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县第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弟子规中有: “孝悌为本 ”、 “入则孝,出则悌 ”,这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 ) A诚实守信 B孝敬父母 C宽容友善 D自强不息 答案: B 试题分析:找到关键词:孝悌。这里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孝敬父母。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孝敬父母 “盲目追随别人的人,追随不到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 ) A盲目地跟从他人能标新立异 B盲目地跟从他人能出风头 C盲目地跟从他人能扩大视野 D盲目地跟从他人是消极和有害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文这句话中,因为是盲目追随,所以没有追随到什么。体现的是盲目从
2、众的消极影响,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盲目从众的消极影响 我们与异性同学交往时,要遵循的交往原则是: ( ) A自然、适度 B形影不离 C冷漠 D单独相处 答案: A 试题分析:与异性同学交往时要遵循自然、适度的原则;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识记,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男生女生 有人这样形容朋友: “朋友是肩膀,可以让你靠着哭泣;朋友是巨浪,可以令你热情高涨;朋友是一口井,可以让你放心的倾 诉痛苦;朋友是一双手,可以把你从绝望中拉出来 .”这说明(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有困难时找朋友是唯一的方式 C维持友谊可以牺牲原则 D朋友能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文中的句子
3、体现的是朋友对于我们的意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体现的是相互影响, B选项说法错误,有困难时老师、家长、亲人等也可以是我们求助的对象; C选项说法错误,维持友谊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友谊的重要性 某市某初中开展了一次对联创作比赛活动。 有位同学创作了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 ”的对联,你认为该对联的最佳横批应是( ) A风调雨顺 B吾爱吾师 C友情无价 D父爱如山 答案: B 试题分析:读懂对联的意思,对联赞扬的是老师,横批就应该与老师有关。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尊敬老师 思想品德课上,小陈的课后作业未完成,受到老师批评。对此,他正确的想法应该是(
4、) A老师太不公平,故意找茬 B老师从来不表扬学生,批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C老师的批评也是一种期待 D要调控好情绪,不要在意老师的批评 答案: C 试题分析: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表扬是鼓励,批评是鞭策。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人说: “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以解开;世上有扇门,叫心扉,难以敞开;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 ”形成代沟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活背景不同,年龄特征有差异 B父母对子女的管教太严 C父母不理解子女的需要 D完全是由社会造成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代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年龄差异,父母的生活背景不同,知识水平
5、、思想观念、生活阅历等方面与孩子有很大的差异。正确答案:是 A 考点:代沟产生的原因 2013 年 5 月母亲节这天,某初级中学团委提出了下面一些感谢母亲的方式。其中不值得提倡的是( ) A给劳累一天的母亲洗一次脚 B利用周末休息帮助母亲做家务 C借钱给母亲买一份贵重礼物 D为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好事 答案: C 试题分析:孝敬父母主要体现为物质上和精神上两方面,物质上,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精神上关心父母,安慰父母。借钱给母亲买一份贵重礼物不是中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不提倡。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孝敬父母 不定项选择 【成长在线】 “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 ”于 2012年 4月发布的调查
6、报告显示: 家长和孩子对互联网的评价仍有较大差异家长对于孩子上网的态度依然保守; 约占 70的中学生与父母顶过嘴; 有了烦恼和心事,也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向父母诉说。 ( 1)家长和孩子的观念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2分) ( 2)当家长和孩子产生矛盾时,作为孩子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4分) 【情景探究】家是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 3)打开记忆 :请写出父母平时对你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1分) 答案:( 1)因为孩子与 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不同,知识水平、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不同。(只要答到其中的 2方面可给满分)(
7、2分) 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沟通,通过沟通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 要尊重理解父母,学会换位思考。( 4)(答教材第 11-13页中的四点中的两点也可得满分) 示例: 天冷了,多穿点衣服; 路上注意安全; 别忘了带书包等( 1分) 试题分析:( 1)一个人的观念往往是与个人的阅历、社会地位、知识水平、成长环境、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的,而孩子与父母因为年龄的差距造成成长环境、知识水平、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因而造成很多观念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 2)产生矛盾时,只有努力化解矛盾,才能建立和谐的关系;本题实质是问如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 3)本题实质是
8、让学生通过回忆,感受父母的爱,父母的爱时刻伴随着我们,父母的唠叨也是爱的体现 考点:代沟产生的原因,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关于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正确的认识是( ) A正常 交往有利于取长补短 B要建立纯真的友情 C正常交往可以提高学习和活动的效率 D正常交往有利于身心健康 答案: ABCD 试题分析:男女同学各有优势各有千秋,因此,有利于取长补短;男女同学正常交往要遵循自然适度的原则,建立纯真的友情,不要采摘 “禁果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说明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可以提高学习和活动的效率;与异性同学交往也是一种心理需要,正常交往有利于身心健康。正确答案:是ABCD 考点: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9、的意义 男女同学之间正常、健康的交往是十分有必要的,下列选项中属于正常、健康交往 的有( ) A小明十分愿意帮助班上的女同学 B小刚与小红是邻居,他们经常在一起写作业 C小军经常与班上的女同学一起玩排球 D小强与小芳既是同学,又是邻居,两人经常递纸条,单独约会 答案: ABC 试题分析: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必须遵循自然、适度的原则, ABC均符合这一原则, D选项中,两人经常递纸条,单独约会这一做法违背了自然、适度原则,因此 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是 ABC 考点: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原则 下面说法体现了正确交友原则的是 ( )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人不为己,天诛地
10、灭 D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答案: ABD 试题分析: A选项体现的是尊重差异,宽容他人的不同之处; B选项体现的是交友的影响,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C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自私; D体现的能经得起考验的友情,是真正的朋友。正确答案:是 ABD 考点:交友的原则 友情是人生最珍贵的感情之一,友情对我们每个人来说( ) A可以相互学习知识 B是一种重要的生理需要 C有助于我们增长知识才干 D可以取长补短,相互激励 答案: ACD 试题分析:朋友之间相互学习,可以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积累经验,取长补短,相互激励,友情,是人类的心灵需要; B生理需要的说法错误。正确答案:是 ACD 考点:友
11、谊的重要性 师生交流难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要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的方法有( ) A随时随地指出老师的缺点和失误 B选择合适的场合,善意指出老师的缺点过失 C利用书信、 QQ开展师生交流 D诚恳的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答案: BCD 试题分析:沟通的方法有很多,有面对面的沟通 ,还有以书信等形式进行的沟通,但是不管什么形式的沟通都要注意方式方法,不伤害对方, A选项中做法错误,没有注意场合,没有考虑老师的感受。正确答案:是 BCD 考点: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在 “精神安慰 ”一章中规定, “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
12、立老年人 ”,强调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或者问候老人 ”。 “常回家看看 ”写入法律。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回家看看 ”是子女个人行为,人人都能做到,没必要写入法律。 B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没有法律约束力 C将 “常回家看看 ”上升为公民的法定义务,能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D孝敬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予以帮助,更要在精神上给予慰籍 答案: CD 试题分析:社会上存在着年轻人不赡养老人,或者只给老人物质上的赡养,没有精神上的关心的现象,给老人带来一定的伤害,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回家看望老人就上升为法定义务,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体现除了物
13、质上要帮助老人,更应该精神上给予慰藉。正确答案:是 CD 考点:孝敬父母 简答题 材料一:王敏常常到网吧玩游戏,结识了网吧的一帮哥们儿。一天他们相约到外边去 “找钱 ”,在行窃时被人当场抓住并扭送到公安机关。 材料二:小玲原来对数学不感兴趣,成绩一般,但她在同桌小凤的影响下,数学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1)王敏、小玲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分) (2)假如你是王敏的朋友,请你告诉他把 “江湖义气 ”看成友谊的危害。 (3分 ) (3)以上两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2分) 答案:( 1)王敏由于交友不善,交上了损友,小玲由于交上了益友,帮她进步。 ( 2) “江湖义气 ”只讲友情,不
14、讲是非,其结果 是助长坏思想、坏行为的产生,最终必然是一害朋友,二害自己,三害集体。 把 “江湖义气 ”看做是 “够朋友 ”,这种看法容易导致不良后果,很多青少年就是因为分不清真正的友谊与 “江湖义气 ”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3分) ( 3)启示:我们青少年要提高自己的辨别是非和控制能力,要慎重的选择朋友,交朋友要讲原则,善交益友,乐交诤友,远离损友。( 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联系材料,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关键是要读懂材料,王敏、小玲发生变化的原因,对比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 2)真正的友谊给人带 来很多的益处, “江湖义气 ”不是真正的友谊,带
15、来的只是危害;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 3)两则材料里的王敏、小玲都是因为朋友发生变化,不同的是一个交了损友,而染上了坏习气,有了坏行为;另一个是交了益友,学习进步很大;因此,交怎样的朋友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要慎重交友。 考点: “江湖义气 ”的危害,交友的原则 小华平时比较遵守交通规则。在一天,他与十几个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去郊游。路过十字路口,看见没有警察,同学们飞快地闯红灯过去了,小华也跟着闯了红灯。 ( 1)材料中,小华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现象?( 1分 )这种现象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分) (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华跟着闯红灯的原因。 (3分 ) ( 3)我们当
16、中也有不少同学像小华一样,请你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克服这种消极的心理和行为?( 3分 答案:( 1) 从众现象;( 1分) 心理从众和行为从众( 2分) ( 2) 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 缺乏抵御非正式团体和外部不良影响的能力。( 3分) ( 3) 要努力学习知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特别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明辨是非的能力。 要全面的发展自我,特别是增强自主做出合理的、负责 任的选择和行动的能力。 要增强抵挡团体不合理压力的能力,学会抵制外部不良的诱惑。( 3分) 试题分析:( 1)小华看到同学们飞快地闯红灯过去了,小华也跟着闯了红灯,这是从众现象。从众现
17、象主要表现为心理从众和行为从众。 ( 2)小华跟着闯红灯是从众的表现,实质是问小华从众的原因,闯红灯是错误而危险的行为,小华却跟随别人,可得出他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平时比较遵守交通规则,但是因为同学们闯红灯,小华也闯红灯,可得出小华受同学们这一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也可得出他缺乏抵御非正式团体和外部不良影响的能力。教材上 有明确的给出从众的原因有哪些。 闯红灯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因此可看出小华是盲目从众,要消除盲目从众,首先要找到盲目从众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原因写出消除盲目从众的行为。 考点:从众,盲目从众的危害,消除盲目从众的措施 探究题 “拐杖老师 ”谭定才,孤守山村讲坛 25载:残
18、缺的黑板,纸糊的窗户,生锈的篮球架, 许多老师离开了这个地处鄂西山区的偏远教学点,只有谭定才坚守了下来。 18年前,他做了一名代课老师,也爱上了教书。一次不幸遭遇让他双腿瘫痪,可他放不下学生,撑起拐杖回到学校。 “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忘了疼 ”。严重时,他 备好了棺材与时间赛跑, “要治病也得等到学生放假 ”。爱心和责任心,让他赢得了网民尊重。有网友称赞,他用拐杖撑起了一个伟大的 “人 ”字 。 (1)有家长说; “谭老师身残志坚,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 ”请你据此谈谈对老师工作特点的认识?( 3分) (2)感恩老师,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4分) 答案:( 1) 老师是人类
19、文明的传播者,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给我们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2分) 老师用自己的人格影响我们的人格,用自己的情感唤醒我们的情感,老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1分) ( 2) 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努力达到老师的要求; 感激老师的关心和教育; 与老师交往时,谦虚、恭敬、有礼貌; 关心、体谅和帮助老师。【或答: 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和老师分享快乐和烦恼; 积极协助配合老师的工作;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对老师也要体谅和宽容,对老师工作中的缺点,应以恰当的方式指出。】(每要点给 1分,共 4分) 试题分析:( 1)老师的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教书育人,然后根据题目中 “谭老师身残志坚,这本身就是
20、对学生的一种教育。 ”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老师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感恩老师,就 要尊敬老师,本题可以回答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尊敬老师;感恩老师,就要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本题也可以回答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考点:老师的工作特点,师生关系 请你帮忙: 李老师: 你好,我叫吴昕,是初二的一名女生。小学毕业后,我考上了区重点初中,学习压力很大。但最使我痛苦的是我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入学一年半了,我还没有一个知心朋友。渐渐地,我变得沉默了,变得内向了,可我内心不想这样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同学们好像都开始讨厌我,有的人一见到我就掉头走开,有的人还在背后嘀嘀咕咕议论我。为此
21、,我心里很 难过,其实我很想很想得到同学们的友谊,很想和其他同学一样高高兴兴的相处。可同学们是不是都不喜欢我?您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吗? 一个期待你帮助的学生 吴昕 2013年 10月 12日 这是一位编辑老师接到的信,阅读后请回答: ( 1)从信中,你感受到了吴昕同学什么样的心情?(分) ( 2)你认为造成吴昕同学烦恼的原因是什么?( 2分) ( 3)请你给吴昕同学帮助,告诉她怎么才能获得同学们的友谊。( 3分) 答案:( 1)体现了她渴望得到友情的心理。( 1分) ( 2)因为她害怕与他人交往,与他人沟通,把自己封闭起来,总是希望别 人主动接近、关心自己,而不会主动接近同学,与同学交往。(
22、 2分) ( 3) 人与人之间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友谊,真挚的友谊是用心培育的结果。 只要我们抱着真诚的态度,与同学、老师交往,我们一定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敞开心扉,坦诚地与他人交流,真诚的帮助别人,朋友一定会向我们走来。( 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找到关键句:其实我很想很想得到同学们的友谊,可以感受到她渴望得到友情的心理。从吴昕自述的表现可以判定这是青春期闭锁心理的表现,正是因为这种青春期的闭锁 心理使得她没有朋友而烦恼,因此答青春期闭锁心理的表现即可 要帮助吴昕,首先应该清楚造成烦恼的原因是什么,本题是在第 2问的基础上作答,吴昕因为青春期闭锁心理造成的困惑,帮助她就是要帮助她如何消除青春期闭锁心理。 考点:青春期闭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