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是宋朝高观国的词声声慢的下片,填入横线处的两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卷地香尘不断,最得意,输他五陵狂客。 , 。绞绡暗中寄与,待重寻,行云消息。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 A无限眼边春色,楚柳吴梅 B无限眼边春色,楚柳更兼吴梅 C楚柳吴梅,无限春色 D楚柳吴梅,无限眼边春色 答案: D 下列语句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 3分)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A李清照李白苏轼司马光 B李煜曹植辛弃疾司马迁
2、 C柳永苏轼苏轼司马光 D李清照白居易辛弃疾司马迁 答案: D 与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中 “奇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空以身 膏 草野 B且庸人尚 羞 之 C臣请 完 璧归赵 D宁许以 负 秦曲 答案: B. 古诗常用典故,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鸦社鼓。 A 周瑜 桓温 刘裕 拓跋焘 B 诸葛亮 张翰 刘义隆 拓跋焘 C 诸葛亮 桓温 刘义隆 拓跋焘 D 周瑜 张翰 刘裕 拓跋宏 答案: A 下列划线词的活用类
3、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3分) A天 雨 雪,武卧啮雪 B羝 乳 乃得归 C乃 幽 武,置大窖中 D 杖 汉节牧羊 答案: C 对 “以 ”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3分) 以勇气闻于诸侯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宁许以负秦曲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以空言求璧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以绝秦望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A B C D 答案: B. 下列词语的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举案齐眉杳无音信古陌荒阡鳏寡孤独 B奄奄一息川流不息与心不忍扣人心弦 C拾人牙彗望帝啼鹃前合后偃繁文缛节 D众说纷纭苌弘化璧残羹冷灸冠冕堂皇 答案: A 下列划线词语注音有误
4、的一组是( )( 3分) A 楔 ( xi)子变 徵 ( zh)涔 涔 ( cn) 篡 ( cun)夺 B 纶 ( gun)巾 蟊 ( mo)贼 郯 ( tn)子老 聃 ( dn) C锋 镝 ( t) 崤 ( xio)函骐 骥 ( j) 跬 ( ku)步 D孝 悌 ( t) 逡 ( qn)巡 氓 ( mn)隶 ( q)望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北京声音 吴越 客居京城两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的静。 北京的静,当然不是荒凉的静。这个城市,人口数以千万,商圈喧哗,楼群生长,昼夜有航班起落。然而,所有的声息都如同碎片,顺着风,搅起一些,还没听真切,它们就低下来,着地了;
5、所有含混的响动,像河底的泥草,像茶杯里的渣脚,微小地交织在主体的边缘,反而映衬出静的亘古远大。 北京的静,和城市地理相关。三面雄关,指缝间漏下一个平原,不接水路,气质上与山居相近。北方苦寒,气候干燥,日短夜长,并不适宜欢饮达旦。历史也为北京人留下了惯看秋月春风的稳健。年轻时爱瞎侃吹牛的,倘不是为了谋生,过一定年龄还这样,就教大家都瞧不上。皇城 根下的平头百姓,基因里埋着 “揣着明白装糊涂 ”的地线。 北京的静,使之真正成为北京。 在首都博物馆的非物质遗产展览会上,我得知有 “北京声音 ”这一项,十分好奇。 首博一位女士托人传给我原始素材,包含二十多个各有名字的声音文件:唱京剧,二胡,蝈蝈,花鸟
6、虫鱼市场,空竹,驴,磨剪子磨刀,清扫寺院,寺院钟声 戒台寺清晨台阶上扫地的唰唰声。扫帚带过落叶,落叶是湿的吧,雾应该还没散,初日照高林。 胡同里磨剪子手艺人的吆喝。磨一阵子剪子,嚓嚓嚓,吆喝一长一短两声,手艺人说: “你先别录,你要听哪种? ”又换了一种吆法,更有古 意,尾音像能勾魂。又磨剪子,嚓嚓嚓。 驴拉货进城,在墙角不老实,叫唤起来。有大人带着孩子经过,孩子第一次看见驴,咯咯笑了,清脆得像两根花针掉在瓷釉上。 这些声音,每一个的寻找与录制都很不寻常。 例如鸽哨,如今踪迹难觅,如果不是有一户祖传鸽哨手艺的人家,辗转听说首都博物馆在进行声音搜集计划, “找上门来 ”,这种极具京城代表性的声音
7、也将付之阙如。 看似举手可得的,也不容易。如清晨禅寺扫阶声,得去好几个大清早,反复调试;天坛的风声,因其南侧有火车道,周围有七千多只鸟,早晨六点多就有游客,难以 “提纯 ” 声音,是形 象思维之门。推开这道门,人们跨越时空,与这段声音的 “生命 ”同在。在她的理想中,北京应该有一个 “音库 ”,收藏古建筑的声音,民俗活动的声音,自然四季的声音。 然而,她告诉我,这项收藏并没有按计划继续下去,她为北京建一个 “音库 ”的想法似乎也遥不可及。由于种种原因,它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有一些声音,前两年还有,现在也已经找不着了 ”。 是的,这些声音很普通,甚至卑微。微小到没有谁觉得要把它们留下
8、来,珍藏之。它们默默地来,默默地走,正如产生它们的市井生活,正如与它们相伴的、多半不会在历史留名的普通人们。有什么 必要,为普通到几乎无人察觉的存在与消失的历史立志呢? 可是,当它们如缕地消失,记忆便失去了依傍。 也或许,这些曾经的声音,都已归还给了大历史,无声地滋养着北京的静。 【小题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北京的 “静 ”?( 2分) 【小题 2】文中所写 “北京声音 ”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分) 【小题 3】作者在文中说: “可是,当它们如缕地消失,记忆便失去了依傍。 ”这句话的含义如何理解?( 2分) 【小题 4】试根据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态度。( 3分) 答案:
9、【小题 1】以写 “静 ”来衬托北京气势的恢宏和积淀的深厚( 1分),为下文写“北京声音 ”作铺垫( 1分)。 【小题 1】普通( “甚至卑微 ”亦可, 1分);丰富多样( “反映北京的市井生活 ”亦可, 1分);正在消失( “将付之阙如 ”亦可, 1分)。 【小题 1】 “北京声音 ”是北京文化存在的历史证据( 1分);随着 “北京声音 ”的不断消失,北京文化历史中的相应部分也就没有了依靠和证明( 1分)。 【小题 1】作者喜爱北京文化;对收集 “北京声音 ”的做法充满敬意( “赞同 ”亦可);对北京声音得不到珍藏表示遗憾( “提出批评 ”亦可);对北京声音的消失既有不舍和无奈,也有理解和释
10、然。( 3分,每点 1分) 【 小题 1】本题答案:设置考虑不周详。本篇 “写静 写声 写声之消失(即复归于静) ”的板块结构非常清晰。从 “剥洋葱 ”的思维角度讲,当然遵循“第一板块中写静是为什么 ”, “本版块写了静与下一版块什么关系 ”, “本版块与结尾有没有关系 ”, “本版块与题目有没有关系 ”这样一个文本搜寻过程。因此答案:应增补成如下内容: 以写 “静 ”来衬托北京气势的恢宏和积淀的深厚; 为下文写 “北京声音 ”作铺垫; 与结尾写声音的消失而复归于静相互呼应; 题为 “声音 ”而起笔写 “静 ”,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好奇心(提高阅读期待),使行文具有起伏感。四 点四分。 【小题
11、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可以得出三点即普通、丰富多样、正在消失。 【小题 1】原文及本题可以参考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中相应的表达: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 -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
12、证。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 【小题 1】所谓 “探究 ”,说白了就是 “找找看 ”+“想想看 ”,极端情形还会出现 “猜猜看 ”,但应以前二者为重,不提倡两脚悬空的瞎猜。瞎猜必死。一找,则文中但凡属于作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都属于可梳理可回答的内容,唯须组织一个较为合理的回答顺序而已。本题答案:是合理的。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若水字清卿 , 持萸 苋恕缚翟 辏 俊? 峭 靖哔此溃 适拢 熳拥惫曳 侔 羲 裕骸百匆孕页减聃蚁晕虎冢 芑稻 鹑顺 渥锏庇胪 岬龋 萌 琢煲悦唬 械弊废鞴僦龋 居胫谄 欢 兴狙 肮剩 隅壤瘢 撬 跃
13、腹 橐病!闭略偕希 酥埂! 辏 鹑嗽傺 鄢鼋迹 凼庥心焉羲 晕 匏 牵 璐右孕孝邸鹑思浦斜洌 频垡追 羲 侄 蓿 鹑宋繁病鹑艘烦觯 髦 苊妫 崞偷兀 诮陨 籼 锸 厥印澈绷钤唬骸氨厥估钍汤晌揄 !比羲 皇常 蛎阒 唬骸笆挛蘅晌 撸 蛩溲裕 辔夼 模 袢账炒樱 魅崭还笠印!比羲 驹唬骸疤煳薅 眨 羲 卸 髟眨 逼淦鸵嗬次拷猓 唬骸肮 改复呵锔撸 羯偾 降靡还殛睢!比羲 持 唬骸拔岵桓垂思乙樱 页际戮 兴牢薅 u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 ” 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 “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 破其唇, e 血骂愈切,至以刃裂
14、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节选自宋史 李若水传) 【注】 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 躐( li)跻:越级升 官。 扈从:随从护驾。 挝 (zhu):敲打,击。 e(xn):喷。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故事:以前的事情。 B非所以靖公议也靖:平息。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 D反顾骂益甚顾:回头。 【小题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得全首领以没王好战,请以战喻 B非所以靖公议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C粘罕令拥之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而有司
15、循常习故,欲加缛礼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小题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心中无限的牵挂,生怕自己被杀的噩耗惊吓了父母。 D粘罕诱降李若水 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
16、他的嘴唇,他含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 3分) 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3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 但是我的双亲年老了,你回去以后不要马上告诉他们,可以让我的兄弟慢慢告诉他们。 我为国家而死,是我的职责,为什么要连累你们呢! 【小题 1】故事:先例,成法 【小题 1】 “而 ”都是表转折。 【小题 1】原文是 “章再上,乃止 ”,并非 “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 ”。 【小题 1】 “亲 ”
17、“遽 ”“徐 ”各 1分 “职 ”“累 ”“奈 何 ”各 1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曰: “敢问其次。 ”曰: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 “敢问其次。 ”曰: “言必信,行必果, 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 “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 “噫!斗筲之人 ,何足算也? ” (论语 子路 ) 【注】 (kn):浅薄固执的样子。 斗筲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狭小。 【小题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18、A孔子认为,真正的 “士 ”,是在行为上虽曾有令其羞耻之处,但当他出使各国时,能不负君王使命的人。 B关于士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 “言必信,行必果 ”属最后一个层次。 C孔子认为不问黑白,一味讲信用,只知贯彻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罢了。 D对当朝的执政诸公的言行,孔子颇为鄙视、不屑,认为他们连小人也比不上。 【小题 2】孔子还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与上文对 “信 ”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 “信 ”的理解。( 3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不矛盾。孔子的 “信 ”即守信、讲信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强调的是 “信 ”对人的
19、重要性。但他并不是片面无条件地推崇 “信 ”,而是说要懂得在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 【小题 1】 “行己有耻 ”是指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动。 【小题 1】首先回答观点 “不矛盾 ”,再根据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与 “言必信,行必果 ”的含义谈出自己的理解。 诗歌鉴赏 阅读 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小题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3分) 【小题 2】 “凭栏手捻花枝 ”“ 放花无语对斜晖 ”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
20、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3分 ) 答案: 【小题 1】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 3分) 【小题 1】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3分) 【小题 1】这是一首景情分析题,答题关键在把握景物的特点(哀伤、欢乐),再分析感情的内涵。答题分三步:第一步指出景物特点,第二步指出情与景的关系,第三步揭示情感的内涵。如此题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第一
21、步)以哀景写哀情,(第二步)表现作者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第三步) 【小题 1】 “凭栏手捻花枝 ”“ 放花无语对斜晖 ”两句主要使用了细节 描写,先找出细节,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回答情感,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语言表达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 3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感触听不懂自己孩子常用的词语,交谈时如同听外星人讲话;越来越多的孩子埋怨父母跟不上时代,无法和他们勾通。当大家都在抱怨对方的时候,英国 13岁少女露西出版了一部包括了 300多个新词、怪词的新新人类专用词典,使家长破译青少年 “语言密码 ”提供了便利。这种创意和实际
22、行动实在叹为观止。 答案:( 1) “感触 ”改为 “感叹 ”( 2) “勾通 ”改为 “沟通 ”( 3) “使 ”改为 “为 ”( 4) “叹为观止 ”改为 “令人赞叹 ”(令人钦佩)。(任意 3处均可)( 3分) 名著导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 A黛玉见香菱爱读陆放翁的诗,便告诉她,若真心要学,要先熟读王摩诘全集,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把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然后再看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四十八回) B宝玉生日,妙玉送来生日贺笺,宝玉不敢贸然回复,本想去问黛玉,却遇到与妙玉做过十年的邻
23、居且 有半师之缘的香菱。香菱给他出主意:妙玉赞赏诗句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故回帖署名 “槛外人 ”才能应她的心意。(六十三回) C初春时节,万物更新,黛玉写了桃花行,宝玉看见诗中一句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知道是潇湘子的稿子,痴痴呆呆,竟滚下泪来。大家议定:重新起社,便改 “海棠社 ”为 “桃花社 ”,黛玉为社主。(七十回) D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说了晴雯的坏话,说她妖冶轻佻,大不成个体统。王夫人生怕宝玉被带坏,唤来晴雯盘问。晴雯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大有春睡捧心之态。王夫人怒火 攻心,斥责晴雯,并说回了老太太之后再撵她。(七十四回) E宝玉和宝钗、平
24、儿、邢岫烟同天生日,性格豪爽的史湘云和宝玉烧烤了鹿肉来吃,还说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谁知湘云吃了肉、玩射覆酒令喝多了酒竟醉卧在石头上, “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 ”睡着了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吟诗。(六十二回) 答案: B、 E 简答题。(任选一题, 100字左右) 【小题 1】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探春是在什 么时候说这番话?请简述事件的经过。(红楼梦) 【小题 2】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手段毒辣是出了名的,在 “计害尤二姐 ”一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请你简述这一
25、故事情节。 答案: 【小题 1】抄检大观园。( 1分)在探春房里,探春顶撞凤姐,不让搜查丫鬟的东西,要搜就搜她的,并为贾府自行抄家伤心流泪。( 2分)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大胆掀探春衣服,( 1 分)探春大怒,打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并解衣卸裙要凤姐搜身,凤姐赶紧帮她整理衣服。( 1分) 【小题 1】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 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 默写 补写下列名句
26、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人生如梦, 。(苏轼赤壁怀古) 【小题 2】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小题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 5】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 6】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 【小题 1】一尊还酹江月 【小题 1】水随天去秋无际 【小题 1】一蓑烟雨任平生 【小题 1】烽火扬州路 【小题 1】东篱把酒黄昏后 【小题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人说,瑕不掩瑜;也有人认为,瑕可掩瑜。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注意: 题目自拟。 字数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