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苏教版初中政治九年级 5.11胸怀全球迎接挑战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1年 4月,金砖国家峰会在我国海南举行,我国政府表示,将致力于进一步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彼此间的互利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这表明( ) A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B我国已经迈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C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D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答案: C 试题分析:金砖国家峰会强调了我国重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努力为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和责任。说明了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
2、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不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排除 A,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排除 B, 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与材料无关,排除 D,故选择 B。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国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认识到了我国是一个负责的国家,世界的发展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我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起 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加入 WTO以来,中国贸易以每年 30的速度增长,中国贸易量已经占到整个 GDP比重的 74 2, 2006年中国贸易总量已超出 1 76万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可见( )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
3、期的基本国策,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是我国的最根本的任务,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介绍了中国加入 WTO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从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可以看出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排除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的最根本的任务,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 。故选择 D。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国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
4、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中国进入 WTO 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促进 了中国的经济,经济全球化成为了一种大趋势。 “人世 ”后,国产大豆面临着外国大豆的冲击。为扭转我国大豆在总体上产量低、品质差、缺乏竞争力的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加大大豆的劳动力投入 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对主产区豆农开展大豆种植科学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 转变大豆产业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我国大豆的产业发展可以知道要适应国际发展
5、的需要就必须对主产区豆农开展大豆种植科学知识普及和技术 培训,必须转变大豆产业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加大大豆的劳动力投入和扩大大豆种植面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排除 和 ,故选择 A。 考点: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中国大豆产业的认识我们知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对中国来讲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无论是国家还是我们中学生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进步,才能生存和发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我国人世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赢
6、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B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根除一切贸易争端 D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经济风险增加 答案: C 试题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中国来讲说是机遇是以你为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说是挑战是因为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经济风险增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可能根除一切贸易争端,依据题意,排除 A,B,D,故选择 C。 考点: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认识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的发展面临
7、着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等名言警句启示我们要增强( ) A民族意识 B民族自尊心 C竞争意识 D忧患意识 答案: D 试题分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话就是说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安稳、安定的时候不能够忘记危险、危机的时 刻,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意思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途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这些话警示了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民族自尊心、竞争意识都不能体现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民族意识中的一种,排除 A、 B、 C,故选择 D。 考点:
8、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知道了人要有忧患意识,国家也要有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 2007年 1月 30日至 2月 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等 8个非洲国家进行了 12天的国事访问。这次访问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中非传统友谊,落实北京峰会成果,扩大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这表明 ( )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我国是一个致力于人类和平事业的负责任大国 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超级大国 发展中国家有必要联合起来遏制经济全球化趋势 A B C D 答案
9、: C 试题分析: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 12国的访问,目的是巩固中非传统友谊,落实北京峰会成果,扩大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体现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说明了我国是一个致 力于人类和平事业的负责任大国。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超级大国,明显错误,排除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发展中国家不应该联合起来遏制其发展,排除 ,故选择 C。 考点:心忧天下 向往和平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心忧天下,向往和平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外访问的事件让我们知道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就必须面向世界,我们中学生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也要有一种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2006年
10、 7月 26 H,以色列轰炸了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位于黎巴嫩南部的一处观察站,造成 4名联合国观察 员死亡,其中包括我国的观察员杜照宇。由此可见( )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人类实现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理想还任重道远 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和平 当今世界还不安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以色列轰炸了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观察站的事件说明了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告诉了我们人类实现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理想还任重道远,而当今世界还不是特别安宁的,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威胁着世界和平, 这些观点都是对的,故选择 D。 考点:心忧天下 向往和平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
11、心忧天下,向往和平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对当今世界有了进一步认识,知道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史影响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当然还有恐怖主义等因素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 A人才的竞争 B资源的竞争 C贸易的竞争 D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人才来源于教育,没有人才,没有科技,经济就不能发展,综合国力就得不到提升,所以人才的竞争只是国际竞争的一种表现,排除 A, 资源的竞争和贸易的竞争都是经济竞争的表现,排除 B、 C,故选择 D。 考点: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
12、生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知道了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对经济的竞争和科技的竞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放眼世界,中国的发展,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是指( ) 我国人口众多,民族文化素质较低 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 中国在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有: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给我国的科技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得中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同发达国家差
13、距拉大,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人口众多,民族文化素质较低,人才的缺乏对我国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是对我国教育和科技总体水平的认识,排除 ,故选择 B。 考点: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认识到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这些挑战有来自国际的,有来自 国内的。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迎难而上,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正在加强,中国企业也不得不融人世界经济。伴随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海尔竞购美泰、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等,中国企业与资本力量相融合,以前所未有的商业化姿态出现
14、在国际并购市场上。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为反映了( ) 对外开放使中国真正走向世界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并购是引进外资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新举措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 料介绍了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的中国企业的发展状况。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为反映了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在提升,反应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真正走向世界,排除 ,企业并购不仅仅是引进外资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新举措,还有的就是增强了竞争力,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排除 ,故选择 B。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国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认识了经济
15、全球化下的企业发展与变化,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政府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还 提出了创建和谐世界的主张。这一主张是( ) 显示了我国决不参与任何战争的决心 符合当今时代主题 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人民的意愿 体现了我国的民族精神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不但要构建和谐社会,而且要创建和谐世界,这说明了创建和谐世界符合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这种主张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人民的意愿的。这种主张并不排除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过程中完全放弃战争,排除 ,这种主张也与我国的民族精神没有关系,排除 ,故选择 B。 考点:心忧天下
16、 向往和平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心忧天下,向往和平的认识和了解,构建和谐社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赞同,创建和谐世界同样也是世界人民的愿望,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主题。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和平 C反恐与维和 D合作与交流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是世界人民的愿望和选择。有战争就没有和平,所以二者不能成为时代的主题,排除 B,反恐和维护是维护和平的手段和主要表现,没有经济基础做后盾和保证,反恐和维和就是一句空话,排除 C,合作和交流都是为何发展服务的,没有发展,在好的合作与交流都失去了意义,排除 D。故选择 A。 考点:
17、心忧天下 向往和平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心忧天下,向往和平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知道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不仅仅是我国人民的愿望,而且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和想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德国媒体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 “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世界重大议题均无法获得解决,从气候保护、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到联合国的改革等等。 ”这说明( ) A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大 B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中国已跻身为世界强国 D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 “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世界重大议题均无法获得解决,从气候保护、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到联合国的
18、改革等等。 ”这说明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告诉了我们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认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明显错误,排除A,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认为已跻身为世界强国观点是不对的,排除 C,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材料无关,排除 D,故选择 B。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国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中国,这告诉了我们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让我们对祖国有了进一步更深的认识。 下列可以表明我国国际地位提高、发挥重要作用的事例是( ) 多次承办如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
19、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 在我国设立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组织 我国参与联合国改革等重大国际事务 参与主持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等国际问题调解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多次承办如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我国参与联合国改革等重大国际事务,参与主持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等国际问题调解,在我国设立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组织等事件都证明了这些。故选择 B。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国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一些事件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20、,在充满自豪感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身上的责任和重担。 近日,因对利比亚政府宣布停火表示质疑,英法美等多国联军悍 然对主权国家利比亚发动军事打击,造成不少无辜贫民伤亡、房屋被毁。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扬言将疯狂报复西方国家。中、俄、非盟等众多国家表示遗憾。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创建和谐世界,需要世界各国携手 C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世界和平面临着新的威胁 D强权只会加剧对抗和冲突 答案: A 试题分析:利比亚争端说明了当今世界还存在着战争,战争不但给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不利于创建和谐世界,说明了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
21、多严峻的挑战,世界和平面临着新的威胁,告诉了我们强权只会加剧对抗和冲突,依据题意,排除 B、 C、 D,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与材料反映内容不一致,故选择 A。 考点:心忧天下 向往和平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心忧天下,向往和平的认识和了解,告诉了我们当今世界还存在着战争,战争不但给人民带来了灾难,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当前的国家争端。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截至 3月 19日,欧美救援队多撤离,中国救援队仍在坚守。中国国际救援队作为首支抵达和最后撤出这一灾区的外国救援队伍,获得了当地政府和同行的高度评价。我国向日本灾区派遣救援队( ) 体现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
22、形象 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影响力 有利于发展中日友好关系 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日本发生地震,我国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并坚持到最后,这体现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升了我国在国际 舞台上的形象和影响力,有利于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这些都是对的,故选择 C。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国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试题告诉了我们在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中,我国作为一个负责的大国,积极参与,有利于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利于改善与日本的国际关系。 中国向遭遇地震海啸灾害的
23、日本提供紧急援助,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 这些都表明( ) A我国已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B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国际事务中起着决定作用 C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D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向遭遇地震海啸灾害的日本提供紧急援助,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这些事件,说明了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排除 A,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但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并不起着决定性作用,排除 B,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与材料无关,排除 D,故
24、选择 D。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 国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知道了在国家对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在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了。 2010年 10月初,温总理在比利时发表演讲时指出,在寒冷的冬天,当欧元区一些国家发生困难时,中国没有袖手旁观,在最困难时候帮助意、葡、西等国渡过难关。这体现了( ) 中国有足够的资金帮助世界上任何国家渡过经济危机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勇于承担国 际责任,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25、中国对欧盟国家的经济援助说明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说明了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虽然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但是不能说明中国有足够的资金帮助世界上任何国家渡过经济危机,排除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择 D。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国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试题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中国在国际舞台是不断展示着自己的大国地位,体现了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 下列诗句不能体现忧患意识的是( )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26、之乐而乐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能体现忧患意识的诗句有: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诗句。学而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对学习方法的论述,故选择 B。 考点: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丰富所学知识的同时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好多名人对忧患的认识和概述。 奥运会、世博会、世园会三大国际盛会相继在我国举办,说明我国( ) 在国际舞台上几经处于主导地位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 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已经超越了社会主
27、义初级阶段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奥运会、世博会、世园会三大国际盛会相继在我国举办,说明我国当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认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几经处于主导地位,明显错误,排除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排除 ,故选择 B。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国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在国家大事的同时又知道了国家的现状,知道了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表现。 2011年 3月 11日,日本发生 9.0级地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日本援助 3000万 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救灾物资,并派遣救援
28、队赴日开展抢险救援,随后又向日本政府提供 1 万吨汽油、 1 万吨柴油的紧急无偿援助。中国政府的举动表明( ) A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B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C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合作与发展 D中国对外展示国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日本发生 9.0级地震后,中国对日本的援助说明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合作与发展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A, C,中国对日本的援助,不是对外展示国力 ,排除 D,故选择 B。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国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知道
29、了在国际社会中,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推动世界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2011年 3月 19日,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法英美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空袭,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此,中国多次呼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危机。材料说明( ) 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战争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反对任何战争 联合国在缓解国际 紧张局势方面已不能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中国对叙利亚问题的态度和英美法等国对叙利亚的做法体现了当今世界还有战争,而中国多次呼吁通过和平手段
30、解决危机则告诉了我们中国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战争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我们不会没有理由反对任何战争,排除 ,就叙利亚问题来看,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联合国在缓解国际紧张局势方面已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排除 ,故选择 D。 考点:心忧天下 向往和平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心忧天下 ,向往和平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对热点时政的分析 ,我们知道了和平是世界的主题 ,中国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作为国家的主人 ,我们当心忧天下 ,向往和平 ,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世界大事 ,了解社会 . 经过 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在 2001年 12月 11日
31、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该组织 ( ) 是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和不断走向世界的必然结果 是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对我国经济发展只有利,没有弊 必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 进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表明这是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和不断走向世界的必然结果 , 是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加入世贸组织必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入世贸组织对我们来讲既是发展的机遇 ,同时也是对我们发展的一种挑战 ,所以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只有利,没有弊是错的 ,排除 ,故选择 B
32、。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国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了正确的认识,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样我们中学生也是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要抓机遇,迎接挑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 “天宫一号 ”飞行器将于 2011年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据了解,全国有 110多个科研院所直接承担载人航天核心研制建设任务,各系统、分系统、子系统的协作或配套单位更是难以计数。这说明( ) 我国科学技术的总体水 平已居世界前列 合作便于集思广益,促进工作效率的不断提
33、高 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分工更趋细化,一项任务的完成往往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说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同时也说明随着社会分工更趋细化,一项任务的完成往往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告诉了我们合作便于集思广益,促进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这个事件虽然让我们精神振奋,充满了自豪感,但是不能证明我国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已居世界前列,要知道我国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仍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所以排除 ,故选择 A。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国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知道
34、了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懂得了合作无论在国家的科技发展中还是在我们的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合作学习。 连年不断的非洲战 乱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非洲有 8亿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12,但经济总量却不到世界的 2%,贸易额占世界的 1 5,吸收直接投资额仅为世界的 1%。材料说明( )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B非洲战乱是世界和平面临着新的威胁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 D发展是和平的重要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连年不断的非洲战乱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告诉了我们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虽然非洲战乱连年不断,但是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排除 B,非洲战乱导致非
35、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但是不是导致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排除 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的环境就谈不上发展,发展是维护和平的重要保障,排除 D,故选择A。 考点:心忧天下 向往和平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心忧天下,向往和平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非洲战乱连年不断的认识和分析,我们知道了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拥有和平的环境,要维护和平,就必须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实力足够强大才能维护和平,和平与发展是紧密联系,互为支撑的。 简答题 2001年 12月 11日,在多哈,世人见证 了一个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全球最
36、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启了主动、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到 2011年 12月 11日,中国加入世贸已满十周年。如何评论中国入世十年来的表现 中国加入世贸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有贡献。结合材料回答: ( 1)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是什么使中国赢得了赞美 ( 2)怎样理解中国加人世贸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有贡献 ( 3)人世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答案: (1)我 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一直认真履行了人世承诺。诚信的品质和负责任的态 度赢得了他国的赞誉。 (2) 中国加入 WTO,有利于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 利于我
37、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利于进一 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为外商进 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世界的 发展离不开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 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我们青少年要勤奋学习,要具有开放的胸怀 和意识;要自觉增强民族意识、民族危机感、民族 自尊心以及民族责任感;立志成才等。 试题分析: 材料介绍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和意义。第( 1)问,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认可,需要看他的品质和表现,同样一个国家要得到其他国家的赞美和认可,也需要有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用自己的独有的声音赢得了
38、世界人民赞美。第( 2)问,认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和作用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其他国家来讲都是机遇和挑战,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世界了一个继续发展和繁荣的机会,其次,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一种必然,中 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参与,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融入世界,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第( 3)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但给中国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对中国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中国未来的青少年同样也提出了不容忽视的要求。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有竞争意识,就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就必
39、须有开发意识,就必须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等。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国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知道了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世界对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让我们在了解中国、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该怎么努力。 论述题 20世纪 70年代中期兴起的科技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普遍交往,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同时,为主动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措施,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能,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施 “走出去 ”战略、加入世贸组织等
40、,从而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适应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请辨析:只要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就能提高我国竞争力。 答案:这种观点不正确。 (1)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措施,我国生产力迅速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2)但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极好机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提高我国的竞争力。 试题分析:材料介绍了经济全球化的起因和表现,介绍了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的做法和表现。在诸多观点 中有一种
41、声音认为中国要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就能提高我国竞争力。这种观点过于绝对,是不正确的,分析原因在于深化改革开放和扩大开放固然能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但是要知道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因素和途径是很多的。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依赖于人才,而人才的出现依赖于先进的教育做基础,所以说只要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就能提高我国竞争力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考点: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认识和了解,培养了我们全面看问题 的能力,让我们知道了凡事不能过于绝对化认识,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一个人同样也是如此。 探究题 材
42、料一: 2011年 1月 18日 ,外交部国际司参赞杨涛说,中国已派出 14000余人次参与 24个联合国维和行动,目前仍有 2100多名中国维和人员在 10个任务区开展联合国维和行动。参与联合国维和是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更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材料二:非洲国家利比亚局势动荡。 2011年 2月 22日至 3月 6日,中国政府协调派出 91架次民航包机、 12架次军机,艘货轮、艘护卫舰,租用 35架次外国包机、 11艘次外籍邮轮和 100余班次 客车,海、陆、空联动,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 阅读材料,运用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43、( 1)上述材料分别表明了什么? ( 2)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3)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案:( 1)材料一表明了我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分) 材料二表明了我国对人民高度负责,有能力保护远离祖国的公民。( 2分) ( 2)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2分) ( 3) 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努力奋斗;树立开放、平等的国际意识,维护世界和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学会合作,勇敢地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4分) 试题分析:材料一介绍了中国在国际维和行
44、动的表现和成果。材料二介绍了中国在利比亚动荡中海外中国公民的保护行动。第( 1)问,材料一表明的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中国的身影,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二表明中国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保护自己在国外的公民。第( 2)问,当今世界,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是很多的,主要有战争、恐怖主义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第( 3)问,维护世界和平不但是世界各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对我们青少年来讲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维护和平我们可以从认识和做法等角度来回答。例如: 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努力奋斗;树立开放、平等的国际意识,维护世界和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学会合作,勇敢地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考点:心忧天下 向往和平 点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心忧天下,向往和平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知道了中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与表现,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当今社会,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以及维护和平对我们青少年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有利于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