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 10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长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蜡烛燃烧过程中,质量减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和体积无关,只要物质确定,物质的密度就不变,选 C。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质量和密度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如图所示,动滑轮重 0.5N,物体重 3.5N,当 OA=2OB时,为使轻质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在 A端所加的力应为(不计摩擦) A 0.5 N B 1N C 2N D 4N
2、答案: B 试题分析: 不计摩擦, 杠杆 B端受到的力: ; 杠杆平衡, FBOB=FOA,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动滑轮的拉力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会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知道 ,属于中等难度。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 8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 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 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 2N 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2N C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8N D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 8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 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
3、线运动,在水平面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二力平衡,所以摩擦力的大小是 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只受到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物体做减速运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由于这两方面都没改变,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考点:摩擦力的大小、二力平衡 的条件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两个平衡的条件,知道摩擦力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属于中等难度。 你所在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最接近(空气密度约 1.3 kg/m3) A 3kg B 30 kg C 300 kg D 3000 kg 答案: C 试题分析:教室的体积大约是 120m3,空气的密度约为 1
4、.3 kg/m3,教室内的空气质量为 ,最接近的是 C。 考点:质量的估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质量的估测,会估测教室的体积,属于基础题。 小洁家购买了一台电饭锅,在使用时闻到橡胶的焦糊味,用手摸其电源线发现很热,而其它用电器仍正常工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小洁分析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电压太高 B导线太短 C导线太粗 D导线太细 答案: D 试题分析:电饭锅与电源线串联,流过它们的电流 I相等,电源线很热,说明电源线电阻产生的热量多,电源线电阻比较大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导体长度、导体横截面积有关,电饭锅电源线的材料、长度一定,电阻较大,是因为电源线横截面积太小,电源线太细造成的,
5、选 D。 考点:焦耳定律 点评:解决本题 的关键是熟知焦耳定律的内容,属于中等难度。 教学楼每层走廊的中间装有一盏路灯,而两头楼梯都有一个开关便于控制,为了从这一头开(或关)灯而到另一头能够关(或开)灯,如图所示中设计最合理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中两个开关是串联,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灯泡发光,但当其中一个开关闭合时,灯泡就熄灭,所以不可以;开关和灯泡串联,两个开关串联,能完成从这一头开(或关)灯而到另一头能够关(或开)灯,符合题意;开关和灯泡串联,两个开关串联,能完成从这一头开(或关)灯而到另一头能够关(或开)灯, C 符合题意; D 中当两个 开关闭合时,形成短路,非常危险,选
6、 C。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家庭电路中,开关控制灯泡时,开关和灯泡是串联的,火线首先进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零线直接进入灯泡。 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 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则 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 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汽车未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推力和摩擦力相等。即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选 B。 考点:二力平衡的条件 点评:
7、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图中属于省距离的杠杆是 A筷子 B起子 C道钉撬 D钢丝钳 答案: A 试题分析:筷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道钉撬和钢丝钳在使用的时候,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选 A。 考点:杠杆的分类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杠杆的分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杆。 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B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面分离 C旱冰鞋底装有滚轮
8、D有的水泥路面做成一道道的细槽 答案: D 试题分析:增大摩擦的方 法有增大压力或者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A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不符合题意; B是通过利用气体将穿和水面分离减小摩擦;旱冰鞋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水泥路面做成一道道细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选 D。 考点:增大摩擦的方法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增大摩擦的方法,属于基础题。 下列事实或设备没用利用惯性的是 A洗衣机的甩干筒 B熟的苹果会落到地面 C拍打衣服除去灰尘 D跳远快速助跑可以提高成绩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洗衣机的甩筒工作时,衣服和水一起高速运动,
9、因为筒的作用衣服仍然在筒中,由于惯性,水还要保持原来高速运动状态,所以从筒周围的小孔中被甩出去, A是利用的惯性;熟的苹果落到地面是由于重力的原因, B不是利用惯性;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尘都处于静止状态,当拍打后,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从衣服上掉下来,故 C选项是利用惯性的;运动员助跑是为了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当起跑时,由于惯性,会跳的更远,故 D选项是利用惯性的。 考点:惯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 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在图的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A是利用重力的方向; B 是拉力;
10、C是敲打施加的力, D是推力,与重力的方向都无关。 考点:重力方向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属于基础题。 夜晚抬头看见月亮在云层里以很快的速度向东运动,这时我们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球 B月亮 C云层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我们看到月亮和云层之间有位置的改变,说月亮是运动的,所以选择云层为参照物。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属于基础题。 实验题 在讨论物体质量大小时,有位
11、同学说 “铁块的质量比木块大 ”。这位同学的说法引起了大家的激烈争论。好学的强强同学利用物理课外活动时间在实验室对 “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进行了探究。首先,他取形状规则、 体积不同的木块两块,用天平和直尺把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测算出来;接着,取体积不同的两块实心铁块,用天平和量筒把它们的质量和体积也分别测量出来;最后,算出相应的质量与体积之比。(见下表)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 g) 体积( cm3) 质量与体积之比( g/cm3) 1 干松木 1 8.8 17.8 0.49 2 干松木 2 19.7 39.3 0.50 3 铁块 1 83.6 10.6 7.89 4 铁块 2 164.
12、4 20.8 7.90 通过分析实验 1和 2,以及 3和 4,他得出的结论是:_ _ _; 综上所述, “铁块的质量比木块大 ”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 _; 用调节好了的天平测出某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 _g。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放入盛有 60mL水的量筒中,结果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_cm3;那么,该小石块的密度为 _kg/m3。 答案:( 1)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2)同体积 ( 3) 51.8,20,2.59103 试题分析:( 1)实验序号 1、 2与 3、 4中,物质相同,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2)质量是与密度和体积有关的由于铁
13、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在体积相同时,铁块的质量比木块大 ( 3)水的体积 V1=60cm3的,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V=80cm3, 则石块的体积 V 2=V-V 1=80cm3-60cm3=20cm3 石块的质量 m=20g+20g+10g+1.8g=51.8g, 由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点评:解决本 题的关键是掌握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属于中等难度。 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 ,如图所示 ,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 ,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 (1)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 _。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 _ 。 (3
14、)从这个实验可以推出结论: _。 答案:( 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 2)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 3)运动的物体在不受阻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直运动下去 试题分析:( 1)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就具有相同的速度 (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同过的距离不等,就说明了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不同,小车运动距离越长就说明摩擦阻力越小;即在小车速度相等的情况下,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长; ( 3)从实验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因此如果小车不受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保持原来 的速度和方向永远运动下去;即运动的小车,当
15、不受到阻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属于中等难度。 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时,某实验小组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杠杆平衡状态,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 ( 1)实验前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为了使杠杆保持平衡, (填 “可以 ”或 “不可以 ”)再使用上述调节的元件。 ( 2)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一个,为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右边的钩码该拿掉 _个; ( 3)若两端钩码分别向内移动相同的距离,则杠杆 (填 “左 ”或 “右 ”)端下沉。 答案:( 1)水平( 2) 2( 3)
16、左 试题分析: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实验过程中,为了使杠杆保持平衡,不可以再使用上述调节的元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得 3G L1=6G L2,即:; 当左侧去掉一个钩码时,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2G L1=2G 2L2; 为了杠杆平衡,右侧必须去掉两个钩码;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会利用杠杆的 平衡条件解决有关的问题,属于中等难度。 如图 1所示,是 “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实验电路图;图 2是连接不完整的实验电路,其中电源为三节新的干电池,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3.8伏,其灯丝电阻约为 10欧,滑
17、动变阻器标有 “10 1A”字标的。要求: ( 1)对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17实验电路中未连接部分连接好(注意两电表量程的选择)( 2分) 图 17 答案:( 1)如图所示 ( 2)滑动变阻器, 3.8, 0.532 试题分析:由于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3.8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大量程;根据题意知,电路中最大电流为:,所以电流选择小量程,如图所示;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是 3.8V,电流表的示数是0.14A,这个电流就是额定电流,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考点:伏安法测得小灯泡的电功率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测量小灯怕电功率的方法,属于中等难度
18、。 填空题 如图,撬棒 AB长 1.8米,AO 长 40厘米,重物对棒 A端的压力 F 700牛,则要撬动重物需要的最小压力为 牛,为了更加省力,可将支点 O 向 端移动。(填 “A”或 “B”)答案:, A 试题分析:如图以 O 点为支点,要使在 B端施加的动力最小,此时动力臂 L 1=AB=AB-AO=1.8m-0.4m=1.4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 L 1=F 2 L 2可得:; 为了更加省力,在阻力一定时,就应增大动力臂长度,减小阻力臂长度,因此应将 O 点向 A端移动。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杠杆的平衡条件, 属于中等难度。 图用一个动滑轮提升重为20
19、N 的物体,当匀速向上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 12N,若不计摩擦,拉力 F为 N,动滑轮的重 N。 答案: ,4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物体做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了示数,所以拉力等于 12N;根据 ,得考点:动滑轮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属于基础题。 在探究 “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时,将记录整理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图所 示 I-U关系图像。甲、乙两个电阻串联后总电阻是 ;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在 9V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 A。答案: 2.7 试题分析:有图可知,;,甲乙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在 9V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考点:欧姆定律
20、的应用、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并联电路电流特点,能够结合图像和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难度较大。 落在枝头上的布谷鸟将树枝压弯,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树枝发生 ;若布谷鸟的质量为0.1kg,则它对树枝的压力是 N 答案:形变, 1 试题分析:枝头上的布谷鸟将树枝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若布谷鸟的质量为 0.1kg,则它对树枝的压力F=G=mg=0.1Kg10N/kg=1N。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大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力的作用效果和重力的计算,属于中等 难度。 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 ,体积 。(选填
21、“较大 ”或 “较小 ”) 答案:较大,较小 试题分析: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由于压缩饼干的体积小于普通饼干的体积,根据 ,质量相同时,体积越小,密度越大,所以压缩饼干的密度等于普通饼干,体积较小。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密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用 “频闪摄影 ”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图 6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甲图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 等,由照片可知,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球的速度越来越大(选填 “甲 ”或 “乙 ”)。 答案:甲,乙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在甲乙图像中,两点之间的时间相同,由于甲中两点之
22、间的距离相同,根据 ,说明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时间相同,路程逐渐变大,所以速度逐渐变大。 考点:匀速直线匀速、变速运动、速度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结合图像和速度公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属于基础题。 高速行驶的汽车相对于路旁的树木是 的 (选填 “运动 ”或 “静止 ”),紧急刹车时,若不系安全带会发生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 答案:运动,惯性 试题分析:汽车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之间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在紧急刹车时,不系安全带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前倾。 考点:参照物、惯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会利用惯性解决相关的问题,属于基础题。 计算题 某
23、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他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如下表所示。该出租车所用汽油的密度约为0.7103kg/m3,每行驶 100km消耗汽油 12L;求: ( 1)根据车费发票提供的信息,计算出租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km/h? ( 2)在这段时间 内出租车消耗的汽油是多少 ?(答案: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 72km/h(2)0.5kg 试题分析:( 1)根据车费发票提供的信息可知: 某人乘车时间 t=5min=1/12h,乘车行驶的路程 s=6.0km 出租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为:( 2)该车每行驶 1km耗油量:该车每行驶 1km消耗汽油的质量: m=汽油 V=0
24、.7103kg/m31.210-4m3=0.084kg 该车行驶 6km消耗的汽油的质量: m=6m=60.084kg0.5kg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密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电压 U恒定为8V, R1 12。滑动变阻器 R3的滑片 P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从 3V变到6V。 试求:( 1) R2的阻值为多少 ? (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 ( 3)滑片 P滑到电阻值最大时R2的电功率为多少 W?答案: (1)4欧( 2) 16欧( 3) 0.25W 试题分析:当滑片 P在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零,电阻 R1 12,
25、电压表的示数是6V,所以电路中的电流,电阻 R2的阻值为: ; 当电压表的示数是 3V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 路,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阻 R2两端的电压为: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8V-1V-3V=4V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滑片 P滑到电阻值最大时 R2的电功率为: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电流特点、串联电路电压特点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考查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 用如图 20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 G,已知每个动滑轮重150N,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绳重和摩擦均不计。求: ( 1)若重物 G为 500N,要使物体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多大? ( 2)若在
26、 5s内能将该重物匀速提高 2m,那么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多少? ( 3)用此滑轮组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体? 答案:( 1)160N(2)2m/s(3)1700N 简答题 用扳手拧生锈的螺母时,工人师傅常在扳手柄上再套接一截钢管,这样就能容易地拧下螺母,请从物理角度解释这个做法的道理。 答案:扳手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接上钢管后相当于增大动力臂,所需动力将减小。 试题分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人就会越省力; 所以工人师傅在扳手柄上套一节铁管是为了增加动力臂的长度,从而减小动力。 考点:杠杆的平衡
27、条件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杠杆平衡条件,属于基础题。 作图题 小明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提起重 800N 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 300N已知每个滑轮重 20N,请你帮他在图的 a、 b图中选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并画出正确的绕绳方法。 答案:如图所示 试题分析:根据省力公式,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站在地面上向下拉绳子来提升物体,可判断至少用 3股绳子来承担,且所需的动滑轮最少,所以连接方式为如图所示。 考点:滑 轮组的设计与连接 点评:轮组设计原则可归纳为:奇动偶定;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有一物体用绳子悬挂静止在如图 12墙上,请做出该物体所受的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墙对物体的作用力。 答案:如图所示 试题分析:小球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 G; 绳对小球的拉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沿绳斜向上,符号为 F 拉 ; 墙对小球的支持力,作用点可画在重心,方向垂直墙面向外,符号为 F 支 ,如图: 考点:力的示意图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先确定力的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三要素表示出来,标上字母符号,有的要标出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