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2014学年四川富顺县骑龙学区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08074       资源大小:363.5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2014学年四川富顺县骑龙学区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2014学年四川富顺县骑龙学区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尼不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民主 ”和 “科学 ” “自强 ”与 “求富 ” “民族 ”“民权 ”“民生 ”

    2、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民主 ”和 “科学 ”是新文化运动( 1915年开始)的口号, “自强 ”与 “求富 ”是洋务运动( 19世纪 6090 年代)的口号; “民族 ”“民权 ”“民生 ”是三民主义。做此题关键分清口号或主张属于哪次探索,然后分清每次探索的时间。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强学会的建立 B “公车上书 ” C定国

    3、是诏的颁布 D保国会的建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开始的标志。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 “公车上书 ”。之前出现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通过 “公车上书 ”这一政治运动表现出来。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 “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 ” 其中的 “我 ”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为戊戌变法而流血的牺牲的谭嗣同。这里考查学生的识图

    4、能力, 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排除; C项和 D项分别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和康有为,排除;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 小明准备利用暑假去参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北京 B南昌 C武汉 D上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上海。 1921年 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来转移到嘉兴南湖游船上。这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 A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的主力 B基本上

    5、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此题可以使用排除法,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孙传芳和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但是没有消灭张作霖的主力,所以 B项说法是错误的,排除;军阀是封建地方割据,张作霖没有被消灭,况且有日本人支持他,当然谈不上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排除;北伐战争后,还有很多地方割据,并没有完成全国的统一, D排除。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北伐战争 为再现人民军队 80年光辉历程而举办的图片展中,可选用的图片是 武昌起义 南昌起义 百团大

    6、战 渡江战役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人民军队的建立是在 1927年 8月 1日南昌起义之后,而 武昌起义是在 1911年 10月 10日,排除。 百团大战是在 1940年抗日战争中,当选; 渡江战役是在 1949年的解放战争中,当选。故选 。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战略 大决战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下面哪一次国际会议有关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

    7、与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相关的会议。一战结束后,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废除 “二十一条 ”、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是遭到拒绝,并且还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80周年某校团委准备团员参观下图(略)图上有江泽民亲笔题词 “军旗升起的地方 ”。该地方是 A辛亥革命纪念馆 B中共一大会址 C南昌起义纪念馆 D遵义会议会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昌起义。 19

    8、27年 8月 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后来,把每年的 8月 1日定为建军节。由 “军旗升起的地方 ”可以推断,这里说的是南昌。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 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红军长征途中曾跨过下列河流,按过河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大渡河 金沙江 赤水河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征途中经过的河流顺序。遵义会议之后,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接着,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由此可以判断,此题选

    9、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红军不怕远征难 “废两千看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这一联敬挽的是 A左宗棠 B邓世昌 C康有为 D孙中山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废两千年帝制 ”说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 “首义 ”指的是武昌起义。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他为中国革命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故此题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长征途中,红军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是在下列哪次行动之后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强渡大渡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征途中,红军

    10、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的事件。在长征途中,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后,不再受敌人的牵制,战略上占主动。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红军不怕远征难 6月 26日是国际禁毒日,由此会让我们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件大事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邓世昌以身殉国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关天培虎门激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 “国际禁毒日 ”是做本题的关键, 6月26日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结束的第二天。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本题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考查,难度不大。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

    11、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关于李鸿章与北洋舰队成败的关系,正确的看法是 A李鸿章筹建北洋舰队的动机不纯,只想扩充个人实力,不想加强国防力量 B因为国家贫弱,李鸿章筹建的北洋舰队也只是徒有虚名,战败是必然的 C甲午海战中国战败,与李鸿章避战自保有很大的关系,但清政府要负主要责任 D因为中国积贫积弱,所以北洋舰队官兵只能是有心报国,无力御侮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李鸿章和北洋舰队的看法。李鸿章筹建北洋舰队,目的是想维护清朝统治,当然也存在私心,借机扩充自己的实力。 A项中 “不想加强国防力量 ”说法是错误的。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主要是当时清朝的腐败无能,北洋舰队建成初期,力量是世界第六,亚

    12、洲第一。 B项说北洋舰队 “徒有虚名 ”是错误的。 D 项中,国家的积贫积弱,与官兵的抵抗外侮没有关系。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 毛泽东于 1935年 10月著诗七 律长征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A遵义会议 B会宁会师 C彝海结盟 D吴起镇会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征吴起镇会师。由时间 1935年 10月可以判断,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此时在陕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 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红军不怕远征难 小明要制作一份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帮他选择合适的内容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征中的事件。长征时间是 1934年 10月 1936 年10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是 1921年 7月,排除;南昌起义是 1927年 8月 1日,排除;井冈山会师是 1928年 4月,排除。遵义会议是在 1935年 1月,当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其会师的地点在 A陕北吴起镇 B江西瑞金 C甘肃会宁 D贵州遵义 答

    14、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征结束时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1936年 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在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红军不怕远征难 某年的 1月 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年是 A 1905年 B 1911年 C 1912年 D 1915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时间。 1911年辛亥革命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后,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是对历史事件

    15、时间的考查,难度不大。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 “民主 ”和 “科学 ”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它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从关键词 “民主 ”和 “科学 ”可以推断,这是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这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把 “虎门销烟 ”和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两个要素综合在一起,我们想到的历史人物只能是 A林则徐 B

    16、李鸿章 C康有为 D梁启超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林则徐。 1839年 6月 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许多外国书籍,被誉为是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故选 A。 考 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 19 世纪中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做此题,时间是关键。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被称为 “万

    17、园之园 ”的圆明园是在哪一年被英法联军抢劫并焚毁的 A 1840年 B 1856年 C 1860年 D 1900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于 1860年攻占北京,闯进圆明园,英法联军掠夺珍宝,拿不走的就放火焚烧,金碧辉煌的圆明园化为灰烬。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俄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不费一兵一卒,强迫清政府签

    18、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下列哪项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A赔款四点五亿两白银 B将北京东郊民巷划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 C严禁 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拆毁大沽炮台,派兵驻扎山海关一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所以

    19、说清政府已成为 “洋人的朝廷 ”。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如果要在历史的拐弯处 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A 1871:伊犁记 B 1894:甲午记 C 1898:变法记 D 1900:庚子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伊犁。从关键词 “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可以推断,这是说的左宗棠收复新疆。可以使用排除法 ,B项说的是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排除; C项说的是 1898年戊戌变法,排除; D项说的是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

    20、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收复新疆 下图(图略)是邓世昌及其指挥的致远号舰艇。邓世昌在哪次战役中率舰艇撞击敌舰壮烈殉国 A天津保卫战 B威海卫战役 C黄海战役 D廊坊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战争中牺牲的海军将领邓世昌。 1894年 9月,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艇沉没后,与战舰一起沉入海底,壮烈殉国。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 曾被称为 “东方巴黎 ”的上海被迫向西方殖民者开放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21、。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广夏福宁上)五处为通商口岸。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八年级某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D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为什么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 “闭关锁国 ”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遭到破坏,社会性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使

    22、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因此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19世纪 6090年代洋务派以 “自强 ”“求富 ”为口号,开展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 A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推翻了清朝统治 D使中国富强起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影响。 AC 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洋务运动最后失败了,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D项排除;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

    23、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工业。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ACD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排除。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近代史上,它第一次离开祖国的怀抱是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湾被迫割让出自哪一条约。 1895年 4月,李

    24、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中日 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相继进行救国之路的探索,下列史实中代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探索的历史事件有 A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都是农民阶级;洋务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

    25、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自制的一把近代列强侵华大事年代尺示意图, “? ”(问号)处没有完成。请根据图示帮他们完成正确选项 A中法战争 B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 1840年的鸦片战争。 “? ”(问 号)处所对应的时间是1840年,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是 1883年 1885 年,抗日战争是 1937年 1945 年,解放战争是 1946年 1949 年。这需要对历史事件的时间把握准确。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人民政府在南京下关

    26、静海寺内悬挂了一警示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这与 170多年前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英南京条约。本题题干中 “南京 ”是关键词,可以直接推断,这里所说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南京条约。做选择题,寻找关键词也是一种答题技巧。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历史上,在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 辛丑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赔款 2100万元; 1895年的中

    27、日马关条 约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亿两; 1901年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 4.5亿两白银。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 ( 1)材料中的 “远征 ”指的是什么?导致这次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分) ( 2)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指哪些重大行动?( 3分) ( 3)红军长征之 “难 ”,主要是指什么?( 2分) ( 4)谈谈你对 “长征

    28、精神 ”的理解。( 3分) 答案:( 1)指长征;原因: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执行 “左 ”倾冒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 2分) ( 2)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3分) ( 3)指国民党重兵围堵;恶劣的自然条件。( 2分) ( 4)理解: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或革命的乐观主义);团结友好,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长征及其长征开始的原因。这选自毛泽东的诗长征,很明显这里 “远征 ”说的是长征。长征的原因是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败。为了

    29、保存实力,党中央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 2)本题考查的是长征途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从 “金沙 ”“大渡 ”“铁索 ”等关键词可以判断,这里说的是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这是对诗句关键信息的考查,通过关键词联系课本知识,可以很容易回答。难度不大,关键是理解。 ( 3)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途中面临的困难。除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外,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长征更加困难。翻雪山、过草地、缺 衣少食这些都是红军长征途中面临的困难。我们学习过的许多文章就反映了长征的艰难,例如丰碑七根火柴倔强的小红军等。长征精神我们应该时刻铭记。 ( 4)本题考查的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可以理解为对革命的坚定

    30、信念;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或革命的乐观主义);团结友好,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此题属于自由发挥类题目,只要叙述的符合长征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红军不怕远征难 阅读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材料二 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请回答: (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次重要大会的召开,这次重要大会是哪一年在什么地点召开的?( 3分) ( 2)有利于这次大会召开的国际条件是

    31、什么?大会宣告了哪个政党的成立?( 2分) ( 3)这次大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 3分) ( 4)请举出 20世纪 20年代的一个事例来说明该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分) 答案:( 1)时 间 1921年;地点先在上海后在浙江嘉兴南湖一只游船。( 3分) ( 2)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分) ( 3)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书记是陈独秀。( 3分) ( 4)如:国民大革命、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北伐战争、黄埔军校的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等(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32、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1921年 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来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材料一中三幅图是中共一大的代表,在此也考查了学生的 读图能力。注意此题是一个问号隐含两个问题,不要有遗漏。 ( 2)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国际背景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际背景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工作和选出的书记。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这是对中共一大

    33、会议内容的考查,都是基础知识,需要重点理解记忆,难度不大。 ( 4)本题考查的是中国 共产党成立后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例子。时间限定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在 20 世纪 20年代中国革命有国民大革命、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北伐战争、黄埔军校的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等。一定要注意年代的限制,如果回答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就是错误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世纪下半叶到 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丁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

    34、结合这些事件和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图 江南制造总局 图 公车上书 图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图 新青年 请回答: (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分 ) ( 2)图 和图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请简要说明主要原因。( 2分) ( 3)从上述四个事件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2分) ( 4)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2分) 答案: (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4分,每点 1分) (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学西方政治制度。( 1分)辛亥革命失败的

    35、原因: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或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 )(1分 ) ( 3)趋势: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逐渐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转变。 (意思相近即可 )(2分 ) ( 4)近代化的探索 (或起步 )(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化探索的四个阶段和对读图能力的考查。图一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是洋务运动的产物。图二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 变法的序幕。图三是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的开始。图四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 2)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

    36、因。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是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及当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使得革命派不得不妥协退让。 ( 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发展趋势。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所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发展趋势是由 先进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 4)本题考查的是给图片拟一恰当标题。这四幅图片都是选自近代化探索这一单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是中国对近代化的探索,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所以,在拟标题的时,结合这四个历史事件的共性来拟题目才是最恰当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注意事项

    本文(2013-2014学年四川富顺县骑龙学区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