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4届河南省九年级中考模拟02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12963       资源大小:218.1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4届河南省九年级中考模拟02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河南省九年级中考模拟 02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杰出人物推动了历史发展,下列近代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都( ) 导了禁烟运动 英勇抗击了外国侵略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都维护了国家统一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图中人物分别为曾国藩,左宗棠,领导了禁烟运动的是林则徐,图中二人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都抗击过外来侵略,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左宗棠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国藩没有。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清朝的石碑。下列碑文描述中属于概述美国政治制度特点的是( ) A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

    2、B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 C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D其治国崇尚善俗,不尚武功,亦与诸国异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不僭位号 :不超越自己应当的称号,也就是说,没把自己的称号由总统变成皇帝!不传子孙:就是没把位子传给子孙,是对华盛顿的评价,认为由于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华盛顿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所以选 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美国的诞生 下列是影响法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法国历史人物,他们在历史上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伏尔泰 罗伯斯庇尔 拿破仑 A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B扫荡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C用军事手段统一了欧洲 D颁布了人

    3、权宣言 答案: A 试题分析: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 人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到了封建思想,拿破仑几乎席卷整个欧洲,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大革命初期,所以 B、 C、D都不正确,所以选 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法国大革命 劳合 .乔治宣称 “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 ”私底下却说 “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 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该和约是( ) A联合国家宣言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战后签订凡尔赛和约主张尽可能的削弱德国,但条约苛刻的条件引起了德国的不满,法西斯上台后极力要求摆脱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并以此

    4、煽动民族情绪,由此导致了二战的爆发,所以选 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凡华体系下的世界 凡尔赛和约 对图中年代尺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 ) 1775 1783 1861 1865 A. 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B. 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全过程 C. 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巩固过程 D. 美国内战过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 1775年到 1865年这一时间包含了美国独立,是美国赢得了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内战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 A、 B、 D 都不完整,所以选 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美国的诞生;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二战后的二十年间,

    5、历史展现了三种主要发展趋势,下列对这三种趋势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独立与振兴 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壮大 C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D资本主义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战后召开了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战后世界体系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的是雅尔塔体系,所以 C表述不正确,所以选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影响 G8组织近期在欧洲举行的会议,指出因俄占领克里米亚而将俄开除出该组织,由此可见国际会议是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途径,下列国际会议纵容了法西斯,从而大大推动了二战爆发的会议是( ) A华盛顿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巴黎和会 D雅

    6、尔塔会议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938年 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它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慕尼黑阴谋 对下列两幅图片内涵分析正确的是( ) 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签署自由贸易区 2013印尼 APEC会议领导人合影 A中国都参与了上述组织 B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的现象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形成 D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实现了一体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不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也只 是一种趋势,以上了组织只是贸易合作组织

    7、不是一体化的组织,所以只能是全球化的一种表现,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人们对 18世纪某项成果做了这样的评价: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成果是( ) A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B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现 C蒸汽机的改良 D碳丝灯泡的发明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知所叙述的事物解决了机器发展所需要的动力问题,所以应为蒸汽机的改良,所以选 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蒸汽时代的到来 依法治国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我们今天看到

    8、的历史最悠久最完备的法律文献出土于图中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前 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颁布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以应在古代巴比伦,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西 方文明之源 “怀中抱兰考,口中啖狂沙 心血化甘露,浇灌梧桐花 两袖清风劲,杨我党旗纱。 ”这首诗歌赞扬的模范人物是(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雷锋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962年,焦裕禄受命出任兰考县委书记,他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摸清了全县灾害的实情,带领干部群众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疏浚河道

    9、,改良盐碱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 焦裕禄 下图是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据此判断党和政府实施了 ( ) 农业 商业 工业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片信息可知当时农工商业都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以应为三大改造时期,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1891年,应日本政府的邀请,李鸿章率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等六艘军舰访问日本。一时军容之盛,国际侧目。但当东京湾防卫司令东乡平八郎应邀上中国旗舰定远号参观时,他便觉得中国舰队军容虽盛却不堪

    10、一击。原来他发现中国水兵竟在被视为庄严而神圣的两门主力炮的炮管上晒衣服。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该材料说明了近代中国不断走向屈辱深渊的根本原因是( ) A武器落后 B统治者的腐败 C国力衰微 D帝国主义力量强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为中国最新舰队看似军容整齐,实则军纪败坏,由此得不出武器落后,国力衰微,和帝国主义强大来,该结果是由于统治者的腐败所致,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中国资本主义并不是在原来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半殖民地化过程中(洋务运动中)被迫兴起,由于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机会被摧毁殆尽,而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缺

    11、乏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所具备的条件,从而导致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滞后和艰难。 ”上述材料说明( ) 国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诞生的 资产阶级从一诞生起就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制 说明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说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阐述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西方的区别,其产生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处于半值半封的社会之中,因此其从产生开始就面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此发展比较缓慢,材料没有体现出资产阶级是否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所以选 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下列刊

    12、物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图片信息,青年杂志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流期刊,由此可知应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其核心主张为民主与科学,所以选 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异同的比较分析错误的是( ) 戊 戌 变 法 辛 亥 革 命 A政治主张 主张君主立宪 实现民主共和 B性 质 资产阶级性质改良运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结 果 失败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相同点 都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戊戌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百日

    13、维新的措施均被废除,变法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所以 C说法不正确,所以选 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课堂上,四位新同学做自我介绍,甲:我来自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乙:我来自 “三军会师尽开颜 ”的地方。丙:我来自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丁:党就诞生在我的家乡。丁同学的家乡是( ) A北京 B上海 C遵义 D延安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921年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以丁同学的家乡应在上海,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中国共产党的

    14、成立 松花江上是 20世纪 30年代的歌曲,歌中唱到: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 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个悲壮的抗争年代,同时反映这个时代主题的歌曲还有( ) 义勇军进行曲 大刀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翻身农奴把歌唱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松花江上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迅速沦陷,人们对东北的无限思念,因此与抗战有关,所以同时代的应为大刀进行曲,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血肉筑长城 “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

    15、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以上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在告全体将士书中所说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理由是 ( ) 争夺 国民党的领导权 抗议蒋介石向日本侵略者妥协的对外政策 逼迫蒋介石下台 反对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 “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可以得出其理由为反抗蒋介石的对外妥协,和对内内战的政策,所以选 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血肉筑长城 毛泽东在解放

    16、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军事行动是( ) A转战陕北 B挺近大别山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 .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 .。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内战烽火 综合题 (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9年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建立 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请回答 ( 1)上述重大历史事件

    17、反映了当时世界主要潮流是什么?( 1分) ( 2)依据材料提供的史实,列表分类归纳相关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史实和方式。( 2分) (3)比较是加深历史认识的重要途径,结合史实,完成下面两种比较方式的填写。 A根据性质对改革进行比较(分别举国外一例)( 3分) 封建性质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社会主义性质改革 B 根据结果对改革进行比较(分别举国外一例,注意不得与上题史实重复)( 2分) 成功改变了社会性质 成功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答案: ( 1)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答资本主义改革和革命亦可)( 1分) ( 2)(分类正确,选取一个,或两个都给分,但只写国家,如英国,不答英国资产阶级革

    18、命不给分。) (2分 ) ( 3) A根据性质对改革进行比较(分别举国外一例)( 3分) B 根据结果对改革进行比较(分别举国外一例,但不得与上题例子重复)( 2分) 试题分析:( 1)材料所述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材料所述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世界主要潮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答资本主义改革和革命亦可) ( 2)依据所学知识西方国家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有两种方式,即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俄国 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 ( 3)依据

    19、所学知识封建性质的改革有日本的大化改新,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有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 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有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缓解了 1921年政治经济危机。俄国 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是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美国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诞生、法国大革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 7分)今年是一战爆发一百周年,下列是某同学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分析,结合史实填写完整。 ( 1)两次世界大战不同点的比较(

    20、 4分) 一战 二战 加速战争爆发的因素(各举一例) 战役(各举一例) 性质 胜利原因 协约国力量大于同盟国 ( 2)两次世界大战相同点的比较( 2分) 一战 二战 战争爆发的因素相同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都改变了世界格局 两级格局 都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 3)战争充斥着历史,当今世界依然存在很多导致战争的因素,如日本单方面购买钓鱼岛,引发中日之间的矛盾。结合所学,谈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1分) 答案:( 1)两次世界大战不同点的比较( 4分)(注:本题可以给半分,但总分时要将半分入成整分。) 一战 二战 加速战争爆发的因素(各举一例) 两大军事集团的扩

    21、军备战。(答萨拉热窝事件加速了一战爆发亦可,但只写萨拉热窝不给分。) 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或帝国主义的绥靖政策、经济危机打击了帝国主义、反法西斯力量不团结等均可) 战役(各举一例) 凡尔登战役(写错别字不给分) 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等均可(写错别字不给分) 性质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原因 协约国力量大于同盟国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 ( 2)两次世界大战相同点的比较( 2分) 一战 二战 战争爆发的因素相同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都改变了世界格局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两级格局 都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 十月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 3)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22、,不能纵容侵略;用谈判的方式解决彼此纷争等。(任意一项均可给分)( 1分) 问答题 ( 4分)历史研究的主要途径由下列几个方面组成 设计方案: 确定主题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分析史料 展示成就,下列是某同学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 1)确定主题,根据资料你分析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当是什么?( 1分) ( 2)整理资料,史料分析。上述发明最早的是什么?( 1分) ( 3) 世界文明的交流是古代文明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上述文明成就传入西方的主要通道是什么?举一例论证该文明对西方的影响?( 2分) 答案:( 1)古代科技成就 ( 2)造纸术( 3)丝绸之路;如: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为后来欧洲航海

    23、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试题分析: (1)材料所述分别为我国古代四大科技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和造纸术,由此可以得知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当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即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创造的表现。 ( 2)依据所学知识西汉初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北宋平民毕 N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 孙思邈书中记载,在唐初发明,开始运用于军事上是在唐朝末年,罗盘针出现于清朝,所以以上发明最早的应为造纸术 ( 3)古代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为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造纸术、印刷术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考点

    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 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丝绸之路 ( 6分)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 500 余家,不少报纸以 “民主 ”、 “民权 ”、“民国 ”和 “国民 ”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 4200 万份, “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 材料二 :文学来源于生活。 鲁迅小说阿 Q正传里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可怜可悲的中国最底层的百姓形象,他想投靠革命,把自己的辫子绕起来用一根筷子别在头顶,最后却落得被

    25、处死的悲惨下场。 ( 1)根据材料一,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1分)试用所学史实来说明你的观点。( 1分) ( 2)根据材料二,鲁迅眼里的辛亥革命成效如何?( 1分) ( 3)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评价辛亥革命?( 2 分)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 1分) 答案:( 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的皇帝梦最终破灭。 ( 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或辛亥革命没有能够给中国百姓带来福音等。 ( 3)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历史的进步;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中国百姓依旧 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评价历史事件要多方寻找资

    26、料,力求全面,不能武断下结论,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 “全国报纸总数高达 500余家,不少报纸以 “民主 ”、“民权 ”、 “民国 ”和 “国民 ”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 4200万份, “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可知当时宣传革命主张和接受主张的人越来越多,体现出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短暂的张勋复辟,都说明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2)依据材料 “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可怜可悲的中国最底 层的百姓形象,他想投靠革命,把自己的辫子绕起来用一根筷子别在头顶,最后却落得被处死的悲惨下场 ”可

    27、知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或辛亥革命没有能够给中国百姓带来福音 ( 3)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历史的进步;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中国百姓依旧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结合所学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 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清朝 GDP(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近 1/3,却被 4000名英国 “东方远征军 ”攻破虎门,当时英国的 GDP只是世界的 1/20, 1895年大清帝国的 GDP比日本高 9倍,仍惨败于甲午战争。 环球时报 材料

    28、二 材料三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 1)近代史上清朝在历次对外战争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 1分) ( 2)材料一反映的现状,其历史的转折点与材料二反映的史实有很大关 系,结合材料二回答促进这个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1分) ( 3)三十年前,我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国内外有利因素主要有哪些?( 2分) ( 4)材料二和三分别概述了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那些伟大成就?( 1分) 答案: ( 1)闭关锁国的政策、清统治的

    29、腐败、制度的落后等。 ( 2)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带领中国人民摆脱了民族危机,获得国家独立。 ( ,3)国内: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 “文革 ”结束后,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人们思想的解放;外交领域取得巨大 的成就。 国际: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 4)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推动了中国人民走上富裕道路。 试题分析:( 1)依据所学知识经济上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英国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中国君主专制,吏治腐败,英国确立资产阶

    30、级统治地位;对外关系上中国闭关锁国,英国向全球扩张殖民;军事上中国军队装备落后,缺乏训练,英国军队装备精良,训练良好由此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为闭关锁国的政策、清统治的腐败、制度的落后, ( 2) 以上三幅图分别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会址,结合所学三者的关系为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带领中国人民摆脱了民族危机,获得国家独立。 ( 3)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的背景可知国内: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 “文革 ”结束后,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人们思想的解放;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 国际: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 4)材料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成立后取得的最大的成就为在中共的领导下赢 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巨大胜利,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材料三所述的改革开放,最终使中国人民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注意事项

    本文(2014届河南省九年级中考模拟02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