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度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联考八年级上半期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弦乐器中,长且粗的弦产生低音,短而细的弦产生高音,同一根弦,可用手指按住不同的位置来改变长短,从而改变音调; 考点:音调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镜面的大小 B.物体本身的大小 .物体距镜子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答案: B 试题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像的大小永远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
2、关。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靠近平面镜时像变大,远离时像变小,是由于我们的眼睛看物体时有近大远小之特点的缘故。 考点:平面镜成像 一个五角形光源,垂直射在一个三角形小孔上,在小于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一光斑是( ) A三角形 B方形 C五角形 D圆形 答案: C 试题分析:小孔成的像的形状与光源(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且小孔成的像是倒立实像,其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以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考点:小孔成像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 “白气 ”,是从冰箱里
3、冒出的水蒸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自然现象中,雾和露属于液化,霜、雪、冰花、雾凇属于凝华;日常生活中,灯泡的钨丝变细是升华, “白气 ”是液化, “白气 ”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空气中的水蒸气是看不到的。 考点:物态变化 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温度达到 100 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 C水的温度达到 100 才能汽化 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液体沸腾特点:吸热温度不变,可知 A错;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 B 对;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沸腾只能在沸点进行,蒸
4、发不是,C错;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与吸热多少无关, D错。 考点:蒸发和沸腾 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 ( )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 D说法正确。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我们以它为标准来研究其他物体位置是否变化,所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考点
5、:参照物 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 10秒 ,如果他在前 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9m/s;冲过终 点的时速度达到 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 A 8m/s B 9m/s C 10m/s D 11m/s 答案: C 试题分析: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v=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能认为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考点:平均速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 B超声波传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线传播 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声波 D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耳听不到的声波有超声波和次声波, A错;超声波的能量大,
6、且能沿直线传播,所以医生可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B对;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20000 赫兹的声波,其传播速度与可闻声波相同, C 错;在台风、海啸、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但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 D错。 考点:超声波和次声波 填空题 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 24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的度数是 。 答案: 78 试题分析:此题有两种情况,反射光线可水平向右射出,也可以水平向左射出,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在图甲中,入射光线 AO与水平虚线 的夹角为 24,在图乙中,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24 在图甲中, AOB=180-24=1
7、56 NOB= AOB=78 1=90- NOB=12 在图乙中, AOB=24 NOB= AOB=12 2=90- NOB=78 考点:光的反射 一束与镜面成 6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的大小为 _;一束光垂直射到水面上,入射角为 _,折射角为 _。 答案: 0 0 试题分析: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光线与镜面成 60角时,入射角是 30,反射角也是 30;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角是 0,此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也是 0。 考点:光的反射和折射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在桌子上
8、铺好一张大白纸,然后在中间画一横线,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沿此直线放好,取两段等长的蜡烛,将蜡烛 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方,然后用另外一根蜡烛 B在玻璃板的后方来回移动。 ( 1)调节蜡烛 B的位置,直到 B看上去也刚好像是被点燃时, B的位置即为 的像所在的位置。 ( 2)找到 A的像的位置后,连结蜡烛 A和蜡烛 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线与玻璃板所在平面 ,两段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关系。 答案:( 1) A ( 2)垂直 大小 试题分析:( 1)看到 B好像被点燃时,说明 B与 A的像重合,所以 B的位置即为 A的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9、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两蜡烛等长, B =A, B与 A的像重合, B=A, 所以 A=A,即像和物大小相等。 考 点:平面镜成像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4s接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 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答案: m 真空不能传声 试题分析:超声波往返一次用时 4s,传播单程所用时间为 2s,s=vt=1500m/s2s=3000m;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无传声介质,声波无法传播。 考点:路程的计算 声的传播 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
10、到冰棒在冒 “白气 ”,这是 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 “白气 ”,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和 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 _现象 答案:液化 汽化和液化 凝华 试题分析: “白气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吸收热量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时遇到凉空气又液化;霜是凝华形成的。 考点:物态变化 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 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 _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 _热,从而保护火
11、箭的头部不会损坏 答案:熔化 吸 试题分析:这种特殊物质开始时是固态,由于摩擦生热,物质吸收热量熔化成液态,液态物质再吸热汽化变成气态,这样经历两个吸热的物态变化过程,火箭就不至于损坏了。 考点:熔化 汽化 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 不同 . 答案:响度 音调 音色 试题 分析:响度与振幅有关,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不同的琴键音调不同;不同的乐器音色不同。 考点:声音的特性 计算题 1962年 5月,美国马萨诸塞工学院把红宝石激光射向月球,大约 2.6s后收到了从月
12、球反射回来的激光讯号,请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答案: .9108m 试题分析:激光从地球到月球所用时间为 t= =1.3s,s=vt=3108m/s1.3s=3.9108m 考点:速度计算 一列火车以 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铁轨上匀速行驶,鸣笛后 2s内收到前方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此时司机立即刹车。问刹车处司机距障碍物多远? 答案: m 试题分析:汽车运动以及声音传播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设鸣笛处距障碍物的距离为 s1,则 s 车 =v车 t=20m/s2s=40m, s 声 =v声t=340m/s2s=680m, ; 设听到回声刹车时,车距障碍物的距离为 s2,则 s2=s1-s 车
13、=360m-40m=320m。 考点:速度计算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 8m/s的速度行驶 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 20m/s的速度行驶 100s。 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案: m 10m/s 试题分析:( 1) s1=v1t1=8m/s500s=4000m ( 2) s2=v2t2=20m/s100s=2000m s=s1+s2=4000m+2000m=6000m t=t1+t2=500s+100s=600s 考点:速度计算 作图题 作出折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 试题分析: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根据光路作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答案:如下图所示: 试题分析:本题先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法线的性质:法线即是镜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考点:法线的性质 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答案:如下图所示: i为入射角, r为反射角 试题分析: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考点:光的反射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