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2014学年江苏省盐城盐都实验学校八年级5月阶段检测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08821       资源大小:14.3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2014学年江苏省盐城盐都实验学校八年级5月阶段检测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2014学年江苏省盐城盐都实验学校八年级 5月阶段检测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3年 3月 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以下最能体现习主席观点的是 A维护公平 B维护正义 C明辨是非 D为人正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以习近平讲话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当中出现频率最多的 “共同享有 ”,其实就是关键词,让全国人民共同享有,体现了党和国家力求公平,维护公平的决心。所以正确答案:选

    2、A 考点:对公平的理解 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他人隐私的是 小王出于好奇心未经许可偷看了同学的日记 某公司职工冒充他人名义举报领导违法行为 在高考考场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以及拾音器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出售购房客户的个人信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隐私权的认识。选项中 冒充他人名义举报是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表现,在高考考查安装视频监控以及拾音器是为了防止作弊,维护公平。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隐私的内容 在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都是 所规定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

    3、题是对学生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因为在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所以可以直接选D 考点: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星期天,小红、小丽两位同学到某商店买学习用品,在他们付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营业员怀疑他们偷东西,并强行对他们搜身,结果一无所获。 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 1】商店营业员的行为侵犯了两位同学的 A人身自由权 B肖像权 C政治权利 D经济权利 【小题 2】面对商店营业员的行为,两位同学的正确做法是 A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认倒霉 B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找几个朋友将商店营业员痛打一顿 D反正我们没偷,随便你怎么搜 答案: 【小题

    4、1】 A 【小题 2】 B 【小题 1】试题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身自由的理解,材料中营业员强行搜身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权的表现。所以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在合法权利被侵犯后如何依法维权,其中A项和 D项采取自认倒霉的态度,只会助长侵权人的气焰,是不可取的。 C项将营业员痛打一顿,会侵犯营业员的生命健康权,属于违法行为,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人身自由权及其维护 下列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是 A宋强在选举乡人大代表 B小明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C企业老板王军依法纳税 D李小波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答案 :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权利

    5、义务的区分。其中 A项选举人大代表属于选举权。符合题意。 B项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都在属于义务, C项依法纳税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D项依法服兵役同样是义务。所以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权利和义务 中国有句古话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这句话能反映出有教养的人的一个特征是 A有教养的人懂礼节有礼貌 B有教养的人有宽广的胸怀 C有教养的人懂得尊重别人 D有教养的人注意生活细节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以名言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宽容的理解。关键词 “容 ”、 “能容 ”体现了宽容。所以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宽容 对于道德与法律关系,下图示表示的是道德的 大于法律 A内容 B强制力 C作用 D

    6、调整范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在我国道德和法律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靠舆论的调节。所以最佳答案:选 D 考点: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法律规定:禁止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刀具。这表明我国法律 A维护公共秩序 B维护公共安全 C维护经济秩序 D保护公共财产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是法律规定的禁止的行为,其中的枪支、弹药、刀具都威胁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全,所以国家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正确答案:选 B。 考点:法律的作用 2013年

    7、 1月 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坚持 “老虎 ”、 “苍蝇 ”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反腐倡廉必须 依靠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使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 赋予风俗习惯以法律效力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首先要认识到腐败是违法的。反腐倡廉,首先要依据法律,必须靠国家的强制力打击腐败行为,让腐败者受到法律的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 符合题意。 风俗习惯属于道德范畴,不是以法律效力实施; 叙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对于权

    8、利和义务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权利即义务,两者具有一致性 B放弃享受权利就可以不履行义务 C两者相互独立,没有任何联系 D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权利义务关系的理解。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又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所以选项 A是正确的。权利可以放弃但是义务必须履行。所以 B项错误;权利义务具有一致性所以 C认为二者独立是错误; D项把享有权利作为履行义务的前提,也是错误的。 考点:权利义务的关系 从内容上看,能够体现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是 A宪法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B宪法制定和修改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 C宪法

    9、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原因,是对基础知识识记的考查。 A项中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是法律的两个基本特征,不是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原因; B、 C选项是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原因;所以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原因 简答题 2013年 4月 8日,央视报道解放军军官沈星勇救落水学生,不幸牺牲。他用生命激励官兵们自觉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在沈星吧留言板上我们看到: “你是我们心中最闪耀的恒星,照亮了社会,温暖了大家。 ” “我们为沈星骄傲!我们要将爱传递!

    10、” 请问: 为什么人们称赞沈星是 “心中最闪耀的恒星 ”?(多角度作答, 6分) 答案: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明辨是非、见义勇为、维护正义; 履行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具有良好的教养; (言之有理,有三点即可, 6分)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材料中沈星勇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想感人事迹可知,沈星是一个社会责任感非常强的人,具有见义勇为、维护正义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可以从 “责任 ”、 “正义 ”“无私奉献 ”等优秀品质组织答案:,但是一定要注意角度要多元化。 考点:责任、正义等品质 探究题 从大米里我们看出了石蜡,在火腿里我们闻到了敌敌畏,而咸鸭蛋、辣椒酱却让我们与苏丹红相逢,吃火锅躲不过福尔马林,

    11、蜜枣又捎上了硫磺,三鹿奶粉又让我们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 1)材料中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受到侵犯?( 2分) ( 2)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法律 有哪些?(至少两部, 2分) ( 3)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 4分) 答案:( 1)安全权、知情权( 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 2分) ( 2) 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 消费者应主动索要发票, 消费者要尽量到正规的商店购物,少购买流动摊点的物品, 消费者要善于识别各种消费陷阱,提防上当受骗。(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材料中在食品中添加敌

    12、敌畏、苏丹红、福尔马林、硫磺、三聚氰胺等,这些都是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添加剂,威胁到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侵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消费者有权知道其购买的食品的真实情况,这些添加剂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的,所以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有毒的食品是有失公平的,所以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可以看分答题,选择其中两项权利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其专门性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除此之外,还有产品质 量法、食品安全法等。可以按要求写出两部即可。( 3)作为一名成熟的消费者,需要练就一双 “慧眼 ”,消费前,要学习一些消费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

    13、、分析能力,主动到一些大规模的商店购买商品等;消费中,要学会货比三家,及时索要发票等;消费后,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要积极主动地通过诉讼和非诉讼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考点: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 2013年 4月 25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自 2013年 10月 1日起施行 。新制定的旅游法对旅游行业中的 “零负团费 ”、强迫购物、景区门票逢 “节 ”必涨 社会上反映最为强烈的旅游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都进行了必要的规范。有媒体认为, 要使旅游行业的违法乱纪现象有所下降,还必须加强对市民的社会公

    14、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旅游法的制定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某校八年级( 1)班同学就此展开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小试牛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 2分)其制订的法律依据和基础是什么?( 2分) 【法理探意】( 2)从材料二中划线部分内容, 说明了什么?( 4分) 【我的行动】八年级( 1)班同学参加活动后,觉得要将旅游法中的相关条款,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宣传进社区,进家庭,也要随时提醒身边的家人朋友。 ( 3)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和两种活动形式。 宣传标语: ( 2分) 活动形式: ( 2分) 答案:( 1)体现了法律由

    15、国家制定或认可;( 2分)宪法( 2分) ( 2)说明了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起来。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地遵守法律,而且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勇于同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使一 切违法行为在社会舆论中出于十分孤立的地位,并得到及时的披露和有力的抵制。( 4分) ( 3)标语:珍爱世界遗产 共创旅游文明; 文明旅游 理性消费等(言之有理即可, 2分) 活动形式:演讲、文艺表演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材料中在全国人大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关键词 “通过 ”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一特征。在我国

    16、,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法规制定的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必须依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就会被撤销或宣布无效。所以旅游法制定的基础 和依据也是宪法。( 2)材料中要使旅游行业的 “违法乱纪 ”现象有所下降,还必须加强对市民的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 ”的教育,很显然把法律和道德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违法现象与道德水平的高低有很大联系。道德水平提高了,人们的法律意识也会增强。就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就能勇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从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3)关于标语主要是针对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现象,可以把旅游和文明、消费,和谐等联系起来组织答案:。活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 考点:法 律的特征、宪法的地位、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宣传标语、活动形式。


    注意事项

    本文(2013-2014学年江苏省盐城盐都实验学校八年级5月阶段检测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