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河南郑州外国语中学九年级中考内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八年级某校学生制作了以下历史名人卡片。请找出对其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的相关史实。林则徐是晚清人物,曾任湖广总督,任上主张严禁鸦片,作为钦差大臣被派往广东禁烟,领导虎门销烟,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者,他与魏源一样,同属地主阶级改革派,但他不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故答案:选 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从推动欧洲由中古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的影响角度分析,下列哪一项文化艺术作品与其他三项不能归为一类 A马可 波罗行纪 B神曲 C荷马史诗 D最后的晚
2、餐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题文要求从推动欧洲由中古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的影响角度来分析,四个选项中 C选项荷马史诗是上古时期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它与推动欧洲由中古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无关,而其他三项都与之有关。马可 波罗行纪刺激了新航路的开发,神曲和最后的晚餐都是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品,这两件事推 动了推动欧洲由中古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汤因比在文明经受着考验中指出: “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方从中获得了好处,获得了比其他文明更
3、为优秀的发展。 ”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A使西班牙、葡萄牙获得了大量财富 B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C使西方掌握了三角贸易的主导权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作用。题文材料中 “获得了比其他文明更为优秀的发展 ”指的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北京大学的钱乘旦教授这样评价英国: “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估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的这个世界 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而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现代文明。 ”以
4、下各项中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建立了工厂制 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 进化论学说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留给世界的遗产。主要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利用议会限制王权,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通过工业革命建立了工厂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学说。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蒸汽时代 ”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璀璨的近代文化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阅读欧美 1819 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5、A这一时期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即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表格中列出的史实,大部分是反映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虽然有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革命与社会主义有关,但是,英国宪章运动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其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巴黎公社革命虽然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最终还是被残酷镇压,这些事例说明了此时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 1
6、923年的某西方报纸的元旦特刊中,有一组对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年度新闻总结。其中 出现错误的是 A该国的资本家正为自己企业的产销两旺而举杯庆贺 B该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在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 C刊载了苏联成立的庆祝大会图片 D刊载了该国市民在商店购物的图片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新经济政策实施于 1921-1924年,具体做法有: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除大型企业归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由此可见, 1923年,该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在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是不符合当时的史实的。故答案:选 B。 考
7、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下图是 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 “NRA”是 “全国复兴管理局 ”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A整顿并恢复银行信用 B建立工会并保障工人权利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漫画中的左边人物代表工人,右边人物代表资本 家,中间人物代表政府,实际上这幅漫画反映的是美国政府在协调劳资关系,这说明了美国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8、经济大危机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三次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关于这三次国际关系格局的评述,正确的是 美国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都在战争结束之后出现 都有大国强权的烙印 中国都是受害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 20世纪三次国际关系的认识。美国曾经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操纵国之一,所以,第 点美国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确;第 项都在战争结束之后出现也错,目前的国际关系格局不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出现,而是在冷战结束后出现。第 项都有大国强权的烙印,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主要操纵在当时的大国英、法、美、日等国手里,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主要操纵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手中;第 项中国都是受害国错误
9、,前两次是,第三次则不是了。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 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阅读材料: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表 时 间 科学发明到它在 工业上的应用(年) 从应用到产品 投入市场(年) 合计(年) 18861919 年 30 7 37 19201944年 16 8 24 19451964年 9 5 14 这一表格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A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B使科学技术的各个
10、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几种技术的革命 C使科技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D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表格中提供的数据主要是反映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变短,也就是说,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结合所学,请指出下面图片中场景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提出 B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日益提高 C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香港和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主要
11、原因有“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提出;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日益提高;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这几个原因当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日益提高也是离不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以下相关图片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人 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探索中成就与失误 C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大业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三幅图片反映的史实都与 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
12、放政策的实行有关,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主要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MH370航班哪里去了?为寻找离奇失联的 MH370航班,中国调整了十颗卫星的姿态,国人对中国卫星系统也给予了更多关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时所处的阶段是 A新中国政权成立巩固时期 B探索社会主义的十年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第一颗人
13、造地球卫星发射时所处的阶段。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于 1970年,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指的是 1966-1976年,因此,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所处的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美国学者杰明 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 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内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
14、的灭亡 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艾尔曼这样说实际上是故意抹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开脱罪行。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站在世界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开启中国近代政治 民
15、主化的事件。四个选项中 A选项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 B 选项戊戌变法开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C选项辛亥革命虽然主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是它发生在戊戌变法之后, D选项新文化运动开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西化。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 为迎接 2014年南京举办世界青年奥运会,某中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有关的网页,请您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解说词,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南京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君主立宪 政体 南京大屠杀,反映了德国法西斯残暴本性 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国民政府的垮台 A
16、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有 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1937年 12月,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 1949年 4月 23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 22年的国民党政权跨台,但此时渡江战役还没有完全胜利。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
17、争的胜利 战略大决战 “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 ”材料反映的我国民族工业发展 与日本工厂的发展相互 促进 我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重重 我国发展民族工业的条件便利充分 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帝国势力的阻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史实。从题文中的史料看,日本在我国办厂,具有许多优势:廉价工人、原料丰富、省运费、少关税、资本
18、雄厚、技术高深、管理完善等,这些都我国民族工业所缺少的,民族资本主义想不出今后发展的措施。这说明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重重,尤其是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阻碍。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经济和社会生活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共中央发表的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这一危险形势告诉我们:过去日本帝国主义对华 “新认识 ”“新政策 ”的空谈,不过是准备对于中国新进攻的烟幕。中国共产党早已向全国同胞指明了这一点,现在烟幕揭开了,这里 “烟幕揭开 ”是指 A北伐战争的开始 B九一八事变爆发 C日全面侵华开始 D全面内战的爆发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卢沟桥事变
19、的相关内容。题文中电文的名称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告诉我们中共中央通电的背景日军发动卢沟桥 事变,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和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达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对于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第二年 ”指的是 1947年 B内线作战是解放战争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C防御是解放战争第一年的战略方针 D转战陕北是第二阶段战略目标开始实施的标志 答案: C
20、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题文材料中的 “第二年 ”指的是 1947年,因为全面内战爆发于 1946年, “以主力达到外线去 ”告诉我们内线作战是解放战争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而转战陕北是第二阶段战略目标开始实施的标志,因为中共中央撤出延安之后,最后迁到河北西柏坡。至于 “防御是解放战争第一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根本没有体现。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内战烽火 某些年代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下列年代尺上所标注时间最能反映出的历史进程是 A近代以来的屈辱与 抗争 B中国近代历史阶段划分 C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制度的演变 D近代化的探索过程
21、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题文年代尺上的时间 1840年、 1949年、 1856年所对应的重大事件及其重大影响分别为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都是反映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制度的演变。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
22、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英国金融时报: “自 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 1984年、 1992年与 2001年。 ”其中催生 1992年创业高潮点的重大背景是 A邓小平南方讲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C建立 4个经济特区,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策略 D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催生中国 1992年创业高潮点的重大背景。四个选项中可以直接排除 B、 C、 D 三个选项,因为中国于 2001 年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4个经济特区是在 1980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 198
23、7年中共 “十三大 ”上制定的。而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确立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答案 :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综合题 ( 5 分)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文明。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将上述遗产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均写出图片字母代号即可, 2分) (2)选择一处文化遗产解读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2分)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设立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 2分
24、) 答案: (1)物质文化遗产: ACD;非物质文化遗产: B。 (2)金字塔: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其他符合题意即可) (3)保护古代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有助于保护人类文明的生态平衡,有助于维护国家独立,提高人们保护和普及文化遗产的意识。 试题分析: ( 1)本题主要考查将历史文化遗产归类的能力。历史文化遗产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又称 “有形文化遗产 ”即传统意义上的 “文化遗产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 的与群众生活
25、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由此可见四幅图片中 ACD属于物质文化遗产,B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 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化遗产所映的历史信息的认识的能力。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的毕升发明的,它将事先刻好的每个字进行排版印刷,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比欧洲早约四百年;巴黎圣母院屹立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一个岛上,是巴 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始建于 12世纪,前后用了一百八十多年时间才全部建成;殷墟位于今天
26、河南安阳,曾经是商朝都城,是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 3)本题主要考查对设立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的认识。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古代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有助于保护人类文明的生态平衡,有助于维护国家独立,提高人们保护和普及文化遗产的意识。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 元文化(一);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27、问题。 材料一 早在 19世纪 60年代,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 “内乱 ”面前,犹能做 “中华大帝国 ”的酣梦,直到南方传来洋炮的轰鸣,震撼了宫廷的座椅,这才下决心 “师夷长技以制夷 ”。从这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近代化的变革一直没有停止,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社会转型,但发展相当缓慢。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在请厉工艺奖创新折中,建议将中国 “定为工国 ”,“成大工厂以兴实业 ”。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崇尚通过发展实定来振兴中国,因而形成了 “实业救国 ”的思潮。 (1)阅读材料一, 19世纪 60年代艰难起步的这
28、次改革是什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南方传来洋炮的轰鸣 ”指什么事件?( 3分) (2)请用史实证明 “从这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近代化的变革一直没有停止 ”。( 1分) (3)19世纪末 20世纪初, “实业救国 ”的代表人物是谁?请写出一位。( 1分) (4)通过以上探究 ,你认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 分) 答案: (1)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鸦片战争。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继进行 (3)张謇。 (4)列强大肆侵略,中华民族危机,中华民族有志之士的爱国意志。 试题分析: ( 1)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和鸦片战争的
29、相关史实。洋务运动兴起于 19世纪 60年代,失败的标志是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的道路。材料一中 “南方传来洋炮的轰鸣 ”指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使许多中国人 从 “中华大帝国 ”的酣梦中惊醒。 ( 2)本题主要考查能够证明 “从这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近代化的变革一直没有停止 ”的主要史实,洋务运动后,相继出现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试图在中国建立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辛亥革命试图推翻封建制度,对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新文化运动高举 “民主 ”“科学 ”两面旗帜,向尊孔复古
30、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 3)本题主要考查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提出 “实业救国 ”的代表人物。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张謇,他是清末状元,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 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除此之外,还有容宏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 ( 4)本题主要考查推动中国近代化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推动中国近代化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人从 “中华大帝国 ”的酣梦中惊醒;中华民族危机使一些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此外,还有中华民族有志之士的爱国意志。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
31、索 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经济和社会生活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6分) 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 110周年,纪念邓小平同志主要是为了继承他的伟大精神品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历史地位做出了积极评价。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 “中国现代化之父 ”;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 “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事业)的救星 ”。 国内外邓小平理论研究之比较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二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
32、者并回 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实录如下: 这几年,世界经济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在这种严峻复杂的环境下,香港能够站住脚跟,保持繁荣,本身就表明香港经济有竞争力。香港在祖国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现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升级,也给香港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中央对港澳的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央政府也会继续支持香港,保持并且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 2014年 3月 13日电 (1)读材料一,填写下列表格相应内容。( 2分) 结论 史实 最成功的改革家 A “社会主义思想的救星 ” B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回归后能够保持繁荣稳定的主
33、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我们称邓小平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的一生还有哪些贡献?试列举一项。综上材料,你认为邓小平身上还体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2分) 答案: (1)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一国两制政策的科学;中国的深化改革给香港繁荣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指挥淮海战役,坚强的意志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 试题分析: ( 1)本题主要考查与邓小平相 关的史实。说邓小平是最成功的改革家,主要是因为他进行了改革开放,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实行对外开放,大
34、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说邓小平是 “社会主义思想的救星 ”主要是因为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 2)本题主要考查香港回归后能够保持繁荣稳定的主要原因。这里要注意,一定要根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二告诉我们香港回归之后能够保持繁荣稳定的主要原 因有中央对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政策,以及中国深化改革给香港繁荣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 3)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在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方面的贡献,以及邓小平身上体现的可贵的精神品质。邓小平在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方面的贡献主要有:领导百色起义,率领
35、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参与指挥淮海战役;邓小平身上体现的可贵的精神品质主要是他具有坚强意志、开拓进取和创新的精神。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教新课标 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内战烽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战略大决战 ( 6分)观察下面手绘简图,回答问题。 (1)该国在 A处发生了什么重要事件?对日本产生什么影响?( 2分) (2)一战后,它在 1921 年参加了解决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而召开的
36、国际会议,并起到主要作用。请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1分) (3)该图在 B处也曾深受危机困扰,它是如何应对的?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2分) (4)日本近代史上,发展经济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什么?( 1分) 答案: (1)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华盛顿会议。 (3)建立了法西斯政权;相继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全面侵华战争。 (4)重视教育,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 试题分析: ( 1)本题主要考查 1868 年日本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对日本的影响。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它对日本的影响主要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
37、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 2)本题主要考查一战后,日本在 1921年参加了解决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而召开的国际会议,并起到主要作用。这次会议是华盛顿会议,这次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经济秩序。 ( 3)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应对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做法及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为摆脱经济大危机,日本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对中国的影响是:为转嫁国内危机,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并不断侵略华北,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危机; 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些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 4)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史上日本 发展
38、经济采取的相同措施。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明确提出 “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努力发展教育 ”等,二战后,日本引进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由此可见,近代史上日本发展经济采取的相同措施是重视教育,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历史的转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 6分)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的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 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 两者出发点不同,道路各异,尽管如此,看来他们都在上帝的意志的驱使下,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而奔波 ”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 “自我们这 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 法里德 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1)材料一中 19世纪的两个民族是如何加入 “第一流民族行列 ”的?两者在实现的途径上有何不同?( 2分) (2)材料
40、一中两个民族 “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 ”的预言是否有道理?结合材料二的漫画加以论证。( 2分) (3)材料三中 “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 ”的论断,你是否赞同?简要说明理由。( 2分) 答案: (1)美国经过南北战争;俄国通过 1861 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美:战争;俄:改革。 (2)二战后,美苏分别成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 核心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展开激烈的美苏争霸。 (3)不赞同。因为现在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还很多,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行为、核问题等。(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 ( 1)本题主要考查 19世纪俄国和美国加入 “第一流民族行列 ”的做法及
41、其实现途径上的不同之处。 1861-1865年,美国经过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最终废除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861年,俄国通过废除奴隶制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可见,美国实现加入 “第一流民族行列 ”的途径是 战争,俄国则是改革。 ( 2)本题主要考查美苏争霸的相关史实。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而苏联的力量也日益增强,成为当时唯一能够跟美国相抗衡的国家,因此美苏分别成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核心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展开激烈的美苏争霸。材料二的漫画反映了美苏争霸时期古巴导弹危机的史实。 ( 3)本题主要考查对当今世界局势的认识水平。虽然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现在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还很多,主要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宗教矛盾、恐怖行为、核扩散问题等。因此说当今世界总体上趋于和 平,但是并不太平。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美国南北战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历史的转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