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0年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 资源ID:313946       资源大小:19.8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0年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1、2010年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5分)(两题任选一题) ( 1)祖母刘悯臣孤弱,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 。 (李密陈情表)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 , ”着力表现了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 2)纵一苇之所如, 。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的长江,想起三国时英雄曹操、周郎,发出了 “ , ”天地长久,人生短暂的感叹。 答案:( 1)躬亲抚养 /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 2)凌万顷之茫然

    2、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寒伧( chn)佳肴( yo)汲水( x)掎角之势( y) B忖度( cn)敕造( ch)险衅( xn)茕茕孑立( qing) C簇新( z)诱哄( hng) 咂摸( z)恬退隐忍( tin) D癖好( b)窗棂( lng)肩胛( ji)不省所怙( g) 答案: B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徘徊烦燥褴褛鸦鹊无声 B婉惜吝啬轩峻错手不及 C琐碎纨 遨翔迫不急待 D顽劣玷辱筹划冠冕堂皇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相继

    3、关了门。 “裕泰 ”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 B 2008年以来,美元的贬值势如破竹,使遭受次贷危机的亚洲股市雪上加霜,难以出现复苏的迹象。 C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 “峨眉天下秀 ”之誉。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可谓国色天香。 D你们对此人不了解,但我们对他的底细却一目了然,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提供相关材料。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倡导在共产党员中开展为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B大型京剧交响诗剧梅兰芳把交响乐的气势磅礴与京剧乐队的细腻

    4、婉转结合起来,最终通过舞台呈现并达到一种诗的意境。 C 2月 23日,以 “黑马 ”出现的韩晓鹏在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比赛中一 “黑 ”到底,在决赛中以完美的两跳获得该项目金牌。 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57 题。 从赵本山的不差钱说起 王 蒙 事实上,赵本山已经成了近年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以大众化、尤其是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 “狡黠 ”,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追求诚实纯朴与人心深处的古道热肠,引起

    5、观众的普遍欢呼。2009年春节晚会上他带着两个徒弟表演的小品不差钱,更凸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 地区 “二人转 ”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 “土得掉渣 ”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进入主流文艺生活、进入城市舞台的酸甜苦辣,以及相互整合交流的大趋势。尽管我知道在知识精英中不无对于小品与大众文艺的白眼,但人们已经无法不正视这个赵本山 “现象 ”的意味深长,即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攀登央视文艺殿堂的连续成功。 赵本山将本来在某些人包括我本人心目中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喜剧小品提高到了骄人的水准。正像金庸为武侠小说、张艺谋为大制作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树立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标杆一样

    6、。 同时我们并不满足,我们有更高 的与更多方面的期待。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文化的普及、热闹与和谐,我们还需要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我们期待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我们不但需要有模仿秀的天才,更需要提供原型、新型的创造者、发明者,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文化宗师。我们希望得到笑料,更希望笑的背后有洞见式的深邃。我们追求群众的喜闻乐见,我们还期盼对于群众的振聋发聩或者春风化雨或者洗涤启迪。我们需要思想、需要艺术、需要想象力,需要应对挑战的勇气与本领,需要全面小康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树一帜的也是汲取了一切精神营养的哲学、伦理学、人文科 学与社会科学的苗头与思考,需要正视历史也正视现实,能

    7、够为今天的、乃至于明天的读者观众解惑释疑、能够带领读者观众探索真理消化真理的作家艺术家学者。我们需要大众化,也需要化大众,就是说,我们期待全面的文化的繁荣与振兴,期待人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审视。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经预言过 “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 ,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现如今的文化生活格局,比较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大大的丰富多彩了。我们 当然会重视普及,重视民族民间,重视工厂农村连队,同时我们也必然会重视专家学者,重视大学与科研机构,叫做重视大众也重视小众,重视大众与

    8、小众沟通与互补。以 2009年春节文艺活动为例,在央视春晚的同时,各种媒体文艺部门与文艺团体也分别组织了不同的春节文艺献礼。它们同样不乏精彩,同样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与切磋。我相信这样的共识会推动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大提高。 【小题 1】下列关于赵本山及其小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赵本山已经成为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的小品以农民化的风格表现当代生活,铺 陈笑料,营造喜乐,赢得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 B小品不差钱充分展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以 “二人转 ”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 “土得掉渣 ”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的酸甜苦辣。 C知识精英群体对小品这

    9、种文艺形式都持不屑态度,但因为赵本山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连续进入央视文艺殿堂,他们也开始正视并思考赵本山 “现象 ”。 D正像金庸为武侠小说、张艺谋为大制作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树立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标杆一样,赵本山将喜剧小品提高到了骄人的水准。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赵本山的小品成功登上大雅之堂,引发了作者对于民族文化的更多更深的思考,引发了作者对于民族文化繁荣和向更高品位迈进的期待。 B我们的文化更需要的是提供原型、新型的创造者、发明者,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文化宗师,同时也需要那些有模仿秀的天才。 C我们的文化需要得到笑料,更需要笑的背后有洞见式的深邃;我们艺术作品要追

    10、求群众的喜闻乐见,还需要对于群众的洗涤启迪。 D我们重视普及,重视民族民间,重视工厂农村连队,同时重视专家学者,重视大学与科研机构;只要既重视大众也重视小众,大众与小众就必然能够沟通与互补。 【小题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要做到文化的大众化和化大众,就需要全面的文化的繁荣与振兴;就要求广大人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B真正的作家、艺术家、学者要能够正视历史也正视现实,能够为今天的、乃至于明天的读者观众解惑释疑、能够带领读者观众探索真理消化真理。 C在本文作者看来,我们之所以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是因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

    11、审视。 D现如今的文化生活格局,比较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大大丰富多彩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对于文化建设的预言的正确性。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不是整个 “知识精英群体 ”而应是其中的有一部分人,范围扩大。 【小题 2】重视大众与重视小众不是大众与小众相互沟通和互补的条件。 【小题 3】期待新人辈出与后面的关系是并列的,而不是因果关系。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 1417 题。 被 骗 (俄罗斯)米哈依尔 扎多尔诺夫 没有一辆出租车肯停下来,我都快冻僵了。我甚至想,要是有车快点儿把我送回家的话,我愿意付两倍的车钱 。突然

    12、,有一辆空车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停在了我面前。我扑了过去,还没等我说要付钱,司机就从车里出来了。他打开车门后对我说: “请上车吧!您冻坏了吧? ” “什么? ”我没明白,身子甚至不自主地向后闪了一下。 “我说您快上车吧, ”他微微一笑说, “我把暖风打开,要是不管用,我再给您一条毯子,您把腿裹上。 ” 我扫了一眼这辆车,顶灯、牌照都有,是出租车啊。 “我去切尔塔诺沃,那可挺远的! ”我犹犹豫豫地说。 “切尔塔诺沃就切尔塔诺沃!远就远呗! ”司机又温柔的一笑, “乘客去哪,我们就去哪,走吧。 ” 我忐忑不安的钻进了车里。 “如 果您同意的话,我们抄近路吧。 ”司机说。 “不用, ”我一直保持着警惕

    13、性, “通常怎么走就怎么走吧。 ” “好,您别紧张,休息吧, ”司机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咱们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 我的腿渐渐暖和了过来。后视镜上方挂着的收音机里正播放肖邦的乐曲,但我的心情一点也没轻松起来。 “为什么他那么极力地劝我上他的车,现在还要走这条我不熟悉的路? ”我把手提包紧紧地抱在胸前想, “我应该坐在后座上,那儿能安全点儿。我有老婆,还有一对双胞胎,大孩子也才上学! ” 司机首先打破了沉默: “您喜欢肖邦的哪首曲子? ” “什么? ”我正胡思乱想 ,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了不让他发现我的窘态,我又赶紧补了一句, “我都喜欢,你呢? ” “我喜欢那首寂静的夜。 ”司机回答。 “他

    14、要把我怎么样啊? ”我一听心里更害怕了,脑子迅速地转着,才想着各种可能, “想跟我多要点儿小费?还是要干别的? ”这时,司机又给我讲起了肖邦。讲到兴头上,他还说了英语,过一会儿醒悟过来了,又改说俄语。 “他怎么知道这些? ”我心里想, “一个开出租车的有那么多时间读这些东西吗?肯定没有!谁有时间呢?在那儿读的?难道是 ” 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在监狱!那儿有的是时间!就说他是逃犯!所以他才 这么热情,就是让人别怀疑他。他肯定是把真正的司机打晕、捆上、藏起来了,然后自己开车出来打劫了。抢够了钱就逃到国外去。听说,这种事经常发生。肯定是!还学了英语。他在监狱里呆了肯定不只十年。我认倒霉吧!钱都

    15、给他,只要他不杀我就行了! ” “到了! ”我正想得入神,司机突然笑着告诉我。 我看了看窗外,确实是到我家门口了,而计价器上显示的车费比以往少很多。“他是个惯犯!就要动手了! ”想到这儿,我马上把身上所有的钱都小心翼翼的递了过去,然后就去开车门,想尽快逃出去。可车门怎么也打不开!而这时街上正好一个人也没有,就我们俩 “ 先别开门, ”司机温柔的说, “我还没 ” “我身上没钱了!就剩下点儿香肠了! ”我喊了一句,准备用手提包自卫。 “我还没给您找钱呢, ”司机打断了我的话,把多余的钱递了过来。然后他下了车,绕到我这边,打开车门说: “谢谢您!您到家了。祝您晚安!如有不周之处,请您原谅! ” 我

    16、惊愕地呆立在人行道上。我被骗了!可到底怎么被骗了呢?我不知道。我正发呆时,又有一个行人朝车跑了过来,急匆匆地问: “司机,到梅德韦多克去吗? ” “您好!请上车吧! ”司机走下车来,给他打开了车门。 那个人为难起来,不知如何是好,看了我一眼,但 还是钻进了汽车。又有一个人 “落网 ”了!但我的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 【小题 1】( 1)小说开始写 “没有一辆出租车肯停下来,我都快冻僵了。我甚至想,要是有车快点儿把我送回家的话,我愿意付两倍的车钱。 ”有怎样的作用?( 2分) ( 2)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是 “蛇足 ”,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4分) 【小题 2】小说中用了大量笔墨来

    17、写肖邦的音乐,这样写在小说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6分) 【小题 3】小说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请简要分析小小说以 “被骗 ”为题的含义和作用。( 4分) 答案: 【小题 1】 (1)用打车的难和急切的渴望打到车的心情反衬出下文对司机的过分热情怀疑。( 2分) (2) 不同意。结尾作用有二: 使小说情节完整。因为 “我 ”看到又有人 “被骗 ”后,“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 ”。 点明小说主旨:良知传承,温暖心灵!( 4分,每点 2分) 【小题 2】( 1)塑造人物形象( 1分),表现了司机的细心与为他人着想的性格( 1分)和 “我 ”多疑与谨慎的性

    18、格特点( 1分);( 2)营造了紧张的气氛( 1分),用音乐的舒缓来反衬出气氛的紧张( 1分),在音乐中 “我 ”的猜疑越重,气氛也就越紧张( 1分)。( 6分,按点给分) 【小题 3】司机是一个热情、细心、待人真诚、品德高尚的人。( 2分)面对每一个乘客,他总是热情地问好,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如开取暖器,给 “我 ”一条毯子,给 “我 ”放音乐,还主动交谈,这体现了他的细心与真诚( 2分);在别人困难时,并没有乘机抬高车钱,而且收费比平时还便宜,这些都体现了他品德高尚的一面。( 2分) 【小题 4】从内容上看,有两层含义:一是被自己的丑恶心理所骗,二是被司机的假象所骗;从表达上看,有两个作用:

    19、一是悬念作用,刺激阅读;二是 对比作用,自己的 “欺骗 ”同司机的 “拯救 ”形成对比,耐人寻味。( 4分,每点 1分) 文言文阅读 ( 12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题。 武昌九曲亭记 苏 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坡 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

    20、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 “兹欲以成吾亭耶? ”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 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

    21、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幅巾迎笑幅巾:裹着头巾 B然将适西山适:恰逢 C遂相与营之营:修建 D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胜:美景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B以此居齐安三年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C其旁古木数十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D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小题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开始叙述苏轼谪居齐安

    22、,游武昌诸山,看似与九曲亭无关,实则介绍曲亭周边的独特环境,同时写苏轼黄州三年 “不知其久 ”的原因,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B第二段叙写扩建九曲亭的过程,突出苏轼之 “最乐 ”;第三段宕开一层,以往事印证苏轼 “适意忘反 ”的性情,以点睛之笔写出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的主旨。 C文章最后议论苏轼的 “以适意为悦 ”, “无愧于中,无责于外 ”,这暗合了苏轼建亭的意图,流露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为人处世情怀。 D本文时空跨度大,忽而武昌之游,忽而少年之游,笔墨挥洒自如,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炉,景致美、人情美、哲理美浑然交融。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

    23、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每风止日出, 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4分) 译文: (2)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6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4】( 1)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拄着木杖带上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到达南岸。 (2) 只要自己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小题 1】 “适 ”应是 “到 ”的意思。 【小题 2】两个 “而 ”都表示承接关系;于:在 / 被;

    24、以: 因为 / 用;其:它的 / 难道; 【小题 3】这并不暗合建亭的意图,同时表达的应是 “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情怀。 【小题 4】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房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树丛中,寂漠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 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

    25、,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 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

    26、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 “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 ”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 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

    27、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 ,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

    28、两首元曲,完成( 1) ( 2)题。( 8分) 【正宫】一煞 长亭送别 王实甫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双调】水仙子 秋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 【注】新丰:地名,今陕西昭应县。 (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元曲中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两句写景的特点和作用?( 4分) ( 2) “愁 ”是第二首曲的感情基调,请简要分析这首曲中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愁?( 4分) 答案:( 1)写景上的特点是用 “有声 ”衬托 “无声 ”(或: “无声

    29、”与 “有声 ”的两相衬托),( 1 分),用马的嘶鸣之声打破 “无人语 ”的 “古道 ”的沉寂,( 1 分)更加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 1分 )和莺莺送别时痛不欲生的悲哀( 1分)。 ( 2)一是身在异乡,孤身在外, “归梦难成 ”,故土难回之愁;( 2分)二是回首十年往事,尽是痛苦回忆,愁思不禁涌上心头;( 1分)三是对远在江南家乡父母的牵挂之愁( 1分)。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提炼出一个主要观点。( 4分) 逞威整个 2008年下半年的山寨文化,将会和之前的任何网络流行文化一样迅速降温。 “山寨春晚 ”的出现,既是山寨文化登峰造极的一个标志,也是山寨文化走向枯萎的一个标志,在山

    30、寨产品和山寨文化彻底暴露出其创新不足、后劲乏力之后,在人们意识到追求精致的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是主流方向之后, “山寨 ”便会成为一个落伍词汇,为涌现出来的新网络流行语所掩埋。 答案:山寨文化迅速降温, “山寨 ”一词将会成为一个落伍词汇。( “降温 ”2分, “落伍 ”2分,要点齐全意思基本相同即可) 按照要求在下面语段的横线补写两句话,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并注意字数限制。( 5分) 近年来,韩国向联合国申报 “活字印刷术 ”是韩国发明的,申报成功;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也成功了;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列入 “韩国籍 ”;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的,连同本草纲目

    31、,针炙一起收入囊中;甚至向联合国提出汉字 “申遗 ”等等。看来,( 1) ,( 2) 。 ( 1)以 “韩国 ”为开头写一段话放入( 1)处;( 20字左右)( 2分) 韩国 ( 2)以 “我们 ”为开头写一段话放入( 2)处;( 30字左右)( 3分) 我们 答案:( 1)韩国抢夺我们文化遗产的步子越来越大。( 2分)( 2)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 自己的文化遗产,积极主动地向联合国申遗。( 3分) 某论坛就 “网络能否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开展了一场辩论,正方认为 “网络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反方认为 “网络疏远了人们之间的关系 ”。请你分别为正反方各写一段话,证明他们各自的观点。(

    32、6分) 正方: 反方: 答案:参考示例:正方:网络方便快捷,使天南海北、熟悉不熟悉的人随时都能交流,让硕大的地球成了 “地球村 ”。反方:网络让人们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过分依赖网络还会让人沉溺于虚拟的世界,淡化了与现实中的人的感情。( 6分,各 3分,能证明各自的观点即可) 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一天,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全都枯萎了。原来橡树觉得自己不像松树那样高大俊秀,所以消极厌世,不想活了;松树则憎恶自己不能像葡萄藤那样硕果累累而奄奄一息;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怨自己没有紫丁香挺拔、芬芳 就这样,园中所有的花草树木都在自怨自艾。 如今只剩下一株心安草在那儿一如既往地吐露着芬芳,问它,它说: “是啊,我很快乐,虽然我身上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我却从未有沮丧过,因为我知道,只要我能安心做好我自己,也同样能带给别人快乐。所以我就下定决心做一株最棒的心 安草。 ” 要求:根据你对这则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注意事项

    本文(2010年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