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 年人教初中历史七年级下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练习题(带解析) 选择题 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 )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 答案: B 试题:本题考察了资治通鉴的体例。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西汉的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故选 B项。 考点:资治通鉴 点评:本题较易,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再现能力。还可从史书的时间、内容、作者等方面考察。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是强音是( )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2、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答案: D 试题:本题考察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文学作品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信息。两宋之交中国处于民族政权的并列时代,两宋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不断的入侵,祖国分裂,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所以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是强音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故选 D项。 考点:文学作品 点评:本题较难,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地联系理解。还可从作品的出现原因考察。 一位想拍北宋东京的城风光及繁华程度的电视剧编,你应该推荐他看( ) A百子嬉春图 B秋郊饮马图 C 芙蓉锦鸡图 D清明上河图
3、 答案: D 试题:本题考察清明上河图及内容。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北宋东京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描写的是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城市风光及繁华景象。百子嬉春图此图以极细腻的笔法刻画百子嬉戏游乐的场面。以细腻的笔法,绘尽百子的各种情态。秋郊饮马图是元代赵孟 的作品,画面是江南初秋时节,放牧人赶着一群马到岸边饮水的情景。芙蓉锦鸡图是宋代赵佶全图设色艳丽,绘芙蓉及菊花,芙蓉枝头微微下垂,枝上立一五彩锦鸡,扭首顾望花丛上的双蝶,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锦鸡的动态 。故选 D项。 考点:清明上河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采用情景式问答,多角度考察清明上河图及其内容。还可从名画的朝代、作者考察。 辛弃疾
4、胸怀恢复中原壮志的名句是( )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 A 试题:本题考察辛弃疾及名句。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 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宋词和元曲内容中,引用辛弃疾的诗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他一生力主抗金,恢复中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是 唐朝诗人杜甫的诗句,他忧国忧民,他的诗被成为 “诗史 ”。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是两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的诗句,她的词大都渗透了忧伤的情感,期中也由满含忧国之情。此句正是忧国中不乏豪迈之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5、青 ”是南宋的抗元英雄文天祥的诗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故选 A项。 考点:辛弃疾 点评:本题难易适中,考察学生的分辨、理解能力,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对课本的熟练程度。还可从朝代、词风考察。 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牡丹亭 B望卢山瀑布 C金刚经 D窦娥冤 答案: D 试题:本题考察关汉卿及作品窦娥冤,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 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宋词和元曲内容中,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关汉卿是元朝剧作家中最优秀的一位。牡丹亭是明朝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6、。金刚经史唐朝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故选 D项。 考点:关汉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了关汉卿及作品窦娥冤,还可从作者、年代考察。 元朝时期,被人们称颂其画属 于 “神品 ”的画家是( ) A苏轼 B赵孟兆页 C李清照 D关汉卿 答案: B 试题:本题考察是赵孟 这一知识点。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 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三子目风格多样的绘画和艺术的内容中,元朝赵孟 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无不传神,富有情趣,他的画被称为 “神品 ”。,苏轼是北宋的词人,风格豪迈,代表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李清照是两宋之交的词人,关汉卿是元朝作家代表作窦娥冤。故选 B项。 考点:绘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7、,考察了元朝画家及其年代,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察。还可从书法方面考察。 五代 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成就突出体现在哪几种画的创作中 ( ) 年画 风俗画 花鸟画 人物画 写意画 山水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本题考察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成就这一知识点。在第 14课第三子目风格多样的绘画和艺术中。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突出地体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所以 符合题意,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成就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不同。隋唐时期,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唐朝时吴道子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
8、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故选 A项。 考点:绘画 点评:本题难易适中,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成就进行全面考察。还可从宋元绘画风格多样的原因、绘画的代表考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 宋的是 ( ) A发明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用于航海 C火药用于军事 D资治通鉴 答案: C 试题:本题考察宋元的科技成就。是否定选择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不属于北宋 ”,对选项进行逐一排除。北宋时毕 N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迁编著的。 A 、 B. D三项不符合题意。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宋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符合题意。故选
9、 C项。 考点:宋元文化 辛弃疾和苏轼的相似之处是 ( ) A南宋时的文人 B主张抗金,收复 失地 C渴望祖国统一 D词风属豪放派 答案: D 试题:本题考察了辛弃疾和苏轼的相似点,是同类归属性的选择题,比较准确的方法是排除法,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排除。辛弃疾是南宋的文人,苏轼是北宋的词人, A项不符合;苏轼生活在北宋的和平年代,辛弃疾生活在民族政权的纷争年代,参加抗金活动,一生力主抗金,渴望国家统一,所以 B 、 C项不符合。二人的词风都属于豪放派,符合题意。故选 D项。 考点:辛弃疾、苏轼 点评:本题较难,考察两位词人的相似之处,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高,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辨析能力的提
10、高。还可从二者的不同点考察。 南宋时期曾经参加过北方抗金斗争的人是 ( )。 A司马光 B李清照 C苏轼 D辛弃疾 答案: D 试题:本题考察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南宋 ”“ 抗金 ”两个关键词,根据课本知识,可以排除选出正确答案:。司马光是北宋的史学家,编有资治通鉴。李清照是两宋之交的词人。苏轼是北宋词人,年代不符合。A 、 B 、 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出生时, 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词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题材广阔,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11、故选 D项。 考点:辛弃疾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对词人的生平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还可从辛弃疾的词风、作品考察。 北宋最著名的词人是 ( ) A李清照 B陆游 C辛弃疾 D苏轼 答案: D 试题:本题考察北宋词人苏轼。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北宋 ”,对选项进行排除。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词人,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词风委婉。辛弃疾是南宋词人,风格豪放。陆游是南宋诗人。 A. B. C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D项。 考点:宋词 点评:本题较易,考察了宋词代表人及朝代,侧重于学生的识记、辨
12、析能力。本题还可从苏轼的风格去考察。 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 ( ) A吴道子 B张择端 C赵孟 D黄庭坚 答案: C 试题:本题考察元朝画家赵孟 。根据题干去分析选项, A项吴道子是唐朝的画家天王送子图被成为画圣,不符合题意。 B项张择端是北宋的画家,代表作清明上河图, D项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是 “宋四家 ”之一,不符合题意。 C项赵孟 是元朝最著名的画家,他的画被称为 “神品 ”。也是元朝著名的书法家。故选 C项。 考点:绘画 点评:本题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察基础知识的识记、再认能力。学生比较好分辨。还可从 “神品 ”的角度考。 宋朝之所以能诞生清明上河图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当
13、时的绘画题材广 泛 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 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 答案: C 试题:本题主要考察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原因。文物是一定社会的反映,所以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原因要从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考虑,而在诸多原因中,经济是基础,决定一切。宋代初年,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开封、杭州等地成为商业都市。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和力量也逐渐壮大。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真实地反映了市民的生活情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汴京城中有许多
14、热闹的街 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 A 项说明当时绘画的表现,不是原因,B.D项是清明上河图产生的次要因素。 D项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增多,也是次要因素。只有项是经济原因,是最主要的。故选 C项。 考点:清明上河图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侧重于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学生易在此类型的题目中出错。此题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联系。还可从清明上河图的时间、作者、内容考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这是哪位词人作品的词句 ( ) A李清照 B辛弃 疾 C苏轼 D欧阳修 答案: B 试题:本题考察辛弃疾及其作品。 “醉里挑灯看剑,梦
15、回吹角连营。 ”意思是醉梦也不忘收复失地,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他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词风委婉,不符合本词的风格。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词人,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但生活在和平年代,词中没有战争的场面不符题意。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代表作是醉翁亭记、秋声赋。 A、 C 、 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项。 考点:宋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熟练程度和文学常识的积累、分辨。本题还可从辛弃疾的词风,朝代、抗金等考察。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出现在 ( )。 A唐朝
16、B北宋 C南宋 D元朝 答案: A 试题:本题考察词的发展历史。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出现, A项符合题意。词最初在民间流行,经过五代到两宋,词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 B. C项不符合题意。词的流派有两种,婉约派、豪放派。唐朝文学形式是唐诗,元朝文学形式是元曲,不符合题意。故 选 A项。 考点: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察词的发展历史,是学生易忽视的地方。还可从各朝的主要文学形式考察。 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哪个城市的商业繁荣景象 ( ) A唐都长安 B北宋都城东京 C南宋都城临安 D元大都 答案: B 试题:本题考察清明上河图这一知识点。随着城市的
17、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东京汴河两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A 、 C 、 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清明上河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再现能力。还可以从时间、作者、出现的原因等多角度的考察,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 ( 1)上述文字选自谁的什么作品? ( 2)他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 3)与他的词风格相一致的另一位南宋词人是谁?其作品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18、 答案: 第( 1)问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第( 2)问他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 壮观的景物,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对后世影响很大。 第( 3)问辛弃疾;在他的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充满了炽烈的爱国热情。 试题:本题考察宋词的发展情况。著名代表人及作品、风格。 第( 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文学知识可知是苏轼的作品,再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 2)问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词人,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 第( 3)问考察豪放派的另一代表及作品的特点。南宋的辛
19、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扬光大。年 轻时在北方参加国抗金斗争,一直胸怀恢复中原的壮志,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考点:宋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了宋词的代表人、风格人,同类风格代表人的归纳。 ( 1)本小题难度较小,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判断材料是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内容,本题注重知识的综合联系。 ( 2)本题难度较小,根据第一问结合课本知识,就可回答出。 ( 3)本题难度适中,根据前两问,知道苏轼是豪放派,结合所学的知识知道是辛弃疾。 看图回答问题。 此画的作者是谁? 画面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从画面的热闹景象,你能了解到宋代社会哪些信息? 答案: 第( 1)问 :张择端
20、 第( 2)问:东京 第( 3)问:如:商业繁荣,交通四通八达,人口众多,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大船在汴河上穿梭 (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本题是图片式材料题。考察的是清明上河图的知识点。 第( 1)问根据图片可以判断是清明上河图,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作者是张择端。北宋著名画家,今山东诸城人,现存的代表作是金明池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第( 2)问:根据第一问回答,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 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三子目风格多样 的绘画和方法内容中,可知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东京汴河两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第( 3)问:问题三考察学生的观察力、综合力。通过画面可以看到:人
21、口众多,店铺林立,各种小贩、货郎走街串巷叫卖。在结合当时社会状况回答即可。 考点:清明上河图 点评:本题难易一般,考察的是清明上河图的知识点。 ( 1)本小题难度较小,考察了基础知识,根据图片可以判断是清明上河图 ( 2)本小题难度较小,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回答出清明上河图的内容。 ( 3)本小题难度适中,侧重学生的综合、审图 、提炼信息的能力。 如果有一天你带领同学们去参观灿烂的宋元文化展览馆,让你当导游介绍这一时期的史学、宋词和元曲,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请试着列出你的计划。 答案: 提示:史学可以以司马光为代表,介绍其作品及特点。宋词一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为代表。元曲一关汉卿为代表。绘画
22、一赵孟 为代表等。 试题:本题考察灿烂宋元文化的史学、宋词和元曲三个知识点。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 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学生由于知识面的局限,可以根据课本知识介绍,灿烂的宋元文化包括史学、宋词、元曲和绘画、书法等方面。介绍这些知识,要从每一个方面的产生、发展、代表、特点、艺术价值等方面介绍。 考点:灿烂的宋元文化 点评:本题较难,侧重知识的系统、全面,侧重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对知识的识记、系统整理、概括、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方面。还可从灿烂文化的原因去考察。