 每小题 3分) 城市最重要的品质是人文 蔡铭燕 城市是人类的居所,城市的主角是人,也只能是人。很显然,对于城市的未来,城市规划最重要的指引首先应当是社会学。就拿北京城市改造中最小的构体 住宅(四合院)来说,多元的文化包含多元的家庭结构、多元的邻里关系,这些都需要通过造街巷的多元性、空间的多元性来满足,城市的活力正是通过这种人性化的多元得以张扬。 北京城市街区不是一座座四合院简单相加之和 ,四合院也不仅仅是居住的

    17、容器。任 何历史街区保护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人文。 北京的 “四合院 胡同 ”作为居住建筑,不仅由于它的历史悠久,构成具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更由于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而闻名于世。 中国人居住的特征之一,就是群居形式中仍然能够通过院落处理达到高私密性的空间。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常与周围的邻居来往。他们与外界的联系,是通过大街和胡同构成 的街区网络。如蛛丝般遍布全北京的胡同,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

    18、。不能将它仅仅看成是居民穿行的通道,老北京人的院子一般没有自来、没有化粪池,因而胡同要走马车、骡车、水车、粪车,靠这些运输工具和行业人员提供用水和清除污物;许多胡同里还有买油盐酱醋的小店,也有一些小贩走街串巷叫卖各种物品。这种胡同是一种居住和商业混合使用的公共空间,它是一种既有很高的私密度,又有很高的舒适度的结构。一个院一个院地紧挨着,密度很高,胡同外的大街上分布着寺庙、戏楼、会馆,这又是它的另一个公共空间。 北京老城由一间房子到一 座院落,到一条胡同,到一个街区,到整个城市,构成了居民生活多元的公共空间。提到 “街坊 ”,人们就很自然地联想到明清,甚至更早时期,国人居住的街区。老北京街区因具

    19、有这样丰富的多样性而充满活力。这正是许多老北京人和众多学者留恋 “四合院 胡同 ”的重要原因之一。 被誉为彻底颠覆了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简 雅各布斯,她在关于城市发展的经典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有段对理想社区的阐述:一个生机勃勃的社区、一个活力无限的社区,一个具备价值内生的社区,在建筑形态上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四个要点:用途混杂、街区的小路网多、建筑形 态有连续性、有适当的密度。如果以这几个重要特点界定城市综合体的构成,老北京街区恰是这样的建筑群。 北京城区现存的四合院大多建于明清时期,缺少维修,同时由于人口的膨胀和社会的发展,北京的 “四合院 胡同 ”的缺陷显得越来越突出,社会结构、家庭结构都

    20、发生了变化,生存条件也今非昔比,没有现代城市基本设施的老宅院,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实际使用的功能需求和审美取向。对于北京这样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传统四合院再作为市民的主要居住形式是不现实的。但是作为建筑本身,毫无疑问,作为一种典型独特的地方民居,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是有价值的,应当有计划地保留。北京旧城街区改造和保护问题,无论是从城市风貌还是民生需求上来说,都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了。 最佳的整治当然是,既能完整地保留四合院住宅建筑的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能解决人性化居住的问题。从 “以人为本 ”出发,我们首先要突出的是 “人 ”,保留民族风格并不是古建筑的翻版,不必如南池子大街的仿古四合院那样,过于强调传统的表

    21、象元素和传统材质,在四合院建造时使用了北京传统民居的构建方式,一些院落竟然是全部木结构。要知道,这是民居改造而不是古建筑修复我们不能落入文化自恋的误区,正如保留国粹不必连小脚也保留一样,需 要的是重新发掘、提炼,完整地阐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脉络及其深层结构。 【小题 1】下列关于老北京居住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四合院是封闭式住宅,它不与外界接触,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B四合院的居民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胡同、大街和坊间构成的街区网络。 C胡同是一种居住和商业混合使用的既有很高的私密度又有很高的舒适度的公共空间。 D胡同外的大街上分布着寺庙、戏楼、会馆,这又

    22、是一个更大范围的活动公共空间。 【小题 2】文章引用简 雅各布斯的言论,用以论证北京的 “四合院 胡同 ”保护原则,下列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四合院的改造,要在群居形式中通过院落的处理,以达到具有高私密性的空间。 B “四合院 胡同 ”的改造,要构成大街和胡同街区网络的居民生活多元的公共空间。 C四合院的改造要完整地保留四合院住宅建筑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要解决人性化居住的问题。 D由胡同、街道、坊区规划结构形式的街坊的规划布置,满足街坊内居民生活居住的基本要求。 【小题 3】文中画线的句子 “北京城市街区不是一座座四合院简单相加之和 ”,引出了选文关于历史街区保护的哪个观点?( 3分

    23、) 答案: 【小题 1】 A( “不与外界接触 ”有误,他们与外界有联络) 【小题 2】 D(这是老北京的街坊的情况,不是现在的保护原则) 【小题 3】任何历史街区保护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城市重要的品质就是人文。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9分 每小题 3分) 萧房知人 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萧何自追之。上骂曰: “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 “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亡双,必欲争天 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 唐太宗为秦王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乔曰: “去者虽多不足吝,杜如晦王佐才也,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 ”乃

    24、表留幕府,遂为名相。 二人之去留,系兴替治乱如此,萧、房之知人,所以为莫及也。樊哙从高祖起丰、沛,劝霸上之还,解鸿门之厄,功亦不细矣,而韩信羞与为伍。唐俭赞太宗建大策,发蒲津之谋,定突厥之计,非庸臣也,而李靖以为不足惜。 盖以信、靖而视哙、俭,犹熊罴之与狸 /u耳。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必待将如韩信,相如杜公,而后用之,不亦难乎!惟能置萧、房于帷 幄中,拔茅汇进,则珠玉无胫而至矣。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去:离开 B唐太宗为秦王时,府属多外迁迁:调任 C乃表留幕府,遂为名相表:表彰 D角鸿门之厄,功亦不细矣细:小 【小题 2】

    25、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 舟遥遥以轻 ,风飘飘而吹衣 B 二人之去留,系兴替治乱如此 非一士之略 C 唐俭赞太宗建大策 非庸臣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D 盖以信、靖而视哙、俭不,犹熊罴之与狸 醵 诹仕 肚澹 坦饽荷阶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何独具慧眼,留住了能助刘邦成就汉业的人才韩信,使 “萧何月下追韩信 ”成为千古佳话。 B秦王李世民幕府属吏外调任职的人很多,房玄龄认为只要留住杜如晦就没有什么好忧虑的了。 C樊哙、唐俭等人虽然劳苦功高,但作者认为,他们不过是熊罴与狸 醵 眩皇翘厥馊瞬

    26、拧 D大将韩信、宰相杜如晦那样的人才固然重要,但萧何、房玄龄这一类人能够选贤进能,显得更重要。 【小 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盖以信、靖而视哙、俭,犹熊罴之与狸 醵 分) ( 2)惟能置萧、房于帷幄中,拔茅汇进,则珠玉无胫而至矣。( 3分) 答案: 【小题 1】 C(上表,上奏) 【小题 2】 C(均表判断。 A 用,表示工具; 助词,表修饰, 地。 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的。 C 来,表承接; 连词,表并列) 【小题 3】 C( “他们不过是熊罴与狸 醵 眩 皇翘厥馊瞬拧庇形螅 恰耙院 拧 罹赣敕 唷 萍笙啾冉希 秃孟袷悄眯茴加肷矫啾劝樟恕薄

    27、br【小题 4】( 1)以韩信、李靖与樊哙、唐俭相比较,就好像是拿熊罴与山猫相比罢了。 ( 2)只有将萧何、房玄龄一类人安排到营帐之中,选贤进能,那么珍珠宝玉般珍贵的人才就不请自来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南中咏雁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注 据旧唐书 韦承庆传载,神龙初年,韦承庆在核审张易之弟张昌宗罪行的过程中, “失实,配流岭表。 ”诗当作于被贬途中。 诗人借咏雁抒发贬谪之悲。请从 “雁 ”这一意象入手,对诗歌加以赏析。 答案:诗人通过描写在贬谪途中看到春雁北归,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思乡之苦、遭贬之恨。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

    28、北飞 ”, “人南去 ”“雁北飞 ”对比。由雁及人,在人雁对比中,那种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蓄其中。 “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紧扣归雁,进一层抒发思乡之情,把作者那欲与大雁同归而不可得的贬谪之痛,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语言表达 请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达下列算式。( 3分) 40-164 答: 答案:减去 16除以 4之商的差 /40减去 16除以 4的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北京大学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功成甚 久的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的实施方案。按照此方案,部分地区中学校长的一纸推荐信一旦通过北大相关部门的审核,其推荐的学生便可免考,直接进入面试阶段。人数不超过

    29、招生计划的 3%,合格者降 30分录取。 材料二: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支持推行校长实名推荐制,不同意的主要原因是认为这种制度会导致权钱交易和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仅有 10.7%的被访者对这一制度表示支持,认为实名推荐制是教育制度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 材料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北大试行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是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政策的进一步深化 的积极探索,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诚信体系的有益尝试,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内容。( 3分) (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150字左右)( 7分) 答案:( 1)示例:

    30、北大试行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或:北大试行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更多。) ( 2)示例一:北大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的招生方案,会滋生教育的不公平,为权钱交易提供了土壤。中国顶尖大学的招生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让优秀的人才通过公平的竞争脱颖而出,而这种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很难保证公平公正,为权钱交易留下了可能,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示例二:实名推荐制是教育制度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目的是要对多年的应该教育死读书发起挑战,把选拔优秀苗子的权力交给了中学校长,为那些有特长而又偏科的考生带来的福音。中国的应该教育扼杀了许多在某方面有特

    31、长而难以均衡发展的人才,实名推荐制作为大学招生的补充形式,为不拘一格选人才提供了脱颖而出的可能。从这种意义上说,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是一次有创意的尝试,不论其成败都将为中国招生改革积累经验。 名著导读 简答题。(任选一题 , 100字左右, 5分) ( 1)突然铃声响了。唧令令 那声音听去是多么焦急。 吴荪甫全身的肉都跳了起来。他知道这一定是孙吉人他们来报告市场情形;他拿起那听筒的时候,手也抖了;他咬紧牙关,没有力气似的叫了两声 “喂 ”,就屏息静听那生死关头的报告。 孙吉人他们的这个电话报告了什么消息?结果怎样?(子夜) ( 2)第一次重逢的时候,涅赫柳多夫以为卡秋莎见到他,知道他要为

    32、她出力并且感到悔恨,一定会高兴,一定会感动,一定又会恢复原来那个卡秋莎的面目。他万万没有料到,原来的那个卡秋莎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个现在的马斯洛娃。 请简要介绍他们第一次重逢时马斯洛娃的举动。(复活) 答案:( 1)这个电话告诉吴荪甫股市起伏波动很大,被视为救星的姐夫杜竹斋进入了公债交易市场,给了他一线希望。结果:杜竹斋不是站在吴荪甫一边,而是乘他压低了价钱就扒进,完全背叛了吴荪甫。吴荪甫彻底破产。 ( 2)马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在此时此地看见涅赫柳朵夫,使她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她冷冷地对待他,告诉他孩子死了,主人(姑妈)把她赶了出来。她不愿意提那些使她屈辱的旧事。最后她请求涅赫柳朵夫给些

    33、钱,这让涅赫柳朵夫感到陌生而失望。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 ,回答问题。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认为 “贫而乐,富而好礼 ”比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境界更高。这种思想对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B在第一段

    34、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子贡能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孔子希望他认真学习诗,有问题就与老师探讨。注重诗的教化功能,这是孔子教育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C孔子极力提倡 “安贫乐道 ”,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D孔子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接受的,对他来说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不值得重视。这种思想,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的接受。 ( 2)谈谈你对这两个语段所表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 3分) 答案:( 1) B(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的不仅仅是能不懂就问,而是

    35、能举一反三,能从他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还没有说到的意思) ( 2)一个有仁德的人应该安贫乐道(忧道不忧贫),无论贫富都应当自觉追求精神的完善,保持自己的价格尊严。孔子的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有教育意义。 下列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刘禅被俘后,来到洛阳。他来到司马懿府上向司马懿拜谢。懿设宴款待,并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懿问刘禅是不是思念蜀国时,刘以 “此 间乐,不思蜀 ”相答。这便是 “乐不思蜀 ”这一成语的由来。(三国演义) B地藏庵的两个姑子来到贾府,受到宝钗的冷遇,便到了惜春的住处。她们说到修善果等,引起惜春的共鸣,便巧言激惜春出家。彩屏见状

    36、,便告诉了王夫人、尤氏等。大家忙去劝解。惜春把头发剪了,执意要出家。(红楼梦) C隐修女通过一对绣花鞋找到了自己失散十五年的女儿后,十分开心。但在其后掩护女儿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精神失常,不慎暴露了女儿的行踪,为此她更加疯狂,最后为保护女儿而亡。(巴黎圣母院) D葛朗台因欧也妮把金币送给了夏尔,就把 她关进房里,只给冷水面包。葛朗台太太竭力向丈夫求饶,也无济于事。经过这番折腾,葛朗台太太病倒了,且病情日渐加重。公证人克罗旭告诉葛朗台,如果太太死了,按照法律,他的财产就要和女儿共有。这句话使葛朗台异常震惊,为了财产,他决定向女儿屈服。(欧也妮 葛朗台) E他只知道他的命令应该遵守,他的面子应该顾全

    37、。至于别人的幸福,他是不会顾到的。他只知道向觉新要人。他时常发脾气,骂了觉新,骂了克明;连周氏也挨了他的骂。 觉慧帮助觉民逃婚后,高老太爷闻讯勃然大怒,并说觉民再过半个月不回家,便将他永远赶出去,登报声明 他不是高家的子弟。(家) 答案: AC( A“司马懿 ”应为 “司马昭 ”; C“由于自己精神失常 ”有误。) 作文 作文 (70分 ) 请以 “误会 ”为题,记叙一个故事。( 70分) 要求: 不少于 800个字; 不得出现真实的地点和人名; 适当运用抒情和议论。 答案: 范文展示 误会 期末考仅剩下的几天中,大家都被各式的试卷给弄昏了头 记得那天,数学题出奇的难,如果着是一场重要的考试,

    38、那就要有很多的同学“牺牲 ”了。尽管老师把时间一拖在拖 ,我还是没做完,看看别人的表情,也是无限遗憾挂在脸上。 不等我们从紧张状态恢复过 来,早在门外等候多时的英语老师又伴着铃声上场了。老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唾沫横飞,不时用舌头湿润一下干裂的唇。我却在底下继续向那几道数学题发动猛攻。不是吹牛,我英语水平还不错,所以自我感觉良好的我就不想听英语课了。 “啪 ”,一个纸团落在我的桌子上,吓了我一跳,抬头看了老师一眼,还好,她没注意 “有情况 ”发生。便急速打开字条: “数学考得如何?我可是一团糟啊! ”一看便知道是死党小瓜的字迹。重新拿一张纸回到: “亲爱的, I am like you (我和

    39、你 一样)。 ”折好,在潇洒的一扔, “啪 ”纸条竟偏离预定轨道,降落 在小瓜的同桌许俊的面前,就在我一愣的工夫,英语老师奇迹般地出现在许俊面前,夺去那张惹祸的纸条。 “你们给我站起来! ”老师严厉的一声怒喝。 我和小瓜慢腾腾地站了起来。 “不是你们俩,是你们俩! ”英语老师指着我和许俊喊到。哦!我明白了,原来老师以为是我和许俊在传字条,真好笑!许俊一脸茫然的站起来,看着脸色发青的老师。 “真是好样的,上我的课敢传情书,你一个女孩家,要脸吗? ”老师的话如一枚原子弹在教师里爆炸开来,五十四双眼睛和一百零八只耳朵迅速向事故中心靠拢。 情书?我也吃了一惊: “没有,那不是情书,那是我 ”“ 住口,不是情书是什么?你敢当着同学的面念吗? ”“读就读,身正不怕影子斜。 ” 我嘀咕着。清清嗓子,用标准的英语念道: “亲爱的, I like you!(我喜欢你! ) 什么?我脑子一片空白, oh!my god!见鬼了,怎么会把 “am”给漏了呢?突然,教室里一片哗然。呜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哼! ”老师冷哼一声, “下课到办公室来找我,我们好好研究研究! ” 下课后,我和小瓜向老师做了有力的辩护,我也竭尽全力的向老师解释是我语法错误。 只见老师、小瓜和许俊笑成了一团,哎!这次丢人丢到家了。老师答应在班上替我洗刷罪名 ,也顺便强调一下 like的用法。 这场风波总算平静下来了。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年福建省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卷与答案(二)语文卷.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