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2012学年浙江省嘉兴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 资源ID:314867       资源大小:22.5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2012学年浙江省嘉兴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1、2011-2012学年浙江省嘉兴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纤 细 ( qin) 佣 工( yng)屋 舍 ( sh)心广体 胖 ( pn) B踯 躅 ( zh) 痉 挛( jng)腼 腆 ( tin) 煞 有介事( sh) C 挟 带( xi) 晕 车( yn) 惩 罚( chng) 解 数( xi) D 兴 奋( xng)笨 拙 ( zhu) 挣 脱( zhng) 沁 人心脾( qn)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文学的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

    2、 , 。 。 , ,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 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用创造的想象做成的后两句 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 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 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其实大半凭借的就是再现的想象 A B C D 答案: C 下列论述不正确的一项 ( ) A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呈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世界。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 B有的作品是以思想为目的,有的作品以故事为目的的。不是所有的作品最终都是有主题的。丹柯就是一篇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

    3、。 C所谓 “扁平人物 ”,也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在讽刺性小说中,常常能产生喜剧效果,起到讽刺的作用。 D营造氛围,既是用来感染读者的,也是用来感染作品中的人物的。由场景而营造出的氛围对小说有着促进作用。 答案: B.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丹柯依赖人物来表现主题,事件的跌宕起伏服务于人物的性格塑造,小说中,无论是暴风雨还是人们的责难,都不能改变丹柯的信念和理想。 B骑桶者虚构了一个穷得连煤都买不起的人骑着桶去借煤的故事, “空煤桶 ”是匮乏、希求和寻找的象征。 C娜塔莎,是托尔斯泰笔下一个善良纯真、充满浪漫与幻想且多愁善感的女性经典形象。 D清兵卫热衷于葫芦,并且对

    4、鉴赏和收藏葫芦有特别的天赋,最终因爱好的变化,喜欢上了绘画。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 悲悯情怀 最高尚的情感。它宽广有容 平和慈悲,并非局限于一时一地一己之身,而是与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如 山羊兹拉特 中,作者不仅将悲悯的目光投向困境中的人,更把关怀的温情给了绝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纯洁山羊 礼拜二午睡时刻里,母亲的镇定坦然与神父的关切之语,显示出的宽容和慈悲,超越了世俗与道德的藩篱,令我们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感到一丝暖意。 A 、 ; B , , 。 C , “ ” ; D , 、 “ ” 。 答案: A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 ) A泰戈尔

    5、印度 吉檀迦利 B列夫 托尔斯泰 俄国 复活 C卡尔维诺 哥伦比亚 寒冬夜行人 D雨果 法国 九三年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B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 C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D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会反感。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事儿你现

    6、在做不了,不要勉为其难,以后努力学习,长了本事,于这个还不是 轻而易举 的事? B夜晚,她茫然地走在街头,深秋的冷雨打透了单薄的衣服,她浑身发抖,噤若寒蝉 ,真想回到温暖的家里。 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 不以为然, 觉得这些问题不必叫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D为了治理水流污染,该地区依法取缔了十几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一时间, 洛阳纸贵 ,用纸大户纷纷抢购。 答案: A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詈骂修葺更叠美仑美奂 B鞠躬家俱坐落纡尊降贵 C贸然蹩脚歉收流言飞语 D斑斓陷井蜷缩比比皆是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20分) 一天的等待 美国

    7、 厄内斯特 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我见他一副病容,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缓慢,好像一动就会引起疼痛。 “怎么啦,宝贝? ” “我头痛。 ” “你先上床。我穿好衣服就来看你。 ” 可是当我来到楼下时,他已穿好衣服,坐在火炉旁,一看就是个病得不轻、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知道他发烧了。 “你上楼去睡吧, ”我说, “你病了。 ” 医生来后,量了孩子的体温。 “多少度? ”我问医生。 “一百零二度, ” 下楼后,医生留下用不同颜色胶囊包装的三种药,并嘱咐如何服用。并说,如果高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用不着担心。这是轻度流感,要是不引起肺炎,就没有危险。 我回

    8、到房里,记下了孩子的体温,并对各种胶囊的服用时间作了记录。 “想让我读点书给你听吗? ” “好的 ,如果你想读的话。 ”孩子说。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 我朗读霍华德 派尔的海盗故事,但我看得出他并没在听我读书。 “你感觉怎么样,宝贝? ”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 ”他说。 我坐在床脚边自个儿看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服一粒胶囊。按理,他本该睡着了,然而,当我抬头看时,他却双眼盯着床脚,神情异常。 “你为什么不试着睡觉呢?到吃药时,我会叫醒你的。 ” “我宁愿醒着。 ”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 “你不必呆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

    9、话。 ” “不嫌麻烦 。 ” “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 ” 我想,或许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钟,照规定给他服药后,我便出去了一会儿。 那是个晴朗而又寒冷的日子,地上覆盖着一层已结成冰的冻雨。我带着我那条爱尔兰红毛小猎犬,沿着大路和一条冰冻的小溪散步,但在这玻璃般光滑的地面上站立和行走是很困难的。那条红毛狗一路上连跌带滑,我自己也重重摔了两跤。 高高的土堤上长着倒垂下来的灌木丛,我们从那下面撵起了一群鹌鹑,我击落了两只。 有几只鹌鹑停落在树上,但大部分飞进了一堆堆的柴垛中。动身返回时,我感到很高兴 ,因为我在离房子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而且还剩下许多,改

    10、日可再去搜寻猎取。 回到屋里,他们说孩子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 “你们不能进来, ”他说, “你们千万不要传染上我的病。 ” 我来到他身边,发现他仍像我离开时那样躺着。他脸色苍白,但两颊上部烧得发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 我量了他的体温。 “多少? ” “大约一百。 ”我说。实际上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原先是一百零二度。 ”他说。 “谁说的? ” “医生。 ” “你的体温没问题, ”我说 “用不着担心。 ” “我不担心, ”他说, “但是我不能不想。 ” “不要想, ”我说, “放心好了。 ” “我很放心。 ”他说着,眼睛直盯着前方。显然,他有什么心事,但在尽力控制着自己。 “将这个

    11、用水服下。 ” “你看这有用吗? ” “当然有用。 ” 我坐下来,打开了海盗故事,开始读给他听,但我看得出来他不在听,于是我停了下来。 “你看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 ”他问道。 “什么? ” “我大概还有多少时间就要死了? ” “你不会死。你怎么啦? ” “啊,不,我会死的。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 ” “人不会因为得了一百零二度的高烧而死去的。你是在说傻话。 ” “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时,同学告诉我说 ,发烧到四十四度就不能活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 原来自上午九点起,整整一天他都在等死。 “你这可怜的宝贝, ”我说, “你不会死的。那种温度计不一样。在那种温度上,三十七度是正常的。在这种

    12、温度上,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 ” “你肯定? ” “绝对没错, ”我说, “这跟英里和公里的区别一样。你知道,就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折合成多少公里一样。 ” “噢。 ”他说。 他那凝视着床脚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紧张状态也终于缓解了。第二天,越发轻松了。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会动辄哭起来。 【小题 1】下列对这部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 )( ) A九岁男孩因为不懂得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将要死去而等待一天,备受精神折磨。小说借此说明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B男孩在等待死亡的一天中没有哭泣,可当他知道自己不会死去以后却 “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 ”

    13、“动辄哭起来 ”。这样写男孩的性格显得不够统一。 C男孩的反常动作、神态暗示了他等待的是死亡,如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一切无动于衷,不肯吃药、让人接近等等。 D男孩误以为自己即将死去后,虽然竭力保持平静,但内心是恐惧的。当他不断用行动和语言暗示父亲时,父亲却并没有意识到。 E尽管 9岁的小男孩面对死亡表现得异常镇静,但仍掩盖不了消极等待、无能为力的悲观情绪,贯穿全篇的是一种忧郁痛苦的基调,使人读后感到压抑无奈。 【小题 2】小说中的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小说的标题 “一天的等待 ”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有人认为小说中间插入父亲外

    14、出打猎的两段文字是多余的,也有人认为这样写恰恰体现了小说构思的精巧。你的看法呢?请结合 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4分) 答案: 【小题 1】 CD 【小题 1】 善良、体谅他人。 不想让父母被冻病,在已经浑身发抖、面色苍白、走路困难的情况下还要为父母关窗;不愿给父亲带来麻烦,示意他可以离开;怕自己的病传染给他人,拒绝他人进入房间。 恐惧死亡却能坚强、勇敢地面对。 恐惧死亡:男孩苍白的脸色、异样的神情、死盯着床脚的眼睛、对听故事漠然,以及对吃药表示怀疑都表现了对死亡的恐惧感。坚强、勇敢:虽然病痛难忍却坚持说 “我没事 ”;面临死亡时没有哭闹,也没有将内心的恐惧透露给父亲;不让父亲陪伴,独自

    15、躺着,安静 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天真而又脆弱。 “天真 ”表现在男孩因不懂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将要死去而等待了一天; “脆弱 ”表现在男孩得知自己不会死亡、精神松弛下来后 “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会动辄哭起来 ”。 【小题 1】 标题没有明确等待的究竟是什么,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小说情节围绕 “一天的等待 ”展开,标题贯穿全文,是小说的行文线索。 “一天的等待 ”中,男孩直面死亡、坚强勇敢的精神得以彰显,突出了人物性格,揭示了小说主旨。 【小题 1】观点一:是多余的。 理由: 因为父亲打猎这件事游离于小说主要 情节之外,给人节外生枝之感,对于突出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主题并

    16、没有什么作用。 孩子生病了,但父亲却高兴地去打猎,不合情理,是个明显的败笔。 打猎时轻松愉快的情调与整篇小说营造的氛围不协调。 观点二:这正是小说构思的精巧之处。 理由: 明写父亲打猎的轻松愉快,暗写男孩在孤独恐惧中勇敢地等待死亡,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 荡开男孩的情况不写,而写父亲打猎的情景,使小说更具有悬念。 父亲去打猎意味着他觉得孩子的病情不重,这与孩子自己的紧张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结尾的喜剧效果。 【小题 1】 A项 “小说借此说 明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错; B项 “这样写男孩的性格显得不够统一 ”只是一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 “这样写男孩的性格才真实可信 ”;E项对文章 “基调

    17、”的理解有误。评分标准: 4分。答 C给 2分,答 D给 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能力层次为 E,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结合对人物的描写作答,评分标准: 6分,答出一点给 3分,答出两点 6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此题考查标题的作用,评分标准: 6分;答出其中一点给 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

    18、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评分标准: 4分。答出一点给 2分,答出两点给 3分,答出三点给 4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6分,每小题 2分) 从赵本山 的不差钱说起 王蒙 事实上,赵本山已经成了近年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以大众化、尤其是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 “狡黠 ”,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追求诚实纯朴与人心深处的古道热肠,引起观众的普遍欢呼。2009年春节晚会上他带着两个徒弟表演的小

    19、品不差钱,更凸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 “二人转 ”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 “土得掉渣 ”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进入主流文艺生活、进入城市舞台的酸甜苦辣,以及相互整合交流的大趋势。尽管我知道在知识精英中不无对于小 品与大众文艺的白眼,但人们已经无法不正视这个赵本山 “现象 ”的意味深长,即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攀登央视文艺殿堂的连续成功。 赵本山将本来在某些人包括我本人心目中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喜剧小品提高到了骄人的水准。正像金庸为武侠小说、张艺谋为大制作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树立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标杆一样。 同时我们并不满足,我们有更高的与更多方面的期待。我们需

    20、要的不仅是文化的普及、热闹与和谐,我们还需要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我们期待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我们不但需要有模仿秀的天才,更需要提供原型、新型的 创造者、发明者,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文化宗师。我们希望得到笑料,更希望笑的背后有洞见式的深邃。我们追求群众的喜闻乐见,我们还期盼对于群众的振聋发聩或者春风化雨或者洗涤启迪。我们需要思想、需要艺术、需要想象力,需要应对挑战的勇气与本领,需要全面小康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树一帜的也是汲取了一切精神营养的哲学、伦理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苗头与思考,需要正视历史也正视现实,能够为今天的、乃至于明天的读者观众解惑释疑、能够带领读者观众探

    21、索真理消化真理的作家艺术家学者。我们需要大众化,也需要化大众,就是说,我们期待 全面的文化的繁荣与振兴,期待人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审视。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经预言过 “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 ,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现如今的文化生活格局,比较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大大的丰富多彩了。我们当然会重视普及,重视民族民间,重视工厂农村连队,同时我们也必然会重视专家学者,重视大学与科研机构,叫做重视大众也重视小众,重视大众与小众沟通与互补。以 2009年春节文艺活动为例,在央视组织了

    22、 春晚的同时,各种媒体文艺部门与文艺团体也分别组织了不同的春节文艺献礼。它们同样不乏精彩,同样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与切磋。我相信这样的共识会推动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大提高。 【小题 1】下列关于赵本山及其小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本山的小品以农民化的风格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赢得所有观众的欢迎。 B小品不差钱充分展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 “二人转 ”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 “土得掉渣 ”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的酸甜苦辣。 C知识精英群体 中不少人对小品这种文艺形式持不屑态度,但因为赵本山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连续进入央视文艺殿

    23、堂,他们不得不正视赵本山 “现象 ”。 D近年来,赵本山已经成为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将喜剧小品提高到了最高的水准。 【小题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本文作者看来,我们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是因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 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审视。 B 2009年春节各种媒体文艺部门与文艺团体分别组织的不同的春节文艺献礼与 2009年央视春晚一样不乏精彩。 C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 “狡黠 ”,适合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 D我们期待的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指的就是我们更需要的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 【小题

    24、3】对原文信息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本山现象 ”表明来自基层所谓 “土得掉渣 ”的文艺也能成功走入主流媒体,进入主流文艺生活。 B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文化的普及、热闹和和谐。 C金庸、张艺谋、赵本山都将本来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艺术提高到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D大众化的文化在与 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沟通与互补中,能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A不是所有观众,而是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 C曲解文意, “不无 ”的意思是 “不是没有 ”,不能和 “不少人 ”对等。

    25、 D 不是最高水准,而是骄人的水准。 【小题 1】 A强加因果。 C“适合 ”属主观武断。 D理解片面, “智慧新果实 ”有着更加广泛的内容。 【小题 1】 “正像 ”一句 ,王蒙把赵本山现象和金庸、奥运会开幕式现象一样相提并论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11分,选择题每小题 2分)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 “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 ”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顷

    26、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后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亮每言: “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 尚书亮卒,以琬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录尚书事。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延熙元年,诏琬曰: “寇难未弭,曹睿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睿大兴众役,还相攻伐。 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 。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

    27、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 ”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 “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 !”琬曰: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 “作事愤愤,诚非及前人。 ”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 “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 ”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愤愤之状。琬曰: “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愤愤矣。复何问邪 ”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节选自陈寿 三国志 蜀书 蒋琬传)

    28、【小题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琬众事不理,时又 沈 醉沈:同 “沉 ”,沉溺、沉迷 B 辟 琬为东曹掾辟:征召 C当与吾共 赞 王业者也赞:辅助,辅佐 D主者请 推 治敏推:推出 【小题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其 为政以安民为本 /天之苍苍, 其 正色邪 B先主雅敬亮, 乃 不加罪 /而后 乃 今将图南 C琬常足食足兵以 相 供给 /当与秦 相 较 D或欲构戏 于 琬曰 /州司临门,急 于 星火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蒋琬为广都县令时因不理事务而让先主大怒,未被降罪也未

    29、被免职,是因为诸葛亮为他求情,说他是国家的人才,不是治理一县的小才。 B蒋琬深得诸葛亮的赏识和器重,选为僚属,委以重任;诸葛亮几次外出征战,蒋琬总是保障供给,所以诸葛亮称他是共同辅佐王业的人。 C蒋琬与同僚相比,才能出众,诸葛亮逝世以后,大小官员忧心忡忡,而蒋琬处世不惊,镇定如常,所以,渐渐地在大家的心目中树立起了威信。 D从蒋琬对待杨戏一事,可见蒋琬具有宽厚待人的气度,他不听谗言,明辨事理,有政治智慧以及正直无私的品质。 【小题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 1)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 2分) ( 2)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

    30、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3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1)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 从前 秦国的灭亡,是由陈胜、吴广首先发难,今天魏国有辽东三郡之变,这 是天赐良机。) ( 2)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杨戏想要赞成我是 正确 的呢,却不是他的本心,想反驳我的话,又暴露了我的错误, 所以 (他)默然不语,这表现出他的好(痛快)。 【小题 1】推:推究、追究 【小题 1】 A. 人称代词 “他 ”/语气词。 B. 副词, “才 ”。 C.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译为 “他

    31、 ”(前方) /互相 D. 介词, “在 ”/介词, “比 ”。 【小题 1】未被治罪但免职;诸葛亮说蒋琬是治理国家的大才,不是治理一县的小才 【小题 1】 评分标准: 2分。划线词语每处 1分 评分标准: 3分。划线处 每处 1分,大意正确 1分。 文言参考译文: 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成年时与他的表弟泉陵县人刘敏都很有名气。蒋琬凭州书佐的身份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县令。刘备有一次外出视察时,突然来到广都县,看见蒋琬不理政事,当时又喝得烂醉,先主大怒,要治罪惩办他。军师将军诸葛亮求情说: “蒋琬是治理国家的大才,不是治理一县的小才。他治政以安定百姓为根本,不把外表的装饰放在首位,希

    32、望主公重新加以考察。 ”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才没有治蒋琬的罪,匆忙之中只免了他的官。 不久,蒋琬被任命为什邡县令。刘备做了汉中王之后,蒋琬入 宫作尚书郎。 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成立丞相府署,征召蒋琬为东曹掾。后来升为参军。建兴五年,诸葛亮进驻汉中,蒋琬与长史张裔共同留守主持相府的事务。建兴八年,蒋琬代替张裔任长史,加封为抚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带兵外出征战,蒋琬总是以足够的粮食和充足的兵力供给他 (前方 )。诸葛亮常说: “公琰以他的忠心和正直来寄托报国的志向,他是一个和我共同辅佐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 ”给刘禅上密表说: “我如果死去,以后的军政大事应该托付给蒋琬。 ” 诸葛亮死后,(刘禅)任命蒋

    33、琬为尚书令,又升为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当时诸葛亮刚去世,远近的人都 忧心忡忡。蒋琬才智出类拔萃,处群臣之首,既无悲伤流露,又没有喜悦的神色,神态举止,和平常一样,由此众人心中渐渐佩服他。延熙元年,(刘禅)下诏书给蒋琬,说: “盗寇没有消灭,曹睿骄横凶恶,辽东三郡人民惨遭暴虐,于是联合起来,与魏绝裂。曹睿大兴各种劳役,往来攻打征伐。从前秦国的灭亡,是由陈胜、吴广首先发难,今天魏国有辽东三郡之变,这是天赐良机。您应整治行装,统率各路军队屯驻在汉中郡,等待吴国的行动,东西构成掎角之势,伺机进攻。 ” 东曹掾杨戏平时待人简慢,蒋琬与他谈话,(杨戏)有时不理不应。有的人想要在蒋琬面前陷害 他,说: “你

    34、与杨戏说话,他不理不睬,杨戏不尊敬上级,不也太过分了么 ”蒋琬说: “人的心性不同,和人的容貌一样千差万别,表面赞同,而背后非议,这是古人引以为戒的。杨戏想要赞成我是对的呢,却不是他的本心,想反驳我的话,又暴露了我的错误,所以(他)默然不语,这表现出他的爽快。 ”又如督农官杨敏曾诬蔑蒋琬说: “作事昏庸糊涂,实在不如前人。 ”有人把这话告诉了蒋琬,主事的人请求追究惩治杨敏。蒋琬说: “我的确不如前人,(他)没有什么可以追究的。 ”主事人再次陈说,而蒋琬不去追究。主事的人则请求蒋琬下令去问杨敏究竟昏庸糊涂有什 么证据。蒋琬说: “如果不如前人,那就是作事不合理,作事不合理,那么就昏庸糊涂。还有什

    35、么可问的 ”后来杨敏犯罪关在狱中,大家担心杨敏必死无疑。而蒋婉并无偏见,杨敏得以免去重罪。他的爱憎好恶合于道理,都像这样。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6分)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小题 1】首联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1分) 【小题 2】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生活景象?( 3分) 【小题 3】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 2分) 答案: 【小题 1】用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由近到远的手法、 “动静结合 ”,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 【小题 1】诗人捕捉到斑鸠

    36、、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新历等意象,( 1分)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描绘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健康饱满的图景( 2分)。 【小题 1】诗人面对这春天田园景象,想开怀畅饮,可是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2分)。 【小题 1】评分标准: 1分。答出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 “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中任一点则可 【小题 1】本题考 查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考点,能力层次为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小题 1】本题考查 “评价

    37、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 “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 语言表达 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4分) 这个春季,天气异常湿冷。 要求:(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2)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 3)表达生动、形象,有文采, 80字左右。 答案:略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逍遥游) 【小题 2】哀吾生之须臾, 。 (赤壁赋) 【小题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 (登高) 【小题 4】念去去、千里烟波, 。(雨霖铃) 【小题 5】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 (永遇乐 京口北古亭怀古) 【小题

    38、6】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论语) 答案: 【小题 1】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小题 1】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小题 1】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 【小题 1】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 【小题 1】寻常巷陌(京口北固亭 怀古) 【小题 1】君子学道则爱人(论语)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马克 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郝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 吐温: “你看这雨会停么? ”马克 吐温回答: “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 请以 “雨过天会晴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 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注意事项

    本文(2011-2012学年浙江省嘉兴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