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0年云南省个旧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 资源ID:313900       资源大小:20.0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0年云南省个旧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1、2010年云南省个旧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文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共 5分,多子少字,有错别字不给分) ( 1)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 长沙) ( 2)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再别康桥) ( 3) “风萧萧兮易水寒, ! ”(荆轲刺秦王) ( 4)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记念刘和珍君) ( 5)剑外忽传收蓟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答案: (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是夕阳中的新娘 ;( 3)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4)就在沉默中灭亡; ( 5)初闻涕泪满衣裳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 ) A寥廓 ( lio )包袱( fu)峥嵘岁月 ( zhng )情不自禁 ( jn ) B记载( zi)抹布( m)殒身不恤( x)爱憎分明( zng) C菲薄( bo)解剖( pu)爪牙( zhu)挥斥方遒 ( qi ) D颓圮( p) 浸渍( z)百舸争流 ( g )叱咤风云( zh) 答案: D 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了。 B学习上遇到了问题,我们一定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学习。 C在这次严打活动中,该市警察倾巢出动,破获了一批重大积案。 D他在佛学研究方面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撰写出极有学术价值的论著。

    3、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铁道部决定 2010年春运期间在广州、成都两地试行实名制购票,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春运时票贩子倒票、炒票的行为猖獗,给广大旅客购票带来了许多麻烦。 B人间喜庆康平世,虎年承欢幸福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黄冈长江大桥正式开工,这标志着老区人民期盼已久的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梦即将变成现实。 C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自 1月 29日上映以来,创下了接近亿元票房,再次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成为第一部突破亿元票房的国产动漫电影。 D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发生后,所有的地铁站都加强了警戒,大批携带武器荷枪实弹的警察牵着警犬守在地铁入口处。

    4、答案: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 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 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 ,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 “天人合一 ”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 “征服自然 ”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 B C D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世博会,倾听人类文明进步的足音 每届世博会都留给我们非凡的惊喜。翻阅 l50多年的世博史,犹

    5、如品读一本经济史、文化史、科技史,人类文明进步的足音清晰传来 150多年来,美国曾先后 l3 次举办世博会。 “举办世博会的过程,几乎就是美国实现工业化并成为世界强国的过程。 ”上海世博美国馆副总代表俞天睦表示,“l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认为是 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 ,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强国路。 ”而 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对于世界经济来说,也具有历史意义,它被称为一届 “希望的盛会 ”。从福特、克莱斯勒等灵活的筹资参展方式,到中国、捷克斯洛伐克众多国家争设 独立展馆,无一不显示出 “越是艰难时刻,越显合作珍贵 ”。回望历史,俞天睦感慨地说: “l876年的费城世博会,正是美国建国 l00

    6、周年,那是世博会第一次在欧洲之外举办。当时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今,世博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无疑对未来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 作为世博会的发源地,英国用一朵盛开的蒲公英,向世界诉说一个老工业国对未来、自然、城市的探寻。 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曾给世界带来太多震撼,人们在 “水晶宫 ”里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和工业品:高效的农业机械、印刷机械、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机 决定举办这一盛事的维 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按捺不住骄傲和自豪: “每个人会热爱这一切 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永远值得纪念。 ”然而,陶醉于第一次世博会的人还远远不能想象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另一面。严重污染

    7、的河流、日渐减少的绿色让人们从对机器的狂热中清醒,开始反思工业化的弊病。 “从对物的崇拜转向对人的关怀、从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从追求增长转向推崇可持续发展 ,世博带给英国的不仅是工业的突飞猛进,更是一场思想与理念的变革。 1970年 3月 15日,世博会第一次来到亚洲,并且在日本大阪取得了空前成功。欧美尖端技术 以及时髦的生活方式的披露,让进入 “小康 ”时代的日本国民大开眼界,其中展出的便携式传呼机、无线电话、视像电话、电动轿车、磁悬浮列车以及罐头饮料、快速食品,迅速商业化和普及化,风靡日本。大阪世博会成功的举办成为日本国家现代化到来的标志。 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它创造了新

    8、的世界纪录:报名参加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历届之最,志愿者人数最多,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 回望 l59年的世博史,中国从 “参与者 ”到成为 “东道主 ”,从一个侧面叙述了一个国家与世界的故事。 l894 年春,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办世博会 的主张;1910 年,出版家张元济在参观同年的布鲁塞尔世博会后对中国简陋的展厅陈设、偏僻的展位深表痛心。回国后,他 “掌舵 ”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有关世博会的书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世博梦想一步步走进现实: 2002年,中国郑重申办世博会;经过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世博东道主之梦终于成真。当充满中国元素的 “东方之冠 ”中国馆拔地而起时,也将一个中国的富强梦

    9、嵌入了世博会新纪元的扉页。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这个古老而焕发生机的国度,我们坚信:中国在世博历史上将续写新的传奇 ! (摘自光明日报 2010年 4月 21日,有 删改 ) 5.【小题 1】关于世博会的解说,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世博会起源于英国,至今已有 150多年的历史,从世博会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文明的进步。 B世博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它既展现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也包含着人类对思想与理念的变革。 C世博会对每一个举办国来讲,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举办国可以借此机会增强本国的实力。 D世博会移至中国举办,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报名参加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最

    10、多,志愿者人数最多,园区面积最大,中国首次参加。 6.【小题 2】关于世 博会对世界各国发展的影响,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13次世博会在美国的成功举办,对美国由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强国迈进具有重要历史作用。 B伦敦世博会带给英国的不仅是工业的突飞猛进,更是一场思想与理念的变革,它让人们从对机器的狂热中清醒,开始反思工业化的弊病。 C 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日本国民进入了 “小康 ”时代,它成为日本国家现代化到来的标志。 D通过举办上海世博会,古老的中国将焕发出生机,并将逐步实现自己的富强之梦。 7.【小题 3】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1876年的美国费城

    11、世博会启示我们,世博会在中国举办,无疑将对中国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B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称为一届 “希望的盛会 ”,它彰显了各国在艰难时刻合作精神的珍贵。 C早期的中国人曾有过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但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梦想才一步步走进现实。 D 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给世界带来了工业革命, l933年在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对当时的世界经济也具有历史意义。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1】中国并非首次参加。 【小题 2】 B.偷换概念, “它 ”并非指 “世博会 ”而是指 “工业革命的另一面 ”。 C.表述不当,应为 “让进入 小康 时代的国民大开眼界

    12、 ”。 D.将已然变未然,中国焕发生机为既成事实,并非世博会的作用。 【小题 3】表述有误,伦敦世博会并非给世界带来了工业革命,而是展示了工业革命辉煌的一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一方阳光 四合房是一种闭锁式的建筑,四面房屋的门窗都朝着天井。从外面看,厚墙高檐密不通风。我是在这样关防严密的 “碉堡 ”里出生的。这碉堡用青砖砌成,黑瓦盖顶,灰砖铺地,墙壁、窗棂、门板,没有一点儿鲜艳的颜色。即使天 气晴朗,室内的角落里也黯淡阴冷。 四合房的主房,门窗向南。中午的阳光越过南房,倾泻下来,泼在主房的墙上。开在这面墙上的窗子,用一层棉纸糊得严丝合缝,阳光只能从房门伸进来,照门框的形状,在方砖

    13、上画出一片长方形。这是一片光明温暖的租界,像一块发亮的地毯。 然后,一只用麦秆编成的坐墩,摆在阳光里。一双矜持的小脚,走进阳光,脚边出现了她的针线筐;一只狸猫,跳上她的膝盖。然后,一个男孩蹲在膝前,玩弄针线筐里的古铜顶针。这就是我和我的母亲。 如果有人问母亲:你最喜欢什么?她的答复,八成是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 我清楚记得一股暖流缓缓充进我的棉衣,我的毛孔张开,承受热絮的轻烫。血液把这种快乐传遍内脏,最后在脸颊上留下红润。 在那一方阳光里,我持一本三国演义或精忠说岳,念给母亲听。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兴趣仿佛并不在乎重温那些早已熟知的故事。每逢故事告一段落,我替母亲把绣线穿进针孔,让她的眼

    14、睛休息一下。大概是暖流作怪,母亲嚷着: “我的头皮好痒! ”我就攀着她的肩膀,向她的发根里找虱子,找白头发。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冬天,母亲也总要抱怨她的脚痛。 她的脚是冻伤的。做媳妇的时候,住在阴暗的南房里,整年劳作。寒 凛凛的水气,从地下冒上来,首先侵害她的脚,使之永远冰冷。冬天乍到,她的脚面和脚跟立即有了反应:看得见的,是肌肉变色、浮肿;看不见的,是隐隐刺骨的疼痛。 分了家,有自己的主房,可是年年脚痛依然。在那一方阳光里,母亲是侧坐的,她为了让一半阳光给我,把自己的半个身子放在阴影里。左足的伤害没有复原,右足受到的摧残反而加重了。母亲不时皱起眉头,咬一咬牙。尽管只是身体轻轻地震动,不论我在

    15、做什么,那猫睡得多甜,我们都能感觉出来。 “妈,我把你的座位搬到另一边来好不好?让右脚也多晒一点太阳。 ”我站起来,推她的肩。母亲低 头含笑,摇摇头。 座位终于搬到对面去了。狸猫受了惊,跳到院子里去。母亲连声呼唤,我去捉它,连我自己也没有回到母亲身边。 以后,母亲一旦坐定,就再也不肯移动。 母亲在那一方阳光里,说过一个梦。 母亲说,她在梦中抱着我,一双赤足埋在几寸厚的碎琉璃碴儿里面,无法举步。四野空空旷旷,一望无边都是碎琉璃,碎片最薄最锋利的地方有一层青光,纯钢打造的刀尖才有那种锋芒。梦中的我躺在母亲怀里,光着身体睡得很熟。母亲独立苍茫,汗流满面,觉得我的身体愈来愈重,渐似下坠 想到这里,她的

    16、心立即先被琉璃碎片刺穿了。某种疼痛由 小腿向上蔓延,直到两肩、两臂 就在近乎绝望的时候,母亲身旁突然出现一小块明亮干净的土地,像一方阳光那么大,平平坦坦,正好可以安置一个婴儿。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我轻轻放下。谁知道我着地以后,地面忽然倾斜,我安身的地方像是一个又陡又长的滑梯,没有尽头。我飞似地滑下去,转眼间变成一个小黑点。 在难测的危急中,母亲大叫。醒来之后,略觉安慰的倒不是我好好地睡在房子里,而是事后记起我在滑行中突然长大,还遥遥向她挥手。 于是,她有了混和着骄傲的哀愁。她放下针线,把我搂在怀里: “如果你长大了,如果你到很远的地方 去,不能回家,你会不会想念我? ” 当时,我唯一的远行经

    17、验是到外婆家。外婆家很好玩,每一次都在父母逼迫下不情愿地回来。母亲梦中滑行的景象引人入胜,我立即想到滑冰,急于换一双鞋去找那个冰封了的池塘。 跃跃欲试的儿子,正设法挣脱他的母亲。 母亲放开手凝视我: “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 ” 【小题 1】 文章首段写了四合房怎样的特点?(不超过 10个字)( 2分) 从全文来看,首段文字有何作用?( 2分) 【小题 2】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4 分,各 2分) ( 1)含笑: ( 2)凝视: 【小题 3】母亲对我讲了一个梦,这个梦包含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情感? (4分 ) 【小题 4】本文中母爱的表

    18、现有哪些?联系全文,分条简要概括。( 4分) 【小题 5】文章以 “一方阳光 ”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 闭锁严密;黯淡阴冷。 1.由黯淡阴冷的感受起笔为下文出现的 “一方阳光 ”作铺垫; 2.由室内阴冷的环境起笔为后文写母亲受寒积下的脚痛埋下伏笔; 3.由四合房的闭锁、严密起笔为后文写孩子必将 “成长 ”、 “远行 ”或 “挣脱 ”奠基。 【小题 2】( 1)含笑:母亲从儿 子话语中感受到一种温馨和幸福。 ( 2)凝视:母亲希望儿子成器,又夹杂着牵挂和焦虑。 【小题 3】 焦虑,恐惧。母亲担心在这个世界当中无法保护我。 希望、安慰。母亲希望我能在 “

    19、一方阳光 ”的净土中迅速地健康地成长。 牵挂、不舍。儿子要长大要离开母亲,母亲心中对儿子有很多不舍和牵挂。 【小题 4】 在艰苦环境中操劳成疾; 在苦难中竭力庇护自己的孩子; 愿自己与孩子永远相偎相依; 盼望孩子成器而不惜被忘却。 【小题 5】 象征着母爱的温暖和家庭生活的惬意 ,形象地表达出作品的主旨; 全文的线索,串起母子间的诸多温情; 是为孩子走向远方铺设的起点,具有哲理意味。 【小题 1】 本题 2分,每点 1分。 本题 2分,写出两点即可。 【小题 2】每点 2分。 【小题 3】本题 4分,答出一点得 1分,两点锝 3分,三点得 4分。 【小题 4】本题 4分,每点 1分。 【小题

    20、5】本题 6分,写出一点得 2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 曰: “左。 ”

    21、左,乃 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 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 舣船待,谓项王曰:

    2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 项羽本记) 注: 绐: di欺骗、哄骗。 赤 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 舣:使船靠岸 8. 【小题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壁:驻扎 B汉军

    23、乃觉之觉:发觉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罪:过错 D项王亦身被十余创被:介词,表被动 9.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然今卒困于此以其无礼于晋 C以故汉追及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项王 目而叱之秦王还柱而走 10. 【小题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哀。 B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为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C为了证明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项羽重

    24、现神威,斩将刈旗, 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11. 【小题 4】 将第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4分) 译文: (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6分) 译文: 也具有历史意义。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4】( 1)凡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而拥有天下。 ( 2)即使江

    25、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心中没有愧疚吗? 【小题 1】遭受 【小题 2】 A.代词,他。 B.介词、在,介词、对。 C.连词,因为。 D.表修饰关系。 【小题 3】 “剩余八百人 ”错误。 【小题 4】( 1) “当 ”“服 ”“未尝 ”“霸 ”。 ( 2) “纵 ”“怜 ”“王 ”“之 ”“彼 ”,反问句式, 6分。 译文: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 “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 ”项

    26、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 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 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 ”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 “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 ”项羽笑道: “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

    27、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 ”接着对亭长说: “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 ”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每小题 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移家即搬家。 (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说明 。 答: (

    28、2)诗歌采用这种修辞方法,在艺术效果、抒发情感方面各起什么作用? 答: 答案: (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中柳条藤蔓像人一样 “系离情 ”,抒写离人不忍离去之情。黄莺像人一样久住相识, “欲别频啼 ”,联想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 4分) ( 2)运用拟人手法,创造童话般的意境。一草一木一鸟都如朋友一般如此深情,物我交融,灵犀相通;表现了自己对旧居热爱、留恋、难舍难分的无限深情。( 4分) 语言表达 请在下列语段中的划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只填序号 ),使语句连贯 ,结构一致,文意流畅,表意清楚。( 5分) 大事难事, ;逆境顺境, ; ,看涵养; ,看智慧;是成是败, 。愿你拥有一切,

    29、成就精彩人生 ! 看胸襟 看坚持 看担当 是喜是怒 有舍有得 答: 答案: 阅读下面新闻,完成文后题目。( 6分) (新华社电记者刘洁秋 黄兴伟)新西兰南岛 4 日凌晨发生里氏 7.1 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两人重伤、部分建筑物和道路损坏,但迄今没有传出人员死亡的消息。 新西兰民防事务部长约翰 卡特当天在首都惠灵顿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会面后对媒体说,没有人员死亡 “实在是太幸运了 ”!这种 “幸运 ”并非出于偶然。一来,新西兰人口仅有 437 万,居住分散,震中地带人口密度不大。二来,新西兰应对地震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地震多发国。历史上新

    30、西兰曾因地震严重受灾。基于对地震的反思,新西兰在抗震减灾方面不断摸索,现已形成一套实用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是:隔震技术世界领先,建筑立法把质量关,重视防灾减灾教育。 同时,新西兰政府重 视灾害防御工作,灾害防御机制行之有效。政府对各种自然灾害实行综合管理,专门设立了政府民防部,从中央政府到地区、地方三级政府均设有防灾减灾机构。 ( 1)请你从新华社记者的角度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具有启示性的标题。( 15字以内,含标点)( 2分) 标题: ( 2)新西兰应对地震的做法,对我们有哪些可资借鉴之处?试简要概括。( 4分) 答: 答案:( 1)新西兰地震为何 “零 ”死亡? ( 2)防震技术世界领先

    31、;建筑立法严把质量关;重视防灾减灾教育;政府的防御机制完善。 请另选一事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事物的特征,并寄予一定的思想感情。( 4分) 雨伞 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 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 却湿透你自己 答案:示例 1:橡皮 你注定一生与错误相伴,时时为别人改正错误,却消磨了自己。 示例 2 蜡烛 你注定一生与黑暗为伴,时时为别人指引前进,却耗尽了自己。 作文 请以 “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 ”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 1. 可以赋予题目中的 “你 ”更多的内涵,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2.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3. 不少于 800字。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发性题。


    注意事项

    本文(2010年云南省个旧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