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届重庆万州二中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11384       资源大小:97.1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届重庆万州二中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重庆万州二中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19世纪 60年代,欧洲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根基遭到沉重打击。主要是因为( ) A达尔文的 “进化论 ”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 D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达尔文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变革,本题选 A。 考点:达尔文与进化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

    2、的分析理解和识记能力,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充分证明了人是由生物进化而来的,对于中世纪欧洲的上帝造人,神创说给予沉重的打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的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解答此题需要对达尔文以及他的进化论熟悉,还要对 中世纪欧洲的战统治地位的基督教神权统治清楚,然后进行分析理解,最后得出答案:。 二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 1957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 1958年改革中小学课程;六十年代开始产学研相结合。 日本还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B重点发展

    3、钢铁、汽车、电器生产 C得到美国大力扶持 D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战后日本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美国给予的扶持和援助,开拓海外市场,因此本题选 D。 考点: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同时也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很大 的借鉴:抢抓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

    4、 经济发展战略,同时对于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我们也要引起足够的警惕,防止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安定。 下列有关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丘吉尔的 “铁幕 ”演说发出冷战的信号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敌对双方是根据国家社会性质来划分的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冷战政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46年 3月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 ,又称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 冷战的 序幕,杜鲁门主义 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杜鲁门主义的具体运用,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把冷战推向高潮, 19世纪

    5、 90年代,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 都对,本题选 D, 考点:冷战政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冷战 ”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运动,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秩序采用的手段,其特点就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采用除战争外的任何手段。冷战 政策的(内容)及标志: 1揭开冷战序幕标志 :丘吉尔发表 铁幕演说 2政治方面: 杜鲁门主义 ( 1947)全球扩张,全面冷战(宣言 书) 3经济方面: 马歇尔计划 ( 1947)资本主义稳定欧洲,控制欧洲 4军事方面:北约集团成立( 1949),与 “华约 ”对峙,造成世界不安宁,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 科学技术是第

    6、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技术核心是( ) A计算机技术 B计算机网络技术 C原子能技术 D航天技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为代表,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核心,本题选 B 考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促进了社会发展,同学们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影响意义都要掌握,尤其是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要识记清楚,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第一次:蒸汽机,火车,汽船。第二次:内燃机,汽车,电灯,飞机。第

    7、三次: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当今世界有许多重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力量携手合作,热同抵抗邪恶和暴力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三国协约建立 B三国同盟形成 C慕尼黑协定签订 D联台国家宣言发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在全世界都面临法西斯的威胁下, 1942年, 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反对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从此这些国家团结一心,共同对付法西斯,本题选 D。 考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世界上所有

    8、国家都被卷入,给世界经济和世界人民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它使我们知道,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感珍惜,今 天日本的一些右翼势力妄想复活军国主义,必然会引起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警惕,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定而努力。 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 1929年下降了 46.2%,有 13万家以上工厂倒闭。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 54%,农民的农业净收入从 61亿美元降到 20亿美元, 100多万家农场破产,许多农民流离失所。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C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 1929-19

    9、33年经济危机的认识,根据所学 知识,1929年 10月 24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股票抛售的狂潮,几天之内,股票价格连续暴跌,经济危机从此开始,并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大批的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农民破产,社会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因此本题选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一方面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可调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另外,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也是考察的重点,同 学们要注意对这些内容掌握。 下列能够体现 “弱国

    10、无外交 ”“强权即公理 ”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 ( )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慕尼黑协定 联合国家宣言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认识,分析题目,巴黎和会是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会议由英法美主持,不顾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做出了利益划分,对中国的利益造成了伤害,华盛顿会议由英法美日主持,会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慕尼黑协定是二战前夕英法德帝国主义国家背着捷克斯洛伐克单独签订的牺牲捷克利益的协定,这三个都体现了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体现了弱国五外交的现象,本题选 A。 考点: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 点评:本题难度适

    11、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和识记能力,巴黎和会确立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它和后来的华盛顿会议一起构成了战后的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由于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决定它也不会长久存在下去,后来,德国和日本不断打破该体系对它们的控制,最终挑起了二战,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解体。二战前夕的慕尼黑会议,英法执行绥靖政策,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换取暂时的和平,实践证明,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决定一切,现在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把我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才能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林。 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协约国联军司令福煦说: “这不是和平,这是 20年的休战。 ”下面哪一事件难了这一预言

    12、?( ) A “一战 ”的全面爆发 B太 平洋战争爆发 C “二战 ”的全面爆发 D亚洲策源地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凡尔赛和约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是 “这不是和平,这是 20年的休战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最后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但是巴黎和会知识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随后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二战爆发,本题选 C。 考点:巴黎和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巴黎和会确立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它和后来的华盛顿会议一起构成了战后的

    13、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由于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决定它也不会长久存在下去,后来,德国和日本不断打破该体系对它们的控制,最终挑起了二战,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解体。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认识,三次科技革命指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

    14、商品和技术,资金加强了世界联系,科技革命对世界政治格局都有影响,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现在才出现的现象,因此本题选 D。 考点:科技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促进了社会发展,同学们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影响意义都要掌握清 楚,尤其是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要识记清楚,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第一次:蒸汽机,火车,汽船。第二次:内燃机,汽车,电灯,飞机。第三次: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张华在学习与 “伏尔泰 ”有关内容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伏尔泰是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认为教士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伏尔泰等

    15、启蒙思想家对 “白由 ”“平等 ”思想的宣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伏尔泰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伏尔泰是 18史记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强调天赋人权,大胆揭露旧制度的弊端。宣扬人身自由、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批判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反对等级特权和不平等现象。他还认为私有财产是神圣的,题目中的 伏尔泰认为教士是世界上最好的人表述错误,世界上比伏尔泰好的人有的是,排除,本题选 C。 考点:伏尔泰及其思想 点评: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启蒙运动是资产阶

    16、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发起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深远,启 蒙思想家的很多思想后来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运用和体现出来,本题其它的考点还有启蒙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及思想等,希望同学们要掌握好, 1892年,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顾拜旦提出,现代奥运会应以 “团结、和平和友谊 ”为宗旨。当时威胁这一主张的是 ( ) A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形成 D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一战前夕的两大军事集团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前夕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三大同盟国是德意 和奥匈帝国,三大协约国是英法俄,本

    17、题正确选项是 A。 考点:一战前夕的两大军事集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世纪能力,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对峙局面, 1914年 6月 28日,奥匈帝国的王储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遇刺,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战争给人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在教材中的表述很明确,是基础知识,学生很具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 下图所示的 “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看点 ”,反映出当今世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是( )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生 物工程技术 C原子能技术 D节能、低碳、环保、等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技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当今世界关

    18、注的全球性问题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包括世界性环境污染 ,生存资源破坏 ,粮食生产趋势下降 ,人口快速增长 ,恶性疾病和毒品蔓延等等,分析题目的图片,里面有太阳能飞机,碳纤维自行车,透明水泥,可发电地板,火山岩网,球拍等信息,这些东西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充分说明了当今世界对存在的全球性问题的担忧和应对,本题选 D。 考点: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烦恼非一国独遇 ,如此困扰也非少数国家所能摆脱。其中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成为

    19、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和世界政要关注的焦点之一。围绕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形成的一系列国际制度正在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空间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妥善应对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事关我国的核心利益,目前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只有用全人类的努力才能应对和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 慕尼黑阴谋的结果和二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启示我们( ) 对邪恶势力绝对不能姑息养奸 在生存挑战面前人类应加强团结 召开国际会议不能解决问题 战争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最好手段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人类加强合作才能共赢的认识,慕尼黑阴谋是二战前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以满足法西斯德国侵略扩张的欲望,但最

    20、终结果是引发了二战,英法首先遭到法西斯的侵略,二战开始后,面对共同点法西斯的威胁,世界 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从此世界各国人民 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践证明,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在面临共同的威胁时,人类要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合作共赢,题目中的 表述错误,本题选 B。 考点:人类合作共赢的认识理解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二战的爆发和结束表明,世界上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团结合作,共抗外敌,二战的爆发和结束还表明了,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感珍惜,要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定而奋斗。 1941年

    21、,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 ) 德国突袭苏联 珍珠港事件 斯大林格勒战役 卢沟桥事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二战规模扩大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39年苏德战争爆发的事件,它标志二战规模扩大了, 1941年 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两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二战的扩 大是教材的基础知识,法西斯的存在给人类造成了威胁,当今世界恐怖主义也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因此我们联合世界人民要反对各

    22、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反对对地区局势不稳定的一切言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感珍惜。 中国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在全球 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 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 1220亿元,同比增长 8%,其中海外营业额同比增长 9.8%。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海尔产品质优价廉 B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C交通便利运输快 D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

    23、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海尔集团的规模和发展方向正式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本题选 D。 考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分析理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

    24、,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是要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综合题 判断题。以下表述是从上图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 “”;违背了上图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 “”;是上图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小题 1】后两 幅图反映了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危害性特别大的特点。 ( ) 【小题 2】在此次经济危机中美国、德国遭受打击最严重。 ( ) 【小题 3】美国为摆脱危机进行改革,颁布了新政。 ( ) 【小题 4】德国为摆脱危机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 斯道路。 ( ) 【小题 5】在此次危机中资本主义世

    25、界国际贸易额缩减了三分之一。 ( ) 答案: 【小题 1】 【小题 2】 【小题 3】 【小题 4】 【小题 5】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认识,解题思路如下: 【小题 1】根据后面两个图片的信息,分别反映了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工业和对外贸易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体现了经济危机危害大的特点。 【小题 2】分析图片信息,没有体现美国德国遭受的打击最严重,因此划 。 【小题 3】第二个图片反映了罗斯福行政的情景,因此正确。 【小题 4】图片一只是反映了马克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贬值的情况,没有体现出德国走向法西斯道路的信息。 【小题 5】图片四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世

    26、界国际贸易额缩减了三分之二,不是三分之一,因此错误。 考点: 1929-1933年 的经济危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 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这个题型是改错题,改错题的基本做法就是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划出或标出的语句,如果要求订正,就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其对错,然后在订正。改错订正就是先找出错误然后改成正确的答案:,要根据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分析查找改正错误,这种题要求同学们对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的很清楚,很全面才能解答好,对这种题型要多练习,争取做到熟练运用。 填图题。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 A粉碎德军 “不可战胜 ”神话的战役地点:莫斯科 B

    27、开辟打击德国法西斯第二战场的登陆 地点:诺曼底 C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的国家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 (国家 ) E二战后一以苏联为首的军事集团建立地点。 答案: 从左到右是 C D B E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二战史实的认识,分析题目中的两幅图,对A,B,C,D,E几个地点做出顺序判断,根据所学知识,从左到右的地点是 C D B E A或从右到左的顺序是 A E B D C 考点:二战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填图题是历史考试的一种基本能力要求,也是考试常见的一种题型,解答这种题型 要注意注重知识积累,知识积累的过程就是学习、理解、梳

    28、理、归类再到运用的过程。同学们要对课本中重点知识、热点知识所涉及到的插图、地图保持敏锐反应,唯有这样,才能应对自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 7分) 材料一 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 “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 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示意图 1950 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 材料三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正在一体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全球的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向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方向努力。 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 请回

    29、答:(不得原文照抄)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简述欧盟成立对欧洲的影响。( 1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3分)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1分) 答案: 恢复和发展经 济;摆脱美国的控制(或欧洲各国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分)促进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以及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 1分。答出 “欧洲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或 “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同样给分。) 特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1分。表达出同样意思

    30、都给分。)原因: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美国扶持日本;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等。( 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冲击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进程。( 2 分,每点 1 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认识,解题思路如下: 根据材料一,反映的是西欧要联合起来的信息,根据阿登纳的说法集合所学知识,欧洲之所以联合起来,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或欧洲各国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促进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以及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有其它的解答,如果合理也可得分) 从材料二反映的信息来看,战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飞速发展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战后日本

    31、经济的发展原因有: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美国扶持日本;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等。 要求学生回答 战后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欧共体经济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有力冲击着两级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考点: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国家实力是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我们的经济,欧共体的成立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我们应当积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借鉴,在发

    32、展经济中一定要根据国情 制定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引进外资,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阅读下列材料:( 5分) 材料一 我们(指美国)就好像(球赛)预备队,先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 在球赛进行到球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着,以决定全局的胜利。 罗斯福( 1941 年 9 月) 材料二 1944年 7月 16日,来凤山战斗(云南腾冲保卫战的一场战斗)进入第10天。日军阵地前,中国士兵的尸体越堆越高 7 月 24日,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飞机来了,远征军利用火炮配合飞机进 行轰去,中国官兵气势如虹 几名被俘虏的日本重伤员奄

    33、奄一息,其中一人说道: “我们已经没救了。 ” 摘自大型电视纪录片我的抗战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941年 “俄国 ”“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 ”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又是什么事件的发生导致美国参战? (2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942年哪一联盟的建立使中美两国军队能在云南腾冲联合作战? (1分) ( 3)美国的上场产生了怎样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分) 答案: ( 1)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或珍珠港事件 ); ( 2)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同盟); ( 3)美国参战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面对共同的敌人,任何不同性质和意识

    34、形态的国家是可以联合的;团结就是力量;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等。(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二战的认识,解答思路如下: ( 1)根据材料一体现的信息 “罗斯福( 1941年 9月) ”可判断这是二战刚刚开始的时期,根据所学知识, 1941年 “俄国 ”“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 ”的标志性事件是1941年 9月,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1941年 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 (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美两国军队联合作战的情形,面对法西斯的共同威胁,1942年, 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才有了中美军队联合作战。 ( 3)根据所学知识,美

    35、国的参战,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给我们的启示是: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共同作战,学生给出的答案:合理即可给分,不必拘泥与参考答案:。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教训是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使我们认识到,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变成一个文明富强的国家而奋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 10月 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国,然后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到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 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

    36、退到 19世纪末的水平,英、德、法、美共有 29万家企业破产,失业工人达到 3000多万。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351942 年,美国政府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 130多亿美元,雇佣了 850万名工人,修建了 12.2万幢公共建筑、 66.4万英 里新道路、 7.7万座新桥梁、 285个新机场和 2.4万英里下水道,还修建了公园、游戏场、水库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上卷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材料一中的 “感冒 ”指的是什么?( 1分) ( 2)美国医治 “感冒 ”的药方是什么?疗效如何?( 3分) (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此 “药方

    37、 ”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1分) 答案: ( 1)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分); ( 2)罗斯福新政;( 1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消除 危机;( 2分) ( 3)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认识,解题思路如下: ( 1)根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 “1929年 ”和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些状况判断这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2)美国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采取了罗斯福新政,经过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但没有彻底

    38、解除经济危机。 ( 3)根据所学知识,此药方的最大特点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考点: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识记能力,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会消除,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借鉴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更美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39、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1年 4月 14日胡锦涛主席主持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应邀请,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国家领导人参加了会议。会晤期间,金砖领导人就国际形势、经济、金融、发展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规划未来合作。据此请回答以下问题: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1分 ) (2)为顺应这种趋势,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 (试举两例说明 )(2分 ) (3)这种趋势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回顾历史,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 “繁荣 ”出现了危机,美国和德国是怎样应对这次危机的?哪国的应对措施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分 )

    40、 (4)请你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分 ) 答案: (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分 ) (2)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等 (2分 ) (3)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经济危机,德国通过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2分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分 )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4分 )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当今世界格局变化的认识,解答思路如下: ( 1)根据所学知识,当今世界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2)根据所学知识

    41、,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采取了以下措施应对,一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是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再就是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等等。 ( 3)根据所学知识,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和德州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来应对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以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结局鄂竞技危机,德国则走上法西斯道路,以极端的 方式来应对经济危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我们的经济建设有借鉴作用。 ( 4)要求学生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学生只要根据现在农村的现状和党对农村的政策回答即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 考点:世界全球化确实及应对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国家实力是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我们的经济,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和世贸组织以及举办上海世博会都是中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的积极措施体,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 球化是一把 “双刃剑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我们应当积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届重庆万州二中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